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吊线木偶戏亦称壮族吊线木偶戏,壮语简称为“木雕戏”。属南路壮戏主要戏种之一,主要流传在靖西县壮族地区,故又称 “靖西壮族提线木偶戏”或“靖西提线木偶戏”。

简介

吊线木偶戏展示着壮族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是壮族传统文化艺术园中的一朵奇葩。靖西壮族吊线木偶戏的音乐特色鲜明

剧种的起源

靖西木偶艺人有两种看法:一说宋代末年,靖西几个秀才外出考试,看了外地人演的戏,觉得很好,回来后就讨论成立戏团,刻木作人,以代替演员,创造唱腔、服装等而成木偶戏。有的艺人说,木偶戏的祖师是靖西旧州一个姓梁的壮族人,他装扮成汉人到桂林去考试,不幸被主考查出,以壮人不能参加考试为由治了罪。回来后,他愤而把自己的遭遇编成词,用末伦调演唱,很受群众欢迎。之后,他联想到在桂林时演员用官话唱的戏很吸引人。于是萌生演戏给家乡人看的念头。他用木头来代替人,效仿京剧做成各种人物形象,给它们穿上服饰,仍用本地人听得懂的末伦调来演唱,木偶戏就此产生了;一说南宋末年,文天祥的部将张天宗率师到靖西(时称归顺州),军中常演木偶戏,后来逐渐传播到民间。壮学宗师黄现璠便持这种看法,他认为:“靖西县木偶戏据说是南宋末年文天祥的部将、江西人张天宗带到靖西来的,经壮族艺人改造成了壮族的木偶戏,流传在靖西,德保一带。演唱时,多用 ‘呀哈嗨’为衬腔,故又称‘呀嗨戏’。剧目大多取材于封建社会传统的历史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穆桂英》等。随编随唱,缺乏固定的剧本。其唱词语言,均用壮族民歌的诗韵格律,多用腰脚韵的形式,使得结构严谨,独具一格。”当地木偶艺人说,这种说法比较可信。因为关于驻军的事,史书有记载。

表演

靖西大部分地方都有请吊线(提线)木偶戏表演的习惯。北部乡镇村屯如今逢润年闹春还保持请提线木偶戏助兴的习惯,而且一演就是数天。提线木偶戏表演时,在露天空地用木板等围搭一个舞台,台内挂幕布作为场背景,表演师在幕布后面从上方探出木偶操纵唱演。为了表演的生动性,表演师前面另有幕布摭挡,使台下观众看不到人,老生、小生、花旦、老旦以及“千军万马”均由表演师一人操作,既有类似旁白的情节叙述,又有现场动作表现,既有唱调,又有对白,遇上打斗情节,刀来枪往吆喝阵阵……。

“放马过来!”只听木偶师傅一声吆喝,台上的木偶武将们便刀来剑往,奋力拼杀。木偶师傅凭借其娴熟的操作技术,把一部《隋唐演义》里的战争故事演绎得栩栩如生,引得台下观众喝彩声不断。这是民众于春节期间在靖西县南坡乡汤峒村山近屯常能看到的提线木偶戏中的一个场面。汤峒村壮民经常在逢年过节之时请靖西县泗梨木偶戏组前来表演,娱乐群众。

艺术特点

吊线木偶戏的艺术特点可用“形声俱佳”来概括。木偶戏的脸谱用银木或柚木精心雕塑而成,后用褐石作脸的肉色,根据人物的特征和要求,用墨汁描绘五官。人物有“文武”、“小生”、“青衣”、“花旦”、“闰门旦”、“刀马旦”、“须生”、“红脸”、“花脸”、“丑生”等,脸谱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忠奸分明,男女老少各有特征。音乐曲调有平板调、彩花调、喜调、哭调、平高调、叹调、诗调等,有时可穿插巫伦调、下甲山歌等;伴奏乐器主要靠俄依(马骨胡或清胡),俄五(土胡哐厚胡),小三弦、秦琴、唢呐及木叶等,打击乐器有锣、钗、鼓等。其唱词语言用壮族民间诗韵格律,属板腔板体和联曲体结合形式,演唱时多用帮腔来烘托气氛。语言以壮语为主,兼有汉语为辅。道白有口语白和韵白之分。在服装方面,文生多穿白穿花,但没有龙凤彩画图案。武将戴盔披甲。一般角色则着与壮族相似的一般服装。正面人物穿较华丽的衣服,反面人物则穿旧的衣服,并且戴皮帽。

