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警惕中小学校园暴力事件中的“帮派化”现象

日前,有媒体报道,重庆市某中学一名初二男生,因帮同学家长去黑网吧找回同学,遭当事同学纠集十多人围殴致死。这再次让校园暴力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学校附近的居民称,校外的黑网吧长期存在,也经常出现学生打架的事,大家都习惯了,谁也没想到会出人命。

据粗略统计,仅今年上半年,媒体公开报道的校园暴力事件就多达30多起。不久前,江西永新一女生因管理同学,与其产生矛盾,遭七八名初中生围殴下跪掌掴;浙江庆元的四名初一男生将一名小学一年级男孩关在黑屋里殴打,用绳拴脖、烟头烫身;广东汕尾的一名初中女生被十名女生扒衣服殴打,被拍裸照、视频并上传网络,如此案例,不胜枚举。人们不禁要问,如何根除校园暴力

值得注意的是,校园暴力在中学阶段多发,并且呈现出团伙化作案的特点。广西大学社会学专业的学生曾做过一次问卷调查:“校园暴力主要发生在什么阶段?”92.9%的受访者选择初中、高中,7.1%的受访者选择大学。上述案例中,参与人数有4人、10人、十几人不等,并且男女生均有涉案;作案方式除了徒手之外,还采用绳子、烟蒂、棍子甚至刀具等;作案情节有围殴致死、掌掴逼人下跪、关黑屋子、绳拴烟蒂烫身、扒衣服、拍裸照、上传视频等,手段非常残忍,甚至涉嫌违法。另外,种种迹象表明,施暴者存在着“帮派化”背景,值得有关部门重视。

然而,现实情况是,各有关方面对于校园暴力尚缺乏有效的应对之策。虽然很多学校都开设了法律知识课,但是重知轻行,并没有培养起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和责任感。一旦校园中出现暴力性伤害事件,往往热衷于追究学校的责任,而对于当事双方,除了安抚受害学生外,就是从保护未成年人的角度对涉事少年淡化处理,忽略了相应的教育与惩戒。

要解决校园暴力问题,除了健全法制,明确学校、家庭、社会对孩子的教育惩戒权利与责任外,还要遵循教育本身的规律。据本人多年的观察研究,中小学生的成长过程往往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适应成长期(小学一二年级、初一、高一),分化变动期(小学三四年级、初二、高二),相对成型期(小学五六年级、初三、高三)。中小学生的“帮派化”现象一般在适应成长期中萌芽,在分化变动期中强化,在相对成型期中固化。要真正有效遏止中小学校园暴力事件中的“帮派化”现象,就要关注分化变动中的小团体现象,关注相对成型期的生涯规划教育。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孩子远离帮派,远离暴力。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帮派  帮派词条  中小学  中小学词条  警惕  警惕词条  暴力  暴力词条  现象  现象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