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高额重修费岂是激励学生好手段?

“大一挂一门课只交80元,大二涨到了1学分100元,如今1学分要300多元,一个毕业设计10学分就要交3860元。”近日,长春科技学院多名学生反映,该校收取高额重修费,且逐年上涨,自己无力承担。对此,校方工作人员表示,学校确实有收重修费的规定,一是为了激励学生不挂科,二是为了响应国家政策,让学生修满学分顺利毕业。(4月14日澎湃新闻)

学校收取高额重修费,先不说其是否违规,单说其目的“一是为了激励学生不挂科,二是为了让学生修满学分顺利毕业”,就经不起推敲。

不可否认,现在有许多大学生,思想上不思进取,学习上懒惰散漫,“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每到考试时“临时抱佛脚”,临到毕业才发现整个大学阶段碌碌无为,学无所成……然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难道仅仅是学生的本性使然?大学教师和学校管理就毫无问题吗?

一直以来,大部分高校最基本的管理理念都是“因为大学生都是成年人,所以应当注重培养他们的自主行为习惯,发展他们的自由个性”。当然,从理念本身来说,这无可厚非。但是在我国现有的教育体制下,基础教育到高中阶段基本上都还属于高压严管的“应试教育”,而大多数高校则是实行“严进宽出”的模式,这往往就导致许多思想不够成熟、意志力不够坚定的学生一旦到了大学阶段,便人为地放纵了自己,放松了学习,放弃了信念……自然也就很容易沦陷成为大学人生路上的看客。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作为背负教育、引导职责的高校、教师采取一些必要的激励措施、鞭策办法自然也就成了应有之举。

那么学校采取收取高额重修费来激励学生不挂科的办法是否可行呢?对此,笔者认为,如此做法实不可取。因为高校与学生本就是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虽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但如果学生考试总挂科,作为教育者的学校和教师也应担负不可推卸的责任,而不是只将“交重修费”的板子打在学生身上。再说,如果真如学生所说,“学校要求有一定挂科率”,且重修费一再上涨,是不是学校有“创收”的猫腻?

当然,在学校、教师的一再努力之下,有少部分学生仍屡教不改,导致完不成学业任务,那么学校采取责令重修的办法,也是一种对他们负责的态度。不过,不断上涨的“重修费”,不仅无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反而还会激发他们的逆反心理,那又显然有违学校的教育初衷了。

所以,作为高校,要提高教育质量,提升育人水平,还得走出“不是放任自流,便是强征暴敛”的管理误区,而应从改变教育观念、管理方式上做文章,采取更多更好的宽严相济的教育方式方法,才能充分调动起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为他们能够学有所成,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打下牢实的基础,这才是高校应有的教育观和育人观。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生好  生好词条  重修  重修词条  高额  高额词条  激励  激励词条  手段  手段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