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企业制度与企业文化的类型 开放式企业文化核心

        发展企业文化的基础是经营管理理念A:企业经营理念要以消费者为中心服务社会。“以消费者为中心”,这句话大多数企业都能够感受到它对于企业的重要意义,失去消费者,企业就失去了生存的根本,是对企业经营的最根本的要求,是企业文化的基础。社会价值高于利润价值、用户价值高于生产价值。卓越的公司总是把顾客满意原则作为企业价值观不可或缺的内容。大家都想让消费者满意,只有采取尽量比别人做的更好的原则,才能有机会把自己的特色展现出来,形成以服务为中心的企业文化。加入WTO后,国际大集团进入中国市场,国内企业一片惊呼“狼来了”。作为老百姓看到“狼”却不恨不怕,反道有种亲切感。国际大集团没有了剥削掠夺的形象,应尽的义务比许多国内的企业做的还要到位。“以消费者为中心”中的消费者本意是指购买自己产品的人群,一些国际企业已经把“消费者”这个概念升华到全社会,它们认为,每个人都是消费者和潜在的消费者,经营的理念就是要服务全社会。眼光的久远和胸怀的广大正是一个跨国集团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例如,宝洁公司。宝洁公司除了通过优质的产品和周到的服务使消费者满意,更热心于公益事业。每当中国出现需要捐助的事件,总能看到宝洁公司慷慨解囊,完全融入中国社会,尽力让中国消费者感动。美国轰炸中国大使馆,引发了一轮反美浪潮,在自发抵制美货的活动中,美国各大企业榜上有名,惟独不见宝洁公司。B:企业管理是形成良好企业文化的基础。企业文化的形成没有捷径。一些企业自身管理已经是混乱不堪,可还在大张旗鼓的宣传自身的企业文化,自认为企业文化建设获得成功,让人疑惑企业文化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依我看就象空中楼阁一样,只是痴人癔语,绝对不可能实现的。妄图先形成企业文化再改进管理的做法行不通,只有通过完善管理,一点一滴的凝聚、升华企业精神才为企业文化打好坚实的基础。

        有的企业把建设企业文化的目标定位塑造员工,包括按照领导者和组织的意图改变员工的观念、习惯和行为方式等。就企业文化的内涵来看,塑造员工确是一项重要工作,但企业文化的根本方面是要在促进员工发展的同时塑造企业自身,实现“造企”与“造人”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有的企业文化建设目标存在“文化理想”现象,这些企业会提出超过企业范围改造世界的体现其所谓远大抱负、历史使命等“大而空”的宏伟目标,而缺乏脚踏实地的企业文化目标定位。二、主客体关系上的误区认为企业文化就是领导者或“老板”所倡导的,由专家策划、指导、设计的文化,是自上而下的;企业文化建设中员工只是被动的接受者,而不是主动的参与者和创造者。一些企业企业文化建设往往都是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缺乏自下而上的沟通,就是老板定个纲,再找专家设计企业文化体系,然后在全体员工中宣贯。这里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就是企业家,客体就是全体员工。应当看到企业文化应是一个企业全部或大多数成员所共有的信念和期望的模式。企业领导者的文化素养、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知程度等,对一个企业的文化建设尤其是企业核心文化的构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不能把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家文化、“老板文化”,而必须让全体员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因为企业员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只有把企业领导者的战略思考、主导作用与广大员工参与的基础作用、主体作用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创造出有生命的企业文化,才能真正使优秀的企业文化成为企业领导者和全体员工共有的精神家园。三、内容上的误区把企业文化的内容,要么简单为“企业”+“文化”,用空洞的口号、铺排的文字、华丽的说辞附庸风雅装饰企业,造成企业文化口号化,走进一些企业扑面而来的都是华而不实的标语口号;企业文化表象化,有些企业文化建设往往是“纸上谈兵”,或者是美化厂容厂貌;企业文化虚置化,“包装”、“炒作”现象突出,追风、作秀、摆花架子,搞所谓的“形象广告”宣传轰炸。

