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多地争相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免税行业前景可期

  省级两会接近尾声。证券时报记者梳理发现,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在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被频频点题。截至目前已经有超过20个城市提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候选者主要来自省会、计划单列市,但也有洛阳这样的历史名城。

  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新发展格局下,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是中国城市群建设的必然选择。“十四五”期间,除了北京、上海、重庆等万亿级别消费规模的城市,还会有更多城市能够初步完成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特别是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将发挥引领作用。

  虽然2020年社会零售品消费规模的同比增速最终未能转正,但消费仍是经济稳定运行的“压舱石”。2021年,市场对消费在稳增长中发挥更大作用寄予厚望,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普遍增加了消费方面的着墨。

  记者梳理发现,截至目前已经有超过20个城市提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覆盖超过20个省份。有些省份的候选者不止一个,如:广东的广州和深圳、浙江的杭州和宁波、山东的济南和青岛、福建的福州和厦门、辽宁的沈阳和大连、河南的郑州和洛阳。

  从社会零售品消费规模来看,这些候选城市中,虽有规模过万亿的上海、北京、重庆等,更多的是千亿级别规模的二三线城市。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是中国城市群建设的必然选择。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为核心,还将呈现不同层级的消费城市群,打造新型消费圈,服务双循环发展战略。

  正如广西所提出的,2021年要打造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完善城乡融合消费网络,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广东则表示,除支持广州、深圳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外,还提出要布局一批区域消费中心城市。

  北京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大力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持续吸引国内外知名品牌首店首发,完成22个传统商圈改造提升。

  上海一直是全国发展“首店经济”的领头羊。上海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消费升级行动计划,做强首发经济、夜间经济、品牌经济。上海市商务委介绍,“十四五”开局之年,要打造一批首发经济示范区和新品发布地标性载体,力争新增首店800家。

  2020年离岛免税购物十分火爆。除离岛免税外,免税业态还包括口岸免税、市内免税。各地的政策内容中已经重点提及了推动市内免税、口岸免税发展建设,多地政府也将其纳入2021年工作重点。上海提出,力争2021年实现市内免税店新政策落地。北京提出要优化布局免税店。广东要推动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市内免税店。云南表示要布局建设口岸免税购物店、高端综合商业体和步行街。国信证券(行情002736,诊股)大消费组组长曾光曾表示,消费力回流和经济内循环使得中国免税市场的空间很大。

  不过洪涛也指出,北京、上海和海南等地的探索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但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最忌讳的是千城一面的同质化,否则难以形成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广州、杭州加快直播之都的建设,杭州还提出打造世界电商之都,这些模式多样、特色明显的差异化发展方式值得肯定。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庞超然也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首先要对标合适的城市来做规划。

  近期,海南明确,“十四五”时期要基本建成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洪涛预计,“十四五”期间,除了北京、上海、重庆等消费能力强的城市,还会有更多城市能够初步完成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如广州、深圳、成都、苏州、杭州等。

境外消费回流提速 免税行业前景可期

  日前印发的《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提出,鼓励重点城市增设一批离境退税商店,在确保有效监管、风险可控前提下,在符合条件的离境退税商店推广开展“即买即退”业务。增加海南离岛免税城市和门店。

  专家表示,通过增设离境退税商店、免税店等措施,能够促进入境旅游和消费增长,引导境外消费回流。免税行业前景可期。

  促进入境消费

  离境退税是指境外旅客在离境口岸离境时,对其在退税商店购买的退税物品退还增值税的政策。根据相关规定,在离境退税商店内,只要在我国境内连续居住不超过183天的外国人和港澳台同胞,同一境外旅客同一日在同一退税商店内购买退税物品满500元人民币,离境日距退税物品购买日不超过90天,且所购买商品由境外旅客本人随身携带或托运出境,即可享受退税。

  “离境退税的意义在于促进入境旅游和消费增长。”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称,增设离境退税商店,能够给境外消费者提供更便利的退税服务,降低境外旅客旅游购物成本。扩大离境退税范围,吸引入境旅游可进一步活跃国内消费市场,有助于扩大内需。

  对于哪些城市有望增设离境退税商店,付一夫认为,除海口和三亚外,诸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此类城市也有望增设离境退税商店。“这些城市经济基础雄厚,国际影响力大,同时又是入境游的主要城市。”

  引导消费回流

  增设免税店、引导消费回流成为不少省市今年政府工作的一项重点。

  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地方政府工作报告发现,2021年一些省市明确提出要引导境外消费回流。

  广东提出,推动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市内免税店,引导境外消费回流。北京提出,优化布局免税店。大力发展免税经济,促进境外消费回流。云南提出,布局建设口岸免税购物店、高端综合商业体和步行街,加快培育国际和区域消费中心城市。

  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境外消费明显回流。2020年,消费品进口比上年增长8.2%,海南免税店销售额增长1.27倍,一些中高端品牌销售额增长30%以上。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司长朱小良表示,国产商品品质不断提升,进口渠道不断拓宽,免税购物政策不断完善,加之疫情影响居民出境,境外消费明显回流。

  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所长董超表示,海南离岛免税店销售额大幅增长,释放了我国境外消费回流趋势加快的信号,更多中高端消费开始在国内落地。下一步只要我国有针对性地加大消费体制机制改革,营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际消费环境,中高端消费将释放出巨大潜力。

  免税业发展潜力巨大

  不论是增设离境退税商店,还是布局免税店,都有利于促进免税业的发展。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表示,当前在全球疫情影响下,抓住机遇让消费回流是关键。从长远看,免税业要苦练内功、提升服务水平,才能为消费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能。

  安信证券报告称,目前,北京、上海等拥有庞大出入境客流的城市仅开设了1至2家小型市内免税店。对标韩国首尔12家免税店,我国一二线城市市内免税店发展潜力巨大。

  中信建投(行情601066,诊股)报告预计,到2025年我国免税业市场将突破1500亿元,长期看或突破2000亿元。

  付一夫表示,布局免税行业正当时,通过增加免税店数量及免税商品种类、提升免税购物限额等措施,可精准锁定特定消费人群并为之提供丰富的消费选择,且不会对全国零售体系及生态造成较大冲击,可谓是承接海外消费回流的有效抓手。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免税  免税词条  争相  争相词条  前景  前景词条  消费  消费词条  打造  打造词条  
市场销售

 无处可逃的门户新闻客户端

今年是许多重要事件的纪念年份,把老师认为除了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以外,还应该被纪念的一个事件是:今年是三大门户创办二十周年,三大门户的创办意味着拉开了中国数字内容产...(展开)

市场销售

 咖啡火了,咖啡店却要凉了

如果有人说,2020年咖啡行业在中国的市场规模将达到3000亿美元,一定会觉得他疯了。如果这个数字来自伦敦国际咖啡组织呢?该组织还预估了一个更加可怕的的数字,到...(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