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是时候重新审视班主任的选用标准了

据长江日报报道,武汉某初中体育老师罗瑛当上班主任后,要求全班每天早上绑沙袋晨跑,三年来,除了下雨,从不间断。作为一门副课老师,她带课任务不重,没课时都会到教室跟班听课,观察学生的表现。“我们班成绩不是最好的,但进步是最大的。体育老师的优势是可以撇开成绩,从另一个角度认识学生。”

这则新闻之所以成为亮点,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班主任罗老师是一位体育老师。在实际的班主任任命中,音体美、史地生等所谓的“副科”教师一般不会担任班主任。从这个意义上说,罗老师成为学生心中“罗大大”,我们不但能从中看到该校领导的用人胆识和眼光,也看到副科教师不能担任班主任之类的观念僵化、过时。

班主任是全面负责一个班级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他既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也是班级全体任课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协调者。

从2009年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中,我们也不难找出这样的规定:“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也就是说,只要能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就应该允许所有学科的教师担任班主任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所谓的语数英等主科教师在班级学习成绩的管理上有先天的优势,但事物是有着两方面属性的,副科教师往往也能在综合素质提高、特长培养等方面体现班级管理特色,关键是担任班主任角色的教师能否全面贯彻国家和学校的教育方针,能否真正去关爱每一名学生的成长。罗老师闪亮的班级管理“成绩单”无疑给我们的学校管理者和学生家长以深刻的启示:是时候重新审视固有的班主任选用标准了。

在笔者二十多年的任教生涯中,也曾遇到一些史地生等副科教师担任班主任的事例。他们尽管多是在学校班主任人选紧张时“上任”的,却干得有声有色,班级成绩并不逊色于其他由主科教师担任班主任的班级,有一位教历史的袁老师还继续担任若干年的班主任

可以说,只要学校着眼于教师是否具备班主任的基本素质,不但众多教副科的教师会因此脱颖而出,也能极大地拓宽学校选用班主任的渠道和范围。这不是很有实际意义吗?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审视  审视词条  班主任  班主任词条  选用  选用词条  重新  重新词条  时候  时候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