        在过去五年里,随着中国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中国加入WTO以来竞争的加剧,中国企业在加速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改善等方面做了很大的工作,在综合管理、人力资源开发和培养、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也投入了较大的精力,整体竞争实力明显增强。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中国现代企业成长的历史仍然很短,改革开放不到30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才过去14年,中国企业的活力真正释放也就10年左右的时间,而大多数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时间还不到10年,甚至更短的时间。中国企业在全球企业发展史中只能算个“孩童”。究竟这“孩童”未来有何造化,既要看社会经济环境如何演变,更要看自己有什么核心竞争力,是否能持续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以下是北京仁达方略管理咨询公司与中国企业文化诊断与评估中心联合研究的部分成果摘要。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活动的评价要好于对管理现状的评价。多数员工认为企业文化是增强企业凝聚力的重要原因,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企业文化建设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这与毛泽东时代以来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也有着重要的关系。在现代企业中,随着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在市场化运作之下,我国企业仍没有忽视思想教育工作,这是形成中国企业文化竞争力很好的根基。但我国企业必须认识到,思想教育工作必须与现代企业管理紧密结合,才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企业员工甚至高层管理人员对企业文化的认识仍不充分。这表现在虽然给企业文化建设、理念与价值观给了较高的评分,但是企业所发布的理念和规范并没有真正融入到管理体系中去,文化建设停留在表面工作上,未能对公司战略和运营管理等方面起到足够的支撑作用,从而在数据上表现为管理模式和内部沟通等维度得分不高。

        高效的企业文化标志着员工的高生产率、高度的创新能力、对企业极高的忠诚度。这些反过来又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新产品的开发,从而提高企业的利润率。从理论上讲,几乎所有的企业领导者都努力地去发展自身的企业文化,以产生上述那些有益的结果。但是,企业文化并不是孤立的,承担着确保企业战略和财务目标取得成功的任务是企业的员工,企业文化只有和员工相融合,才具有其旺盛的生命力。许多中层管理者认为企业文化与他们并没有太大的关系。他们把文化视作由高层决定的,并且与整个企业相关的事物。其实,企业是由各个小团体组成的,这些小团体都具有代表各个小团体的文化,而这些小团体的文化又影响着整个公司的文化。正因为如此,不仅仅是CEO,所有的管理人员,都应当懂得如何影响企业文化,以达到企业的目标。很多研究表明,高效的企业文化具有三个共同特征,它们都与员工有紧密的联系。1、公司中的所有员工都彻底了解企业的愿景、使命和价值。在高效的企业文化中,所有员工都明白什么是企业战略的驱动力?企业的竞争优势在哪里?同竞争对手相比,企业的市场定位是什么?现今企业在市场上的位置?企业今后的发展方向在哪里?同时,强大的价值体系是高效企业文化的中心,当员工真正接受公司的所倡导的理念,他们就会以积极的和创新的态度对待日常工作和与人的交往。2、企业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各个级别的员工都明确本人和别人所扮演的角色。有效的企业文化的另一个主要标志是员工之间的相互协作和团队精神,也就是说不同的部门或分公司的员工为了公司的目标,协同工作。举一个处理客户投诉的例子,在具有活力的企业文化中,客户服务代表明白一个严重的产品质量投诉必须在公司内部得到沟通。他知道他应该通知销售部,销售部经理知道应与市场部沟通,市场部经理意识到可能有必要与生产部门或者财务部门沟通。

关键词:企业制度与企业文化的类型,开放式企业文化核心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企业  企业词条  文化  文化词条  开放式  开放式词条  核心  核心词条  类型  类型词条  
公司管理

 爱库存的流量算盘

 爱库存正在拓宽自己的边界。8月6日,爱库存在品牌升级发布会上宣布,将升级为梦饷集团。升级后,旗下将涵盖饷店小程序、爱库存等业务。实际上,爱库存上线饷店小程序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