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白鹿原中朱先生是怎样的人物形象分析

  白鹿原中的朱先生人物简介

  朱先生是《白鹿原》中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被称为白嘉轩乃至整个白鹿原的“精神之父”。作为一位满清的举人,他是传统文明的表征,在他身上凝聚了儒家文化的最精深的奥义,交织着神性与人性的因子。

  神性,人生哲学的大智慧让这位春风得意的头名举人绝迹仕进,于白鹿书院开馆授徒,诲人余暇吟哦诗书,神交古圣先贤,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对于天象人事的先知先觉,更加凸现了朱先生神性的光环。临死时化为白鹿腾空仙逝,以及对于死后之事的绝妙安排,将朱先生的神性特征推向了极致。

  对于朱先生这些近似神秘主义的刻画,我觉得当是陈忠实先生有意为之,人类社会中是不可能存在朱先生这样的先知的。陈忠实的高明之处是让朱先生具有神性特征的同时,更具备人性品格,他把朱先生塑造成了一个生长于大地上的“人格神”,神性的飘忽和人性的真切在这一形象身上得到了完美的融合。从而就避免了《三国演义》诸葛亮“多智近妖”的尴尬。

  人性,时事动荡、民族危亡、百姓倒悬让朱先生这位爱人之人并未能脱履人间。扶犁除烟,他心忧国事;赈济会场亲尝舍饭,民之疾苦寄深情;倭寇犯边,他扼腕疾呼,不顾垂老之躯投笔从戎,欲捐躯以赴国难。男子气概,可谓老且益壮。临死之前对于妻子朱白氏的一声“妈”的呼喊,荡气回肠,催人泪下……

  朱先生人物形象分析:

  朱先生,是白嘉轩背后的,白鹿原实际上的精神领袖以及行为规范的制定者。 作为社会结构长期固化而形成的社会继替中长老权力的代表,白嘉轩担负着道德教化的任务,正如鹿家的代表鹿子霖曾经这样嘲笑到:“他一生就知道在祠堂里弄事。”白嘉轩一生所努力,就是为了努力营造一个能够产生情感认同的公共空间,他在祠堂内宣布共同遵守的“乡约”,惩戒伤风败俗,召开家族会议,都是为了以此强化个人对传统经验以及生活规范的信仰膜拜。

  白嘉轩通过营建祠堂、修订族谱、确立乡约、主持仪式等等一系列公共行为巩固和维护了白鹿原的家族制度,他是男权社会中父系继承的最高权威的化身,也是以家族为中心的乡土社会能够实现自身礼治秩序和无为政治的关键人物。而传授他知识、塑造他精神的人,就是朱先生。

  儒家文化在乡土社会中起着代替宗教的作用,一是安排伦理名分以组织社会,二是建立礼治秩序以涵养理性。朱先生为白鹿村所制定的乡约被白嘉轩用石碑镌载,树立在作为家族象征的祠堂内,体现了儒家知识分子为乡土社会提供处理家族内部关系和理论依据以及技术标准。费孝通先生在介绍“差序格局”的同时对乡土社会中狭隘自私观念作出了隐性的批评,传统的道德里不另找出一个笼统性的道德观念来,所有的价值标准也不能超脱于差序的人伦而重建了。而小说中朱先生正是作者笔下国家整体与乡土社会中互相独立疏离的家族之间的精神纽带,在抗战的艰苦岁月,激励白、鹿两家报国御侮。分散的农业生产方式对国家的依存程度非常的低,尽管传统道德解释中存在着知识分子阶层与普通民众之间的隔膜和误解,但是只有像小说中朱先生这样理想中完美的儒家士人所提供的忠孝观念和知识体系,才能维系家族与民族国家之间稀薄的认同感。

  忠孝这一道德条目毕竟不是高悬于乡土世界之外的,正是等于要说明“天下”时,还得回到“父子、昆弟、朋友”这些具体的伦常关系。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白鹿原  白鹿原词条  朱先  朱先词条  形象  形象词条  人物  人物词条  怎样  怎样词条  
有感徐志摩

 徐志摩《论自杀》原文欣赏

 论自杀  一读桂林梁巨川先生遗书  前七前也是这秋叶初焦的日子,在城北积水潭边一家临湖的小阁上伏处着一个六十老人;到深夜里邻家还望得见他独自挑着荧荧的灯火,在...(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