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主要内容是什么简介

  四十三回 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

  曹军潮涌,刘备连番败退,终与刘棕兵合一处,暂得喘息。然敌情未退,不容刻缓。诸葛连夜至东吴,游说孙权抗曹。

  曹操握百万雄狮,先礼后兵,遣使招降孙权,求和同破刘备,共分天下。众谋士心下盘算,于公,投降可免战乱,保六郡平安,于私,可保俸禄不减,遂异口同声要降。独鲁肃一心向孙权,进言将军若降,不再为主,说降者皆是私心,为其俸禄而。孙权踌躇,不降恐被踏为齑粉,降恐难为至尊。其实想想,降了受损失的仅孙权一人,不降整个江东遭殃。所谓汉贼,各路诸侯谁人不是,只不过有人明目张胆,有人故作姿态而已,更何况曹操并非大奸大恶之徒。。。

  诸葛带败军身份前来,游说之心人尽皆知。东吴众人极其反感,想方设法要把他赶回去。大家都是守法公民,来文的。总结一下,众人三难诸葛。第一,你自比管仲,奈何曹军一到,只会夹尾逃命,使刘备狼狈不如从前,如此你不是浪得虚名吗。诸葛回说,一、曹军百万,我只有千人,二、刘使君仁义,致死不肯领荆州(刘备同宗刘表之城)以安身,三、我并非逃命,只是暂退一步,另有别图。说的好像无可厚非。第二,曹操好歹是名臣之后,刘备也就一织鞋布衣,你怎么跟人比。这问题提的没水平。诸葛很容易就给怼回去,曹操挟天子令诸侯,名为汉臣,实为汉贼;使君虽织席贩履,但也是皇帝钦点皇叔,你好坏不分,闭嘴吧。三是,你只会强词夺理,著过书吗。诸葛笑说,我是实干家,不是舞文弄墨油头小子。众人哑然。

  孙权见诸葛器宇轩昂,对答如流,急问是战是降。诸葛见孙权明眸鹤发,形貌不凡,心下盘算,此人不可强说,需激将或可。故挑衅说,刘备兵少敌不过,但是有气节,不投降;你虽兵多将广,但需三思,投降或可。孙权气脸青紫,一言不发离去。诸葛再通过鲁肃传话,我有退敌良策,奈何孙权不求。孙权闻之兴起,要攻曹操。众人一看不妙,又一拥而上,围起孙权苦劝,千万别打,打不过。孙权再不知所措,寝食不安,吴国太从旁提醒,你哥哥临终嘱咐,莫非忘了。孙权茅塞顿开,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倚周瑜。公瑾出场矣!

  三国演义读后感

  今天就说一下这三寸不烂之舌,不用猜你第一个想到的这舌战群儒的诸葛亮。

  第四十三回写诸葛亮只身随鲁肃过江、游说东吴群臣。在当时刘备打了败仗,退守夏口,曹操大军压境,情况万分危急,东吴上下主降之风日盛。诸葛亮以其超人的胆识同东吴群儒展开舌战,并以其滔滔辩才使对手一个个皆成“口”下败将,并最终说服了孙权,使孙刘联盟共抗曹操的局面得以形成。

  在辩论过程中诸葛亮先守后攻。面对诸儒的诘难,诸葛亮神态自若,一一作答,是为守,然而他又不甘于只是作答,每于答后发起攻势。

  除此之外在气死周瑜之后,前去吊唁,三寸不烂之舌,使得吴蜀联盟得以维护。加上之后的诸葛亮骂王朗,活活把王朗骂死了……。

  但诸葛亮在他面前,也得“自叹不如”。他就是以三寸不烂之舌,致使蜀国迅速灭亡的谯周。

  说起谯周,他精研六经,颇晓天文,为蜀地大儒之一一向以反对北伐战略而闻名。见姜维多次北伐而虚耗蜀汉国力,对此不满。在邓艾大军攻到成都之时,刘禅惊慌失措,但人家刘禅没想过投降,刘禅想向南撤,这谯周以三寸不烂之舌,硬是把蜀汉其它官员,包括;刘禅说的“投降了”,于是诸葛亮一心维护的蜀汉政权被谯周给说没了。

  这就是语言的力量……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词条  主要  主要词条  简介  简介词条  内容  内容词条  什么  什么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