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历史典故(四)

  历史典故(四)   

转 载

1、“玩物丧志”的历史典故

人们通常用“玩物丧志”来形容某人迷恋于他所玩赏的事物而消磨了上进的志气。

这个成语出自《尚书 旅獒》:惟克商遂通道于九夷、八蛮。西旅底贡厥獒。太保乃作《旅獒》,用训于王,曰:“呜呼!明王慎德,四夷咸宾,无有远而,毕献方物,惟服器用。不役耳目,百度惟贞。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志以道宁,言以道接。不作无益害有益,功乃成;不贵异物贱用物,民乃足。”

说的是周武王打败商纣以后,开始了与中原周边的少数民族的往来。西方旅国进贡了他们那里的一种名叫“獒”的大猎犬,武王非常喜欢。太保召公看到这种情况,就写了《旅獒》一文来劝谏武王,防止他沉溺于玩乐之中。这篇文章中有“玩物丧志”一语。

关于“玩物丧志”,春秋时期卫国发生了一个故事。

卫国第十八代君主卫懿公特别喜欢鹤,他在宫廷里养了一群鹤,每天和它们在一起,如痴如醉,逐渐地不问朝政,也不关心民情了。为了养鹤,国家每年都要耗费大量的资财。

发展到后来,为了开心,他竟然给鹤造了高级豪华的车子,这车造的比国家大臣所乘的车子还要高级,让鹤坐在里面随着他到处游玩,这引起了大臣的强烈不满。

卫国的百姓也纷纷怨声载道,都说卫懿公“玩物丧志”,不理朝政,国家很快就会垮掉。

公元前659年,北狄部落看到卫国人心混乱,趁机发兵侵犯卫国

卫懿公慌乱之中命军队前去抵抗,但是将士们已经对他非常不满了,他们气愤地说:"既然鹤在你心里享有很高的地位和待遇,现在你就让鹤去给你打仗吧!"

卫懿公无奈之下,只好亲自带兵出征了。

卫军与狄人在荥泽展开了激战,由于军心不齐,卫懿公很快就战败身亡了。

古人曾有一首诗,说的就是这件事:

曾闻古训戒禽荒,一鹤谁知便丧邦。

荥泽当时遍磷火,可能骑鹤返仙乡?

2、竭尽全力

2:

邺城

“竭尽全力”的意思是用尽了全部的力量,通常被用来比喻做出了最大的努力。这个成语出自于《宋书·宗越传》:“诛戮群公及何迈等,莫不尽心竭力,故帝凭其爪牙,无所忌惮。”

“竭尽全力”最早也做“竭尽心力”讲,裴松之在《三国志·魏志·贾逵传》就注引了《魏略》说:“竭尽心力,奉宣科法”,讲了一个典故。

东汉末年,曹操西迎献帝之时,他带领一队人马路过新郑,部队缺粮,新政长杨沛当时献出干椹等珍藏的食物,给了曹操很大的帮助,曹操非常感激他。

曹操辅政之后,就把杨沛招到身边,升他做了长社令。

杨沛为人刚正耿直,他不畏豪强,不管谁犯了法,都依法惩办,深得曹操的称许。

其时正值军阀混战,曹操带兵常年征战在外,有一次他听人说国都邺城的治安太乱,就免去了邺城令,并发诏亲自主持公开选举邺城令。

在曹操的心目中,邺城令应该有杨沛那样的胆略和水平,只是选来选去,都没有找到合适的,曹操无奈之下,只得让杨沛出面,让他来担任邺城令(当时叫京兆尹)。

杨沛临上任前,曹操询问杨沛如何治邺的方法。

杨沛恭恭敬敬地回答说:“我一定竭尽心力,大力宣传法纪,秉公执法,以法治邺。”

曹操听后十分高兴,他对身边的人说:“你们要向杨沛学习,他才是让人敬服的人。”

杨沛当时名声很大,邺城的豪强和皇亲国戚像曹洪、刘勋等听说杨沛要当邺城令,无不心惊肉跳,纷纷告诫自己的子弟要遵纪守法。

3、乘风破浪

2:

乘风破浪指的是船只乘着风势破浪前进。被人们用来比喻那些志向远大的人,他们在奋斗的征途上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这个成语出自《宋书 · 宗悫传》。

宗悫是东晋书画家宗炳的侄子,南朝时期宋国名将。

宗悫从小就志向远大,他好勇,每天跟着父亲和叔叔舞刀弄枪,练得一身好武艺。

宗悫哥哥结婚的那天,宾客盈门,非常热闹。有十几个盗贼乘机冒充客人混了进来,这伙人趁大伙酒酣正浓之际,偷偷进入库房里面,把值钱的东西都装进了包里。他们正要偷偷混出去之时,被到库房拿东西的家仆发觉。

家仆惊叫着跑到客厅,众人听说有盗贼抢劫,顿时惊呆了,一个个惊慌失措的样子.这时只有宗悫镇定自若,他拔出腰间的佩剑,扭身直奔库房。众盗贼看到只有他一个人过来,就挥舞起刀剑吓唬他。

