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赌选手还是赌赛道:看IDG与红杉投资的50家企业 投资千万,硬刚美团,却逃不过倒闭的命运……

创投界一直有赌选手与赌赛道之说,IDG和红杉是十几年来最活跃的两家创投,分别完成了近300次和近200次投资活动。在此,虎嗅将对其中50个案例进行观察的心得与读者分享。

赌选手的典范:IDG

成立于1992年的IDG,是中国创业者在资本方面的启蒙教师、创投在中国的开山鼻祖,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几乎是VC的同义词。它先后投资近三百家中国互联网企业,差不多涵盖了所有领域的代表性企业。

IDG的代表人物有熊晓鸽、林栋梁、周全、章苏阳等投资家,许多优秀的创业者在早期就被他们发现,给予首轮投资。随着企业的发展,其它投资人陆续跟进,直至上市。

看到以下16家公司,没有人可以质疑IDG在中国创投史中的地位。

1999年,章苏阳发现了携程,当年10月投了区区43万美元。次年3月,又小心小心翼翼地投了50万美元。IDG投资后的四年时间内,晨兴创投、上实控股、软银中国、兰馨亚洲、凯雷、老虎基金陆续跟进,直至把携程推上纳斯达克。

迅雷的情况也是如此。12月,IDG投入100万美元。2005年,2007年,IDG联合晨兴资本、富达亚洲、联创策源等机构进行了两软投资。,默多克家族基金投入2940万美元。

土豆网也是IDG最早发现的,2005年投入50万美元获30%股权。其后的四轮投资都有IDG的身影,纪源资本、今日资本、淡马锡陆续跟进。

由于投的往往是创业先驱,IDG对那些最终没有成功或仍在奔向成功的企业的投资,有许多重要的意义。因为IDG的投资让创业者有机会实践自己的梦想,不论成功还是失败都给自己及后人留下宝贵的启示。例如2001年2000万投入直真节点,2004年投资8848等等。

不知为什么,2007年之后的IDG似乎失去了灵性,所投项目中成功上市的只有9158。

2007年8月200万美元投凡客诚品,占股15%,到2月已经投到H轮。各轮次的投资金额越来越大:3000万美元、4880万美元,有一轮居然投了2.3亿美元,还有三轮各投1亿美元。自已“人傻钱多”也罢了,还拉来启明创投、软银赛富、老虎基金、淡马锡跟投,岂不拖累老朋友吗?

还有蘑菇街2亿美元、寺库1亿美元,估值明显偏高,风险大获利空间小。更让人不解的是,IDG还投资了做酒店搜索、比价的“好巧网”。与此同时,携程、百度去哪儿“父子”如狼似虎,艺龙举步维艰,除了IDG,有多少人会觉得投资好巧网很巧?

赌赛道的赢家:红杉资本

虽说赌赛道是美国红杉的老传统,但到了中国,在日新月异的互联网领域,看清楚赛道在哪儿都不易,更别说赌了。

2008年之前红杉投资高德软件、大众点评、奇虎360?悠视网?博纳影业、小天鹅餐饮等项目。网秦2007年所获120美元也是红杉的手笔。那时的红杉也是四处张网,章法不显,哪里说得上什么赌赛道?

2008年1月1日投资乐峰之后,红杉投资逐渐看清并在互联网领域中选定电商、旅游出行、O2O和垂直社区、互联网金融等四条赛道(2008年集中投了几个教育项目,后来只零星投了二、三个项目,基本上放弃了这条赛道)。 这些行业的共同特点就是“离钱近”,即便是社区也是专注于某类话题的垂直社区,变现路途比较清晰,不会象新浪微博那样轰轰烈烈好几亿用户却找不到理想的变现方式。

2008年左右,红杉迅速崛起,完成近200次投资活动,京东商城、唯品会、聚美优品、途牛网、百奥家庭、酒仙网、拍拍贷、乐蜂网……几乎所有电商融资的故事里都有红杉的身影,所以被称为“买下了中国电子商务赛道”。

以沈南鹏、计越、周逵为代表的团队,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对行业发展趋的判断能力成为红杉资本的核心优势。 确定目标行业之后凭借丰富的人脉和已经树立的品牌,红杉总是能“掺合”到相对优秀项目的融资中,比如京东、聚美优品、唯品会。除了电商,红杉在旅游、出行及用车领域也密集投资了多家企业。其中高德软件和途牛已成功上市,只有摇摇招车在今年的打车应用大战中无奈出局。

红杉在O2O、垂直社区及新兴的互联网金融领域也有布局。对红杉来说,投资有风险,不投资风险更大。比如互联网金融,所投四家都“死”了,不过损失1亿美元,如果现在不投,四家中有一家成了气候,花再多的钱也不一定能投得进去。

