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如何塑造企业文化的本与末 优秀企业文化关键在于

        因此,最后的继承结果有四种情况:一是保留理念,废除制度;二是放弃理念,保留制度;三是修正理念,调整制度;四是放弃理念,也废除制度。   3、有效创新过时文化   在充分继承的基础上,对于过时的文化必须进行有效创新。在创新企业文化过程中,必须以创新理念文化为核心,以创新后的理念文化为指导,对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分别进行创新。   (1)创新理念文化。理念文化的创新是最艰难的,也是企业文化创新的核心和重点。对企业理念的创新,首先必须对竞争企业进行研究和分析,充分了解竞争企业的经营思想和经营理念;其次必须对分析研究国内外各种先进的经营理念和思想,对其进行充分借鉴;最后必须充分分析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对企业的经营理念、价值理念进行创新,提出更具有竞争力的理念文化体系。   (2)创新制度文化。对制度文化的创新必须以理念文化的基础,对不符合企业理念的制度进行修正和完善,实现制度与理念充分匹配,理念指导制度,制度体现理念。   (3)创新行为文化。对行为文化的创新必须以理念和制度为指导,以理念为最高要求,以制度为最低要求,进行系统梳理,逐项调整,最终实现行为文化与理念文化相吻合。理念指导行为,制度规范行为,行为实践理念,行为以制度为准绳。   (4)创新物质文化。对物质文化的创新也必须以理念文化为指导,对各种物质文化进行系统梳理和排查,彻底消除、调整和改进,最终实现物质文化与理念文化相吻合。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于文化的创新更多的是对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创新,而对理念文化的创新会相对比较少。理念文化文化的本质和核心,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文化的表现形式和表象。

        有很多创业期的企业都面临这样的问题,企业刚刚创建时,往往是因为一个点子,一个好的想法,创业者就开始了行动,刚开始大家关注更多的是物质回报,是一种创业的冲动,比如刘永好当初是一个小学老师,下海创业只是想让老婆孩子过得好一些,想法非常的单纯,对于什么价值观、战略和文化都没有考虑太多。可是企业经历了最初艰难的创业阶段,有了一定的基础后,这时创业者的想法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最初的目标也许已经完成了,那接下来该干什么?尤其是对于那些由几个人组成的创业团队更是如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下一步怎么办?这关系到很多问题,包括企业创始人的个性、理想、目标等等。创业期企业的文化究竟有哪些烦恼呢?老板行为决定了企业文化。创业期的企业由于更关注企业的生存问题,所以老板大都把焦点几种在市场开发和产品销售上,一般老板的主要工作也是营销,做技术和研发的很少。很多老总都是“公牛型”的人,个人魅力很足,威望很高,象蒙牛集团的牛根生,就是这样一位企业家,个性耿直,他的这种风格就体现在蒙牛的日常管理中,比如蒙牛文化里有“太阳光大、父母恩大、君子量大、小人气大”这样的警句,效果很好,同事之间闹别扭的少了,互谅互爱的多了,非常生动地体现了蒙牛的人才理念。另外,牛根生本人是个很坦荡的人,很讨厌组织内部的官僚主义,因此公司从创业初就形成了这样的文化,上下级之间只准“向下经营”,不准“向上经营”,什么意思呢?就是领导看员工是关心,员工回头看领导是行贿。过年领导可以给部下拜年,只要部下去了领导家不正常,有问题,他们就要追查责任,只准上级请下级,不准下级请上级。牛根生说一起出去吃饭他花钱最多,因为他的“官”最大。企业文化处于自发阶段。

