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表里山河,拼音biǎo lǐ shān hé,汉语成语,指有山河天险作为屏障。 最早用于形容晋国(今山西)境内大山大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见: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解释

表里山河,表里的意思是内外。而外有高山,内有大河。指有山河天险作为屏障。

典故

先秦·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子犯曰:‘战也。战而捷,必得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杜预注:“晋国外河而内山。”

【简拼】blsh

成语示例

宋·陈师道《和寇十一晚登白门》:“重门杰观屹相望,表里山河自一方。”

太平天国·刘盛培《建天京于金陵论》:“奠安宇宙,爱资天京之雄;~,永系苞桑之固。“

词语辨析

【语法结构】偏正式

【近义词】表里河山

【英文翻译】Situated at the foot of a hill and beside a river

用法

作定语、宾语;形容山势陡峭形容山势陡峭

出处原文

原文

夏四月戊辰,晋侯、宋公、齐国归父、崔夭、秦小子憖次于城濮(1)。楚师背而舍(2),晋侯患之,听舆人之诵(3),曰:”原田每每(4),舍其旧而新是谋(5)。“公疑焉。子犯曰:"战也。战而捷,必得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6),必无害也。"公曰:"若楚惠何?"栾贞子曰:"汉阳诸姬(7),楚实尽之,思小惠而忘大耻,不如战也。"晋侯梦与楚子搏(8),楚子伏己而监其脑(9),是以惧。子犯曰:"吉。我得天(10),楚伏其罪,吾且柔之矣(11)。" ——选自《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注释

(1)晋侯:指晋文公重耳。宋公:宋成公,襄公之子。国归父、崔夭:均为齐国大夫。秦小子懿(yin):秦穆公之子。城濮:卫国地名,在今河南陈留

(2)背:背*着。郄(xi):城濮附近一个险要的丘陵地带。

(3)诵:不配乐曲的歌曲。

(4)原田:原野。每每:青草茂盛的样子。

(5)舍其旧:除掉旧草的根子。新是谋:谋新,指开辟新田耕种。

(6)表:外。里:内。山:指太行山,河:黄河。

(7)汉阳:汉水北面。

(8)搏:徒手对打,格斗。

(9)伏己:伏在晋文公身上。嘏(gu):吮吸。

(10)得天:面朝天,意思是得到天助。伏其罪:面朝地像认罪。

(11)柔之:软化他,意思是使他驯服。

翻译

夏天四月初三,晋文公、宋成公、齐国大夫国归父、崔夭、秦国公子小子懿带领军队进驻城濮。楚军背着险要的名叫郄的丘陵扎营,晋文公对此很忧虑。他听到士兵们唱的歌辞说:“原野上青草多茂盛,除掉旧根播新种。”晋文公心中疑虑。狐偃说:“打吧!打了胜仗,一定会得到诸侯拥戴。如果打不胜,晋国外有太行,内有黄河,也必定不会受什么损害。”晋文公说:“楚国从前对我们的恩惠怎么办呢?”栾枝说:“汉水北面那些姬姓的诸侯国,全被楚国吞并了。想着过去的小恩小惠,会忘记这个奇耻大辱,不如同楚国打一仗。”晋大公夜里梦见同楚成王格斗,楚成王把他打倒,趴在他身上吸他的脑汁,因此有些害怕。狐偃说:“这是吉利的征兆。我们得到天助,楚王面向地伏罪,我们会使他驯服的。”

故事

春秋时期,鲁国僖公二十八年(公元前632年),晋国和楚国展开著名的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之战。

楚国的军队正在地背后驻扎,晋侯(即晋文公)担心他们来偷袭晋国,因为听到童谣“原田每每,舍其旧而新足谋。”晋侯更加担心了。子犯进谏说:“战也!战而捷,必得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晋侯决定依据地势而进攻。

相关典故

山西自古就有表里山河的称谓,这个称谓最早见诸《史记》。意思是说外有河,内有山。西边,是自北而南劈开黄土高原的晋陕大峡谷,黄河从内蒙古高原奔泛而下,一泻千里。它的东部边界,是雄峻的八百里太行山脉,成为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分界线。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文化 语言文字 词语 左丘明 陈师道 奠安 戊辰  宋成公 国归父 陈留 得天 城濮 鄄城  一泻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