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让投资者亏了钱,不好受” 2018,基金经理们很难熬

12 月 25 日,A 股早盘低开低走,上证综指重挫逾 2%,各大板块全线杀跌。

" 说好的美股下跌有望催生 A 股上涨呢?" 一位上海的公募股票基金经理在自己的微信圈中 " 质问 "。

好在午后大盘在濒近 2450 点之后出现调头反转,最终收复了 2500 点。

来源丨21 世纪经济报道(ID:jjbd21)

记者丨王丹

编辑丨杨志锦

2018 年已接近收官。回首这一年,对于每一位公募权益基金经理来说,压力和煎熬都难以名状。

" 只能说,做这一行要有一颗强大的内心扛住市场非理性下跌,等待和寻找新的机会。" 前述股票基金经理对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他亦坦言,今年是他从业近 6 年来感觉最煎熬的一年,从年初的满怀信心,到后来在一次次打击中开始怀疑自己的运气,甚至怀疑自己的选股思路。直到年底才逐渐淡定下来,这时又到了盘点业绩、要出年报的时候。

" 亏损 20% 多虽然不是最差的,但毕竟给投资者亏了钱,心里还是有些不好受。确实是市场太差,希望明年市场转暖。" 他对记者说。

图片来源 / 图虫创意

从春天到极寒

" 仍记得 2018 开年,上证综指走出了罕见的 11 连阳,逼近 3600 点。据 Wind 资讯统计,受益于股市的上涨,当时有数据可查的 6800 余只基金,约有 6600 只实现净值上涨,占比高达 97%。那时,行业内、公司内都干劲儿十足,大家都认为公募权益基金的春天应该到了。" 上海一家基金公司权益投资总监回顾说。

此前的 2017 年,受益于基础市场的强劲表现和专业投资能力,公募基金整体呈现正回报突出的趋势。据当年的基金公司年报显示,120 余家基金公司合计为投资者赚取收益高达 5617 亿元,较 2016 年增加了 7356 亿元,明显跑赢了私募、保险资管及券商资管等机构,在投资者心中亦收获了很好的口碑。

2017 年底时,有关中国公募基金市场越发成熟、赚钱能力增强等类似的评点接踵而至。更有很多声音表示,2018 年,公募基金将是参与中国股市的最好选择。

在这样的感召下,权益基金更受基民欢迎。

2018 年 1 月,公募基金新发数量有 68 只,合计规模达到 1208 亿份,其中有三分之二为权益基金

一个最明显的证明是,2018 年 1 月 23 日,兴全合宜基金宣布成立,有效认购户数 34.91 万户,首募规模 327 亿元。

这只基金也成为一只 " 巨无霸 ",甚至一举超越了数家成立已达十年的小基金公司权益基金总规模。同时,这只基金的成立使得兴全基金主动权益类规模达到 842 亿元,直升 6 个名次在行业中位列第 5 位。除了兴全合宜外,当月的爆款基金还有华夏稳盛、东方红睿泽等。

" 其实按照以往基金行业发展规律,权益基金越好卖的时候市场可能就要见顶,当时一度有此预期,只是觉得一年刚刚开始,蓝筹股投资氛围还在,也许会逐渐转变风格,但短期反转下跌的概率不大,还是可以乐观一些。" 前述权益投资总监表示。基于这种预判,大多数基金经理的持股仓位都不低。

" 年初时我们公司制定的目标就是大力发展权益,打造网红权益产品,增厚规模。"

12 月 25 日,上海一位公募基金经理向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

" 谁知,今年最大的‘失算’就是以为权益基金将迎来春天,结果却是极寒。到今年四季度,银行等渠道对不少中小基金公司索性关上了代销权益类产品的大门。"

对市场调头预计不足

在采访中,不少权益基金经理都向记者坦承,对于 A 股市场 2 月份的那次大跌预计不足,甚至缺少预判。

盘面显示,上证综指从今年 1 月 29 日的 3587 点开始调头,至 2 月 9 日短短十个交易日已跌去了 428.28 点,跌幅 12.04%;创业板指数步调一致,同期也下跌超过 12%。沪深两市个股中," 蓝筹白马 " 与 " 新兴成长 " 一起大面积杀跌。

单是 2 月 6 日一天,上证综指下跌 3.35%,创业板指下跌 5.34%,后者更是直接跌破 2017 年 7 月 18 日 1641 点的局部底部。当日,两市跌幅超过 5% 的股票有 1966 只,跌幅超过 5% 的权益基金有 800 余只。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 2 月初,很多新成立的基金都选择趁着这轮急跌建仓、加仓。有基金研报统计显示,2 月 5 日 -2 月 11 日,北信瑞丰、方正富邦、泓德基金、浦银安盛、先锋基金、益民基金基金整体仓位均比上周增加 10 多个百分点。大型基金公司的部分基金,如博时主题行业、华夏红利、兴全新视野、华安策略优选等也有加仓。兴全合宜、华夏稳盛、东方红睿泽、嘉实核心优势等多只新发基金则是趁势建仓。

不过,也有基金经理在此时提出了 " 冷静 " 的声音。如南方基金史博在 2 月末表示,2018 年获取高收益率的难度要比 2017 年大,虽然仍看好权益资产的长期配置价值,但投资者切勿将 2017 年权益市场产品普遍较高的收益率简单线性外推。核心资产的估值已获较大程度的修复,除银行等少数板块外已经不再显著低估;而随着股债走势分叉,债券资产的性价比明显提升。

" 波动率下降压低权益风险溢价,进而提高权益资产的估值在逻辑上是成立的,但这种自我循环论证是一个较大的不稳定因素。特别是在风险溢价为负时,预料之外的冲击增加波动性将导致估值下修、市场回落,反过来增加波动性,进一步放大恶性循环。因此,需要保持一定警惕。" 史博说。

到 2018 年上半年收官盘点时,权益基金已经感受到了 " 寒意 ",但是仍有亮点,医药主题基金和原油基金业绩不俗。

Wind 数据显示,截至 6 月 30 日,在上证综指大跌近 14% 的情况下,医药基金上半年平均赚得 5% 以上的收益,表现最好的一只在 7 个多月的时间里赚得了近 40%。

" 好景还是没能坚持到年终,今年 7 月中旬的疫苗事件,年底一次带量采购降药价,直接使医药主题基金大幅调整。"

上海一位医药健康主题基金基金经理表示:

" 好不容易维持的一点点正收益也被抹平,原油主题基金也相似。基金经理们在一次次打击中坚实自己的内心。"

万家消费成长基金经理高源坦言,今年能跑赢市场除了自身努力外,还有运气成分。实际操作中,今年一季度和三季度把握了金融股的机会,二季度把握了医药股的机会,在 9 月份以后关注一些成长股。

不过,据记者了解,目前权益基金经理普遍认同以下观点:2018 年即将翻篇,2019 年的光景应该会好些。

21 君

小伙伴们,2018 年你是否投资了基金?战绩如何?新的一年你有着怎样的投资计划呢?

来源:ZAKER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亏了  亏了词条  难熬  难熬词条  投资者  投资者词条  不好  不好词条  经理  经理词条  
科技

 请回答 1998:20 年前,房...

时间不能快进或倒转,我们并不能预知未来并先下手为强,也无须为没有在沸腾的房市中得到一桶金而顿足捶胸。几十年来,我们先后经历了温饱时代、电器时代、汽车时代和房产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