        如果您有主体企业,也有附属的企业;有主动整合的企业,也有被整合过来的企业;也许您刚刚从国有制转化成民营制。所有这些,都会产生历史遗留问题,不管是不是包袱,您都不能轻易扔掉。大家心灵的冲突,需要您去协调,让他们走到一起来,不是手牵手,而是心连心。文化高调不落地标语牌、企业报、布告栏、记录本、VI系统、邮件、便笺、仪式、网站、企业文化手册、员工手册,哪里有文字,哪里就有企业文化口号。但是不要忘了一个基本常识,“因为显而易见所以视而不见”。问您的员工:“您的电脑键盘有多少个按键”,99%的员工都答不上来,虽然他们每天都在键盘上敲敲打打。一次去拜访一位企业老总,他告诉我说:“一周前我刚刚把墙上的文化标语撕下来”,我问他为什么,他说:“挂上去大家都当没看见,真没面子”。看来是挂得越高摔得越响!看看这些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矛和盾,几乎在每一次红红火火的企业文化建设运动中,都可以看得到。管理者照本宣科大肆宣传公司的文化理念,员工却认为其言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自欺欺人。在任何集体场合,无论任何人,都会一起唱高调,歌颂“我们的企业,弘扬我们的文化”,但是一回到岗位上开展日常工作,本位主义就成了主角,反差咋就那么大呢?所有的制度条文人人都知晓,但却不理不睬,甚至绕道行,真是不怕山高、就怕路遥!“说一套写一套做一套,是非真伪难辨别”。这三大类六小类问题(作者原创),也许在您的企业都存在,也许只有一部分现象存在,也许都没有,那您就是大师了!不过在成为大师之前,还是要正视问题、逐一解决,否则您就有可能玩火自焚!但是不要怕,企业文化是一把火,它不会装满员工的钱袋,但是可以照亮员工的心窝。作者:德路科咨询公司 韩刘锋

        GE韦尔奇谈企业文化的建立:改变员工的思考模式如果你想让列车时速再快10公里,只需要加一加马力;而若想使车速增加一倍,你就必须要更换铁轨了。资产重组可以一时提高公司的生产力,但若没有文化上的改变,就无法维持高生产力的发展。 ——韦尔奇 为了使企业能更具竞争力,能更好地沟通,在“硬件”上,GE曾经的舵主韦尔奇通过他著名的“数一数二”论来裁减规模,进而构建扁平化结构,重组通用电气;在“软件”上,韦尔奇则尽力试图改变整个企业的文化与员工的思考模式。 文化变革之一:做真正该做的事 韦尔奇在谈到企业领导的“忙碌”与“闲适”时说: 有人告诉我他一周工作90个小时,我会说,你完全错了,写下20件每周让你忙碌90小时的工作,仔细审视后,你将会发现其中至少有10项工作是没有意义的,或是可以请人代劳的。 相比之下,我们就太喜欢“形式”了:赞美“勤奋”而漠视“效率”、追求“数量”而不问“收益”,甚至我们很多单位的工资都只简单地依据所谓“工作量”来制定。“勤奋”对于成功是必要的,但它只有在“做正确的事”与“必须亲自操作”时才有正面意义。我们不妨“勤奋”之前先问问自己: 这件事是必须要做吗?是必须由我自己来做吗? 在抽出时间与精力后我们该干什么呢?韦尔奇的选择是寻找合适的管理者员并激发他们的工作动机。“有想法的人就是英雄。我主要的工作是去发掘出一些很棒的想法,扩张它们,并且以光速将他们扩展到企业的每个角落。我坚信自己的工作是一手拿着水罐,一手拿着化学肥料,让所有的事情变得枝繁叶茂。” 文化变革之二:不断超越自我 韦尔奇又提出了一个“扩展”的概念,其内涵是不断向员工提出似乎过高的要求。“扩展”的意思为:当我们想要达成这些看似不可能的目标时,自己往往就会使出浑身解数,展现出一些非凡的能力;而且,即使到最后我们仍然没有成功,我们的表现也会比过去更加出色。

关键词:如何塑造企业文化的本与末,优秀企业文化关键在于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文化  文化词条  优秀企业  优秀企业词条  塑造  塑造词条  在于  在于词条  关键  关键词条  
公司管理

 网易的另类生存哲学

学习雅虎的网易,在雅虎轰然倒塌之后没有倒;曾经坐在游戏行业头把交椅的盛大没落了,网易游戏作为支柱却支撑起了它近400亿美元的市值。丁磊和他的网易在互联网行业里算...(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