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痛惜!巨星陨落……!

小北告诉大家一个秘密

最爱大北京有视频号了!

欢迎大家扫码来看我们☞

我们需要您的支持和鼓励!

小北拜谢了

6月的最后一天

我国生殖内分泌专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

碧莲在京病逝

享年97岁

这是继6月25日清华大学教授陈肇元病逝之后

5天之内共和国痛失的第二位院士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

碧莲这个名字,或许比较陌生

不过,不管以前你知不知道她

从今天起,小北希望,你能记住她!

因为,她值得……

她是守护我国育龄女性生殖健康的领头人

上世纪60年代

她曾成功研制了世界上最低剂量的

口服避孕药并大量推广使用

显著减少了服药带来的不良反应

此后,她又将“紧急避孕”的概念引进国内

以预防育龄女性非意愿妊娠

这位一生低调的生殖内分泌专家

为保护我国女性的生育自主

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来源: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研制减量口服避孕药

造福育龄女性

1923年,肖碧莲出生于上海

在她出生的前一年

来自美国的女性生育节制倡导者

玛格丽特·桑格夫人造访京沪两地

引发了中国思想界对女性控制生育权的讨论

而从思想“清议”到技术“赋权”

是一条漫漫长路

碧莲后来却成为了求索于这条路上的

中国杰出女性代表

碧莲幼年丧父、少年又遭逢战乱

但所幸家族中重视教育的传统并没有中断

1942年,成绩优异,发展全面的肖碧莲

被圣约翰大学录取

1949年博士毕业后,肖碧莲入职宏仁医院

成为了一名年轻的妇产科医生

之所以选择妇科

与她实习期间目睹女性卫生保健条件差

常常得不到及时医治

没有选择而反复妊娠所带来的痛苦有关

这成为她一生从事生殖健康研究的原动力

1955年,肖碧莲决定赴苏联进一步深造

在为期一年的俄语集训之后

1956年11月

她成为了莫斯科第一医学院妇产科教研组的

一名研究生

3年的学习生涯,肖碧莲潜心攻读

毕业成绩全优

在临床、教学、科研方面也都得到了锻炼

1959年12月

她获得了莫斯科第一医学院副博士学位

碧莲(左一)留学苏联(来源: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学成后,肖碧莲便回到了中国

并入职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妇产科

繁忙的临床和教学工作之余

她在国内率先建立了生殖激素的化学测定方法

没有设备,一切从零开始

所需要的特殊玻璃器皿

都由她亲自向当地玻璃厂订制

临床大夫做实验在当时并不是常态

所幸她得到了科主任郭泉清教授的大力支持

1963年,妇产科教研组向仁济医院申请

建立专门的实验室

而“内分泌测定”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伴随毛泽东1957年2月在最高国务会议

第11次扩大会议上的讲演

对计划生育理念和技术手段的正面讨论

在《人民日报》上异峰突起

但很快在对马寅初新人口论的批判

以及接踵而来的三年大饥荒中沉寂下来

直到饥荒缓和、人口反弹

控制人口、研发避孕节育手段才重新提上日程

研制安全可靠的避孕手段

在当年是保护我国育龄女性生殖健康的一件大事

而口服避孕药并尽可能减少剂量

被认为是可行有效的方案

于是,1964年3月

碧莲参加了国家科委、卫生部、化工部

在上海协同召开的计划生育科研工作座谈会

正式加入周恩来、聂荣臻支持下的

口服避孕药研发项目

在妇产科实验室基础上

仁济医院旋即成立了

国内首个计划生育实验室(后改名为研究室)

碧莲担任副主任和秘书

她带领研究室进行避孕药临床效果

和副反应的观察

开展相关内分泌和子宫内膜的实验研究

探索药物的避孕作用机理和最低有效剂量

据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学分会资料

碧莲等人在上世纪60年代

成功研制出了1/4剂量的口服避孕药并大量推广

这是当年世界上临床大量应用避孕药的最低剂量

显著减少了避孕药的不良反应

比西方国家提前了7到8年

此后,她又先后加入了

多个避孕药具科研协作组

对避孕药使用者进行长期的安全性观察

继续探索新的避孕途径

从1960年到1978年肖碧莲调职北京

她在仁济医院工作了18年

作为国内生殖内分泌学界的领军人物之一

她取得了多项学术成果

为北京的后续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碧莲在实验室留影,从左至右分别为:王士娴、肖碧莲、 Cekan(来源: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年过半百初心未变

为维护女性生殖健康奉献一生

改革开放后

国家在计划生育领域与国际组织开展合作

在北京筹建了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

(国家卫生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的前身)

任务当前,1978年10月肖碧莲调职北京

此时,她已经55岁

对绝大多数女性来说

这个年龄意味着职业生涯的收尾

但对肖碧莲来说

人到中年的她,依旧迎难而上

由于早年接受了良好的英文训练

赴京任职后

她组织联络了诸多生殖内分泌国际学术会议

并多次代表政府部门出访、参与国际合作谈判

因英语地道、思维敏捷

专业基础坚实、具有人格魅力

她先后多次被聘为世卫组织人类生殖研究

特别规划署的顾问组成员

并担任两个专题小组指导委员会的委员

后又被美国国际家庭健康组织聘为高级顾问

她发表的百余篇论文

也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认可

1989年肖碧莲(中)与狄兹法鲁西教授在避孕研究学术交流会上(来源: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而在国际舞台绽放异彩的同时

