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建立企业文化的核心要素 塑造企业文化中国化

        对企业文化的诠释国内国外有很多版本,无论是江湖派和学院派虽然表述各异,但有一点是共同的,企业文化是一种习惯和一种氛围。大凡成功的企业企业文化虽然表述不同,但其实质有许多共性。企业文化像空气一样充斥在企业的各个角落和员工的细小行为上。甚至一个小小的细节就能判断出这个企业企业文化的优与劣。比如掌声就可作为衡量企业文化的鲜活指标。掌声其实学问很大,一叶知秋,从掌声中可看出一个组织的成员的心态,掌声能反映一个社会和组织的文明程度。掌声还反映一个组织的成员的包容和开放性。国外有一句谚语:“无论讲台上的讲演是否精彩,整齐和热烈的掌声是评判台下观众文明程度最好的标准。”这其实是角色的定位。鼓好掌是观众本职工作,表演好是台上演员的本职工作。在一个企业中,员工的身体语言和言行中毫无疑问都一定程度折射出该企业优秀的文化特质,内化于心的优秀企业文化往往是在细节上表现出来。员工行为和企业是否好的文化氛围和好的习惯息息相关,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培养和塑造员工的激情心态和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非常重要。无论台上演讲或表演的是否精彩,其实都应该给与热烈的掌声,如台上演讲或表演的不够精彩,热烈的掌声能给他鼓励,如台上的演讲或表演很精彩,掌声能给他肯定和认可。好与坏的评判不在台上的那个人而在员工的心里,禅学中的“境由心造”说明了这个道理。一个掌声很热烈的组织肯定比没有掌声或掌声很稀少组织的企业文化氛围好,起码能说明这个组织的员工有激情和懂礼貌。不仅掌声能反映企业文化状况,企业员工各种身体语言都一定程度上展现了一个企业的文化生态。组织心理学等学科都从不同角度和程度为这一结论提供了证明。企业文化应当外化于形,内化于心,固化于行,而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需要管理者及时感知、及时发现。

        ●沟通机制的有效构筑,为企业文化的传播、发扬、丰满提供了现实的制度保障;企业文化的内涵则为沟通的价值进行了定位。企业的精神哲学在沟通中提炼,在沟通中辩驳,在沟通中统一,在沟通中执行。企业文化以企业哲学为核心,并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形成统一的价值链,使企业的使命、愿景及其理念不致于停留于口号上,而是形成足以影响企业人员之价值观,更加要落实为具体的趋同的思维模式及行为规范,最后升华为一起奋发的信仰。这样的过程是一个从强制灌输到主动接纳的良性循环的过程,并且本质上是一个信息流运动。沟通机制的创新就意味着不断地寻求信息流的最佳运动方式,以便形成围绕企业哲学的信息网络,以此影响接收者的行动模式。同时,沟通渠道的拓展使得企业文化软性管理“硬着陆”,可以更为深入地渗透,这是塑造强势企业文化的必须工具。案例A:湘财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首家增资扩股的综合类证券公司,其注册资本达到25.1亿人民币。这家自称以文化创业、以文化立业、以文化拓业的公司,在自己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企业文化及其丰富的沟通渠道。其创办了名为《曼陀林》的司刊、《立正报》的司报,也拥有自己出版的系列书库,还建立了湘财艺廊,甚至其最高领导人还亲自采写了司割的歌词。当然,作为专业证券服务商,其内部局域网及对外网站的建设毫无例外地成为宣扬其文化特点的阵地。我们可以看到,在其内部沟通渠道上所记载的,是其员工写作的高质量的古典色彩的文章,颇有中国古代文人以文会友的风格。这对一个民族知识产业的代表来说,难能可贵。我们在这里可以看到沟通渠道的多样化、高雅化及统一的格调,甚至我们没有丝毫地怀疑其员工是否造作地撰写作品,因为内部员工高涨的趋同的价值理念洋溢于字里行间。

        一旦这种消极文化或恶习势力抬头,企业文化的整体形象就会受到攻击、遭致破坏,而长时间形成的文化体系也会随之消亡。企业内的文化最好是压制不利的现象,而提倡其良好的发展优势,对此就应对企业文化有个深入的了解。企业文化是一种文化,但不是流程、制度、计划或方案,也不是老板的文化。它没有强制性,是看不见的、摸不着的,短时间内是无法创立的,也不会即可就能产生经济效益,但作为企业的行为,我们却可以直接感受的到他的存在,感受到它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以及为企业所带来的持续性的经济效益。

        有的企业是知难而退,把企业文化作为宣传的工具,可是换汤不换药,企业原来是什么样的文化,现在还是什么样的文化。企业管理者们不免陷入困惑之中:究竟企业文化能不能得到有效实施?究竟能不能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究竟能不能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第三个阶段: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个阶段的企业,首先需要企业高层,尤其是总经理自己先悟透什么是企业,什么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是什么,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业绩的关系是什么。企业与社会是一种共生互生的关系,企业必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企业必须追求利润但又不能惟利是图,企业必须要与社会、股东、员工和客户和谐相处、互利互惠,企业必须有物质基础上的精神追求,这就是基本的企业哲学思想,企业总经理必须深刻理解。这个阶段的企业文化建设,要处理和长期与短期、物质与精神、有形与无形、制度与文化的关系,强调和谐与平衡,要注重企业理念的制度化、企业精神的行为化、企业制度的执行化、企业管理的人性化。这个阶段的企业文化建设,要注重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品牌的结合,用文化作为企业致胜的“终极武器”!这个阶段的企业文化咨询难度最大,但效果也最佳。企业管理者虽然了解企业文化是什么,但高层与基层员工的观念不一定一致,文化的推行可能会损害一些人的利益,所以遇到各种阻碍。这就需要企业老总打造一个信奉本企业文化的坚强团队,坚决果断推行。企业这个时候的企业文化建设,往往不是停留在理念提炼的阶段,而是要做一种“执行文化”或者“管理文化”,比如推行“精细化管理、人性化管理”等,这是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有机结合,难度最大,但收获也最大。笔者曾经辅导一家企业做“节约文化”,从企业文化的各个层面进行塑造,开展了全公司范围的“我如何节约”合理化建议活动,然后落实到相应的理念、制度、行为和物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关键词:建立企业文化的核心要素,塑造企业文化中国化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文化  文化词条  中国化  中国化词条  企业  企业词条  要素  要素词条  塑造  塑造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