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喀麦隆共和国(法语:République du Cameroun)通称喀麦隆,是位于非洲中西部的单一制共和国,西方与尼日利亚接壤,东北与东边分别和乍得与中非相靠,南方则与赤道几内亚加蓬刚果共和国毗邻。海岸线紧依邦尼湾,其属于几内亚湾及大西洋的一部分。

喀麦隆由于其地质与文化的多样性,而有“小非洲”美誉,其自然地理风貌相当丰富。当地的最高峰是西南部的喀麦隆火山,大城市则有杜阿拉雅温得加鲁阿等,并栖居了超过200个种族与语言族群。

喀麦隆以其国家足球队及本土音乐风格著称,其中又以马库萨与比库西最为人知。

喀麦隆是非洲联盟的创始国之一,在非洲政治经济领域尤其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中部非洲经济与货币共同体成员国之一,喀麦隆经济在共同体经济总量中占有很大比例,是中部非洲地区政治经济强国之一。

历史沿革

喀麦隆最早的居民是俾格米人的巴卡部落。说班图语的族裔最也早起源于喀麦隆的高地地区,但在欧洲人入侵前,大部分已经迁走。到1884年为止,国王—杜阿拉(Douala)是喀麦隆当地最具有权力的来自非洲本土的君主。

早在1472年,来自欧洲的葡萄牙海员已经开始在喀麦隆的海岸登陆。喀麦隆这个名字源自于盛产虾的河流Wouri,以前这条河曾经被命名为(虾河Rio de Camar es)。从1520年起,这里开始与葡萄牙进行象牙、棕榈油、原料糖贸易交易。这期间,贩卖黑人的奴隶交易在这里从未兴起。直至1820年,贩卖黑人奴隶贸易在喀麦隆也开始相继兴盛起来。最终在1840年7月10日,国王—杜阿拉(Duala)与英国签署了在世界范围内全面禁止贩卖人口、奴隶的公民条约(作为对比,美国在1865年、巴西在1888年才全面禁止贩卖人口、奴隶)。

从1868年起由于汉堡Woermann商会在Wouri河口开始建立分号,有越来越多的德国人来到喀麦隆。1884年7月14日,德国总领事Gustav Nachtigal博士作为德皇特使同国王—杜阿拉(Duala)以及喀麦隆其他地方的藩王一起签署了保护条约,由此宣布喀麦隆成为德国所谓的“保护地”,实质上就德国海外殖民地。

1960年1月1日,法属喀麦隆托管区在联合国授权的托管协议结束后进行了一次全民投票,确定脱离法国控制,国名定为“喀麦隆共和国”。与此同时,英国托管的喀麦隆同样也进行了一场全民投票,位于英属区的北部地区决定与尼日利亚合并,南部地区决定与喀麦隆合并(1961年10月1日),国名改为“喀麦隆联邦共和国”。1984年国名再改为“喀麦隆共和国”。这就是今天喀麦隆使用两种官方语言(英语、法语)的背景原因。

喀麦隆独立后上任的总统:芙拉人—阿赫马杜·阿希乔(Ahmadou Ahidjo)建立起一个血腥的独裁统治,并对一切反对者进行镇压。这期间阿希乔通过法国顾问的帮助,为了确保他的政权稳定,一直在进行血腥的镇压。1966年9月1日,建立起了一支名叫喀麦隆民族联盟 Union Nationale Camerounaise(缩写:UNC)的统一党,并从1985年起改名为喀麦隆人民民主运动(Cameroon People's Democratic Movement缩写:RDPC)。

1972年喀麦隆通过改革,国家由原来的联邦制改为联合一体的共和制。

1982年11月6日总统—阿希乔退位,继任者政府前总理保罗·比亚(Paul Biwa)成为新的喀麦隆国家元首,以及统一党喀麦隆民族联盟(UNC)的主席。1984年比亚赢得了大选,并挫败了一场可能发生的政变。在之后建立起的新统一党喀麦隆人民民主运动(RDPC)中,比亚承诺要使喀麦隆全国实现更多的社会公平以及民主。

在1988年的大选中,比亚又一次赢得了多数,这期间他没有遇到任何竞争对手、候选人。

由于1980年代他的政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社会问题,这些事情重创了保罗·比亚和他腐败的内阁。由于受到反对党派的压力,总统比亚决定在1992年实行自由大选,结果是:比亚再次赢得大选。大选结果表明,统一党RDPC获得89个议席,必须与最大的反对党UNPD(65个议席)联合执政。

1997年通过法国帮助送给他的反对派竞争者,保罗·比亚巧妙的利用这名法国派来的反对派候选人获得了大选的绝对多数议席,并在大选后的第二年得到了确定。

自然环境

区域位置

喀麦隆共和国位于非洲中西部,南与赤道几内亚、加蓬、刚果接壤,东邻乍得、中非,西部与尼日利亚交界,北隔乍得湖与尼日尔相望,西南濒临几内亚湾。海岸线长354公里。全境类似三角形,南部宽广,往北逐渐狭窄,乍得湖位于它的顶端。南北最长距离约1232公里,东西约720公里。

地形地貌

喀麦隆地形复杂,除乍得湖畔和沿海有小部分平原外,全境大多是高原和山地。西部和中部为平均海拔1500~3000米的高原,成为尼日尔河刚果河和乍得湖等水系的分水岭。西南近海处的喀麦隆火山是西非的最高峰,海拔4070米。

按地理环境特点区分,喀麦隆大致可分为5个自然区:西部山区、沿海森林平原、内陆森林高原、阿达马瓦高原、北部热带草原,其自然地理风貌包括海滩、沙漠、高山、雨林及热带草原等。

气候特征

喀麦隆属热带气候,南部温度不超过25℃,气候湿热;北部通常在25℃~34℃之间,气温高且干燥,全国年平均温度为24℃。每年3月到10月为雨季,10月到翌年3月为旱季。降雨量由北向南渐增,年平均降雨量在2000毫米以上。喀麦隆火山山麓全年降雨量高达1万毫米,是世界降雨量最多的地区之一。

水系分布

喀麦隆主要河流有:萨那加河、尼昂河、武里河洛贡河贝努埃河。主要湖泊有乍得湖、巴隆比湖、尼奥斯湖

自然资源

喀麦隆的矿产资源种类不少,但蕴藏量不很丰富,截止2012年已查明的主要矿藏有:铝矾土,主要产在北部,蕴藏量在10亿吨以上,品位为40%~43%;铀矿砂,产在北部和东部;金矿,产在贝塔雷—奥亚地区;还有钻石、铜、锌、铅、锰、钼、镍、白钨等;石油主要分布在几内亚湾,储量估计为1.03亿吨,天然气储量约为1100亿立方米。

