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莱阳,是山东省下辖县级市,由烟台市代管,名称来自于“日月出东莱之阳”。古为“昌阳”、“长广”,又有“梨城”、“龙城”的称号。莱阳位于山东东部,北邻烟台,南接青岛,自古以来就是“胶东腹地”;为低山丘陵区,山丘起伏和缓,沟壑纵横交错;属温带季风气候;下辖5个街道、13个镇,总面积1734平方公里。2017年,莱阳市总人口88万人。

莱阳市因独有的气候土壤条件而特产莱阳梨,被誉为“中国梨乡”。在这里发掘了新中国第一具恐龙化石,被誉为“中国恐龙之乡”。莱阳自古被称为“翰墨之乡”、“书法之乡”,涌现出张梦鲤、左懋第等一批爱国文人,莱阳是“全真教”的发源地,被誉为“道教祖庭”,丘处机、马丹阳等在此传教立派。莱阳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螳螂拳”的发祥地。莱阳有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濯村、梨乡风情旅游区、芦儿港、娘娘山,龙王庙、金山宝塔等一批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旅游景区。

2016年,莱阳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50.6亿元。

莱阳

地理

素以"梨乡"著称的山东莱阳市,位于胶东半岛腹地,东北与烟台市接壤,西南与青岛市毗邻,南临黄海。全市总面积1731.54平方公里,海岸线27.5公里,人口总数为89万,其中城区人口为25万。 莱阳市位于东经120°59′12〃,北纬37°9′52〃,属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冬暖夏凉,四季分明,平均温度为11.2度,年平均降雨量为800MM。

这里地理位置优越,自然风光优美,物产资源丰富,经济文化发达,水陆空交通便捷。作为沿海开放城市,莱阳愿与世界各国加强经济文化交流,增进友谊,发展合作,共展宏图。

莱阳1987年撤县建市,现辖14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经济开发区,共784个行政村,耕地面积120万亩。

自然环境

莱阳地形为低山丘陵区,山丘起伏和缓,沟壑纵横交错,因受胶东脊背地形影响,地势由北向南倾斜。北部、东部、中部、东南部、西南部均有互不连接的低山丘陵,属低山丘陵地貌类型。沿河地带及山群之间, 形成互不连片的河谷平原和山间盆地平原。山地占总面积的21.5%,丘陵占47.06%, 平原占31.43%。境内较高的山峦基本属于低山。北部旌旗群山,东西走向,主峰旌旗山,海拔315.3米;东北部龙门群山,界于莱阳、栖霞、海阳之

间,南北走向,主峰老寨山,海拔374.6米, 为全市诸山之冠;东南部垛山群山,北北东向,主峰垛山,海拔316米,是莱阳、海阳的界山。丘陵区分布于低山周围及其延伸部分,海拔l00~300米之间。山丘顶部浑圆,山坡坡度—般在5°~15°之间, 沟谷断面呈“U”型,沟底纵坡平缓,坡冲积物较发育,有的厚达5~8米。境内平原、洼地地层剥蚀堆积地形,按其成因,可分为三类平原。 一是准平原地, 分布于沐浴店、柏林庄、五龙村断层以北(除莱阳盆地以外)和南部大夼至团旺以南地区。多呈带状分布于丘陵前缘;二是山间河谷冲积平原,成带状分布于五龙河两侧;三是山间盆地冲积平原,此种平原亦称洼地,分布于莱阳市北断层与五龙村断层之间。

境内河流,因地势北高南低,多为北源南流。500米以上的河流、沟溪共187条,其中流长15公里(境内流长9公里)以上的河流13条,内有11条归为五龙河水系,西部有2条归为莱西境内的大沽河水系。五龙河水系中的五龙河,为胶东第一大河流。上游有白龙河、蚬河、清水河、墨水河、富水河五大支流,于五龙村附近的峡口汇聚后始称五龙河。在其南下流径中又纳嵯阳河、玉带河、金水河,然后流入黄海丁字湾。流经照旺庄、古柳、吕格庄、团旺、姜疃、高格庄、穴坊、羊郡8个镇处。长53公里,河床宽l00-400米,流域面积393.3平方公里。大沽河水系中的潴河,位于市境西北隅。源出崤山东侧,由谭格庄镇小台子村西南流至大水岔村前与东来支流交会,东流南去,于安里村前出境,入莱西市,西南会七星河。境内流长19公里,河床宽40米左右,市内流域面积93.75平方公里。七星河,大沽河支流之一,上源支流有二,西支流源于莱西市野猪坡,东支流源于境内柏林庄镇白石埠村,二支流会于冯格庄街道办事处马岚村北,由菜园泊村东南入莱西市境,会潴河。境内流长12公里,河床宽20米左右,流域面积95.5平方公里。境内所有河流、沟溪基本上都有源短流急、涨落急剧特点,夏季雨量大且集

