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什么是学习?如何锻炼构建思维模型的能力

接上篇文章:什么是学习?这是我上学至今学到的最重要的知识

大家好,我们是超级学霸计划,一个让学生轻松成为学霸的训练计划。有朋友说上篇文章里面的思维模型有点不理解,这里再用另一种方法简单介绍一下。

大脑的生理是如何记忆存储和理解知识的?这里需要简单来介绍一下,可以让大家对学习有更加形象的认识。

我们的大脑中有数十亿个神经元细胞来存储知识,每个神经元细胞又有数千万个突触链接来传递信息,下面就是大脑的神经元形象图。

当一个神经元和越多的神经元有突触链接时,这个神经元就越发达,它所存储的知识也就越牢固,所以突触链接非常关键,那么怎么让突触进行链接呢?

答案就是思维模型的构建。每构建一个思维模型,就会让神经元之间产生一定数量的突触链接。构建思维模型也就是创造各个神经元之间的“关系模型”。

因此,我们就知道了,学习中想要知识存储的更加牢固和在实际中运用的更加灵活的关键就是构建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思维模型。还要知道,不仅仅是数量多就够了,思维模型是分质量等级和深度等级的。

知道了这些,我们再来看学习这件事就更加清楚了。后面我们会更加详细的介绍这个理论,我们定义为“显化元脑模型”理论,这是我们发现的最强大的元认知理论。

下面开始介绍今天课程的正题,如何锻炼构建思维模型的能力。

首先我们再来看看学习的整体过程,我们本次课采取另一种分类方式,(细心的同学就会发现,用不同的分类方式来看待学习的过程,就是构建不同思维模型的案例),我们将学习划分成6步,获取、理解、拓展、修正、应用,复盘。

获取就是通过阅读、听讲等各种方式获取知识。

理解就是明白知识的基本含义。

拓展就是将知识与其他知识建立思维模型来进行联系。

修正就是去除不稳定的思维模型和巩固更稳定的思维模型

应用就是将知识应用到各种情境中去,包括现实和非现实的情境。

复盘就是在应用中,将知识进行重新理解、拓展和修正,以达到强化我们思维模型的目的。

我们不难看到,构建思维模型主要发生在拓展阶段,也就是上次课讲的思考,也回答了我们平时都说学习要思考,到底什么是思考,又要思考什么这些问题。

讲到这里,相信很多同学对学习有了清晰明确的认知,对自己以后的学习成长的方向会更加清晰。今天来重点讲下,如何构建思维模型

构建思维模型主要有三种方式,每种方式又有自己的方法,今天我们只介绍最常用、最好用的方法,可以让我们自己就能进行一定的训练成长的方法。

首先说构建思维模型主要有三种方式:

一、深度拓展

二、横向拓展

三、纵向拓展

深度拓展就是探究知识内部的相关性,如知识的背景,知识从何而来?结论来自何处?

横向拓展就是探究知识和其他知识的相关性链接。如与这个知识类似的结论还有哪些?哪些地方类似?哪些地方不同?同一时期还有哪些发现?统一领域还有哪些发现等,都是横向拓展。

纵向拓展就是知识本身总结出来的思维模型与其他知识的思维模型类似时候,将这两个知识和思维模型一起进行链接。如将一个数学公式和一个自然事件链接,速度公式和水压之间的关系。纵向拓展是难度最大,最具创造性,但是也是效果最好的方式,我们要重点培养的就是纵向拓展的能力。

尤其是现在教育部要求取消初中学业水平大纲,这时候传统的抓重点题式的教学就难以满足学生成长了,拓展的思维模型构建就是满足新规定的最佳也是唯一的方法了。

后面我们也会专门用一次课来讲取消初中学业水平大纲后,我们学生要如何学习。

我们继续来说思维模型的构建,对于用拓展方式锻炼构建思维模型,常用的方法是比喻法、内在化法和模型显化法。

今天我们只介绍比喻法和内在化法,这两个是靠自己或者家长监督就能做到的训练法,而且效果非常好,模型显化法如果没有教练指导,容易导致模型构建方向不对,在此就不做过多解释了。

首先说如何使用和锻炼比喻法。

可以按照下面五个简单步骤找出一个比喻:

(1)确定你要深入理解和记忆的信息。

(2)在你的个人经验中寻找与信息部分相似的东西,要达到完全符合不太可能,所以与其寻找一个完全符合的东西,不如稍作让步,找到三到十个部分符合的“不完美比喻”。

(3)重复上述过程,检查比喻不恰当的地方。

(4)优化和测试你的比喻

我们经常会碰到找到的比喻只是部分符合我们要学的知识。那么我们就最好是再找几个不同角度的比喻,这样做不仅会减少理解上的错误,而且会创造广泛的联系,从而改善结构的质量。

(5)应用10岁规则。是否能用这个比喻解释给一个10岁的小孩听?假如我们的比喻还是和原始观点一样,孩子听不懂。重新来过吧,直到我们找到简单到孩子能明白的比喻。

第二个要锻炼的构建思维模型方法是内在化法。

怎样进行内在化,可以按照下面的六个步骤来练习:

(1)明确我们要内在化的概念。这是一个生物过程,还是编程中的函数或者是一个数学概念?

(2)从建立脑海中的图像开始。如果我们开始不习惯内在化,可以先试着在纸上画出概念的粗略图,多次尝试后,我们就会直接在脑海中想象了。

(3)脑海中的图像是静态的,还是栩栩如生的动态场景?掌握一个行列式需要好几个步骤,所以要让图像动起来,就仿佛在看一部电影一样。

(4)现在开始加上其他感官。试着用手去拿它,去摸它,去打开它,去嗅它的味道,去听它的声音,尽量调动我们身体的所有感官,将所有的感觉与运动的图像相联系。

(5)加入更多的感觉或情感。

(6)不断重复前面的步骤,强化内在化效果。

内在化法听起来很像记忆法里面的联想法,但是两者之间是有本质区别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构建了模型,联想法是表象化的应用,但是一旦构建了模型,再去优化模型,就能形成系统化的思考方式,是一种可以晋级的思维方式。

通过这两个锻炼方法,能有效锻炼我们构建思维模型的能力,学生如果坚持锻炼半年,成绩水平一般都能达到A等级别。

大家哪里不清楚可以单独沟通,我们可以再详细讲解,如果能够看懂并且试着去做上面的俩个练习,一到三个月后,学习效果就会明显提升了,甚至有的学生学习成绩提升幅度非常大,因为他们只是缺少明白学习是什么的理念基础。一旦明白并且运用,就会秒变学霸了。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构建  构建词条  模型  模型词条  锻炼  锻炼词条  思维  思维词条  能力  能力词条  
科技

 1 秒充满 130TB 硬盘 能...

如果不是从电话线上网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对于光纤的好感可能没有那么的深。形象一点说,电话线和光纤的速度差距基本相当于手机 2G 和 4G 差距,而这次新的光纤也基...(展开)

科技

 Rick Owens 带来 20...

Rick Owens 带来 2015 春夏“DROPS”系列吊坠 ,暗黑系时尚大师 Rick Owens 除了在鞋服等主线单品上展示出了独一无二的设计角度外,近...(展开)

科技

 雅迪Z3s智能电动车体验:你确定...

文/新媒体砖家 砍柴网之前听说雅迪发出一组向“特斯拉”、“凯迪拉克”、“宝马”、“苹果”等国际顶级汽车品牌、手机品牌“致敬”的系列海报时还觉得纳闷,作为国内第一...(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