森林是喀麦隆一项极为重要的自然资源,全国森林面积达2200万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47%,其中80%可供开采,并且盛产黑檀木、桃花心木等贵重木材;喀麦隆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占世界水力资源总量的3%。喀麦隆具有的土质、气候、地形等特点,适宜多种农作物的生长。

主要农作物有咖啡、可可、棉花等经济作物和小米、高粱、玉米等粮食作物。

北部有丰富的草原和水源,因此畜牧业比较发达,主要饲养牛、羊、猪等牲畜。

沿海及河、湖流域还有历史悠久的捕鱼业。

行政区划

喀麦隆全国划分为10个大省(极北省、北部省、阿达马瓦省、东部省、中部省、南部省、滨海省、西部省、西南省、西北省),58个小省,309个区。

首都雅温得(Yaounde),位于喀麦隆中部高原地区,是喀麦隆的政治文化中心。人口213.2万(2010年)。海拔较高,气候凉爽,雨水充分,年均气温24.9℃,降雨量1299毫米,降雨期133天。

最大的城市:杜阿拉,港口城市,是喀麦隆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城市,喀麦隆最大的港口,位于喀麦隆西部沿海。

主要旅游城市:克里比,位于东南部沿海,渔业资源丰富;林贝,位于喀麦隆西部沿海,冲浪者的天堂;巴尔马由,位于雅温得西部,原始风光和沿河独木舟旅游久负盛名。

喀麦隆58个省份、省份及人口面积
省和州C1987E2003面积(km)首府CE2003
北端Extrême-Nord1855695288920034,246马鲁阿Maroua284,200
迪亚马雷Diamaré3839494,665马鲁阿Maroua284,200
卡埃雷Kaele2287375,033卡埃雷Kaélé109,100
洛贡-沙里Logone-et-Chari27885410,183库塞里Kousséri313,800
马约-达奈Mayo-Dana 3541815,300雅古阿Yagoua
马约-萨瓦Mayo-Sava2097182,736莫拉Mora
马约-扎纳加Mayo-Tsanaga4254274,393莫科洛Mokolo201,500
北部Nord832165129570065,576加鲁阿Garoua387,000
贝努埃Bénoué38538113,614加鲁阿Garoua387,000
法罗Faro5767113,624波利Poli
马约-卢蒂Mayo-Louti2557354,162基德Guider
马约雷Mayorey16431636,529乔利雷Tchollire
阿达马瓦Adamaoua49518577100063,691恩冈代雷Ngaoundéré180,600
杰伦Djerem5936913,283蒂巴蒂Tibati
法罗-迪奥Faro-Deo4390410,435蒂涅雷Tignere
马约-班约Mayo-Banyo926688,520班约Banyo
姆贝雷Mbere12685914,267梅甘加Meinganga
维纳Vina16824215,600恩冈代雷Ngaoundéré180,600
东部Est517198805300109,011贝尔图阿Bertoua148,600
本巴-恩科戈Boumba-Nkogo8210230,630约卡杜马Yokadouma
上尼永Haut-Nyong15022036,040阿邦姆邦Abong-Mbang
卡代Kade 13071515,910巴土里Batouri
隆-杰伦Lom-et-Djerem15369626,320贝尔图阿Bertoua148,600
中央Centre1651600257140068,926雅温得Yaoundé1,154,400
上萨纳加Haute-Sanaga7993811,850楠加埃博科 Nanga Eboko
雷基埃Lékié2395002,990莫纳特雷Monatele
姆班Mbam20679933,030巴菲亚Bafia
梅福Méfou1411664,155梅福Mfou
姆芳迪Mfoundi704368615雅温得Yaoundé1,154,400
尼永-凯雷Nyong-et-Kéllé995356,360埃塞卡Eseka
尼永-姆福穆 Nyong-et-Mfoumou868386,170阿科诺林加 Akonolinga
尼永-苏Nyong-et-Soo973963,580姆巴尔马约Mbalmayo
南部Sud3737985820047,110埃博洛瓦Ebolowa
贾-洛博Dja-et-Lobo12586919,910桑梅利马Sangmelima
恩代姆Ntem15884016,000埃博洛瓦Ebolowa
大洋Océan9252811,280克里比Kribi
西部Ouest1339791208600013,872巴富萨姆Bafoussam250,500
班布托Bamboutos2134881,170姆布达Mbouda
上恩坎Haut-Nkam140941960巴芳Bafang
梅努阿Ménoua2500091380德尚Dschang
米菲Mifi3569791170巴富萨姆Bafoussam250,500
恩代Ndé824091520班甘特Bangangte
努恩Noun2873757690丰班Foumban
滨海Littoral[C te]1352833210930020239杜阿拉Douala1,274,300
蒙哥Moungo3384593720恩康桑巴Nkongsamba洛恩Loum120,800133,300
恩赣Nkam411706,300雅巴西Yabassi
滨海萨那加Sanaga-Maritime1358189,310埃代阿Edéa107,200
伍里Wouri836380890杜阿拉Douala1,274,300
西北Nord-Oueste1237348192640017,810巴门达Bamenda290,300
布伊Bui2196952,300昆博Kumbo
东加-芒同Donga-Mantung2282514,280恩坎贝Nkambe
门春Menchum2188026,060武姆Wum
梅赞Mezam4292852,870巴门达Bamenda290,300
莫莫Momo1417711,790姆本基Mbengwi
西南Sud-Oueste838042130470024,471布埃亚Buea92,700
法科Fako2511292,060林贝Limbe
马纽Manyu217,56810,180曼菲Mamfe
梅美Meme281,6156,510昆巴Kumba130,500
恩迪安Ndian90,5716,160芒顿巴Mundemba
喀麦隆Cameroon10,493,65516,341,000464,952雅温得Yaoundé

国家象征

国旗

喀麦隆国旗采用于1975年5月20日,是一面三色旗。由绿、红、黄三直条组成,中有一黄星,星的尺寸没有明确规定,故有所不同,但一定在中央。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从左至右由绿、红、黄三个平行相等的竖长方形组成,红色部分中间有一颗黄色五角星。绿色象征南部赤道雨林的热带植物,还象征人民对幸福未来的希望;黄色象征北部草原和矿产资源,也象征给人民带来幸福的太阳光辉;红色象征联合统一的力量。五角星象征国家的统一。