中,易成水灾,春秋降水量少,经常断流。莱阳市地处北温带东亚季风区。大陆度为64.3%,属大陆季风型半湿润性气候。具有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春季风多易旱,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昼暖夜凉,冬季寒冷干燥的特点。全市年平均降水量为800MM,年平均气温11.2°,年平均相对湿度73%,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996小时,年平均风速2.7米/秒,全市平均无霜期173天。全市土地总面积(包括内陆水域)为1731.54平方公里,其中农用面积14.35万公顷,占土地面积的82.85%;建设用地面积2.02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5.49%;未利用面积0.95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49%;农用地面积中,耕地面积8.12万公顷,园地面积2.78万公顷,林地面积9700公顷,水面面积3100公顷。建设用地面积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面积1.72万公顷,交通用地面积1700公顷,水利设施用地面积1250公顷。境内土壤划分为棕壤、褐土、潮土、砂姜黑土、盐土、风砂土6个土类,11个土壤亚类,18个土属,137个土种。

境内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其矿产种类多,分布广,以非金属矿产为主,不均匀分布于全市18个镇处中。已发现矿产38种,矿床、矿点、矿化点200余处。探明储量的矿产有石墨、白云石、磷、硫铁矿、珍珠岩、膨润土、大理石、石灰石、水泥用大理岩、高岭土、钾长石、沸石、矿泉水等13种。其中钾长石矿探明储量73万吨,氧化钾含量高达14%左右,含铁量在0.07%左右,是全国质量最好的钾长石矿;膨润土储量1067.31万吨,沸石储量1112.7万吨,均居省内第二位。

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3.709万米,可利用量2.951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为328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1.619亿立方米,可开采量为1.302亿立方米。