通过以上投资(除本文所列34项,还有数十项),红杉在电商、O2O等炙手可热的领域建立了强大的集群并树立了品牌,部分项目已到收获期。在可预见的未来三、四年,红杉的日子都会比较好过。

红杉资本的投资策略看起来有些广种薄收,但却附合新兴行业的发展特点,风险反而相对较少。

为什么赌选手不如赌赛道了

除了IDG,另外几家享有盛名的创投也都有赌对选手的辉煌战绩。

2000年,软银集团的孙正义向马云团队投入2000万美元;2003年向阿里追加投资8000万美元(含3000万美元可转债);2005年又参与雅虎对阿里投资。最终,在阿里上市前持有34.4%股权,为第一大股东。,孙正义财产为190亿美元,如阿里上市后市值超过2000亿美元,孙正义将以超过800亿美元的身价成为世界首富。而软银或孙正义后来在大热的中国电商领域并没有持续下注。

今日资本徐新赌对是刘强东。2007年,她以1000万美元获得京东33%股权。2009年,今日资本联合雄牛、梁伯韬再次向京东投入2100万美元。在京东以后的多轮融资中,今日资本陆续出售部分股权,早已收回原始投资。到京东上市前还持有1.92亿京东普通股市值超过50亿美元,书写出只有孙正义一人可以越超的神话。

徐新的投资项目引起过许多争议,特别是真功夫、赶集网和土豆网在一年之内相继出现创业夫妻反目、团队离散的状况成为圈中笑谈。相宜本草创始人与徐新相处非常不愉快,上市后公开骂徐新是“骗子”。但赌对刘强东,净赚50亿美元,只此一役就足以让徐新和她的今日资本成为创投江湖中举足轻重的角色。

IDG赌选手的本领更让人称奇,张朝阳、马华腾、李彦宏、莫天全、梁建章、周鸿祎……都是不世出的人杰。2000年2月,李彦宏、徐勇携120万美元风投回国创立百度,8月份完成了搜索引擎Beta版。IDG于9月份投入的1000万美元,对当年百度绝对至关重要。而这单投资带给IDG的是超过100倍的收益!

2007年之后,IDG再无漂亮的案例,不是他们的投资家没有了灵性,而是时代变了。十多年前,中国互联网江湖是一片蛮荒之地,没有赛道,连赛场都还没建,甚至比赛项目和比赛规则都没有踪影。那时的投资人说要赌赛道岂不是笑话,创业者的素质、胆识和人格魅力才是最重要的。

今天的局面已大不相同,不仅有了赛道还有了BAT。如果马云、刘强东、李彦宏年轻三十岁,成为今天的创业者,他们获得同样成功的概率会下降很多。 在这种情况下,赌赛道才是上策。就说红杉资本,投了十几家电商,“买下”赛道上所有具备一定实力的选手,不论你们中的谁获得金、银、铜牌,三块奖牌都有我红杉的一角,都能带来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收益。

投资千万,硬刚美团,却逃不过倒闭的命运……

我是一名产品小学生,创建了一款同城社群产品APP,获千万元投资。但是产品在运行两年后,最终被迫停止运营了。

经过一段无比艰难的时光后,我决定把产品创建以来的心路历程说出来,希望可以作为前车之鉴,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产品建立:概念的形成 & 市场调研

1月底,新年伊始,生活类APP的竞争已经趋于稳定。

根据APP Annie 12月的生活类APP在IOS下载量排名,在TOP10的APP里面,美团、大众点评和百度糯米分别占据了第一、三和四的地位。

作为团购类生活APP,这三款是当之无愧的行业龙头。

可是,同城美食/玩乐类O2O平台就不能有创新的产品了吗?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开始进行了市场调研。

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做巨头们不想做、小平台又做不好的事,选择一条垂直细分领域,做精做强。

根据易观的数据显示:第2季度中国生活服务交易类平台成交额达586.4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2.9%,较去年同期增长12.5%——特别是在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人们对消费的关注点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价格低廉。

