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评论大赛】传统文化与全民娱乐要相处,更要相融

近日,文娱作品“丑化”传统文化现象引起舆论热议。先是由陈凯歌执导的《道士下山》备受关注。中道协代表道教界谴责《道士下山》丑化道家,并声称陈凯歌是卖国贼。再是贾玲因原创喜剧作品引发“木兰门”事件。一个“丑化”了道教,一个“丑化”了巾帼英雄。而之所以会引发“丑化”言论,究其根源,是传统文化遇上全民娱乐时代所产生的火花。

火花一朵朵,既显现了文艺创作的繁荣景象,又折射出一些问题。7月18日东方卫视《欢乐喜剧人》节目组及贾玲本人都对观众做了回应及道歉。我们能看到媒体及当事人的积极态度。话说回来,两起事件中的新闻人物陈凯歌和贾玲其实只是呈现火花的直接人。也就是说,即使没有他们,此类事件也会发生在其他人身上,这是传统文化必须接受的一次挑战。

从微博“话题讨论”到微信“摇一摇”,娱乐早已不仅仅局限于一个人或一个小圈子,而是全民参与。然而,正因为是全民参与,便有了全民追捧、全民吐槽,乃至全民创作的“盛况”。为了满足受众越来越高的文化需求,文艺工作者的创作激情空前高涨,更有非专业人士跨界创作。这种环境造就了一批好作品,也造就了一批人,同时也让一些文艺工作者纠结,在创造时要传统还是要娱乐?其实没必要纠结,两者都要保留。

不知何时起,真人秀节目大行其道,整个电视机像被刷屏似的。广电发出通知,明确指出一些节目“有意思”但没意义等诸多问题。而那些成功的真人秀节目,其实都是传统文化与娱乐完美融合的产物。比如,呼吁关注亲子关系的《爸爸去哪儿》带观众感受传统中沉默的父爱。或许有人会问:我怎么看不到传统文化的影子?其实是你把传统文化狭义化了,传统文化并非只是古村落、汉字、戏曲、汉服、相声等中国符号,更多是指悠悠华夏五千年的人文、情感及价值追求。

当然,丢了娱乐精神、不能与时俱进的传统文化,即便内涵再丰富,也很可能会遗忘在历史里。回归贾玲、陈凯歌事件,他们是让传统文化接受洗礼的践行者,我们无法评判他们的对错,而更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处理传统文化全民娱乐的关系?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词条  全民  全民词条  相处  相处词条  大赛  大赛词条  评论  评论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