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楷书造句
61、绘画作品中山水、人物、花卉皆有,写意、工笔各尽其妙;书法作品中清俊秀逸的楷书、行书,豪雄恣纵的隶书、草书各具风采。 62、南宋著名婉约派词人姜夔也是一位书法理论家,其《楷书帖题跋卷》运笔遒劲、波澜老成,不仅能令人一睹其书法风采,也可从中了解他的艺术见解。 63、贺跃龙开始在一张打着竖格子的A4纸上写楷书,写的是《滕王阁序》。 64、在木匣里面还有一张字条,工工整整的楷书在上面写着:“镇压白蛇非我愿,为民除害尽枉然。 65、他的楷书线条精谨、雅致,笔墨从容而明丽清爽,把人们带入古雅经典之境;他的行草条屏,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蔚然大观;其榜书大字笔力扛鼎,气势宏阔。 66、右后方和左后方的两面,篆刻国家公祭日的记事文,共200多字,用小楷书写而成;正面则篆刻着铭文,用魏碑书写,共160字。 67、他的书法作品,断笔时似魏碑,笔断意连;收笔时有汉朝的味道,像楷书又像隶书。 68、他的楷书有柳体的骨干也有颜体的浑厚,其中还稍带隶书的韵味,苍劲美观很耐看。 69、在2号楼的墙面上,一行印记极为显目,记者观察,这个划痕最深处达到半厘米,整行字用楷书写就,苍劲有力,看得出雕刻时下了一番功夫。 70、大荒时代的文字是最为古老的象形文字,哪怕周星上学时期书法不错,楷书、行书、草书都有涉及,甚至还得过奖,但书写这些最古老的文字就有些困难了。 71、施天羽端坐桌前,运笔如飞,一行行漂亮的小楷跃然纸上,他的毛笔字师从欧体,欧体楷书骨气劲峭,法度谨严,于平正中见险绝,于规矩中见飘逸。 72、他广泛涉猎篆、隶、楷、行诸种字体,特别是在魏楷书体上更显其浑厚的功底和潇洒的风格。 73、等横幅楷书,似隶非隶,近楷非楷,纯粹魏碑书风,圆厚华润,平正冲和,安静深穆,风度端凝。 74、其楷书下至唐碑诸家,上至魏晋佳构,皆有研习,又以隋碑意出,舒卷自如、开张跌宕。 75、如谐音“官上加官”的湘绣精品《冠上加冠》、清代吴建三的楷书七言对联、行书四条屏,民国刘雨岑的设色花鸟等。 76、信里有两张用漂亮的、恭正的小楷书写的推荐信,是辛笛先生亲笔写的!两张纸都写了大半张,而且内容不尽相同。 77、四个楷书,字迹端庄,一看就知道书写者当时很恭敬。 78、宜芸馆前的走廊墙上乾隆临摹赵孟頫的作品《襄阳歌》拓本是楷书。 79、演化过程中,虽然经历并形成了篆、隶、草、楷、行多种形体和写法,但目今在印刷品中最为广泛采用和流行的字体,则是隶属于楷书的宋体字,或曰仿宋体。 80、长葛是乐舞始祖葛天氏的故里、楷书鼻祖钟繇的故乡,而项城历史积淀深厚,地名文化内涵丰富,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 81、六七岁时看到父亲写的楷书,即把玩不忍释手,手握芦荻柴棒,涂鸦描画,就在此时,他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可谓夙愿亦在文字中矣. 82、而陈家家学中楷书更多倾向于柳体,所以他们虽然认得出颜体字的高下,却也不可能认为家中小儿能将之写到那种程度。 83、丁叔雅是丁日昌之子,与陈三立、谭嗣同、吴彦复并称“清末四公子”,以楷书为擅,字字沉着,清雅绝尘。 84、李云飞写的是楷书,在初唐年间,王羲之的楷书被模仿的不伦不类,除了欧阳询这位书法大家,但是欧阳询的书法风格上的主要特点是严谨工整、平正峭劲。 85、镜框上面写着几个楷书烫金字:奖励周一航,见义勇为奖,落款是警察局。 86、此次展示李啸信笺小字数十帧,书体有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均为今年所作。 87、隋结束南北朝的混乱局面,统一中国,和之后的唐都是较为安定的时期,南帖北碑之发展至隋而混合同流,正式完成楷书之形式,居书史承先启后之地位。 88、老街偏旁,另有一条一庹宽的山道,“之”字形拐向山腰,崖壁錾凿四个楷书大字,红漆涂填,曰:“骡马古道”。 89、其楷书清健遒劲,结体严谨,笔法精妙,笔力挺拔,世称“柳体”。 90、又行进了几个时辰,果然在源头尽出有偌大的一洞穴,那洞口壁端经多年累月的风雨冲刷,原有的字迹已然模糊不清,隐约可以辨认出这是前朝遗文,斗箕大小的楷书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