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偏才”、“怪才”的成长土壤怎么没有了?

所谓“偏才”、“怪才”,就是在某一学科领域有特殊兴趣、爱好、专长、潜质和独到见解的学生,而这类学生一般在另外某一领域又非常薄弱。

世上本没有“差生”,教育失误太多了,慢慢才有了越来越多的“差生”。的确,孩子们从呱呱坠地到上学之前,个个活泼可爱,聪明伶俐,是家长的宝贝疙瘩,家长对孩子的未来充满了无限愿景。

那么一个个可爱的孩子是怎样变成“差生”被抛弃的呢?

第一步:老师唯分数论,给班级成绩排在后面的学生贴上了“差生”标签。孩子入学之初,对校园充满了好奇,对老师充满了崇敬,对读书充满了期待,对未来充满了向往。

可是,入学一段时间后,有的孩子因为上课好动,经常遭到老师的责罚,如果学习成绩一般甚至偏差的话,慢慢就成了老师心目中的“差生”。有的孩子因为贪玩,经常写不完作业,成绩较差,被老师在课堂上训斥,自然而然的就成了老师心目中“差生”。

时间再长点,经历一年或几年,一次次考试,一次次排队,老师把学生人为地分成了三六九等,尖子生、中等生、边缘生、后进生,每个学科又都有边缘生、后进生,这样一个班里的“差生”就有十多名。这些学生不受老师待见,遭到同学鄙视。

一纸试卷成了学生的判决书,一句“孺子不可教也”,就贴上了“差生”的标签。学生一生发展的灾难便由此开始了。

第二步:家长因为孩子成绩不佳,觉得自己教育无方,丢面子,把孩子推到了“差生”的边缘。

由于孩子分数差,家长一次次受到老师的约见或训话,孩子在家长眼里慢慢没了原先的可爱,没了原先的聪明,没了原先的憧憬。

当家长会上班主任念成绩、搞分析时,成绩差的学生的家长更是觉着睁不开眼睛、抬不起头来,面子、自尊遭到极大伤害。回到家,对孩子一次次训斥、一次次责骂、甚至一次次的拳脚相加。一而再、再而三,原先聪明的孩子渐渐变成了“笨蛋”,原先可爱的孩子渐渐变得可憎甚至可恶了,挫败感、失望甚至绝望萦绕在心头。因此,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失去了定力、失去了耐心、甚至失去了理性。

原本在学校遭到鄙视,想在家长这里得到帮助、摆脱困境的孩子感到了无助、无望,自信和自尊都丢掉了。家长“协助”老师把孩子推到了“差生”的处境。

第三步:孩子在网吧里找到了成就感,在歌舞厅有了发泄感,从社会闲散人员中找到了 “志同道合”者,这些孩子在社会上找到了“差生”的归宿。

在网吧里,有的孩子成了网络游戏高手,“兴趣”仿佛又回到了从前。在歌舞厅,优美的歌喉得以展现、优美的舞姿得以蹁跹,在掌声、呐喊助威声中,“激情”仿佛又被点燃。在哥们那里,“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个个讲义气、敢担当,仿佛找到了做人的自信和尊严。

老师的负面评价,家长的无力相助,社会的万象包容,聪明可爱的宝贝疙瘩,就在学校与家庭的两点一线空白地带,走进了无所不有的大社会。三大教育失误,彻底完成了产生一个“差生”的历程。

哀哉!学生个体之间有差异,智力优势各不同。智商有高低,觉醒有迟早,这本来就是因材施教的基础。然而,老师功利性的片面评价,家长教子无方的无奈,使一些学生兴趣没了,聪明没了,可爱没了,成了“朽木不可雕也”的“差生”。时间久了,学生自己也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差生”,既然自己已经差了,那一切都无所谓了。于是大家真正看到的就是一个放荡不羁的“差生”。

淘汰式的教育体制使“偏才”、“怪才”失去了成长的土壤。在家长只看重分数、学校只看重成绩、主管部门只看重升学率的当下, “偏才”、“怪才”就被整齐划一的教育模式给同化了,其好奇心、科学兴趣被抹杀在萌芽状态。“偏才”、“怪才”很难进重点初中,接着又很难进重点高中,中学校长实名推荐的名单中怎么会有他们呢?从首次中学校长实名推荐上北大的名单中也可看出,入围的学生没有一个是“偏才”、“怪才”,基本上都是 “全才”。 没有了“偏才”、“怪才”成长的土壤,他们很难侥幸存活下来。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偏才  偏才词条  怪才  怪才词条  土壤  土壤词条  成长  成长词条  没有  没有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