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红楼梦第二回读后感解析

  作者:卖瓜的老王

  红楼梦第二回读后感

  第二回的回目是: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在解说第一回的时候,老王留下一点儿关于贾雨村的笔墨,因为紧接着的几回中,贾雨村的“出镜率”将保持排行榜的前几名。所以不得不给这位老哥留一点儿篇幅。

  上回说,这贾雨村姓贾名化(假话)字时飞(实非)号雨村,原系胡州(胡诌)人氏。不但是假话,还尽是胡诌,想来十分的不靠谱儿。

  他原本是一介穷儒,因他生于末世,家族中只剩下一人一口。也就是说,虽然姓贾,但和任何姓贾的都没有亲戚关系。因为穷困,寄居在葫芦庙。可巧,隔壁住着甄士隐,常与他交往。有那么一天,这雨村因被甄家的一个丫鬟偶然看了两眼,便以为对他有意,从此记在心里。后来在士隐的资助下,进京赶考。而士隐家遭火灾,只得携家带口投奔老丈人封肃。接连祸事之后,士隐遁入空门。

  贾雨村却十分得意,一举中了进士,并升了知府。雨村升官后的第一件事儿,就是讨那个丫鬟做二房。并大大赏了封肃。这封肃登时“喜得屁滚尿流”。那丫鬟名叫娇杏(侥幸),自到雨村身边,不一年就生一子,又过半年,便扶为正室夫人了。正所谓:“只因一招错,便成人上人”。错在何处呢?因为按照封建的礼教,女子应该“非礼勿视”,那两眼本是不该看的,但偏偏就是这两眼“错看”,让她侥幸获得了成为“人上人”的机会。曹公在这里顺手也给了虚伪的封建礼教一个小小的讽刺。

  一部大书,千头万绪,从何说起?当然是荣宁二府。但上上下下几百人,若作者直接叙述,难免过于复杂。 在这里,曹公对人物关系和出场次序有一个“立体化”的巧妙的安排,充分利用了时空的交错。首先是贾雨村虽然做了知府,但只一年,就因为贪酷而被革职。革职后,机缘巧合地做了扬州鹾政林如海家的“西宾”,也就是家庭教师,而教的女学生呢,就是林黛玉。不想这林如海的夫人贾敏仙逝,而贾敏则是贾府的女儿。

  贾夫人仙逝,林黛玉守丧尽哀,不能上课,贾雨村闲居无聊,外出闲步,不成想偶然在一个小酒馆巧遇一个旧相识——冷子兴,贾雨村“最赞冷子兴是个有作为大本领的人,这子兴又借雨村斯文之名,故二人说话投机,最相锲合”。于是,就借这冷子兴之口,把那即将进入读者视野的荣宁二府的“经营状况” 详细 “演说”了一番。进而,也使读者“提纲挈领”地先有一个总体了解。

  而这冷子兴之所以能对贾家的情况了如指掌,也是因为他可以算是贾府的“外戚”——跟贾家的奴仆有点儿亲属关系。后边某个章节还有些情节与他有关。曹公的神笔就是如此了得。哪怕只是个很不重要的角色,也不会只露面一次就从此消失,必定会在之后的某个地方出现。而又绝不会只是为了出现而出现,都与情节的发展和表现主题有必要的关系。而又是那么自然,绝无牵强的痕迹。

  听这冷子兴介绍贾府,一开始就说,“如今这宁、荣两门,也都萧疏了,不比先时的光景”。在这里,脂砚斋有两个重要批语:“记清此句,可知书中之荣府已是末世了”,“作者之意原只写末世,此已是贾府之末世了”。这实际上就是点出了《红楼梦》这本书的主题。什么是末世?因腐朽而走向没落者也。“主仆上下,安富尊容者尽多,运筹谋划者无一......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这就说到了根本。孟子曰:“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为什么呢?其实,无论朝代,无论世家,其败落的原因都在于“一代不如一代”。看那宁府的两辈掌门人,贾敬“只和道士们胡羼”,贾珍则“一味高乐”,“把个宁国府都翻过来了,也没有人来管他”。

  荣国府呢?听着似乎好一点儿。太夫人,就是贾母史太君还在,两个儿子,长子贾赦袭了官,次子贾政因为“自幼酷喜读书”,皇上额外赐了个主事之衔,并已升了员外郎了——由此我们也可以知道,荣宁之人都是通过何种途径登入仕途。冷子兴还重点说到了一出生便“奇异”,再加行为“怪异”的公子贾宝玉。也提到宝玉的四个姐妹——元、迎、探、惜(原应叹息)四春...

  有意思的是贾雨村在与冷子兴说话间,也与贾府这名门望族,因同姓而变成“同宗”,就这样先扯上了点儿关系。

  这一回还无意间,借貌似闲谈之口,说出“成则王侯败则贼”,这样公然挑战皇权合法性的问题。要知道,在皇权至上的封建社会,这可是“大逆不道”的。

  作为开篇这两回,可谓线索繁复,人物关系错综复杂,情节变化跌宕起伏,但曹公的一支神笔,铺展的是那样的有条不紊,从容不迫,面面俱到。让读者初步领略了什么是“绛树两歌”和“黄华二牍”的瞬间合体...

