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当你陷入心理困境,读一读这本书,你会被治愈

今天分享的这本书,我犹豫了很久,要用什么形式介绍。

为什么犹豫呢?

因为它是我今年到目前为止,看过的最棒书籍,没!有!之!一!给我的启发太大了,书中太多共鸣点,我阅读过程中脑子里时常“叮~”地亮起电灯泡。

与其说它是一本治愈的心理学书籍,不如说,它是一扇门,帮你探寻如何与自我相处。

单纯介绍书籍讲什么太过苍白,那今天就聊聊自己吧。

01:

最近我进行了一次心理咨询。

其实我从几年前就一直想做这件事,但总感到时间不够用、节奏太快,我舍不得花这1小时,一直压到现在(突然发现产假里做了好多之前一直想做的事,不错的收获啊哈哈哈)。

我找咨询师的原因——强烈的焦虑+自我否定。

听起来超级常见对吧?

是的,我也这么认为。

现代人哪个不焦虑啊?我自认从小到大对焦虑习以为常。小时候学琴,白天上课晚上练琴;大学时期,一边读书一边打工一边上培训课;上班后常常加班,这几年副业自媒体,白天上班其他时间码字、运营公众号、各种输入输出。

恨不得把时间榨得连渣都不剩。

我觉得焦虑是常态,理性且克制地应对就好,该想办法想办法,该接受就接受。

少抱怨,少废话,往前冲。

但我逐渐发现,焦虑感像一场巨型的打地鼠游戏。

刚摁下一个,它又从另一个地方冒出头,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它再次从别的洞探出头来。我只能疲于奔命去解决问题,消耗了大量心力。

“地鼠”持续从四面八方涌来,带来了自我否定、缺乏安全感、心态消极等一系列附赠品。

最后发现,点多到连成线、线连成面,不是我解决某个单独问题就能搞定。

我唯一清楚的是,想抓住根源问题一定要走其他的途径,只是我还没找到那把钥匙。

咨询师也认同了我的想法,这确实不是“解决某个问题”就能消除源源不断的焦虑感。

她提供了一些很不错的建议——

比如,这种“现实性焦虑”与“病理性焦虑”不同。

它首先是一种情绪反应。出现某种事情达不到预期时脑子里第一时间的想法,这时你要有意识地做积极的自我对话,告诉自己“我能处理当下的状况,它只是一种紧张的情绪而已”。

持续3-5分钟积极对话,它会自行消失。

心理医生再三强调,积极对话是一定要做的。

而我长期自我对话的形式,可以说粗暴且消极,脑子的声音往往是“这有什么可矫情的?赶紧去搬砖”,以为能转移注意力。

但这只是“转移”,并未消失,日积月累就在心底落灰了。

再比如,要重视身体状态。

我一开始说个人信息时,并没提到小孩3个月大。因为我觉得没什么可说啊,我不会因为处于孕期、哺乳期而刻意改变什么,孕期本职+副业同样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不是因为多敬业,就是下意识的行为。

一旦原有的时间被打乱,我便烦躁不安。

实际上产后荷尔蒙变化极大,情绪上出现波动是必然的。外加身体状况也会相对弱一些,情绪控制的力量自然也弱几分。

整个咨询过程我一边描述问题,一边敲着键盘记录咨询师说的内容,一边回答她提出的问题

唯一有个问题,我愣了近10秒才回答上来。

她问,你有做什么让自己特别放松、特别喜欢的事嘛?

我:特别喜欢的事?

她又重复了一遍:对,就是做这件事让你很愉悦。

我:好像…没有…

想了好半天,最后只说了一件:小区里有几只流浪猫,和它们在一起时感觉还不错。然后就是喝点儿咖啡,哺乳期也不能多喝,喝个3-5口差不多了,给自己暗示“喝了咖啡状态会变好”,实际上并没太多提升作用,反而是屋子里咖啡味让我相对放松。

咨询师抓到了重点:你好像都没把时间留给自己啊。

我一想好像还真是,我用在自我愉悦的时间少之又少,连看书看剧都在同步记素材。

总之,1个小时咨询下来的收获远超出预期。

咨询师说,她已经很久没遇到表达这么冷静、自我认知程度这么高的来访者了(虽然感觉这话在鼓励我,但那又怎样,我就是被鼓励到了啊┓( ′?` )┏)。

本来只是抱着找个树洞聊天的心态,没想到隐隐看到那把打开门的钥匙。

02:

说完我第一次的心理咨询感受,再说《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这本书的作者。

作者洛莉是美国资深的心理治疗师,她的TED 演讲是2019 年播放率最高的十大演讲之一。

但她是半路出家。

大学毕业后,洛莉到好莱坞工作,参与过几部红得发紫的剧集创作,和乔治·克鲁尼等大明星一同工作。

有一次她接到了一部医疗剧《急诊室的故事》的工作,为了给剧本收集素材而跟随急诊医生到了医院,目睹了诸多从未接触过的惨状。当一个残肢坏死的病人,在她强忍呕吐时从容握住她的手反过来安慰时,她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

