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杏花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解析

  杏花天

  清代白话长篇艳情小说。又名《闺房野谈录》、《红杏传》、《悦生外传》。四卷十四回。题“古棠天放道人编次,曲水白云山人批评”,其真实姓名不详。成书于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后。

  现存主要版本有清本衙藏版本,藏台北中央研究院史语所、荷兰莱敦大学汉学院图书馆;清拂云阁刊本,藏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清刊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香港赏奇书局石印本;石印小字本,藏日本天理大学图书馆;民国红豆书屋“玲珑本聚珍小丛书”铅印本。1985年台湾天一出版社“明清善本小说丛刊”影印本衙藏版本,1993年长江文艺出版社“明清艳情小说”删节排印本,1995年台湾大英百科股份有限公司“思无邪汇宝”排印本衙藏版本。

  隋朝年间,洛阳巨族蓝芝,贸易湖海,染病身亡。妻封氏贵娘,生有三女,长珍、次玉、三瑶,皆母所训,均通诗词,才貌并佳。邻家女庞若兰,亦附学。珍娘曾许婚给本城傅贞卿,因傅父母早亡,故未成亲,封氏即命贞卿入赘。贞卿好男风,喜龙阳,包了一小官,叫花俊生。俊生生得风流娇媚,情态轻浮。两人朝朝同食,夜夜同眠。贞卿、珍娘婚后两下不合。贞卿为防吵闹,索性与花俊生外出经商,浪游天涯。

  封氏有一内侄,叫封悦生,风流多才。因父母早逝,无人管教。悦生从全真道人处求得房药,先与名妓雪妙娘试,后见邻妇连爱月美艳,又试之。悦生与她们两下相投,私期极密。妙娘携平时所积万金嫁给悦生,因不惜身体,不及一载而亡。爱月又离家远寄,易别难逢。

  悦生想起洛阳姑母,就前往探视。一日,行至城外投宿,店主妻闵巧娘、妾卞玉莺见悦生丰韵标致,遂设法先后与悦生相通。谈话中,悦生得知玉莺为封氏干女,封氏即将过六十大寿,蓝家还有三个表妹,个个才情出众,等等情由。于是备了丰厚礼物前往拜寿,得见姑母及珍、玉、瑶和邻女庞若兰。众女美艳非常,悦生风流儒雅,两下见了,都好感有意。玉莺如约来拜寿,夜宿珍娘房。玉莺知珍娘婚姻失意而爱悦生,设计邀珍娘与悦生欢会。欢会中真情尽露,珍娘消尽半载愁怨,愿倾身相待,以图永久。不久,封氏生病,三女轮流服侍。珍娘乘机将悦生藏到自己房里幽会。欢情美满,盟山誓海,无所不至。但珍娘对表兄打哑谜、丢冷眼的情景被两妹发觉,遂悄悄前往窥视,竟也为之情动不已。庞若兰母病逝,因无人料理丧事,封氏就叫悦生前去帮助料理一应事务。 事毕,悦生见庞若兰生得柔媚婀娜,引动情兴;庞若兰见悦生风流知趣,心中羡慕,思想母死无靠,就与悦生订了终身。

  却说傅贞卿与花俊生如夫妇一般,在外贩货,倒卖得利。但在乘船途中,半夜傅贞卿被船家杀死,花俊生投湖逃生报官,并来到蓝家报信。珍娘闻贞卿死于非命,心中暗喜。认定与表弟之遇,乃是天缘。封氏病危,临终前托付悦生,大小事情,要他扶持,并在四女中选一为妻。四女在封氏百日后,立下盟誓,四人同气,永终一人。美中益美,亲上更亲。悦生先与珍娘成婚。珍娘考虑将三个妹妹收入花营,既不碍己,又使悦生感她贤惠,就促成了悦生与玉、瑶、兰的婚事。自此,同事一夫,甚是相得,适兴怡情,皆极畅意。

  忽一日,悦生闻盟兄仇春、王世充计划谋反,悦生等为绝唇齿之寒,决定远离是非之地。于是,一伙人等分乘车辆离洛阳至维扬。是时,悦生前相好爱月因夫战死,住在孀居妹爱梅家,不久姐妹同到维扬寻找悦生。珍娘见是悦生旧好,不便作梗阻拦,也被收留。悦生见原屋偏窄,居住不畅,就购大房一所,又做合欢大床大被。日则同席共餐,夜则连衾共枕,个个情浓,人人意畅。一日,店家老板邀悦生登舟游览,又遇雪妙娘盟妹戴一枝,道及前事,几多嗟叹。遂互生爱意,成其好事。最后,也被收留。美女如云,共成“十二钗”。

  过了一段时间,悦生在书房中,心迷神倦,隐几而睡。梦见游至郊外杏花洞天,见一道人自称与悦生以前同门修炼,因悦生有尘凡之念,所以分手多年。现相邀劝戒,言封悦生淫媾多女,罪恶滔天,将永堕地狱。如改过自新,行善积德,可重返大道。悦生梦醒后,细想人生光阴,血气有限。于日改邪归正,以后逢邀,止饮酒,不宿妓。后悦生开当铺致富,向善施助,筑桥铺路,兴佛建寺。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杏花  杏花词条  解析  解析词条  主要  主要词条  内容  内容词条  什么  什么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