音乐特色

靖西壮族提线木偶戏的音乐特色鲜明,音乐类型可以划分为声乐和棚面(即器乐)两大类,其中,声乐又分为唱腔和台白两类,棚面则有文、武场之分。这两大类音乐各有其艺术特色。

现状

吊线木偶戏从诞生至今,在传播民族文化方面曾经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曾是缺少电影时代农村群众重要的精神食粮。但如今,靖西木偶戏日渐衰落却是不争的事实。据相关资料记载,20世纪50年代初,靖西县城、城郊及化峒、地州、新圩、安德、大道等10多个乡(镇)村(街)都组建有业余壮剧团,1990年,全县有30余个业余戏班。现在已是今不如昔。靖西现在仅存4个木偶剧团:泗梨木偶戏组、靖西县博物馆民俗演唱队、新圩木偶剧队和亮表福巷木偶剧队。

为了弘扬桂西南的木偶文化,把民间艺术表扬光大,2006年秋,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自治区民委拨出15万元兴建广西壮族自治区“木偶之乡”福巷木偶文化基地,建起了纪念碑、文化室以及戏台。

如今,吊线木偶戏已成为壮乡群众喜爱的一种民间传统文艺,为当地建设和谐社会注入了新的内容。每当逢年过节,福巷木偶戏班都在当地或外县外乡镇演上好几场,深受广大观众的好评和欢迎。特别是每逢润年,当地有一个习俗,各乡村都要演上一两场的木偶戏。据说,演木偶戏是当地群众对来年的祝福,保佑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今天福巷木偶戏正以她独特的表演风格,为当地建设和谐社会发挥其独特的宣传作用。

创新

为使壮族民间传统艺术奇葩——靖西提线木偶戏增强视觉冲击力,做强文化市场,靖西县壮族博物馆民俗表演队大胆创新,突破传统木偶方寸舞台,演员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演出禁锢,开创“人偶同台”的表演形式,让演员作为剧中人物从幕后走向前台与木偶同台演出,使观众可以直接看到提线木偶打、逗、唱、跳“热舞”的奥妙,让木偶戏更加具有现代气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表演艺术家

岑继柳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自治区民委授予靖西县新靖镇亮表村福巷屯是壮族“木偶之乡”。村里的男女老少,都能哼上一两段。福巷屯是桂西南壮族提线木偶的发祥地,其独特的木偶演唱活动源远流长。福巷提线戏是一个古老文明的地方戏种,从创始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而福巷提线木偶戏是桂西南提线木偶戏承传发展最早的一个派系,始祖师岑公继柳(明代土司后裔),福巷人。他于嘉庆年间涉外谋生,偶遇木居士高人。后来,两人说话投缘,和睦相处,遂拜其为师,在其门下学艺。岑公天资过人,聪明伶俐,又十分好学且能吃得苦,记忆非凡,过目不忘,一学就会,一教就懂。功夫不负有心人,勤学多年精其技艺后,返回故里发展,成为桂西南第一代木偶师祖。

黄灯伟

黄灯伟,字柴昭,是木偶戏第五代传人,也是桂西南历代木偶师傅中艺术造诣最深、影响力最广,知名度最高。他自幼多才多艺,博古通今,言谈风趣,滑稽幽默,能编能唱,以戏子武打技艺精湛的表演风格,博得大众的喜爱和称赞,成为木偶戏武派大师。建国初期,他大胆创新,把木偶戏改革成壮剧,在靖西、那坡、德保、大新等县上演大获成功。为弘扬壮剧精华,发展壮剧文化,1955年初,他与德保县的赵孟伯赴邕创建了广西壮剧团。他担任团长兼编导之职,先后创作了《百鸟衣》、《红铜鼓》、《打渔杀家》、《宝葫芦》等民间流传剧目。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文化 艺术 戏剧曲艺 南路壮戏 靖西 壮学 黄现璠 文天祥 张天宗 大新 德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