国徽

喀麦隆国徽呈盾形,中央的红色金字塔是喀麦隆火山的标志,红底里面还绘有喀麦隆地图和代表国家统一与平等的宝剑和天平。盾徽后面两把交叉的金色束棒,象征权威与不可侵犯。盾面上两颗星星分别表示原英属南部、法属东部喀麦隆。国徽端的绶带上用法文和英文写着“和平、劳动、祖国”,下端的绶带上写着“喀麦隆共和国”。

国花

火焰花:灌木或高大草本;叶全缘或具不明显的钝齿;花橙红色或粉红色,排成顶生的狭圆锥花序,很少为腋生的总状花序或聚伞花序;苞片小,小苞片缺;萼5裂,裂片狭;花冠管状,肢偏于一边或浅2唇形,裂片覆瓦状排列;雄蕊2,有时有2枚退化的;子房常秃净,有胚珠10-16颗;蒴果长,近四角形,有种子多颗;种子秃净或被毛。

国歌

《集合歌》

歌词大意:喀麦隆,你是我们祖先的摇篮,你在野蛮时代度过童年。但现在你就象太阳在升起,一步一步脱离蛮荒永远向前。但愿你的子孙从听指挥,不分东西将身心奉献,唯一的愿望就是效忠祖国,各尽其职,始终不变。我们最亲爱的国土,没有你就没有幸福,你是我们的欢乐和生命,光荣和爱,非你莫属。

格言

和平,工作,祖国(法语:Paix - Travail - Patrie)

人口民族

喀麦隆全国总人口2040万(2011年)。有200多个民族,主要有富尔贝族、巴米累克族、赤道班图族(包括芳族和贝蒂族)、俾格米族、西北班图族(包括杜阿拉族)。

政治

政体

喀麦隆实行单一总统制,权力来自中央。保罗·比亚总统执政以来,对内实行“民族复兴”纲领,主张“民主化和民族融合”,经济上实行有领导的“自由主义”政策;对外奉行独立、不结盟和广泛国际合作政策。1990年12月,实行多党制。1992年举行多党立法选举和总统选举,保罗·比亚再次当选总统,组成以执政党“喀麦隆人民民主联盟”为主体的五党联合政府。1996年1月正式颁布新宪法,并举行市镇选举,人民民主联盟获全国2/3市镇席位,反对党在部分西、北地区获胜。1997年10月,比亚以92.57%的得票再度当选总统。2004年10月,比亚以70.92%的得票第五次当选总统。2011年10月9日,喀举行总统选举,比亚以77.989%的得票率第六次当选总统。

宪法

现行宪法于1972年5月20日经公民投票通过。1975年5月、1983年11月、1984年1月、1988年3月、1991年4月和1995年12月六次修改。宪法规定,共和国总统是国家元首武装部队最高统帅,有权任免总理和根据总理的建议任命政府其他成员,颁布法律和法令,必要时可提前举行总统选举、宣布紧急状态。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任期7年,可连任一届。总统空缺时,由参议院议长代行总统职务。总理是政府首脑,领导政府工作,负责执行法律,行使制定规章权,任命行政官员。

议会

宪法规定,立法权由国民议会和参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行使。国民议会每年召开3次例会,主要讨论和批准国家年度财政预算,审议和通过法律草案。议员由直接普选产生,任期5年。本届国民议会于2007年7月选举产生,共有180个席位,由5党组成。其中人民盟占153席,社会民主阵线16席。 国民议会设议长1名、副议长6名。议长:卡瓦耶·耶格·贾布里勒(Cavaye Yeguie DJIBRIL),人民盟成员。

政府

本届政府于2011年12月9日组成,包括总理1人、副总理11人、国务部长2人、部长34人、部长级代表10人、国务秘书10人、秘书长1人和副秘书长3人。主要成员如下:总理菲勒蒙·扬(Philémon Yang),副总理兼负责与议会关系部长阿马杜·阿里(Amadou Ali),旅游和娱乐国务部长贝洛·布巴·迈加里(Bello Bouba Maigari),司法、掌玺国务部长洛朗·埃索(Laurent Esso),总统府负责国防事务的部长级代表埃德加·阿兰·梅贝·恩高奥(Edgar Alain Mebe Ngo’o),总统府负责国家最高监察事务的部长级代表亨利·埃耶贝·阿伊西(Henri Eyebe Ayissi),总统府负责公共采购的部长级代表阿巴·萨杜(Abba Sadou),领土管理和权力下放部长勒内·埃马纽埃尔·萨迪(René Emmanuel Sadi),社会事务部长巴康·姆博克·卡特琳(Bakang Mbock Cathérine,女),农业和农村发展部长拉扎尔·埃西米·梅尼耶(Lazare Essimi Menye Menye),艺术和文化部长阿玛·图图·穆纳(Ama Tutu Muna,女),商务部长姆巴尓加·阿坦加纳·吕克·马格卢瓦尔(Mbarga Atangana Luc Magloire),新闻部长伊萨·奇罗马·巴卡里(Issa Tchiroma Bakary),地产、地籍和土地事务部长雅克利娜·库姆·比西克(Jacqueline Koum à Bissike,女),水资源和能源部长巴西勒·阿坦加纳·库纳(Basile Atangana Kouna),经济、计划和领土整治部长埃马纽埃尔·恩加努·朱梅西(Emmanuel Nganou Djoumessi),基础教育部长优素福·阿迪贾·阿丽姆(Youssouf née Adjidja Alim,女),畜牧业、渔业和畜产工业部长塔伊加(Dr TAIGA),就业和职业培训部长扎沙里耶·佩雷韦(Zacharie Perevet),中等教育部长路易·巴佩斯·巴佩斯(Louis Bapes Bapes),高等教育部长雅克·法姆·恩东戈(Jacques Fame Ndongo),环境、自然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部长海莱·皮埃尔(Hele Pierre),财政部长阿拉明·奥斯曼·梅(Alamine Ousmane Mey),公职和行政改革部长米歇尔·安热·安古昂(Michel Ange Angouen),森林和动物资源部长菲利普·恩戈勒·恩古埃斯(Philippe Ngolle Ngouesse),住房和城市发展部长让-克洛德·恩古昂丘(Jean-Claude Ngouentchou),青年和公民教育部长伊斯梅尔·比敦格·克普瓦(Isma l Bidoung Kpwatt),矿业、工业和技术开发部长埃马纽埃尔·邦德(Emmanuel Bonde),中小企业、社会经济和手工业部长洛朗·瑟奇·埃通迪·恩戈亚(Laurent Serge Etoundi Ngoa),邮电部长比伊蒂·比·埃萨姆·让·皮埃尔(Biyiti Bi Essam Jean Pierre),妇女与家庭事业促进部长阿贝娜·翁多阿·奥巴马·马里·泰蕾兹(Abena Ondoa née Obama Marie Thérèse,女),科研与革新部长楚恩特·马德莱娜(Tchuinte Madeleine,女),对外关系部长皮埃尔·穆科科·姆邦乔(Pierre Moukoko Mbonjo),公共卫生部长马马·富达·安德烈(Mama Fouda André),运动和体育部长阿杜姆·加鲁瓦(Adoum Garoua),交通部长罗贝尔·恩基利(Robert Nkili),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长格雷瓜尔·奥沃纳(Grégoire Owona),公共工程部长帕特里斯·安巴·萨拉(Patrice Amba Sala)。

