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到此一游”现象在当代社会越来越普遍,公民道德素质越发成为焦点。

简介

“到此一游”这一“文化”发展到现今,寄托情怀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 某人“到此一游”,并逐渐成为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在中国大大小小的旅游景点,以各种方式在各种材质上留下“到此一游”的现象可谓屡见不鲜,长城有,故宫有,泰山有,甚至某棵树上都有,更甚者在国内屡见不鲜的“到此一游”,居然还出现在外国名筑上。2013年5月24网络爆出在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浮雕上出现了“丁锦昊到此一游”,针对此事件再度引发舆论对“公民素质”的讨伐。

文字由来

据可考证资料显示,最早出现于《西游记》,第七回 ——《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大圣行时,忽见有五根肉红柱子,撑着一股青气。他道:“此间乃尽头路了。这番回去,如来作证,灵霄宫定是我坐也。”又思量说:“且住!等我留下些记号,方好与如来说话。”拔下一根毫毛,吹口仙气,叫:“变!”变作一管浓墨双毫笔,在那中间柱子上写一行大字云:齐天大圣到此一游。

由来

古代文人旅游,重视人与自然的互动,希望通过自己在旅 游过程中所创造的诗、文、词、提名书法等“文化”,给山水增辉,与天地同寿。在中国人看来,人生一世,若不留下些雪泥鸿爪,就会与草木同腐,这种“留名”思想,古已有之。因此,古人在旅游时,就特别重视在风景名胜留下一点痕迹,希望通过金石文字和无情的时间抗衡。

随着出国旅游的人增多,“中国式到此一游”开始在国外景点出现。如美国自由女神像脚下,被刻了“XXX到此一游”;伦敦圣保罗大教堂内,被刻了“国安是冠军”。

留名

位于河南平顶山尧山中原大佛景区,于28 日开始在指定区域内为游客提供留言板、留名石及笔墨等工具,供游客写划“到此一游”。在“中国式到此一游”引发的网络爆炸式热议中,该景区的举动让游客颇感新鲜。

当日,记者来到景区,在礼佛台上依次放置着宣传板、留言板各一,石头若干;另设桌椅笔墨,供游客取用。其中,宣传板上绘制了孙悟空在《大闹天宫》卡通形象,并配“为何不能到此一游?”标语。已有不少游客在石头上用毛笔留下“XX到此一游”字样,并与之合影。

在现场,记者注意到,凡到此的游客,几乎无不被宣传板的内容所吸引,一时间,留言板前聚集了不少留名、留言的游客。一段时间之后, 留言板上除了“到此一游”之外,还出现了“希望小三、小四和平相处”等调侃口吻的留言,更有甚者,绘制了自己微信号的二维码等。景区的工作人员见状议论道:“这就是放开了,看来游客真的有在景区留言的需求。”

该景区将“到此一游”区分放大对待的做法,在游客看来颇为讨巧、有趣。

来自河南汝州的尚小鹏对记者说道:“我是今天早晨专程从汝州来,想在大佛前为家人祈福。正巧赶上景区这个活动,就也在留言板上留了自己的愿望:愿家人平安,自己生意兴隆。我觉得这种做法很有趣,起码在景区内有指定的地方写画,有底限的人就不会去破坏景区设施了。”

“我觉得这样刻意放大‘到此一游’,是借近期网络上的话题对自身炒作。不过也算一种引导吧。至少让人一目了然哪里可以留言。这样光明正大的在景 区写‘到此一游’,让我觉得还是蛮过瘾的。”来自洛阳的游客宋明明对记者说道。宋明明还提及,回头将会把与写着自己名字“到此一游”石头的合照晒到微博上,让朋友们都看看。

日前,埃及神庙浮雕被刻“丁锦昊到此一游”一事在网络上引起热议。网友们盘点出在中外名胜古迹上留下的各种“到此一游”,并感慨这些字迹“让风景很受伤”。微博上,一些名人也参与热议此事,或指出“不能一竿子打死”;或追根溯源“在名山大川题诗题字,在中国古已有之”。不知怎么口耳相传的“XX到此一游”,就此成为一个重磅话题卷土重来。