历史沿革

因地处莱山(今旌旗山)之阳,故称莱阳。县在昌水之阳,汉因名昌阳,五代唐讳昌,改莱阳县。《汉书·地理志》:“县在莱山之阳,故名也。“1987年2月20日,撤销莱阳县,设立莱阳市。明代,莱阳县城划为忠正坊、宣化坊、杏坛坊、迎仙坊、贤古坊、东北关坊6个坊;乡村划为14个乡,辖135个。清初,全县区划与明代相同。1735年(雍正十三年)将莱阳东部3个乡划归海阳县,将5个社划归宁海州(牟平),时县城仍为6个坊,乡村为11个乡,辖100个社,后调为98个社。民国初期,全县区划与清末同。1930年全县划为9个区,辖30个镇、176个乡、1620个村。1934年11月,废区制,全县划为20所乡农学校。1940年,国民党县政府撤销乡校,将全县划为10个区,辖7个镇、114个乡、1587个村。1940年5月莱阳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县政府在原国民党区划的基础上建立地方政权。1941年2月,莱阳县析出莱东行署。行署将莱东划为12个区。1945年8月,莱东行署改称为莱东县政府。此时,莱东县划为12个区,辖428个村,五龙县划为10个区,辖363个村,此区划直至新中国成立。1950年3月,莱东、五龙两县合并成为新的莱东县,6月莱东县改称莱阳县,时仍沿用合县前的区制,共22个区,即旌旗区、龙门区、磊山区、富水区、赤山区、小平区、鹤山区、望石区、陶漳区、白龙区、唐河区、城关区、万第区、大夼区、羊郡区、穴坊区、埠西区、姜山区、泽口区、野头区、团旺区、姜疃区。1952年3月,撤销磊山区、唐河区、鹤山区,同时区下设乡,全县划为19个区、185个乡。1956年3月,撤销富水、大夼、埠西、泽口、野头和望石6个区,并将姜山区的全部和埠西区的10个乡划归莱西县。莱西县将苗家区的全部及河头店区、渚河区的5个乡划归莱阳县,新组铎山区。此时全县辖13个区,154个乡。是年7月,撤销区制,全县划为30个乡、5个镇。1958年8月调整为23个乡。9月,又将23个乡镇改建为23处人民公社。10月莱西县合并入莱阳县,全县设45处人民公社,12月调整为32处,1959年3月有调整为23处。1962年1月,莱阳、莱西分治,莱阳划为12处人民公社,5月增划出9处人民公社,12月又增划出3处。时全县划为城厢、谭格庄、西留、榆科顶、柏林庄、河洛、沐浴店、石河头、山前店、冯格庄、泉水、纪格庄、赤山、照旺庄、万第、禄格庄、姜疃、大夼、团旺、中荆、高格庄、穴坊、羊郡、躬家庄24处人民公社。1980年1月,将纪格庄、泉水、禄格庄公社分别改称为龙旺庄、古柳、吕格庄公社,时辖782个生产大队。1984年4月,撤销人民公社,恢复乡镇建制,同时新增设岚子、前淳于两个乡,全县划为9个镇17个乡,辖783个行政村。1987年4月,莱阳撤销设市后,行政区划未变。1988年7月7日,撤销城厢镇、古柳镇,分别以原镇的行政区域设立城厢、古柳2个街道办事处。1989年4月(可能是正式撤镇设立街道的时间),将城厢、古柳两镇改为街道办事处。1993年4月,柏林庄撤乡设镇。7月,将城厢街道办事处所辖的和平、北郝格庄、盖家疃3个村和古柳街道办事处所辖的东赵疃、四真庄、留衣庄3个村划出,成立外向型工业加工区。10月,照旺庄撤乡设镇。12月,冯格庄、吕格庄、山前店撤乡设镇。1993年9月15日,撤销照旺庄乡,设立照旺庄镇;撤销柏林庄乡,设立柏林庄镇;撤销吕格庄乡,设立吕格庄镇;撤销冯格庄乡,设立冯格庄镇;撤销山前店乡,设立山前店镇。1994年4月,中荆撤乡设镇。1995年2月,谭格庄撤乡设镇。5月,大夼、高格庄撤乡设镇。1995年1月23日,撤销谭格庄乡、中荆乡、大夼乡、高格庄乡,设立谭格庄镇,中荆镇、大夼镇、高格庄镇。

1997年3月18日,撤销河洛乡、榆科顶乡、前淳于乡,分别设立河洛镇、榆科顶镇、前淳于镇(鲁政函民字[1997]11号)。3月,榆科顶撤乡设镇。5月河洛、前淳于撤乡设镇。1999年3月16日,撤销赤山乡、西留乡,设立赤山镇、西留镇(鲁政函民字[1999]7号)。4月,西留、赤山撤乡设镇。2000年,全市总面积1732平方千米。辖2个街道办事处,21个镇,3个乡,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784个行政村,22个居委会。年底全市总人口89.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3.65万人。(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莱阳市总人口897681人;辖2个街道、21个镇、3个乡,各乡镇人口: 城厢街道 148907 古柳街道 55189 沐浴店镇 23487 团旺镇 35533 穴坊镇 42445 羊郡镇 27752 姜疃镇 33950 万第镇 33236 龙旺庄镇 39404 榆科顶镇 23399 西留镇 20941 谭格庄镇 31152 柏林庄镇 31382 河洛镇 26302 冯格庄镇 31869 吕格庄镇 27660 中荆镇 33144 高格庄镇 32636 前淳于镇 18696 大夼镇 33084 照旺庄镇 34703 赤山镇 27062 山前店镇 31106 躬家庄乡 16568 岚子乡 19470 石河头乡 186042000年12月19日,(鲁政函民字[2000]80号):撤销中荆镇,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团旺镇;撤销榆科镇、石河头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沐浴店镇;撤销躬家庄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穴坊镇;撤销岚子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姜疃镇;撤销前淳于镇,将其行政区域并入照旺庄镇;撤销赤山镇,将其行政区域并入万第镇;撤销西留镇,将其行政区域入谭格庄镇;撤销龙旺庄镇,以原龙旺庄镇的行政区域设立龙旺庄街道办事处,办事处机关驻原龙旺庄镇人民政府驻地。2001年1月,莱阳市进行全市乡镇区划调整,撤销中荆、岚子、前淳于、赤山、躬家庄、西留、石河头、榆科顶8个乡镇,同时将龙旺庄镇改为街道办事处。2001年6月,将冯格庄镇改为街道办事处。2001年,全市总面积1732平方千米。辖4个街道办事处、14个镇、1个外向型工业加工区,共784个行政村、20个居委会。年底全市总人口89.0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4.33万人。2002年,全市总面积1731.54平方千米。辖14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1个经济开发区,784个行政村。年底全市总人口89.0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4.9万人。2003年,全市总面积1731.54平方千米。辖城厢、古柳、冯格庄、龙旺庄4个街道办事处及团旺、沐浴店、穴坊、姜疃、照旺庄、万第、谭格庄、羊郡、高格庄、大夼、山前店、河洛、柏林庄、吕格庄14个镇,1个经济开发区,784个行政村。年底全市总人口88.7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5.19万人。