司法

司法权由最高法院、上诉法院、各级法庭行使。总统任命法官。最高司法会议协助总统工作。最高法院院长阿列克西·迪邦达·姆埃尔(AlexisDIPANDA MOUELLE),总检察长马丁·利苏克·穆隆(Martin Rissouck Moulong)。

政党

共有合法政党250多个,主要政党情况如下:

(1)喀麦隆人民民主联盟(Rassemblement Démocratique du Peuple Camerounais, RDPC):执政党。前身是喀麦隆民族联盟,1966年9月1日成立,1985年3月24日改称现名。1990年12月前为唯一合法政党和执政党。总目标是建立一个以严格、讲道德、自由和民主以及保证人民充分发展为基础的“集体自由主义社会”。恪守的信条是“团结、进步、民主”。当前的任务是促进全国的团结和统一,发展经济和文化,反对部族主义和宗教特权。1990年6月和1996年12月,人民盟分别举行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重新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2011年9月,人民盟召开第三届全国代表大会,比亚再次当选党主席,但4名副主席中有3名席位空缺。在国民议会中占有153席。总书记:萨迪·勒内(Sadi RENE)。

(2)社会民主阵线(Social Democratic Front,SDF):喀最大反对党。1990年5月26日成立。1991年3月1日成为合法政党。以“民主、正义、发展”为口号,宣称以和平手段实现政权交替是该党的责任和义务,主张恢复联邦制。曾抵制1992年的立法选举和1997年的总统选举,在西部英语区和巴米累克人中影响较大。2004年10月,党主席约翰·弗吕·恩迪(John Fru NDI)参加总统选举,获得17.40%选票。2011年10月,恩迪再次参加总统选举,获得10.712%选票,排名第二。该党在国民议会中占16席。

(3)喀麦隆民主联盟(Union Démocratique du Cameroun,UDC):反对党。1991年3月成立,同年4月取得合法地位。寻求建设一个和平、宽容、自由和正义的社会,主张实现在正义、平等、反对部族主义基础上的和平。在西部省有一定影响。主席恩达姆·恩乔亚(Ndam NJOYA),曾任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外交部副部长和国民教育部长等职。2004年10月以反对派联盟“民族和解与国家重建联盟”统一候选人身份参加总统选举,获得4.47%选票,居第三位。2011年10月再次参加总统选举,获1.733%选票,居第四位。该党在国民议会中占4席。

(4)全国民主进步联盟(Union Nationale pour la Démocratie et le Progrès,UNDP):参政党。1990年5月成立,1991年3月25日被批准为合法政党。该党在北方穆斯林居住地区影响较大,领导层中有不少人为前总统阿希乔的支持者。强调喀是公民的国家,支持民族团结和统一,反对分裂。主张经济自由化和地方分权,赞成严格执行经济结构调整计划。1997年曾与社民阵联手抵制总统选举。1998年1月与人民盟达成“政府共同纲领”后加入政府,成为参政党。该党在国民议会中占6席。党主席贝洛·布巴·迈加里(Bello Buba MAIGARI)现任交通国务部长。

(5)喀麦隆人民联盟(Union des Populations du Cameroun,UPC):参政党。成立于1948年4月,曾为喀独立作出过贡献。因从事反殖斗争,1955年被法国殖民当局取缔。喀独立后于1960年2月25日成为合法政党。1966年9月,前总统阿希乔宣布实行一党制后,该联盟被解散,其领导人大多流亡国外。喀实行多党制后,该联盟即恢复活动,于1991年2月12日取得合法地位。该联盟主张加速国家民主变革,鼓励政治自由化,广施民主,分散经济管理权,减少国家干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建立一个在团结和互相补充基础上的社会。该党多次发生分裂,形成以总书记奥古斯坦·科多克(Augustin KODOCK)、主席恩代·恩图马扎(Ndeh NTUMAZAH)以及亨利·奥科贝·恩朗(Henri HOGBENLEND)为首的三派。2000年1月前两派宣布和解。该党在国民议会中无席位。

政要

总统保罗·比亚,全国武装力量最高统帅、人民盟全国主席。1933年2月13日生于南部省贾埃洛博州。1956至1962年先后在法国路易·勒·克昂公立中学、巴黎大学、海外高等研究学院等攻读法律和政治学,1960年获国际公法学士学位。回国后历任总统府特派员、国民教育、青年和文化部长办公室主任、该部秘书长、总统府民事办公室主任、总统府秘书长兼民事办公室主任、总统府国务部长级秘书长等职。1975年6月出任政府总理。1982年11月任共和国总统至今。1975年2月当选为喀麦隆民族联盟中央委员会副主席,1983年9月任全国主席。1985年3月任喀麦隆人民民主联盟全国主席至今。已婚,有多个子女。

经济

概况

喀麦隆农业和畜牧业为国民经济主要支柱。工业有一定基础。独立后实行“有计划的自由主义”、“自主自为平衡发展”和“绿色革命”等经济政策,国民经济发展较快,80年代初期经济增长率曾达到两位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度达到1200美元。1985年后,由于受国际经济危机的影响,经济陷入困难。喀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收效甚微,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签署的四期结构调整计划均未完成。1994年中非法郎贬值后,喀经济形势开始好转,通货膨胀得到控制,外贸结构改善,工农业增产,财政收入大幅增加。喀政府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强财政管理,推进私有化,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保持增长。2000年,喀顺利完成第五期结调计划,并被批准加入“重债穷国”减债计划。2000年至2003年,喀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资助下实施第二个“减贫促增长”计划。2006年,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确认喀达到“重债穷国减债计划”完成点,喀外债获大幅减免。

2008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喀财政关税和出口产品收入骤减,外部投资和信贷收紧,失业人数增多。2009年,喀政府公布《2035年远景规划》,重点是发展农业,扩大能源生产,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努力改善依赖原材料出口型经济结构,争取到2035年使喀成为经济名列非洲前茅的新兴国家,喀政府积极平抑国际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实施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解决能源供应短缺等问题,改善投资环境,经济平稳增长。