虽然这一幕可以成为《急诊室的故事》里一个精彩的片段,但在那千分之一秒,洛莉发现,比起把真实故事放入电视剧中,她更愿意这些故事发生在自己生活里。

于是,28岁、离开大学已6年的她,决定学医,并考入斯坦福大学。

这是她职业上第一个重大转折。

第二个转折,出现在洛莉与斯坦福院长的聊天中。

她本想成为精神科医生,当时她正给不同的刊物供稿,精神科医生适合作为双重职业——“ 既能和病人进行有意义的互动,帮助他们变得快乐,也能有时间从事写作,以及陪伴家人”。

唔,“既能、也能、以及”听起来确实不错。

但院长一句话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

“你应该去研究生院读一个临床心理学的硕士学位。这样可以以你理想的方式和病人交流,病人就诊的时间有50分钟而不是15分钟,医生的工作可以更深入更长远。”

洛莉听了鸡皮疙瘩掉一地,感觉一切都对了。

第三个转折,是身为心理咨询师的洛莉,去找另一位心理咨询师接受治疗。

洛莉是个单身妈妈,有个8岁男孩,与一位看上去完美无缺的男友融洽相处两年后,一心期盼修成正果的她,却毫无征兆地被对方发了“好人卡”。突如其来的分手令洛莉跌入深渊,一边要接待自己的来访者,一边只能在工作间隙躲到洗手间哭花了妆。

最后她只好也如自己的来访者一样,满心希望“通过几次治疗来渡过眼前难关”。

事实证明,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在接受心理治疗时,并没有与普通人有啥不同。

她悲愤交加、她想方设法地证明前男友就是个“天理难容人性泯灭自私自利的社会性病态者”,最好医生还能和她一起咒骂男友。

一边接受治疗,一边给别人提供治疗。

双线并行之下,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洛莉开始直面自己一直在逃避的深层问题,一步步地靠近真实的自己,从泥潭中爬出并走出自己的一方天地。

03:

或许是由于我在看《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这本书时,经历了第一次心理咨询,书中有很多片段让我颇有共鸣。

这两年我常被快节奏压得喘不过气,但我稍微放缓脚步,内心的焦虑值又上升。

此起彼伏。

像一张皱巴的纸,按平一个角,另一个角一定会悄悄卷起来。

那为什么我之前没做这件事?

还记得我开篇说的那句话吗,我舍不得花这1小时。

虽然我明白这1小时啥事都不会耽误,奈何被惯性推着走。总觉得做事不够迅速就会损失一些时间,但面对省下来的时间,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只会往时间的缝隙里塞进更多的事情。

行动得越快,看到的就越少,因为在飞速移动中,一切都变得模糊了。

时间用在我想做的事、我习惯做的事、我不敢停下来的事,最大的Bug在于——留给自己,留给这个人的时间,始终太少了。

洛莉在书中提到一位30+的男士。

他说要来接受治疗,想搞清楚该不该和女友结婚,他希望“尽快解决这个问题”。

因为情人节快到了,他要么和女友求婚,要么和她分手。

初诊前一天,他打来电话说找了另一个心理咨询师帮助他,对方保证只要通过4次咨询就能解决这个问题,这样就能赶上情人节deadline了。

“人们想给自己的问题找到一个快速的解决方法,但殊不知一开始导致他们情绪问题的,就是生活中太过匆忙的节奏。”

我向来不太在意自己的情绪。

认为纠结情绪是很没意义的事,要么解决问题,要么转移注意力做点别的事。

这种做法,不能说有错。

但其实在暗戳戳地逃避情绪造成的危机,以为现实中的行为才能化解困境,日积月累下我的共情力越来越差,别说感受不到别人的心情,连对自己的情绪感知都越来越低。

凡事讲逻辑、讲因果、讲客观、讲理性,就是不讲心情,周围的人觉得我是一个工作机器。

为什么我那么不在意自己的情绪?

我觉得自己得到了很多了啊,本职不错、副业不错、家庭不错,一些焦虑啊纠结啊烦恼啊似乎显得矫情,多少人的困境比我要大1万倍好么。

我脑子有个声音幽幽地说:“别得陇望蜀~要知足常乐~”

是的,作者洛莉也是这种想法。

她觉得自己是分手又不是离婚,比起那些离婚的人更幸运。她认为自己在小题大做,甚至为此向心理医生道歉。

但,她的心理咨询医生告诉她——

当她轻视自己的问题时,是在评判自己,也是在评判其他那些遇到的问题在她看来不够痛苦的人。

痛苦没有高低等级之分,轻视问题不会帮助你解决问题,痛苦就是痛苦。

唯一的方法是接受痛苦,并想办法解决它。

04:

总之,《也许》是我今年到目前为止看过最棒的书。不出意外,它也是我这一年看过最棒的书。

很多人以为心理学书籍、心理咨询师能帮自己解决某个具体烦恼。

其实不是的。

它们是让你正视自己、看清自己、定位出表象背后的真实问题

这本书我看得很慢,一页页地看、一段段地想,这是我难得的自我相处时光。

原本在飞速移动中变模糊的一切,似乎一点点地,又变得清晰起来。

希望也你在看这本书时,也能拥有这样的时光。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这本  这本词条  治愈  治愈词条  困境  困境词条  陷入  陷入词条  心理  心理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