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我开豪车,凭什么就该被你骂

一个接一个,不知不觉已经连续刷了两个小时的抖音。正在等待下一条视频加载的时候后,突然屏幕上方跳出《法拉利深夜撞车,驾驶员与副驾驶乘客当场身亡》的新闻推送。带着嘲笑点入,除了可惜一辆豪车,没有丝毫同情,"谁让你买法拉利,不撞你撞谁"。

今年2月,江苏一辆没有悬挂号牌的全新的保时捷Panamera超速行驶,闯过红灯的十字路口时,撞上一辆正常行驶的SUV。事后Panamera车头全毁,SUV也几乎报废。保时捷驾驶员没有庆幸车祸未造成人员伤亡,反倒是当天下午又去保时捷4S店全款买下一辆同款现车,当场开走。

今年7月,杭州一位陈女士驾驶一辆黑色奔驰SUV,随后失控撞上十字路口的人群中,造成4死13伤。事后这位女车主极为冷静的描述了当时所发生的一切,其身份也出现了多个版本,医生、律师、公务员,以及其丈夫的身份背景也被一一曝光。

为何只关注豪车

已经超越美国的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根据数据,仅2007年上半年全国就发生15.9万起交通事故(现在已经不公布相关数据,所以只有10年前的)。要知道,2007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只有0.57亿,到了2017年这个数字已经翻了近6倍,随之上升的交通事故率也可想而知。

但你是否发现。每日无数起车祸,往往有豪车牵涉其中的总能在网络上传播开来。先前我们举例的两起车祸就是如此。不但豪车本身成为话题,而豪车车主的身份、动机、事故细节总是百姓和媒体们乐于讨论和炒作的话题。是某某集团公子千金还是公司高管?买车的钱来自继承家产还是网贷公司?他在哪里还有多少亿万资产?副驾上的是二奶还是原配?

只是仇富吗?

为何车祸千千万万,唯独我们只在意豪车?仇富,是不少普通百姓的共同心态。路上遇见百万豪车横梗在路旁,“活该”——是十人走过,九人心里冒出的独白。网络上,哪辆法拉利超速行驶车毁人亡的消息,文章评论下清一色点赞。仇富已经被当作理所当然,也是媒体们喜闻乐见,而且是为数不多可以炒作的新闻元素。

中国在经历高速发展之后所出现的贫富差距是仇富心态的主要来源。而在体现财富方面,不能上路的亿万豪宅一般都隐秘在高耸的树丛之后,而富豪们在服装上的品味参差不齐,很能体现自己的身价。此时,豪车成为了区分普通人和有钱人最好的办法。至此,歧视的标签就被贴在豪车之上。

浮躁的人心与低下的阅读率

除了财富,高速发展还带来了快餐文化,不愿意花更多的精力去了解事物的本质。读书这种最普通的学习或娱乐方式只能存活在学校之内,据统计,2017年中国成年人纸质图书人均阅读只有4.6本,不到一些西方国家的十分之一。人们更乐于选择简单、无脑、没有营养的东西来打发时间,雅俗也不再共赏。豪车这种工业传奇只能让少部分爱好者津津乐道,对于大多数普通人,它只是谈资和八卦的来源。

科技不断发展,越是暴露出人性的原始。奇葩的网络综艺早已取代电视中的主旋律;抖音快手无止境的推送来满足最原始的欲望;贴心的外卖把每一次减肥的决心留在床上。

网络是负能量最好的土壤

中国网络行业的高度发达,中国的亿万网民才是背后的主导。习惯跑去图书馆去解决一道难题的时代已经不在,现在只需动手百度一下就行。而在未来,越来越懒惰的后代们连百度都懒的打开,因为会有人工智能来帮他们完成回家作业。

所以对于豪车冷嘲热讽真的是我们仇富吗?当然不全是,精神世界匮乏的我们只是拿豪车当成我们日常生活的“零食”,用偏差的三观来塞满我们在996与997之后那快要消失不见的碎片时间。

在如今的社会最喜欢塑造平民英雄,因为他的经历是白日梦最好的素材。而当这个平民英雄即将到达顶点时,摧毁他就是成为整个社会最乐于看见的戏码。这种戏剧性的反差可以吊起更多人的胃口,让这一条新闻有更高的点击率。

现在,用“缺乏创新”、“毫无诚意”等词汇来报道苹果公司每年的发布已经是科技媒体中的政治正确。而国内那些所谓的手机大厂也喜欢在PPT中赢下与iPhone的对比。数码键盘侠们,每天就梦想着这家市值1万亿美元公司破产的那个一刻,然后新闻之后留下评论:“看吧,我早就说他不行了”。

豪车和他的车主们在中国就是被贴上标签的一群人和物。在享受资产给他们带来的快乐之后,他们还必须承担起被社会娱乐的义务。这当然不公平的,如果我有这机会,我想我还是会坦然接受整个社会给我的责任。

不管你生活在哪里,有钱还是要低调,因为财富就是原罪。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我开豪车,凭什么就该被你骂  什么  什么词条  
汽车

 车身抖动的原因是什么

当今时代,汽车已经是我们日常出行不可缺少的一种交通工具了,那么车身抖动的原因是什么呢,我来阐述一下我的意见。操作方法01:车速和档位不符,会导致车身抖动,当你的...(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