货币

中非金融合作法郎(Central Aflikan Finan-Koop Flank;CFAF)XAF 1XAF=100centimes(分),一般简称为“中非法郎”。按照2013年10月最新汇率计算,1元人民币可兑换约78中非法郎。

工业

独立后,喀麦隆政府采取积极措施努力发展工矿业,已初步形成以农、矿产品加工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工业水平居撒哈拉以南非洲前列。发展的工业主要是采矿、建筑、食品、化学、饮料、卷烟、纺织、造纸、锯木、炼铝、炼油、电力等。工业企业从独立到1980年的20年间,已从200余个发展到700个;工业产值在1970~1981年的11年间年平均增长率达9%。据非洲发展银行1999年发展报告,1997年工矿业生产总值为26.66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9.3%。全国劳动人口中有8%的人参加工业部门的生产活动。为促进工业发展,1990年喀麦隆政府制定了“工业发展指导计划”,1991年比亚总统宣布了新的“十年工业规划”,着重发展农产品加工、建材、铝矿开采、木材加工、钢铁、水泥、机械、化肥、医药、化工和电力。但是,由于受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影响,以及国内政局不稳和社会动荡的牵制,喀麦隆工业发展缓慢,工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年下降,1990~1991年低于上一年度,占30.10%,1991~1992年又降至27.2%,到1992~1993年已降到26.6%(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资料),2014年又有所回升。

喀麦隆与法国合作勘探石油,1974年终于在西北部海域发现了油田。1977年正式开采,1982年开始出口原油。1989年原油产量达811.3万吨,1990年为783.5万吨。喀麦隆政府于1981年建成了第一座炼油厂并正式投产,年产能力为150万吨,加工的石油产品用于出口。石油收入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有重要地位。1989~1990年占9.1%,1990~1991年占9.6%。由于石油价格下降,石油收入在1991~1992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中降至7.8%,1992~1993年又降到7.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资料)。

喀麦隆的电力工业具有悠久历史,主要是水力发电,集中在埃代阿水力发电厂。1982年和1983年新建了松洛洛水力发电厂和来格多水力发电厂。1982年全国发电总量为21.45亿度,1988年达25.57亿度。

喀麦隆的食品工业发展较快,其中食糖生产已于80年代初达到基本自给。利用本国原料发展起来的纺织工业,它所生产的棉布80%供应本国。喀麦隆的冶金工业发展历史也比较悠久,主要是炼铝,生产的铝锭全部出口,独立后政府还发展了铝初步加工,铝锭加工成铝板出口。

农林牧业

喀麦隆素有“中部非洲粮仓”之称。全国70%以上的人口直接从事农业生产。耕地面积占全国面积的18%。90年代以来,由于政府实施新农业政策,农业生产不断发展,食品保障达到较高水平,并每年向周边国家出口粮食。据非洲发展银行1999年发展报告,1997年农牧业生产总值为37.29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9%。?喀麦隆农作物可分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两大类。1970~1991年间,农业产值平均每年增长4%。单一经济作物在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独立头20年间,农产品出口值约占全部出口值的70%,1989年占40%。农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也占很大比重:1988~1989年占27%,到1992~1993年占据22.5%(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资料)。

喀麦隆的传统粮食作物主要有小米、玉米、高粱、芭蕉、薯类。独立后,政府在努力提高以上粮食作物的同时,注意发展稻谷和小麦生产,粮食产量逐年提高,例如玉米产量就从1978年的35万吨,提高到1981年的40.7万吨,到1991已达60万吨;但是,由于喀麦隆农业生产比较落后,基本上还是靠天吃饭,抗灾能力很低,加之农药、化肥昂贵,以及农村劳动力外流等问题,使粮食生产大受影响,产量也不稳定,如小米、高粱的产量1980~1981年为34.6万吨,到1990~1991年曾急剧减少为21.8万吨。

喀麦隆经济作物以可可、咖啡为主,全国1/4以上的人口以种植可可、咖啡为生活的主要来源。在农产品出口值中,这两项的出口值即占到出口总值的30%~40%,是国家收入的主要依靠。为维持可可和咖啡在经济中所具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政府始终将经济工作重点放在发展其生产上,在通过向农民提供资金和物资便利的同时,采取种种措施来扩大播种面积、更新树种、防虫治虫、改善经营、提高生产率,所以尽管有天灾和人祸的影响,其产量仍能维持在一定水平上,特别是可可,它的产量仍居世界第五位。独立后,喀麦隆政府除了维持和提高传统的出口作物的生产外,还注意发展棉花、香蕉、棕榈、橡胶、甘蔗等多种经济作物,以扩大出口作物的品种和逐步满足本国工业原料的部分需要,以上新作物的播种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都有提高。

喀麦隆的林业以采伐原木为主,独立时原木采伐量为47.5万立方米,80年代初增加到74万立方米,1996/97年度原木产量320万立方米,出口收入占出口总额的12%。喀麦隆的原木基本上供出口。但是,随着木材加工工业的兴起,国内开始生产箱板、纸浆、火柴盒等加工木材,80年代初加工木材为12.9万立方米,到90年代初增至212万立方米。全国约有60余家木材加工厂,年加工能力可达320万立方米,加工木材也供出口。喀麦隆的畜牧业在农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大约在15%~16%之间,主要集中在北部、西北部和东部。牧场面积830万公顷。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16%。是外资投向的第三大发展项目。每年生产12万吨肉,4.5万吨奶,2300吨鸡蛋。喀麦隆生产的肉类基本上不供出口,主要用于国内消费,1979年全国消费的各种肉类为15万吨。70年代每人每年平均食肉为12公斤,80年代平均为18公斤。每年仍需进口一部分肉才能满足全国的消费量。

捕鱼业

喀麦隆捕鱼业包括海洋捕鱼和河湖捕鱼。捕鱼方法主要是手工捕捞,特别是河湖捕鱼,机械捕鱼只在海洋捕鱼中部分采用。捕捞的鱼除了一部分海鱼供出口外,其余均供国内消费。1990年捕鱼12万吨,虾1000吨。全国约有10万人从事捕捞和渔业加工业。

旅游业

旅游资源丰富,有“微型非洲”之称。政府重视发展旅游业,成立了以总理为主席的国家旅游理事会,在国外开设旅游代表处,并鼓励私人投资旅游业。1975年加入国际旅游组织。1985年9月建立喀麦隆旅游公司。1989年成立旅游部。1990年成立“全国促进旅游委员会”。截至2004年底,全国有各类旅馆866家,其中星级饭店98家,外资饭店10家。全国有381个旅游景点,各类保护区45处。主要旅游点有贝努埃、瓦扎和布巴恩吉达等天然动物园。2005年喀旅游业接待外国游客25万人次,旅游收入近12亿美元。

