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2020第一沙雕出炉:“我让员工一天设计100张...

本文作者:甘北&祝东风

首发公众号:甘北

这两天,我的朋友圈都被飞越旅行的创始人王小琴刷屏了。到处都是她张扬跋扈的聊天记录和各路大神以她为原型制作的彩色海报。

聊天记录太长,可以综合概括为以下几点要求:

1、设计师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初八,每天做100张图供领导挑选;文案辅助设计师,直到领导满意为止;

2、设计行业加班是常态和行规,所以无加班工资;

3、不许提出异议,因为上班时间的每一分钟都要用于工作。

槽点满满,一时之间我竟不知从何吐起。

即使不做设计我都能get到这些要求是多么无理,光是让我在网上现有的图库里挑出符合公司要求的100张,大概看到双目失明也没法在一天内完成。

其实我朋友圈里也没几个做设计的,但大家为啥在这件事上纷纷转发,跨界鸣不平?

因为它触动了每一个社畜受伤的小心灵!

试问,谁没有过被沙雕领导和沙雕甲方气吐血的经验?

电光火石、鸡毛蒜皮,丝毫不亚于跟家里那口子在被窝里打架,关键夫妻床头吵架床尾和,跟领导甲方)闹掰了不仅事做了钱没了,人还要在圈里吐槽一波毁你口碑断你财路。

所以社畜通常的态度只能是:手上打着“好的”,嘴里骂着“妈的”;发过去一个“么么哒”,心里说着“cnm”。

写这篇文章之前,我特地从网上收集了一些来自领导甲方)的令人发指的代表性智慧(障)语录,我就不信你们没听过:

1、“差点感觉。”

每次听到“差点感觉”,我就感觉自己差点死去。这种飘忽不定暧昧不明的暗示,分分钟想让人钻到屏幕那头看看他到底是什么感觉。

2、“我也不知道,你看着做吧。”

其实,很多甲方非但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也不知道自己不要什么。但人做出来他都不要,神仙嘛,又舍不得请。

3、“你们有名字里带金的设计师吗?”

是的,现在甲方要东西不仅得看风水,还要看五行。

4、“对,辛苦了,谢谢,但我们老板要改/中止合作,我也没办法。”

麻烦每一个brief出具给乙方之前,甲方的林林总总们确认个统一需求好吗?!中途改一万遍是作品问题也就算了,你们张经理否定王经理赞同李经理排斥吴经理的甄嬛戏码没人想了解。

5、“我还是觉得第一版好。”

我@#¥%……&*(@

6、“ps根本不能解决我的问题,请你们用Photoshop。”

好的,我们ps收费两千一张,photoshop收费两万一张。

7、“我要五彩斑斓的黑。”

撒泡尿照照五迷三道的你。

8、“虽然饱和度已经最高了,但我还是觉得这个白不够白”

您关掉手机的护眼模式看看呢?

9、“我希望这个logo在放大的同时能缩小一点”

我希望你在变瘦的同时能再胖一点。

10、“我要产品名称占80%!”,“这个产品名称怎么这么大?!”

手动微笑。

11、“我给你个示例,你就按这个做,要做的一样但不能抄,不然会侵权的,我说清楚了吗?”

你脑子还清楚吗?

12、“我喜欢这个,你给我做个差不多的就行了。”,“不知道为什么,我今天又不喜欢了。”

不知道为什么,我今天特别想一拳打在你的大脸上。

13、“这个稿子,都是我提的意见,就不要收稿费了吧。”

听你逼逼赖赖这么长时间,至少把精神损失费结一下吧。

怎么样,是不是超有共鸣?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领导看起来总是特别沙雕?

以王小琴为例,她的此举可能有如下三个原因:

第一,单纯就是想把人逼走。经济形势紧张,越来越多的公司利用或暴力或伪善的手段,或明或暗地对员工进行“优化”,反正肩负房贷和车贷的社畜们,除了忍耐也别无他法。

第二,单纯地脑子不清楚。仅从聊天记录来看,王小琴并没有对海报的制作提出明确的具体需求,只用了模棱两可的四个字“各种款式”。别说设计师了,我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被天马行空支配的窒息。

纯粹就是,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管他三七二十一,先做100版再说。更有甚者,他甚至不知道自己不要什么。只有你把作品交到他面前,他才能知道自己不要什么(手动微笑)。

对于这种事先不明确需求,不给定边界,甚至不排除雷区的老板,真的无fuck说。

很多高校的期终考试,起码还给画个重点。都以为毕业了不用再面临复习不完的恐惧,结果又掉进了一切皆有可能是重点的陷阱。

后来,飞跃董事长的回应恰恰佐证了这一点:“出品必须拿得出手,三张五张做不出效果,就做上100张试试。”