经济

莱阳历史悠久,物产丰富。莱阳素有“梨乡”之称,生产的莱阳茌梨,驰名中外;所产的莱胡沙参、莱阳芋头、五龙鹅,享有盛誉;境内还蕴藏着丰富的大理石等矿产资源。

莱阳是胶东半岛重要的“交通枢纽”,蓝烟铁路、7条国家和省级公路干线穿境而过,纵横交错,四通八达,距青岛、烟台两个对外开放港口城市各100公里,地理位置和交通优势得天独厚。莱阳水电供应充足,邮电通讯方便,公益事业发达,服务功能完备。市区有储水1.5亿立方米的沐浴水库。市中心设有4处地市级医院、7所大中专院校,10多处涉外宾馆。2004年,莱阳市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在全省30强中的位次进一步前移。初步核算全市完成生产总值131.2亿元,比上年增长22%,三产比重为16.1:52.3:31.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1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68.6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41.36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0%、30.3%和15.5%。实现地方财政收入40017万元,增长37.02%。合同利用外资3.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68亿美元、出口创汇3.32亿美元,分别增长105.1%、136.3%和37.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8.5亿元,比上年增长61.8%。工业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全市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09个,完成销售收入210亿元,实现利税18.11亿元,分别增长60.14%和85%,综合效益指数达到161.66%。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4450元,比上年增加574元。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猛,新发展个体工商户2300户,私营企业260家,被省政府评为“全省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市”。

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27.93亿元,增长4.37%。农业增加值11亿元,增长-2.8%。粮食总产28.8万吨,比上年增长-2.96%;油料总产7.98万吨,增长10.99%;水果总产22.98万吨,增长5.46%;蔬菜总产96.77万吨,增长6.53%。肉类总产4.07万吨,禽蛋总产8.08万吨,奶类总产6.06万吨。水产品总产2.1万吨,增长10.5%。全年造林160公顷,林木覆盖率达到19.2%。全市农机总动力68.2万千瓦,增长1%。 近年来,莱阳市立足自身实际,纵深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业生产理念、生产方式和生产手段的现代化,有效提升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民创业致富能力和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2006年,全市农业增加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11.5亿元和5815元,分别增长24.3%和12.9%。

一、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莱阳市把其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切入点,将工业的理念、技术和装备“内植”于农业,推进农业的工业化,提高了农业的整体效益。

  一是培育龙头企业,积极推进其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农业产业化的问题,说到底是农业的工业化问题,而工业化的关键是龙头企业的建设。莱阳市采取股份制、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筹措资金,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挑起了产业化经营的龙头。先后吸纳资金50多亿元,发展食品加工企业300多家,涌现出年销售收入过40亿元的企业1家,过30亿元的1家,过20亿元的1家,过10亿元的1家,培育了龙大、鲁花2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化企业集团和天府、吉龙、春雪、恒润4个省级农业产业化企业集团。目前,全市食品加工能力达到130万吨,其中蔬菜加工能力40万吨,果品加工、储藏能力30万吨,畜产品加工能力25万吨,花生油加工能力35万吨,加工产品涵盖了速冻保鲜蔬菜、肉奶制品、粮油制品、调理食品等10大系列1000多个品种。

