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遏制近视低龄化,家长的积极引导很关键

2016至2017学年度,北京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58.6%。市教委巡视员王定东表示,未来将通过加强视力分级管理、鼓励学校为学生建立视力档案、推广形体健康教育等方式,进一步深化中小学防近视干预,降低校园“小眼镜”低龄化趋势。北京市投入1.1亿元完成了对全市1278所中小学、35058间教室及黑板照明的标准化改造。(6月14日北京晚报)

现如今,视力不良已经成为影响中小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由相关数据可知,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的问题依然严峻,甚至呈现出明显的低龄化趋势,对中小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为什么中小学生的视力不良问题会愈演愈烈呢?我认为,原因有三:其一,中小学生学业负担重,再加上额外的超前教育,他们不得不长时间低头伏案学习,进而用眼过度;其二,所处环境灯光过暗或过亮会加大用眼疲劳;其三,随着智能产品的普及,现在的中小学生过早地接触电子产品,色彩多样、快速变化的屏幕对眼睛有一定的辐射,再加上电子产品吸引力大,学生经常近距离用眼,导致用眼负荷增大。

针对目前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的问题,各个地方已陆续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比如,北京市已投入1.1亿元完成了对全市1278所中小学、35058间教室及黑板照明的标准化改造。同时,还会通过每年免费开展中小学生健康体检、推广形体健康教育等方式,进一步深化中小学生的防近视干预。这些措施着重强调学校、社会的作用,虽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还不足于完全解决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的难题。我认为,家庭教育也是遏止中小学生近视低龄化的重要一环。

一方面,家长要有保护孩子视力的意识,协助学校、社会使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及时纠正孩子的错误用眼行为,使孩子养成用眼卫生、读写姿势正确的良好行为习惯。并且,当孩子眯着眼、歪着头看东西时,要及时进行视力检查,积极为孩子寻找科学专业的矫治方法,避免假性近视变成真近视或近视度数加深。

另一方面,家长要丰富孩子的业余生活,加强户外运动锻炼,避免用眼过度。首先,家长要合理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避免长时间疲劳用眼。其次,家长应该与孩子一起参加户外运动,这样既可以放松、调节孩子眼睛的压力,又可以拉近与孩子的情感距离,一举两得。

中小学时期是学生探知外界的重要阶段,如果视力变得模糊,还怎能清晰地建构自己的认知?因此,关心中小学生的视力并非是小事一桩,既需要学校、社会发挥作用,也需要家长的积极参与。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低龄化  低龄化词条  近视  近视词条  遏制  遏制词条  引导  引导词条  家长  家长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