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大学表白教育,补的是基础教育的课

据报道,四川西南航空职业学院投入近300万元,建造“表白花园”。整个花园有着停止在“5:20”的巨大时钟、九颗心组成的真爱之门、九十九级阶梯的真爱大道,以及象征青春爱恋的青苹果红柿子树等象征爱情的景观。11月9日,该学院99对学生情侣,在院长的见证下集体表白。面对外界的质疑,校方表示,这一表白活动只是学校情感教育的一个方面,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情感。

这样的活动,重点当然并不是情感的内在激发和养成,而是表白的形式。如果一定说这也是教育的话,那么,确切地说,这不是情感教育,而是情感表达教育

情感的表达,本应该和喜怒哀乐一样,是人的自我感受达到一定程度后,通过语言、动作以及其它形式,而进行的外在呈现,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对于年轻人来说,表达对异性的喜欢和爱恋,更应该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怎么到了大学,反而需要我们大张旗鼓地进行“情感表达教育”?

究其根源,无外乎两点:一是我们向来不重视感情的表达,二是我们曾经压制了青少年学生在爱情方面的表达。

中国人向来是不大注重情感表达的。我们看重的是人的品行,而非一切外在的形式,包括语言。“巧言令色鲜矣仁”,一句话就把感情表达与感情本身割裂开来。不必说太远,往前推三十年,夫妻之间、亲子之间,也几乎没有表达感情的语言和动作。不管是羞于表达、怯于表达,还是耻于表达,最后的结果都是,人们不会表达,也就不再表达。亲人之间关心的,也只是物质生活状态,而不是内在的心理感受。

三十年来,中国社会的文化氛围发生了很大变化,曾经的不擅表达,几乎要走向另一个极端——滥于表达。电视、网络等在情爱方面,都掀去了含蓄的面纱,变得率性而无所顾忌。受此影响,近年来小学生之间也会闹出各种“表白”,只不过一般成为笑谈。反而是年龄愈大,在表达感情方面愈谨慎。

一个人的青春期是感情生长最迅速的时期,也是表达愿望最强烈的时期。遗憾的是,这个年龄正处于中学时代,学校教育很少引导学生恰当而正当地表达,尤其是对于中学生之间爱意的萌发,常常是学校和家庭双方面围追堵截,不给感情留任何出路。这种环境下的学生,即使内心里暗流涌动,表达上也是偃旗息鼓。到了大学阶段,人的心思不复单纯,正常的情感表达反而困难了。于是,督促年轻人表达爱意,就成了父母和师长的一个任务,一份心事。

这样看来,大学生确实需要补上情感表达教育这一课。在肯定该学院用心良苦的同时,也希望这一教育不必重金打造物质形式,否则,恐怕未必能生长出真正的爱情。值得思考的是,这马后炮似的教育,好像有点失了时机。在基础教育阶段,我们是否应该引导学生恰当地表达情感,尤其对爱情的萌芽不能一味地压制呢?毕竟,学会正确地表达感情,也是一个人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方面啊。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词条  表白  表白词条  大学  大学词条  教育  教育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