相关文献

2013 年5月6日,埃及卢克索神庙,有中国游客刻字“到此一游”。“在埃 及最难过的一刻,无地自容。”网友“空游无依”的一条微博迅速引发热议,他在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浮雕上看到有人用中文刻上“丁锦昊到此一游”,为国人轻易毁坏千年文物的行为感到震惊和羞愧。许多网友对此均表示气愤,大呼“丁锦昊,你要火了”。 曾带队多次赴埃及的资深导游张先生表示,毁坏和私藏文物出入境已经触犯了当地法律,一旦被发现且情节严重,可能要坐牢。据“空游无依”描述,他是在埃及卢克索神庙最里面一个圣殿,往右边通道、左手的石壁上发现刻字。“我们试图用纸巾擦掉这羞耻,但很难擦干净,又不能用水,这是三千五百年前的文物呀。”据他透露,自 己是在2013年5月3日到埃及旅游、2013年5月6日在卢克索游玩时拍到这张照片的。“看到此情此景谁也没有多说,当时我们一团人都觉得特别羞愧,导游也不愿触到伤处,就带我们走了,我留存此照并发布在微博上是想提 醒大家不要轻易毁坏文物,没想到传播得这么快。

最强事件

出处

日前,南京游客在埃及神庙上刻上到此一游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11日,市民陈先生(@叛逆仔仔博主)在武当山旅游时,竟在石壁上发现一处连签6个名字的“到此一游”,并同时刻下游客的家乡所在地。陈先生将其拍照后发布到微博上,被网友们惊呼为“最强到此一游”。

记者在陈先生拍摄的照片中看到,一处山石上赫然刻着11排汉字,仔细辨认,可见从第二排起清楚地刻着“洛阳市伊川县白沙乡X村母亲张巧 张环丝赵小园”等字样(X为看不清),在石壁上总共刻有6个名字,最后一排为“到此一游”,从照片可见字迹较深,刻画时应该比较用力。

“这是从金顶下山的路上看到的,就被刻在路边的山石上,特别显眼。”陈先生告诉记者,自己原本是跟家人一起到武当山旅游的,看到这排刻字后,顿时感觉心里有些不舒服。“前段时间网络热议南京小孩在埃及神庙刻了一个名字,这家人更奇葩,竟然把全家人名字都刻上了。”陈先生说,在这处山石的更高处,还有一块石壁上刻着“福州XXX到此一游”,但因为太高,自己无法拍下来,陈先生无奈地表示:“真不知道刻字的人是怎么爬上去的。”

处理

此事在网上发酵后,影响了洛阳乃至河南的形象,白沙镇领导也非常重视。该镇一名许姓副镇长还专门到村里了解情况。许副镇长告诉记者,这四人确实“羞愧得不得了”,他也批评了四人的行为,并教育他们以后一定要文明出游。

至于石壁上的字是谁刻的,记者获悉,那是只有小学文化的闫秋玲用黑色记号笔所写。闫秋玲还专门写了一份道歉信:我家住农村,文化低,不知道在景区写字是不文明,给武当山景区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心里很难过,以后不再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向景区说声对不起,希望大家原谅。

记者表示,希望联系到闫秋玲本人。叶书记征求了对方意见后说:“他们都感觉丢人死了,不愿意再说了。”

针对这一情况,洛阳市社科联副主席蔡幼鹏认为,此事应该从两方面看:第一,此事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前段时间南京小伙在埃及刻“到此一游”的事,“实际上它是一个全民素养的问题”;第二,在谴责不文明行为的同时,也要注意事情发生的背景,既要批评当事人,也应该对他们保持一种宽容心态,“宽容的心态并不是不批评,而是对不文明行为在批评的同时,更要去思考,提高民众的文化素养,投入更多的人文关怀,包括对网上充斥的一些不文明的言论”。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文化 语言文字 词语 道德素质 五行山 金石文字 自由女神像 卢克索神庙 丁锦昊 卢克索 伊川县 埃及神庙 许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