财政金融

喀麦隆独立初期的国家财政预算需要依靠外国补贴来平衡,从1965~1966年度起,开始依靠本国的财源来平衡财政预算。喀麦隆财政收入主要依靠税收,财政预算逐年上升,独立初仅154亿非洲法郎,1975~1976年度达到1000亿,1980~1981年度已超过2000亿,到1993~1994年度为5760亿。财政支出中主要是行政支出和建设投资。行政支出在财政预算总支出中的比例逐年下降,1975~1976年度尚占80.6%,到1980~1981年度下降至66%,1993~1994年度已降到近58%;建设投资逐年增加,1975~1976年度占19.4%,到1980~1981年度已达34%,但是1993~1994年度降至约24%(喀麦隆财政部资料)。80年代以来,喀麦隆财政预算不断出现赤字并迅速上升,1989~1990年度为1960亿非洲法郎,1990~1991年度达2590亿,到1992~1993年度已增至3380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资料)。据非洲发展银行1999年发展报告,1997年度财政收入为14亿美元,支出为15亿美元。赤字1亿美元(约合283.66亿非洲法郎)。喀麦隆政府主要依靠增税、借债等办法来弥补,外债明显增多,1990~1991年度为18070亿非洲法郎,到1993~1994年度已达22840亿。从1989年至1993年,外债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已从44%迅速上升到76.5%,据非洲发展银行1999年发展报告,1997年喀麦隆的外债总额为99.90亿美元,已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09.6%。喀麦隆政府已陷入沉重的债务之中,债务利息已在出口总值中占据很大比重,1997年已达20.5%,1991~1997年外债还本付息年均增长率为16.2%。1998年外汇储备为120万美元。

对外贸易

喀麦隆的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独立以来贸易额不断增加。同100多个国家有贸易往来,与30多个国家签有贸易协定。主要出口农、林和矿业的初级产品,其中可可的出口在60年代和70年代均占首位,从80年代开始,石油跃居出口商品首位,其次才是可可和咖啡。进口商品中历来以消费品及机器为主,装备物资增长较快。1996年出口总值为21.58亿美元,进口为18.22亿美元。喀麦隆的对外贸易也同第三世界其他国家一样,深受资本主义世界转嫁经济危机的影响,直接受着世界市场价格波动的冲击,而进口商品价格不断上涨,从而造成对外贸易连年逆差,并且不断扩大,1977年逆差为196亿非洲法郎,到1981年已达847亿。喀麦隆政府采取种种措施使外贸保持顺差:1989~1990年度为250亿非洲法郎,1997年达到1.48亿美元(约合863.83亿非洲法郎)。但是这些顺差并没有使政府增加收入,因为每年必须偿还债款及支付债息,实际上喀麦隆的国际收支仍然无法平衡,以至于1998年的外汇储备只剩120万美元。

外国资本

独立初期,喀麦隆的经济命脉绝大部分仍被外国资本所控制,全国200多个工厂企业大多数是法国所创建,占外资总额的90%。1960~1970年的10年期间,法国在喀麦隆的投资已达250亿非洲法郎,为改变过分依赖法资的状况,同时又为争取更多的外资,喀麦隆政府于1968年正式制定并开始实施“投资法”,2014年喀麦隆除了接受法资外,还接受德国、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国的资本。喀麦隆的外资大部分为外国私人资本,它们主要投入食品、木材、纺织、化学、采矿、港口、银行等重要经济部门,其资本在各部门的总资本中占60%~90%。外国私人资本仍以法国为主,截至1979年底为止,在喀麦隆全部工业公司的资本中,外国私人资本占57.5%,其中法国私人资本占45%。

民族资本

独立后,喀麦隆努力发展民族经济,首先制定“喀麦隆化”政策,采取由政府和私人资本参与外资企业的办法使民族 资本逐步增加,从而建立起合营经济,其次是鼓励本国私人资本创办中、小企业,建立起本国私营经济。喀麦隆民族资本中发展较快的是国家资本,1963年国家资本以2.5亿非洲法郎资本成立了投资公司,购买法国在喀麦隆企业中的股份和向工、农、商企业投资,逐步增加国家资本在外资企业中的比重。1972年,投资公司已在39个重要企业中进行投资,投资总额为45亿非洲法郎,占39个企业总资本额的1/3。到1979年喀麦隆与外资合营的企业中,本国资本已占52%,主要是国家资本。喀麦隆在实行资本本地化的同时还实行干部本地化。喀麦隆私人资本比较薄弱,在当前私有化浪潮中,喀麦隆民族资本的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外国援助

主要援助方为法国、德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比利时、荷兰、欧盟、国际开发协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文化

宗教

喀麦隆南部及沿海地区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占全国人口的40%);内地及边远地区信奉拜物教(占40%);富尔贝族和西北部一些民族信奉伊斯兰教(约20%)。

语言

法语和英语为官方语言。约有200种民族语言, 但均无文字。

节日

独立日:1月1日(1960年)

国庆日:5月20日(1972年)

圣母升天节:8月15日

青年节:2月11日

圣诞节:12月25日

复活节: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日期不定,一半在3月至4月之间

习俗

喀麦隆共有大小部族230余个,是一个多部族国家。南部居住的大部分是属于班图族的

贝蒂、巴胡因、杜阿拉、巴萨等部族,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或以海洋和内河捕鱼为生。北部的主要居民富拉尼族以放牧为主。西部的主要居民则是巴米累克族和巴蒙族,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东部居住的主要是巴亚、姆布姆等部族,从事农业和牧业生产。

喀麦隆人娶妻上不封顶,一夫多妻。 喀麦隆虽然实行一夫多妻制,但婚姻也是自由的,这里有两种结婚证:一种是一夫一妻制结婚证,一种是一夫多妻制结婚证。

喀麦隆人的主食有大米、面饼、甜食等,主要菜肴有西红柿、辣椒、觅菜、葱头、土豆,还有牛肉、羊肉、鸡、鱼、虾等。吃饭时,须备用两种水,一种供饮用,一种供洗手用。因为他们是吃手抓饭,所以必须饭前洗手。非洲人没有喝开水的习惯,自来水便是饮料。