  二是狠抓基地建设,积极推进专业化、规模化经营。专业化、规模化生产是现代农业的标志之一,莱阳市紧紧依托龙头企业,以蔬菜、果品、畜牧为重点,加快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专业化、规模化的原料生产基地。目前,全市共建立蔬菜生产基地42万亩,果品生产基地40万亩,标准化养殖小区260处,年产蔬菜130万吨,果品40万吨,肉、蛋、奶32万吨,带动了30多万农民直接为龙头企业服务。

  三是大力开拓市场,积极推行多元化策略。莱阳市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强化营销措施,培育名牌产品,大力开发多元化的国内外市场。国际市场,坚持以质量求信誉、靠信誉创市场的竞争策略,大力开发高质量、高附加值的系列化、精深加工产品,将以蔬菜为主的10大系列400多个品种的食品打入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市场,特别在日本市场,莱阳的产品已牢牢地站稳了脚跟,许多产品获得免检资格。同时,通过吸引外商投资办厂、直接设立销售网点、参加商品展销会等形式,大力开发欧美、俄罗斯、中东等市场。2006年,全市农产品创汇3.7亿美元,增长27.8%。国内市场,实施名牌带动战略,龙大、鲁花、天府、吉龙等企业先后投入资金5亿多元,在中央电视台做广告宣传,并以大中城市为主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市场营销网络,使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2006年,实现国内销售收入78.4亿元,增长26.2%。

  四是大力发展中介组织,努力提高组织化程度。为提高现代农业生产的组织性和有序性,自1995年开始,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莱阳市积极倡导和扶持兴办各类合作经济组织,搞好农民与企业的衔接,为农民搞好供应、加工、销售、技术等服务。到目前,全市兴办比较规范的合作经济组织92个,拥有社员4.7万户,资产总额5350万元,合作社年实现销售收入5.8亿元,带动基地15.6万亩,农户9.3万户。

二、全力推进农业国际化,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农业的市场竞争已从国内竞争转向国内、国际双重竞争,为趋利避害、应对挑战,莱阳市不断加快农业国际化进程,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增强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一是实现投资的国际化。近年来,先后引进外资2亿多美元,兴办农产品加工三资企业130多家。龙大企业集团先后与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国家的企业合作,成立了11家中外合资企业,目前已发展成为一个总资产20多亿元、加工出口400 多个品种的大型企业集团。2006年,完成销售收入30.9亿元,出口创汇2亿美元,实现利税2.47亿元。同时,多形式、多渠道宣传推介农业,引进国外先进农业生产工艺、技术和智力成果,加快了传统农业改造步伐。如沐浴店镇引进日本客商,建立了朝日绿源高效农业示范园,完全按现代农业、精准农业的要求生产管理,为全市发展现代农业树立了样板。

  二是实现市场的国际化。积极引导食品加工企业,充分挖掘市场潜力,出口规模和创汇额连年提高。目前,全市规模较大的加工企业都在国外设立了销售分公司或建立了销售网络。龙大集团在美国洛杉矶设立了销售分公司,在青岛设立了欧洲事业部,恒润、吉龙、腾龙等企业也在欧洲市场找到了合作伙伴,产品已成功打入。

三是实现生产技术的国际化。为全面提升现代农业生产科技水平,莱阳市不断加大良种和技术引进、推广力度。近几年,先后引进大叶菠菜、牛蒡、青刀豆、黄秋葵等国内外优良蔬菜新品种100多个,引进工厂化育苗、安全控害灯、声波助长、畜牧良种繁育、膜下滴灌等30多项农业增产增效技术。

三、积极发展标准化生产,增强现代农业市场竞争力

推行农业标准化是实现农产品优质化,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手段。莱阳市按照现代农业生产的要求,在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全面推行标准化管理,有效增强了现代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先后被列为国家级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县、国家级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示范区、全国无公害农产品出口基地县等称号。

  一是加强农业生产标准体系建设。全市制订了10多个主导品种的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在生产、加工、贮藏、流通等环节全面推行标准化管理。目前,全市农产品出口原料的标准化生产程度达到100%。