这种数量决定质量的蜜汁逻辑,董事长还是不懂事啊。

第三,“一味追求性价比”。认为出了钱就一定要多折腾。顶着创始人的头衔,抱着吃自助餐的心——只要出了钱,哪怕撑死自己也一定要成为整个餐厅肚子最鼓的人。走之前还不忘往嘴里塞个最贵的,手上拿个最沉的,回家路上还能嚼两下。

既不尊重员工也不尊重劳动成果,甚至不去了解行业的规则和生态,跨界指导、信口开河,我不要你觉得,只要我觉得。达不到我的口嗨就是你能力不足,总之有钱的就是爸爸,不摆个谱不提点要求好像显不出自己屁股大。

很多领导在面对下属的时候,根本就不是管理者的姿态,而是消费者的姿态。质先摆旁边,量越多越好,起码让我看到自己的钱实打实换来“物超所值”的东西。

都说公司和雇员是平等关系。但对于很多领导而言,我付了钱,我就是爸爸,爸爸想打你就打你,想骂你就骂你,拥有绝对的差遣权力。

简而言之,我尊你卑。

曾看过一个hr吐槽,说现在的95后一点眼力见儿都没有。约应聘者一起吃饭,饭后对方竟不知道帮她收拾餐具,大叹现在的年轻人情商为零,一定会被职场淘汰。

看完以后我真想问一句,您选员工呢,还是选丫鬟呢?小姑娘是进来工作的,还是进来请你吃饭给你端盘子的?如果这是hr潜意识里认为的最基本的职场规矩,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如此不可理喻的畸形潜规则,好像已经运行了不少年。

我相信这种心态很多用人单位都有,我给你发工资,就有指使你的权利。理直气壮地让你加班,跑腿拿快递买饭买咖啡、接自己孩子上幼儿园……我真的很好奇,一个不懂得尊重员工的公司,到底能创造出什么业绩。

钱是买不来人心和凝聚力的,只有尊重和真诚才可以。

更何况,大多数时候,钱还没有给到位。

领导和员工的相处过程中,很多上级都无法切实地认识到,不仅是他在挑选员工,员工也在挑选公司。

越好的公司越会注重员工的人格尊严、工作环境甚至是家庭情况,比如提供下午茶、制定家属福利、设置妈妈房和按摩室……哪怕只是表面的功夫,也能让人感到温暖。

当下的商业环境里,不少领导正在把“狼性文化”作为公司文化。它的要义应该是上下团结一致,无畏地面对挑战;而不是领导化身为狼,对着内部员工一通乱咬。

每每看到类似的新闻,我总能隐隐绰绰地体会到一种更深层次的无奈,中国为什么出不了好的作品?因为资本是等不起的。

他们不要求你,更养不起你花很多时间去打磨一个精品,速成然后赶紧进入下一轮才是常态。设计师或许是逐梦的,但商人是逐利的。

这是经济环境所决定的,谁也没有耐心去养一个梦想,更不愿意在回报不详的前提下进行投资。以量取胜,量中择优,选出“相对而言比较好”的就行了。

上行下效的凑合,都在与时间和资本赛跑,迎来的是千疮百孔的胜利。

我突然想到去年的爆款动漫《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导演饺子。在推出这部创造了国产动画电影票房新纪录的电影之前,饺子其实还有一个名作——《打,打个大西瓜》,一经发布即火遍全网,先后获得国内外三十多个奖项。

但在打造这部动漫的时候,饺子从高校辍学,没有收入,三年零八个月的制作周期完全靠母亲每月1000块钱的退休金撑着,甚至从没走出过自己家40公里的范围。

因为动漫的制作需要大量的成本,在国内动漫生态还不成熟的时候,资本并不愿意听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讲述关于梦想的故事。如果不是饺子母亲的鼎力支持,他的处女作恐怕会宣告流产,也没有《哪吒》什么事了。

《打,打个大西瓜》,耗时近四年,最后成片只有16分钟,足以想见在没有足够资本力量扶持下,动漫制作的艰难。

有人坚持住了,有人中途放弃了,有人死于黎明前的黑暗了,资本在作恶的同时,到底是无奈惋惜更多,还是浑然不觉更多呢?

-甘北原创-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沙雕  沙雕词条  出炉  出炉词条  员工  员工词条  设计  设计词条  2020  2020词条  
经验

 大学生暑期兼职如何防止被骗

暑假,不少大学生四处寻找兼职工作。但佛山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日前指出,目前暑期诈骗学生行为有抬头趋势,其中以招聘和介绍工作为名诈骗的案件比较多发。一些犯罪分子利用...(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