军事

1960年独立后建军。武装力量由陆、海、空军和宪兵组成。总统为全国武装部队最高统帅。2001年7月,喀军队实行重大改革,建立总统-国防部长-大军区司令-省军区司令的垂直领导体制。全国分为三个多军种大军区,司令部分别设在雅温得、杜阿拉和加鲁阿,这三地还设立三个宪兵军区。十个省内设立十个陆军防区。总参谋长勒内·克罗德·梅卡少将(René Claude MEKA)。

交通

公路

喀麦隆运输比较发达,公路交通占全国运输总量的85%以上。截止2012年11月全境拥有公路总里程5万公里,其中3.4万公里由喀麦隆公共工程部负责,4000公里为优等沥青路。

铁路

截止2012年11月喀麦隆米轨1342公里,实际运营里程1016公里,年均客运量150万人次,货运量145万吨。主干线两条:

干线1:杜阿拉-雅温得,1908年至1927年铺设,长262公里。

干线2:雅温得-恩冈代雷,1964年至1974年铺设,长622公里。

2012年2月,喀麦隆政府发布建设规划,拟投资49,765亿非洲法郎,铺设覆盖全国、总长3200公里的准轨铁路。

空运

截止2012年喀麦隆全国共有8个机场,包括3个国际机场(雅温得恩西马兰机场、杜阿拉机场、北部大区的加鲁阿机场)和5个二级机场,有定期航班飞往欧洲和非洲十余个国家。

水运

截止2012年喀麦隆全国共有4个港口:杜阿拉、林贝、克里比3个海港,以及加鲁阿内陆河港。加鲁阿港为季节港,每年8-9月份为运输期。林贝和克里比港规模比较小,年吞吐量分别为20万吨和50万吨。杜阿拉港年吞吐量占喀麦隆进出口商品的95%以上。喀麦隆海运公司是全国最大的海运公司。

社会

教育

独立以来,喀麦隆政府比较重视发展教育事业,一方面通过增加教育经费,改进助学金发放制度来发展国立学校,另一方面允许教会继续办学,同时还提供补贴来鼓励私人办学。2010年以来教育经费在政府各类预算中通常维持首位,在国家预算总额中约占10%。1990年全国有公、私立中、小学和幼儿学校7?800余所,其中教会和私人学校约占1/3以上,共有教师6.5万名,学生300余万人。据非洲发展银行的统计数字,小学入学率1996年达到85%,中学入学率为26%。喀麦隆的高等学院都是国立的,除了首都的雅温得大学和经济首府的杜阿拉大学外,还在德昌、恩冈德雷和布埃亚建立了3所地方大学。雅温得大学建于1961年,为喀麦隆国家最高学府,规模相当大,下设有经济、法律、文学、人文、高等综合技术和高等师范等院校,为适应不断增长的需要,1993年政府决定将该大学一分为二,使全国大学增至6所。截止2014年全国大学教师共有700余名,大学生4.5万人。为加快培养高等技术人才,在政府鼓励下,1992年在西部开设了首家私立“高等技术学校”。1993年政府还新建了3所技术学院。由于历史原因,喀麦隆各地区的教育发展极不平衡,西部和南部发展较快,发展水平也较高,北方地区在阿希乔执政期间发展迅速,但仍落后于西、南部。根据1976年的调查,北方6~14岁儿童上学率仅30.9%,而西部与南部平均已达81.5%。喀麦隆东部地区更为落后,大都为文盲。据非洲发展银行的统计数字,成年人的文盲率1995年为37%。

医疗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09年喀麦隆全国医疗卫生总支出占GDP的4.%,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人均医疗健康支出117美元。2005-2011年间,平均每万人拥有医院床位13张。

媒体

独立时国家的新闻机构为喀麦隆通讯社,1977改为喀麦隆新闻出版社。喀麦隆广播电台除了首都雅温得有电台外,还在布埃亚、杜阿拉、巴富萨姆巴门达、恩冈德雷、加鲁阿和贝尔图阿设有地方电台。电台通常用法、英和6种地方语言广播。喀麦隆国家电视台建立于1986年。政府规定电视台为商业性国营企业单位,财务上独立核算。截止2014年电视台发射网已覆盖全国领土的80%,每日播放彩色电视节目,全国电视制作中心也于1988年成立。1996年4月增开 电视二台。喀麦隆政府发行的报纸有50余种,主要有《喀麦隆论坛报》、《团结报》、《喀麦隆新闻》、《喀麦隆共和国公报》、《喀麦隆农、林、牧业报》、《荣誉与忠诚》、《农民之声》,以及地方政府发行的地区报纸等。喀麦隆私人报纸也有50余种,其中《信使报》发行量最大。

民生

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7-2008的研究报告,喀人文发展指数排名世界第144位。2007年喀工资水平大致为:最低工资3万非洲法郎,办事员月工资5万,企业管理人员10万,普通公职人员30万。但各地区和部门根据自身经济状况,实际工资相差悬殊。2008年,政府提高国家公职人员工资15%、住房补贴20%,这是近十几年来的首次。

2006年人口增长率2.6%。城镇人口占56%,15岁以下青少年人口占41.9%。医疗卫生状况在中部非洲地区相对较好。2006年公共医疗卫生开支占预算支出总额的4%。有国家级医院7所、省级医院11所、州级医院39所、区级医院131所、医疗中心和医疗点1456个,药店约400家。全国公共卫生机构共有医生1007人、护士4998人,平均每10万人有7名医生。儿童死亡率7.7%(2004年)。86.2%的城市人口和31.3%的农村居民享有清洁饮用水。艾滋病感染情况2010年以来一直加剧,2004年全国12%的人口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

外交

外交政策

对外奉行独立、不结盟、灵活务实的全方位外交政策。反对外来势力干涉非洲国家内政,积极推动非洲团结和合作,主张通过对话和平解决国际争端,重视地区合作,努力实现合作伙伴多样化。要求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认为贫困是对第三世界国家民主的严重威胁,没有发展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民主,不能光谈人民的自由权而无视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1998年9月29日,喀与斯洛文尼亚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10月8日,韩国在雅温得开设领馆。在喀雅温得、杜阿拉、加鲁阿、布埃阿等地开设总领馆或领馆的还有中国、德国、法国、赤道几内亚和尼日利亚。有34个国家在喀设有使馆,20个国际组织在喀设有办事机构。