  二是加强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建设。投资1000多万元,建立了市镇两级农产品质量检测机构,加强了产品从原料收购、生产和出厂全过程质量监控。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如,龙大、鲁花春雪等增加对检测设备的投入,加强产品质量控制,为提高产品品质和安全水平提供了有力保障。龙大集团投资2000万元建设的检测中心,已通过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的资格认可,龙大集团被国家质监总局批准为农产品出口免验企业。

  三是加强监督管理体系建设。加强对农资经营的管理,加大对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检疫、免疫和检测力度,确保了检疫、免疫和检测率均达到100%。

  四是加强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建设。目前,全市有100多个企业先后通过ISO9000、ISO10004、美国HACCP等国际认证;龙大、鲁花、春雪3个企业通过欧盟GAP认证;涌现出中国驰名商标2件,中国名牌产品2个。

工 业

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5家,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84.26亿元,比上年增长51.2%。实现出口交货值30.64亿元,增长38.33%。产品销售率达96.97%,比上年提高1.3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96.51亿元,增长32.28%;实现利润23.36亿元,增长92.7%;实现利税29.96亿元,增长82.8%。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30.20,比上年提高11.35个百分点。 2006年,全市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按照“膨胀提升食品行业,重点突破机械、化工行业,鼓励发展新兴行业”的思路,抓投入上项目,创名牌增效益,集中培育“三个一批”,全市工业经济步入了健康快速发展的快车道。荣获全国食品工业强县等荣誉称号。

  一是固定资产投入持续增长。认真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加强项目前期论证工作,努力提高项目质量和效益。全市共落实重点项目298个,总投资138.3亿元。新上了鸿达重工机械、烟汽重卡、万斯特活塞、世宝生物等一批质量高、规模大、后劲足的大项目,投资结构日趋优化。

  二是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全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以工业发展领航全市经济,拉动一产、带动三产,全市三次产业比例调整到12.8:57.2:30。大力实施食品行业“6221”、机械行业“3210”、化工行业“3361”三大工程,机械、化工行业实现了新的突破,食品、机械、化工三大支柱行业销售收入占全市工业经济的比重达到89%。实施循环经济示范工程,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节能降耗工作取得新成绩,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6%。

  三是“三个一批”培育取得新进展。把培育“三个一批”作为提高核心竞争的关键环节,强化龙头带动,拉动产业链条,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00个,实现增加值108.7亿元、利税38.1亿元,分别增长36.8%和38.5%;培育起销售收入过40亿元的企业1个,过30亿元的1个,过10亿元的3个。龙大粉丝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新增省名牌产品5个、著名商标1个。鲁花集团被列为首批国家星火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中心示范单位,万斯特公司被评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四是外向性经济取得新进展。以产业招商、专业招商和以商引商为主要形式,坚定不移走出去,锲而不舍做工作,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实际利用外资1.3亿元,出口创汇5.1亿美元,分别增长10.2%和 22.5%

建设

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4.92亿元,比上年增长122.2%;更新改造投资1.23亿元,增长34.1%;房地产开发投资4.3亿元,增长82%。资质四级及以上建筑企业44家,实现增加值30361万元,增长-33.2%。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47个,完成投资额7491万元,增长20.3%。

交通邮电

公路通车里程448.9公里,公路旅客运输量和周转量519.1万人、2789.63万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0.06%和-0.05%。公路货物运输量889.6万吨、周转量229.23万吨公里,分别增长8.9%和21.5%。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0855万元,增长28%,其中电信业务总量11476万元,增长16%;邮政业务总量3928.08万元,增长16%。年末互联网用户达到7243户。

贸易旅游

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68亿元,比上年增长16.3%。城乡商品交易市场80处,成交额25.3亿元,同比增长0.3%。实现进出口总额4739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4.5%,其中出口41654万美元,增长25.5%;新签利用外资项目71个,合同外资额58776万美元,增长68%;实际利用外资18501万美元,增长44.3%。主要旅游景点有蚬河公园宋琬故居、万亩梨园、沐浴库区。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5%;实现旅游总收入19800万元,增长10%,其中外汇收入8万美元。