宗悫面无惧色,他举剑直刺盗贼,和他们厮杀起来,家里人渐渐地围了过来。盗贼们见势不妙,只得丢下财物逃跑了。众宾客纷纷称赞宗悫勇敢无畏。

这时宗悫的叔叔从外来走了进来,他听众人述说事情的经过,对这个侄子的作为非常赞赏,就问宗悫长大后想干什么,只见宗悫昂起头,大声地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干一番伟大的事业。”

宗悫长大后进入征北将军、南兖州刺史刘义恭的军府,一路征讨,立下了赫赫战功,官至江夏王国上军将军。

有一年,林邑王范阳迈侵扰边境,皇帝派交州刺史檀和之前往讨伐,宗悫自告奋勇请求参战,在刘义恭的举荐下,被皇帝任命为振武将军。

在一次战斗中,檀和之的军队包围了林邑王的区粟城,但是遭到了守将范扶龙的顽强抵抗,这时林邑王的援军也快要赶到了,形势相当危急。檀和之和宗悫一番商量之后,命宗悫去阻击林邑王派来增援的兵力。

宗悫让部队埋伏在林邑王援兵的必经之路,等林邑王的援兵进入埋伏圈,立即出击,很快就击溃了林邑王的援兵,范扶龙无奈之下只得投降了。

宗悫英勇善战,随后又参与平定雍州蛮之乱。文帝遇弑后,宗悫参与拥立武陵王刘骏为帝,并随其讨平元凶刘劭,升任左卫将军,封洮阳县侯。再后来,宗悫先后平定南郡王刘义宣、竟陵王刘诞的叛乱,官至安西将军、雍州刺史。

宗悫位极人臣,实现了他少年时的志向。

后来,人们就用宗悫说的“乘风破浪”来形容那种不怕困难,奋勇前进的精神。

4、“衔环结草”的典故

相关资料对这个词语的经典解释是,“结草”意即把草结成绳子,搭救恩人;而“衔环”的意思是嘴里衔着玉环。旧时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从这个词语的起源来看,结草与衔环是古代两个有关报恩的传说。前者讲的是春秋时期发生的故事。大致内容是:晋国有一个叫魏颗的大夫,他父亲临死时留下遗嘱让爱妾殉葬。魏颗认为这样做违反上天的好生之德,就让父亲的爱妾改嫁给了他人。后来魏颗在与秦国的战斗中,因为力气不支,看看就要败坏秦将杜回的手下的时候,突然看见一个老人用草绳将杜回绊倒在地,魏颗趁机把杜回活捉了过来。晚上小老婆的父亲托梦,说是他在战场上把地上的野草打成乱结,绊倒了秦国大将杜回,从而帮助魏颗战胜了杜回。他这样做,只是想报答魏颗未让他女儿殉葬的恩德。

这个故事的出处可以在明代小说家冯梦龙的《醒世恒言》(卷十九)中找到。该小说云,《左传·宣公十五年》载,魏武子有嬖妾,无子。武子疾,命颗(魏武子之子)曰:"必嫁是。’疾病,则曰:"必以为殉。’及卒,颗嫁之,曰:"疾病则乱,吾从其治也。’及辅氏之役,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杜回踬而颠,故获之。夜梦之曰:“余,而所嫁妇人之父也。尔用先人之治命,余是以报。”

后者讲的是东汉时的故事。当时有个叫杨宝的儿童救了一只受困黄雀的性命。黄雀伤愈后,衔来四枚白环,声言此环可保恩人世代子孙身居高位,但操守贞洁。

具体的出处可以在《后汉书·杨震传》中找到。该处文字下有李贤的注释。李贤引用了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华阴黄雀》的记载,也许这是“衔环"这一典故的最早来源。该注释称。宝(杨宝,系杨震之父)年九岁时,至华阴山北,见一黄雀为鸱枭所搏,坠於树下,为蝼蚁所困。宝取之以归,置巾箱中,唯食黄花,百余日毛羽成,乃飞去。其夜有黄衣童子向宝再拜曰:“我西王母使者,君仁爱救拯,实感成济。”以白环四枚与宝:“令君子孙洁白,位登三事,当如此环矣。”

后来人们把这两个故事合成一个成语,叫做“衔环结草”,用来比喻受人恩惠,定当厚报,生死不渝。也有人把这个成语说成“结草衔环”的,虽然形式变了,但其引申意义却没有变化。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历史典故  历史典故  历史典故词条  历史典故词条  
风俗

 苏小小墓十二副楹联(推荐)

西湖之美不仅在于湖光山色相得益彰,还在于历代文人异士积累的文化氛围,拿苏小小墓来说,如果不看看慕才亭上的12副楹联,就少了很多观光的乐趣。但是有游客反映“看不懂...(展开)

风俗

 俗语和谚语

1、 俗眼不识神仙。2、 儿小任性娇惯,长大变了心肠,费尽万苦干辛,分明养个仇人。3、 兄弟易和,妯娌难处。4、 不怕天寒地冻,就怕手脚不动。5、 贼心老婆好看...(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