碧莲的生殖健康研究工作也未曾懈怠

她率先在国内建立了放射免疫测定技术的

标准化方法和质量控制指标

其所领导的生殖内分泌研究室因此被

世卫组织人类生殖研究特别规划署确定为

中国的放免质量控制中心

在此基础上,对女性生殖生理基线数据

进行了测定和分析

此类研究属于奠基性的工作

很多研究者并不愿意做

而肖碧莲团队却知难而进

建立了中国妇女五种生殖激素的生理常数

总结出激素变化的规律和高峰平均值

这项研究填补了国内空白

为避孕药具研发及相关疾病诊疗

提供了科学的基础

中美卫生科研合作激素受体学习班合影,第一排右三为肖碧莲,摄于1983年(来源: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此外,肖碧莲团队还开展了一系列

针对避孕药具的作用机理与远期安全性

卵巢功能及其调控的研究

并多次获得科研奖项

从生殖健康大学科的角度

她还开展了辅助生殖实践

在中国首例试管婴儿诞生之后不到两年也获成功

上世纪90年代中期

碧莲将“紧急避孕”的概念引进国内

并组建了“米非司酮降低非意愿妊娠

和人工流产的合作研究与开发”临床研究组

历时5年完成4项研究课题

其研究成果有效地降低了我国的人工流产率

促进了女性的生殖健康保护

同时,她联合国际专家对课题研究人员

进行临床研究规范化培训

确保科研工作真正走上规范化轨道

1985年国外学者参观科研所实验室(来源: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步入老年乃至晚年的肖碧莲

面对学术研究的求索之路,依然未停下她的脚步

晚年的她将大量精力用于建立

国内生殖健康领域的临床标准、规范

指标、指南的基础性工作

1994年,肖碧莲被聘任为中国工程院医药

与卫生工程学部首批院士之一

1995年获第二届中华人口奖之科技奖

她主持的“米非司酮用于紧急避孕

黄体期避孕及催经的研究”

荣获2003年度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200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回顾肖碧莲院士的一生,会发现

她这一生都在致力于维护女性生殖健康

“为广大女性提供完备的避孕手段

是利国利民的大事”

让我们向这位伟大的老人致敬!

致敬先辈!

国士无双!

肖老!一路走好!

2020年是个不寻常的一年

才刚刚过去一半

我国却已痛失了19位院士

他们分别是: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叶轮机械与动力工程专家蒋洪德

2020年1月4日逝世,享年78岁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神经药理学家池志强

2020年1月7日逝世,享年95岁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加速器物理学家方守贤

2020年1月19日逝世,享年87岁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电子显微学家李方华

2020年1月24日逝世,享年88岁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生态学家孙儒泳

2020年2月14日逝世,享年93岁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家段正澄

2020年2月15日逝世,享年86岁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分析化学家周同惠

2020年2月23日逝世,享年95岁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公路工程专家沙庆林

2020年2月23日逝世,享年89岁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农业工程学家蒋亦元

2020年2月24日逝世,享年92岁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大地测量学家宁津生

2020年3月15日逝世,享年88岁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建筑学家李道增

2020年3月19日逝世,享年90岁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植物资源与植物化学家周俊

2020年3月27日逝世,享年89岁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骨科专家卢世璧

2020年3月28日逝世,享年90岁

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化纤领域奠基人郁铭芳

2020年4月12日逝世,享年93岁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化学家张乾二

2020年5月3日逝世,享年93岁

中国科学院院士、空间物理学家万卫星

2020年5月20日逝世,享年62岁

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结构工程和防护工程专家陈肇元

2020年6月25日逝世,享年89岁

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殖内分泌专家肖碧莲

2020年6月30日逝世,享年97岁

最后一位,昨日传来噩耗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许其凤

因病医治无效,于2020年7月2日在京逝世

享年84岁

他是中国最早开展卫星大地测量

与GPS技术研究的学者之一

为推动我国卫星导航系统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如今,“北斗”建好了,他却走了……

国失栋梁,令人痛惜!

一路走好!

这19位国士无双的院士

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缅怀!致敬!

内容来源:科普中国(ID: Science_China)/光明日报/科学网(ID:sciencenet-cas)/中国科学报/南方都市报(ID:nddaily)/新华社/百度百科/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微博/综合于网络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痛惜!巨星陨落……!  痛惜  痛惜词条  陨落  陨落词条  巨星  巨星词条  
热点

 BAT们的金融江湖

互联网巨头们的动向一直以来也是互联网的风向标,他们的一举一动小到牵动着小型互联网公司的心,大到牵动着整个行业。腾讯这段时间有两个大动作,微信支付分内测和零钱通公...(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