对外关系

同中国关系

喀麦隆曾于1960年1月与台湾当局“建交”,1971年3月26日中喀建交以后,喀与台“断交”。此后中喀两国关系稳步发展,在各个领域进行了真诚友好的合作。

中国援喀的主要项目有会议大厦、拉格都水电站、雅温得妇儿医院、雅温得多功能体育馆等,目前正在实施的有杜阿拉中等技术学校等。由中方提供优惠性质贷款实施的克里比深水港、默坎水电站、林贝和巴富萨姆体育场、1500套社会住房等项目进展顺利。中喀签有贸易、经济技术合作等协定,1988年成立中喀经贸混委会,迄今已举行7次会议。第七届经贸混委会会议于2009年8月在北京召开。2012年双边贸易额为19.55亿美元,同比增长27.2%,其中我进口8.9亿美元,同比增长34.3%,出口10.64亿美元,同比增长21.8%。中方主要出口机电产品、纺织品、高新技术产品等,进口原油、木材、棉花等。

同法国关系

喀法关系密切,交往频繁。两国签有经济、财政、军事、司法等多个合作协定。法是喀最重要的合作伙伴、最大贸易、援助和投资国,每年对喀援助超过1亿欧元。法在“减债促发展合同”第一期(2005-2011)合作项下向喀提供援款3527亿非郎,第二期(2011-2016)提供2138亿非郎。2012年5月,喀批准两国于2009年签署的《防务伙伴关系协定》生效。2013年1月,比亚总统对法国进行工作访问,同奥朗德总统举行会谈。

同美国的关系

喀重视发展同美国的关系。美是喀主要贸易伙伴。喀主要向美出口石油和矿石、美企业在喀油气开发、矿业、城市交通、电力等多个领域占有重要地位。两国政府间的合作主要集中在军事、农业和教育领域。2007年,美国免除对喀到期债务共计160亿非郎。2013年2月,两国在喀北部大区举行代号为“沉默战士”的联合军事演习。

同俄罗斯的关系

喀同前苏联于1964年3月建交。1989年9月喀人民民主联盟青年组织代表团访苏。1990年9月苏联共青团代表团访喀。喀苏两国签有经济技术、文化和科技合作协定等。苏进口喀咖啡、可可、木材,向喀出口汽车和冻鱼,两国每年贸易额约4000万卢。苏联解体后,喀与俄罗斯保持外交关系。

同英联邦的关系

1995年11月1日获准加入英联邦。英联邦向喀提供援助,用于人权、良政、扶贫和高教等领域的几十个合作项目。2006年,英国免除对喀麦隆所有双边债务,共计1.06亿英镑。英联邦每年向喀提供十余个赴英国、加拿大和南非的留学名额。

同尼日利亚的关系

喀尼边界长1680多公里。由于历史原因,双方曾在一些陆海疆界存有争议。2006年6月,在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斡旋下,喀尼两国元首签署和平协议,尼从巴卡西半岛撤军,半岛争端和平解决。2008年8月,尼正式将巴卡西半岛主权移交喀方。

同非洲国家的关系

重视发展睦邻友好关系,积极参与地区事务,努力推动非洲国家的团结和合作。

2011年5月,比亚总统赴科特迪瓦出席瓦塔拉总统就职典礼。2012年1月,乍得总统代比访喀,双方就签署喀-乍光纤网络互联谅解备忘录、建设喀-乍国际铁路达成共识。11月,赤道几内亚总统奥比昂访喀,双方主要就加强两国经济合作等交换意见。

2011年6月,比亚总统赴赤道几内亚出席非盟第17届首脑会议。2012年7月,比亚总统赴刚果(布)出席中部非洲经济与货币共同体第11届峰会。10月,比亚总统赴刚果(金)出席第14届法语国家组织峰会。12月,比亚总统赴赤道几内亚出席第7届非加太首脑峰会。

旅游

概况

喀麦隆由于其地质与文化的多样性,而有“小非洲”美誉,其自然地理风貌相当丰富。当地的最高峰是西南部的喀麦隆火山,大城市则有杜阿拉、雅温得及加鲁阿等,并栖居了超过200个种族与语言族群。喀麦隆以其国家足球队及本土音乐风格著称,其中又以马库萨与比库西最为人知。

喀麦隆的热门目的地:雅温得、马鲁阿、丰班、杜阿拉、林贝、巴门达,克里比。

景点

巴门达

喀麦隆西部城市,西北省首府。在巴门达高地上。人口5.9万(1981)。皮革、咖啡、烟草集散地。公路通雅温得、林贝。有艺术、科技专科学校。多名胜,旅游业颇盛。

克里比

喀麦隆西南部港口。濒几内亚湾。人口1.3万(1981)。位处热带雨林地带边缘,是附近农产品和鱼类贸易中心。输出象牙、可可、木材和咖啡。有食品、水电等厂。海滨风景美丽。公路通杜阿拉。有飞机场。 克里比号称喀麦隆的蓝色海岸,除了优美的风景,当地还盛产鱼类等海产品,最著名的要数克里比虾,在喀麦隆全国都属于知名品牌,此外,当地渔业资源丰富,除了大型捕鱼船,走在当地的海滩,经常看到当地人用原始的拉网方式进行捕鱼活动,虽然方式落后,但是每次都有不小的收获。

林贝

贝自位于喀麦隆西部沿海,冲浪者的天堂。旧称“维多利亚”,喀麦隆西南部港市。濒几内亚湾,东北距布埃亚约10公里,有公路相通。湾口有岛屿屏挡,码头水深10-12米。农产品重要集散中心。输出香蕉、橡胶、可可、咖啡、棕仁等。有棕油厂。市郊动、植物园较著名。公路通蒂科、杜阿拉,有飞机场。 黑沙滩坐落于喀麦隆西南区林贝海滨,火山腰间喷出的熔岩和火山灰,大量地朝着大海方向流动,熔岩流向了大海深处,而火山灰就与海滩上的泥沙糅合在一起。由于海水和风力长年累月的作用,熔岩与泥沙合二而一,变成了这个有点巧克力色的黑沙滩。这个沙质优良的黑沙滩是喀麦隆独一无二的天然景观,据说还有特殊的理疗功能,不仅吸引了喀麦隆和非洲的游客,而且欧美的游客也纷至沓来。最近几年,凡是到喀麦隆来的西方游客都把林贝的黑沙滩作为第一景点选择。

丰班

喀麦隆西北部城市。人口4.14万(1981)。建于十八世纪。为巴蒙王国古都有古宫殿和博物馆。咖啡、可可、可拉果、烟草重要集散中心。铜、竹、藤、木制品手工业较著名。公路通杜阿拉。有航空站。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地理 国家 尼日利亚 乍得 赤道几内亚 加蓬 刚果共和国 几内亚湾 喀麦隆火山 杜阿拉 雅温得 加鲁阿 非洲联盟 俾格米人 葡萄牙 棕榈油 尼日尔河 刚果河 阿达马瓦高原 武里河 洛贡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