社会生活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537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6.08%;人均消费性支出为6325元,增长18.89%;人均住房使用面积17.17平方米。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7084,增长24.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151元,比上年增长15.7%;生活消费支出2569元,增长3.38%;人均居住面积16.12平方米。全市最低生活保障救助人数为2300人,比上年增长17.4%;其中城镇800人,增长100%;农村1500人,增长0%。社会福利性收养单位(含敬老院)16个,床位600张,收养300人。社会福利企业15个,安置残疾人员42员

科教文卫

莱阳市共有小学117处,初中30处,特殊教育学校1处,普通高中8处,职业学校1处,教师进修学校1处,镇处成人教育学校18处,民办学校8处。全市教职工8484人,中小学生95233人,其中小学33257人,初中32312人,高中19129人,职业学校10535人。全市小学入学率100%,残疾儿童入学率 95.5 %,小学年巩固率100%,初中年巩固率98.9%。

全市有医院17处,卫生院17所,拥有病床3290张,卫生技术人员3534多人,其中医生1477人。共建成规范化卫生所、服务站310个。2006年,投资1680万元实施了妇幼保健院搬迁工程;卫生实验室顺利通过了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的综合评审认定,正式成为全省第三家、烟台市首家通过国家认可的县级实验室;在冯格庄、姜疃、谭格庄、穴坊、吕格庄、柏林庄、龙旺庄七个镇处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累计报销医药费用470.88万元,受益人数达24.92万人次。2007年,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市参合农民达到61.2万人,参合率达到85.8%。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目前全市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个,艺术表演场所2处,公共图书藏书18万册;广播、电视覆盖率均达100%,农村有线电视入村率达到100%,入户率达到95%以上。

第三产业的发展

第三产业日趋繁荣,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44亿元,增长16.8%;城乡居民储蓄余额58.93亿元,比年初增加4.42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5.53亿元,比年初增加4亿元;全市市场贸易成交额达到28亿元。城市建设完成投资6.2亿元,城市功能日益完善,整体形象有了新的改观。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加强,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到5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再就业率达到78.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56‰。

科技概况

2006年,莱阳市积极实施“科教兴莱”战略,强化领导,加大投入,落实措施,奋力推进,使全市科技工作从总体上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科技综合实力得到进一步壮大。建成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10家,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到55家,专利申请量累计达到1200件,组织实施各级各类科技计划100项,申报烟台市以上科技计划17项,其中国家级计划项目7个、省级计划项目8个、烟台计划项目2个,承担国家级科技计划3项、省科技计划2项、烟台科技计划1项,取得省级科技成果14项,是上五年鉴定数量的总和,成果数量也首次居烟台市前列。在软课题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历史性突破,莱阳市承担的“农业与环境政策一体化实证研究”项目荣获山东省软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这是莱阳市首次获得省级软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对外开放

2006年,我市坚持把对外开放作为赶超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和出口创汇,外经贸工作呈现出速度加快、质量提高、结构优化、水平提升的良好态势,实现了又好又快、协调发展。全市实现合同利用外资6.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4亿美元、出口创汇5.1亿美元,分别增长23.7%、25.2%、22.5%。

招商引资活动成果显著。创新招商方式,突出重点地区、重点领域,积极开展产业招商、委托招商、小分队招商,多次走出去举办项目推介暨洽谈会、项目集中签约活动,组织实施了招商引资“百日会战”,热情接待了近百个来访、考察的境内外经贸团组,进一步扩大了莱阳的影响,宣传了莱阳的投资环境,引进了朝日绿源农业示范园、龙大肉制品、建华管桩等一批过亿元的大项目。全年共引进内外资项目172个,实际利用市外资金28亿元。

出口创汇势头良好。积极应对反倾销和日本肯定列表制度等日趋严峻的贸易摩擦,提高企业依法运用WTO规则维护合法权益的意识,大力调整出口市场和产品结构,培育出口创汇骨干企业,组织企业走出去参会参展,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外贸出口保持了较快增长的好势头。涌现出口创汇过2亿美元的企业1个,过1000万美元的企业6个。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地理 行政区划 城市 烟台 青岛 山东 莱阳市 胶东半岛 烟台 黄海 四季 自然 资源 文化 沐浴店 大沽河 黄海 谭格庄镇 小台子村 安里村 莱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