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从“妇女地位”想到的企业管理手段

中国这个特俗的过度而言,妇女一度没有什么社会地位,总是在家相夫教子。不过,就家庭地位而言,妇女的作用举足轻重。从妇女地位中,企业管理者可以得到不少的启示。

每年的“三八节”总是过得很“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三八节这天,公司的“妇女们”——她们都很反对被这样称呼—— 大抵要放半天假。未婚的年轻女士们毫无牵挂,一般是三两结伙逛街,买新潮时装或化妆品,然后是聚餐,犒劳一下自己,其目的是希望尽快摆脱虽然略显惬意,但又不时充满烦恼,并不断被父母和亲友骚扰的未婚状态;已婚的妇女则稳健得多,一般都在中午的聚餐之后匆匆忙忙赶回家,洗衣、做饭和督促孩子做作业,无非是更早一些开始日复一日的忙碌并幸福着。

没有了女性的飘摇,办公室的气氛变得很懒散和无聊。留守的男士们各个兴致索然,无心工作。几个人端着茶杯,在空旷的办公室里各处闲逛,聊一些口味略重、平时不好意思说的笑话。因为缺了助理,经理们也显得比往日有些低能,装模作样地在各自办公室混到差不多时间,也都早早打道回府了。

对于许多男士而言,“三八妇女节”也是颇为无聊的“节日”。

不幸的是,“三八”是一个含义丰富的词汇。在台湾,“三八”专门指喜欢八卦、好捕风捉影和缺少女人味的妇女,她们又被称为“八婆”。“三八”一说,也早已通过台湾广大“爱国同胞”们传入中国大陆,成为海峡两岸共用的时髦用语。

大多数人都不清楚“三八”一词的来历。专门研究中国谚语数十年的朱介凡先生,在他所著的《台湾礼俗之特彩》一文中,为“三八”和“半头生”二词找到出处,该文说:俗谓素性生硬,作事乖张,曰“三八”,亦曰“半头生”。拊掌录:北部有妓女 ,美色而举止生硬,人谓之生张八。当年寇准尚未发达时乞诗于魏野,魏野赠寇准诗云:君为北道生张八,我是西州熟魏三,莫怪尊前无笑语,半生半熟未相谙。俗谓似本乎此,三八即取魏三张八之排行,半头生即出自半生半熟之语。但在我看来,这样的解释虽然引经据典,但总显得有些牵强附会。

1942年,丁玲在延安《解放日报》上发表《三八节有感》一文,她表示:“ 妇女 这两个字,将在什么时代才不被重视,不需要特别的被提出呢?” 意思是,正因为地位低下,所以才要被提起特别重视。我很赞同丁玲的逻辑,延伸一下就是:因为弱小,才要呼吁社会的特别重视;新中国成立了65年,呼吁重视妇女地位了65年;现在仍然要求被重视,说明过去呼吁重视的效果不显著;既然不显著,为什么还要呼吁重视?

以我的体会,对“妇女”的尊重程度反映了社会文明的进步程度,高素质的男人都是“怕老婆协会”(简称“怕协”)的忠实会员。农村的男人对女人的喝三吆四,“下雨天打老婆(或者孩子)—— 闲着也是闲着”;城市(尤其在我国发达的上海)的男人们从上班,采购、煮饭、带孩子,里里外外一把手,各个“超男”,充分反映了上海男人的高素质。

在世界上,据说可以与中国的上海男人有得一拼只有北欧的男人了。北欧的男性在家带孩子、做饭、洗衣服的不在少数。女性只同居不想结婚的也很普遍,女性生育几天之后立即上班,而由男性请假带小孩、“坐月子”的也很多。这该不会以后也会成为传入中国的一种“外来势力”吧?

更多具有深刻政治和社会学意义的事情我搞不懂,但是中国妇女在家庭中至高无上的地位给我们在企业管理上不少启示,略举数端——科研管理:后续产品决定企业的未来;生产管理:谁掌握了生产基地,谁就站上了产业发展的至高点。

市场管理:企业拼的是巧实力,四两拨千斤,以柔克刚。人员管理:温柔胜于野蛮。决策管理:公理战胜强权。

战略管理:1、老板永远是对的;

2、如遇例外情况,请参照条处理。

不要以为妇女就这么点作用。大道理都隐藏在小生活当中。如果管理者不懂得这些,就真的有些“三八”了,无论该管理者是男或者是女。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妇女  妇女词条  手段  手段词条  地位  地位词条  想到  想到词条  企业管理  企业管理词条  
公司管理培训

 怎样学习培训企业文化

 怎样学习培训企业文化  引语:企业文化是以价值观念营造为关键,提高企业绩效和管理能力为目地。下边是我为大伙儿梳理的怎样学习培训企业文化,热烈欢迎阅读文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