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新时代,大国良师该从何生长?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赵国祥经过调研发现,当前教师教育的堵点包括数量不足、质量欠佳、在岗教师培训、对师范大学师范专业支持力度不到位等4个方面。他认为发挥师范院校培养教师的主体作用,高水平非师范院校教育学院要实现以学术型人才为主到聚焦中小学教师培养的转向,遏制“去师范化”的加剧。赵国祥代表的建议抓住了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的三大重点,是可以从根本上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好建议。

首先,让最优秀的学生进入教师预备队,发挥师范院校培养教师的主体作用。建议政府部门通过发展规划、政策调控、资源倾斜等方式,引导师范院校加大师范类专业和师范生培养的比例,确保教师培养主业地位;通过提前批次录取和入校后二次选拔等方式,吸引乐教、适教、善教的优秀青年选择就读师范院校和师范类专业;在地方师范大学,尤其是在地方师范学院中,实施师范生公费教育制度;尽快全面启动实施师范院校和师范类专业认证,确保教师培养有特色和高质量。

可以参考芬兰的经验,芬兰能够吸引全国最优秀的人才从事教育行业,特别是当小学老师,而且申请教育专业的几乎都是大学入学考试前20%的学生。据报道介绍,教师在芬兰是一个要求很高的职业,2011年赫尔辛基大学的小学教育专业共有2400人申请入学,但仅录取120人,特别考察申请人对教师专业的认识和选择教育专业的动机,也就是当教师的初心。

其次,高水平非师范院校教育学院要实现以学术型人才为主到聚焦中小学教师培养的转向。高水平非师范院校参与举办教师教育,不仅可以增加优质教师教育的供给量,还可通过引入外部竞争,形成“鲇鱼效应”,以增进整个师范教育体系的办学活力。进入新时代,高水平非师范院校以“三个转向”为抓手,切实提高教师教育参与度——

一是在人才培养上,实现以学术型人才为主到聚焦中小学教师培养的转向,国家采取切实措施,提高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地位,使之成为让社会羡慕的职业,增强职业吸引力;

二是在科学研究上,实现以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为主到聚焦基础教育理论的转向。围绕教师教育学、教育领导与管理、学校课程与教学、学生发展与心理、职业技术教育等研究领域或学科方向,采取切实措施;

三是在服务面向上,实现以高教战略决策服务为主到聚焦教师教育实践的转向。要努力构建以高素质复合型师范生培养、创新型教育家培育、高质量教师教育学科建设以及教师教育的全方位问诊把脉等为主要形式的服务体系,以实现服务面向上的教师教育实践转向。

最后,提高教师资格考试报名条件,遏制“去师范化”的加剧。教育部出台教师资格考试措施,意在解决长期以来非师范类毕业生无法进入教师队伍,部分地区大量使用无编代课教师和不合格教师的问题,打破教师职业终身制,建立教师能进能出的机制,进一步规范教师队伍管理,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然而,师范教育有它的特殊性,虽然教师资格考试有笔试、面试,但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和教学基本功等,由于合格线要求偏低,临时突击就能通过的不在少数。这跟正规的师范教育培养的学生不可同日而语,很多学校叫苦不迭。无视教师教育的特殊性,降低教师入职门槛,必然会造成教师素质的整体下降,影响教育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新时代,大国良师该从何生长?  良师  良师词条  新时代  新时代词条  大国  大国词条  生长  生长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