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解读企业文化的成本 新时代的企业文化设计

        如海尔的“真诚到永远”,支撑着海尔与众不同的服务质量;沃尔玛的“永远让顾客买到最便宜的商品”的理念,决定了它在全球范围内实施着最低价的商品采购战略,其一切经营管理手段都与此理念不无关系。但是这些理念性的东西顾客能否接受,关键不在顾客,而在企业的行为。企业能否把这些理念落实到具体的行为上,则决定着顾客接受的程度。如果海尔的“真诚到永远”只停留在口号上,没有落实到经营管理的每一环节上,顾客是不买账的;同样,如果沃尔玛没有把“让顾客永远买到最便宜的商品”的理念落实到经营管理的每一环节,落实到每一名员工的行为上,那么顾客也将离它而去。所以,顾客接受企业的文化理念,绝不是接受一句漂亮的口号,而是接受这理念渗透融入到每一名员工的灵魂深处后,外化出来的日常行为习惯。精确地讲,就是客户能否在你这里寻找到物超所值的感觉。如果能寻找到这种感觉,那就说明企业的理念落地了。理念是一个人的灵魂,也是一个企业的灵魂。灵魂是统帅全局的东西,如何让这灵魂性的东西落地呢?第一,企业的理念一定是全员的理念。不要只是高层或老板的个人理念,要防止老板或班子几个人一捏估,就下发全员推广操作的做法。适宜的做法是:一是要寻求企业现存的、最具广泛性的正面理念;二是要加进去企业主管所希望的价值观;三是把初次提炼出来的理念条款尽可能广泛地征求员工的意见,走民主的道路,让全员参与;四是要征求一下专家的意见,凝练升华。这样得来的理念就有群众基础,即使不是全员的理念,经过上述过程也全员化了。第二,要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推广。要让每一名员工都知道,都尽可能的理解领会,让理念深入每一名员工的心。具体形式活动可以多种多样,如果能借助媒体更好。第三,印制成册,讨论学习。

        去年4月3日美国司法部与19个州联合控告微软案宣判微软垄断。当天受这一消息影响,微软公司股票狂跌15%,缩水高达115亿美元。市场经济的最根本原则就是公平竞争原则,这不仅仅局限于一国国内,也涉及到对外贸易。1997年11月,34个国家在法国巴黎签订了第一个反国际贸易中贿赂外国官员协约。签约国包括经合组织中29个成员国以及阿根廷、巴西、保加利亚、智利和斯洛伐克。反贿赂协约使贿赂在全球范围内成为违法行为,使公司行为更趋于检点。1987年,埃及议会议员雷拉·爱·泰克拉建立了泰克拉公司,成为洛克希德股份有限公司的拿薪水的“顾问”。洛克希德公司是美国主要的国防设备供应商。当时,洛克希德公司急于使埃及空军向它购买三架C-130巨人运输机,向泰克拉公司转移了价值100万美元的“咨询费”。1995年1月,生意做成后6年,公司服罪,承认伪造了帐册,付了2480万美元的罚款。这笔罚款相当于公司那笔生意所获利润的两倍。而且,公司负责国际市场开发的拿赛尔在做了10月的逃犯后,被捉拿归案,判处一年半的监禁,罚款20.5万美元。目前,世界经济一体化逐步渗透到各个方面,企业的行为规范不得不与国际惯例接轨,一个企业只有实现行为规范的全球化,才能在国际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企业文化的共性与异性正如人之所以为人,其属性是一样的,企业之所以为企业,其属性也是一样的。既然属性一样,则企业经营的总体原则也是一样的,不论此企业在何方,更何况现在“企业是世界的企业”。人们在谈论自然科学时,很少说西方的自然科学或东方的自然科学,如西方物理学,东方化学。西方人也好,东方人也好,大家都知道1+1=2,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是直线距离。但是在谈论社会科学时,却经常冠以“西方”和“东方”,如西方经济学、东方管理学。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的体现的总和。可以说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因为从战略高度来看,企业文化可以明显地将该企业与其他企业区分开来,可以提高企业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企业士气;从经济的角度来看,企业生产出的产品中的精神文化含量愈高,其经济附加值也就愈高;从文化的角度来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文化在保持其意识形态属性的同时,其产业属性也越加明显。所以,建设优秀企业文化对企业凝聚力、吸引力、战斗力、公信力等的形成和提高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建设优秀企业文化的核心要素有哪些呢?一、建设优秀企业文化之前,先对企业现有文化进行诊断,然后提炼和设计。目前每个企业基本上都有企业自身的文化,但在建设优秀企业文化之前,通过对现有文化进行诊断,然后提炼出必要的甚至是精髓,把负面的不积极的去除掉,再进行科学的和贴近企业特色进行设计,这是非常有必要的。二、明确和充分认识企业环境,包括企业性质、经营方向、外部环境、企业社会形象、与外界联系等方面,确保制定和建设的优秀企业文化符合实际情况,并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真实发挥企业文化的积极作用。三、确立正确的经营哲学。经营哲学是一个企业特有的从事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的方法论原则,它是企业科学的方法论和逻辑思维程序,是一切行为的逻辑起点。之所以要重视,是因为它是指导企业行为的基础,往往决定企业的行为。四、培育共同价值的观念。它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因为企业组织中的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念,但由于他们的资历不同、生活环境不同、受教育的程度也不同等因素,使得他们的价值观念千差万别。

        讲到这有人会说,这是资本家行径。经营的都是企业,为的也都是赢利,资本家都做了,我们为什么不做?为了产生剩余价值,剥削是必须的,也是自然的,不过有一点,员工回家时,可能累得腿都软了,但钱包一定要是鼓的,要让员工的工作得到回报,让他明白,被剥削有时是一种幸福。深圳华为公司有这样一种员工观:认真负责、管理有效的员工是华为的最大财富,同时强调,决不让雷锋吃亏,奉献者定当得到合理回报。以人为本不是前提,而是结果。误区之二:民主管理。民主不是坏事,但民主的管理同样不是前提。管理是一种无形资产,更是一种回报巨大的投资,企业的财富由什么创造,就管理什么。从工业经济的手脚创造财富到知识经济的头脑创造财富,管理的目标发生了重大转移,管理手脚,监工就够了,而管理头脑,文化就成了关键。决策时要讲民主,但经营管理需要有权威,一个两口之家还有一个拍板主事的,何况一个企业,如果一个企业里几百甚至几千个员工都是主人公,可不可怕?企业需要一个核心价值观的引导,要让员工知道,企业的目标、使命、战略规划在哪里。松下幸之助说过,企业规模小时,能做到什么规模要看老板的能力;而企业做大之后,还有多少潜力则取决于员工的胸怀。IBM员工平均每周工作55小时,就是说,每人每天加班3小时;通用的韦尔奇被称作中子,意指他像核武器一样有威力;微软的鲍尔默绰号屠夫;而三星举行高层会议时,门口总会摆几副担架,老板练过拳击,先后有数十人挨过打,但并没有员工因此离职。在现代企业制度之下,最好的管理是自己管理自己,而员工对权威管理的这种宽容源于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支持,他们觉得企业有前途,工作哪怕是重复劳动也是有价值的。曾经有人说过,在一个企业,假积极五年,就是真积极。

关键词:解读企业文化的成本,新时代的企业文化设计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文化  文化词条  企业  企业词条  新时代  新时代词条  解读  解读词条  成本  成本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