  红楼梦读后感

  红楼梦的一回讲了在大荒山青埂峰下,有一块无才补天的顽石。凡心大炽,想要享受荣华富贵,虽然会瞬间乐极生悲,物换人非,打扫偷来是一场梦,万竟成空,但也愿意前往。他于是被带到了昌明隆盛之邦。在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磅有一株降珠草,因为每天以甘露灌溉,降珠草得以久延光明。后来受天地精华,又得雨露滋养,得以脱去草胎木质,换成女人形体。在下凡前,对警幻仙子说,要用一生的眼泪还他。

  曹雪芹在第一回就写出了贾宝玉,林黛玉的由来,为后来的事情做铺垫,也描述了林黛玉爱哭的性格,贾宝玉颇为乖巧的性格。用僧人的话说出了贾家一时的兴盛,繁荣的景象。而后来物换人非,万镜成空,最后衰落,败亡的结局。给人以暗喻,不禁让人伤感。

  在一些大致相同的事件上,作为情节,也写得各有特色,别有一番滋味。比如;贾家每人住的小院,每个人的穿着,外貌,行为举止,神态等。让我眼前一亮。

  红楼梦还成功刻画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方法有两种;一是通过人物的一句话,一个笑,一个动作,点出了人物的心理状态,心里想法。比如;黛玉去看宝钗,遇到宝玉却数落下人,心里却想说宝玉而不好明说出口,便用这种方式。点出他娇惯,心重的心里特点。

  二是把人物的内心独白与作者的叙述融合在一起,来解剖人物的特点。在宝玉遇到黛玉也来看宝钗,笑着让了座,并且听出黛玉再说自己时,笑了笑并没还嘴,指出宝玉心里有一丝不满,但也毫不介意。

  这些心理描写生动地写出了人物的心机,情绪,让人印象深刻。

  红楼人物

  金陵十二钗正册:林黛玉(判词)、薛宝钗(判词)、贾元春(判词)、贾探春(判词)、史湘云(判词)、妙玉(判词)、贾迎春(判词)、贾惜春(判词)、王熙凤(判词)、巧姐(判词)、李纨(判词)、秦可卿(判词

  红楼梦曲:引子、枉凝眉、终身误、恨无常、喜冤家、分骨肉、虚花悟、乐中悲、世难容、聪明累、留余庆、晚韶华、好事终、飞鸟各投林

  金陵十二钗副册:甄英莲(香菱判词)、平儿、薛宝琴、尤三姐、尤二姐、尤氏、邢岫烟、李纹、李绮、喜鸾、四姐儿、傅秋芳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晴雯(判词)、袭人(判词)、鸳鸯、小红、金钏、紫鹃、莺儿、麝月、司棋、玉钏、茜雪、柳五儿

  十二贾氏:贾敬、贾赦、贾政、贾宝玉、贾琏、贾珍、贾环、贾蓉、贾兰、贾芸、贾蔷、贾芹

  十二官:琪官、芳官、藕官、蕊官、药官、玉官、宝官、龄官、茄官、艾官、豆官、葵官

  十二家人:赖大、焦大、王善保、周瑞、林之孝、乌进孝、包勇、吴贵、吴新登、邓好时、王柱儿、余信

  其他人物:贾母、王夫人、薛姨妈、赵姨娘、邢夫人、林如海、贾雨村、甄士隐、刘姥姥、柳湘莲、薛蟠、贾瑞...了解更多人物,及诗词关注公众号(bcbeicha)杯茶读书,回复关键字获取。

  红楼诗词:西江月二首、葬花吟、题帕三绝、五美吟、秋窗风雨夕、柳絮词、菊花诗、桃花行、芙蓉女儿诔、姽婳词、怀古绝句、

  红楼梦每回主要内容及解读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一、二二、二三、二四、二五、二六、二七、二八、二九、三十、三一、三二、三三、三四、三五、三六、三七、三八、三九、四十、四一、四二、四三、四四、四五、四六、四七、四八、四九、五十、五一、五二、五三、五四、五五、五六、五七、五八、五九、六十、六一、六二、六三、六四、六五、六六、六七、六八、六九、七十、七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八、七九、八十、八一、八二、八三、八四、八五、八六、八七、八八、八九、九十、九一、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九六、九七、九八、九九、一百、一零一、一零二、一零三、一零四、一零五、一零六、一零七、一零八、一零九、一一零、一一一、一一二、一一三、一一四、一一五、一一六、一一七、一一八、一一九、一二零、

  重要情节:黛玉入府、梦游太虚、元妃省亲、宝玉挨打、宝钗扑蝶、共读西厢、黛玉焚稿、湘云醉眠、可卿之死、紫鹃试玉、探春理家、惑馋抄园、

  脂批红楼梦每回原文解读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一、二二、二三、二四、二五、二六、二七、二八、二九、三十、三一、三二、三三、三四、三五、三六、三七、三八、三九、四十、四一、四二、四三、四四、四五、四六、四七、四八、四九、五十、五一、五二、五三、五四、五五、五六、五七、五八、五九、六十、六一、六二、六三、六四、六五、六六、六七、六八、六九、七十、七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八、七九、八十、

微信搜索公众号【杯茶读书(bcbeicha)】关注后,在对话框发送人名,获取相应的人物分析,如:黛玉。回复诗句,获取相关诗句解析,如:葬花吟。回复回目,获取相应回目的简介及分析,如:红楼梦第一回。其他更多的回复关键词等你探索,如水浒传、三国演义、简爱等……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红楼梦第二回读后感解析  红楼梦  红楼梦词条  读后感  读后感词条  解析  解析词条  
有感读后感

 读草房子有感(500字)

 读草房子有感500字(一)  勇于承担,坚韧无比的美。杜小康家曾经是油麻地最富有的人家,生活在高大阔气的红门里,但是一夜之间,父亲病了,为了给父亲治病,他的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