在做了一轮市场调研报告后,我们认为:去同质化、个性化、品质化是新产品的核心主旋律。

二、开发最小可行版本:验证需求

我们想打造一款深耕于发现同城吃喝玩乐攻略的社区O2O平台。

以探店笔记的模式打造一个个性、品质的同城交流平台;主题色为红偏粉;针对年轻群体,主要为女性用户;取名曰“超赞”。

超赞的核心概念:推荐即是精品(类似于“毒”APP)。

说干就干,我5名同事开始了疯狂的加班。

一个月后,7月份中旬,1.0版本上线,名曰“超赞”,并先行在本地试运行。

超赞第一版本的设计图

第一版本主要是通过图片、视频、文字、话题等形式的分享。

特点是可以个性化的在图片和视频上贴上标签,记录下身边的美好瞬间的心情;并将自己的美食探店、游记攻略、生活发现等内容分享给其他超赞用户

三、市场分析:明确产品定位

既然我的产品与大众点评、美团的市场是有重合,我从产品角度分析一下美团、大众,看看它们为什么能“垄断”整个生活服务类市场,同时规划出“超赞”的特点。

数据来自商圈的飞速树立,意味着有大规模餐饮店入驻。在此期间抓住用户,将会有着较高的收益。

T:威胁

餐饮界有大众点评、美团等老牌、大牌企业存在,并且部分业务模式相类似,没有明显的优势很难出头。打造的高品质生活理念,针对的用户群体也相对小众。

四、试运行:快速迭代,打磨产品细节

1. 初期迭代

1.0版本投入市场试运营后,由于当时同类分享产品已经非常多了。一方面,体验性和特色尚未成熟;另一方面APP的商业和运作模式并未被验证,基本算是“摸着石头过河”。

当然开局并不是非常顺利,在这过程中,我们快速迭代。在一个月里大更新3~4次,多是架构性的改版,不断优化调整方向。

2. 种子用户:初建社区形态

既然我们是一个社区平台,接下来的任务就是搭建内容和寻补贴KOL、积累种子用户,引导UGC,提高用户分享的欲望。

我们时常组织线下活动,保持种子用户的活跃度密切沟通联系,听取来自各个用户的建议;甚至帮我们在聚会时跟老板杀价、谈合作模式——超赞能有这些用户,我真的感到到满足又幸福。

期间凭着良好的用户口碑,我们席卷了各大应用市场的推荐和评奖。我们也开始参与各种商业路演、创业比赛,跟业界大佬交流,探讨未来的发展模式。

这是产品最高歌猛进的时候,虽然充满艰辛劳累,经常跟小伙伴们通宵达旦。但却充满激情与希望。

看着用户的好评和鼓励,我一度产生错觉,觉得产品即将成功。

3. 产品新一轮改版:正式推广、合作共赢

10月,经过将近一年的打磨,我们对产品形态和模式有了新认知、也有幸得到了当地广电集团、一些商圈管理公司以及当地自媒体平台的认可;达成合作意向后,我们对产品进行了新一轮的改版,并正式投放推广。

改版后的设计图

当时正是视频内容大起的阶段,我们坚定主打内容,通过更丰富的题材呈现推荐内容、转化用户,让更多的人认知并拔草值得去的好地方。

关键词:探店推荐——网罗城市最in好去处,借此打造城市最赞的美食购物出行攻略。

4. 探店的视听盛宴

我们与电台栏目深度合作,将主播探店栏目与APP深度结合,用声音的方式呈现整个探店过程;同时结合视频、图片、文字的形式将探店效果更好的展示出来,突破传统自媒体的运营模式。同时对接各个商圈、地段的商户,将内容转化为消费。

5. 丰富的站内活动

期间产品上线了许多站内活动,有红包拓客,阅读既能领红包,刺激用户阅读量,培养用户阅读习惯;以及其他免单、悬赏话题活动。

这些活动参与度十分高,建立了用户裂变的运营机制。

6. 活动制造器

同时为了扩大用户的使用场景和用户池,我们在组局小助手小程序,一款探店、桌游、等户外活动组局的效率工具,辅助超赞APP进行流量扩展。

五、跌落的美好:APP关闭倒计时

产品在差不多10个月的努力下,突破了5万的注册用户——这对于一个仅在二线城市开放的本地生活类APP来说,实属不易。

期间也引发了连锁反应:

1. 技术能力缺失

用户量突飞猛进,服务器不间断地宕机。

在一次万人现场活动时,由于访问量过大,前端展示卡顿,导致活动进展很糟糕——花钱买差评。

由于技术的限制,许多设想的功能和玩法都只能妥协。

2. 社区调性严重失控

大量不同画像的用户同时涌入,导致UGC内容(视频、评论)违背了原有的调性。

为了迎合推广,slogan调整为“吃喝玩乐不花钱”;加上主推一些福利刺激活动,内容显得不那么优质,一些种子用户逐渐流失。

3. 现金提现隐患

之前也说到,因为需要裂变拓客以及培养用户消费转化,我们加入了红包引流,同时开放了提现端口。

虽然我们倡导用现金红包抵扣消费,也做了提现上的限制;但使得用户更愿意留着提现,而不是拿去消费,时至APP停止运营之际,仍然欠了用户一大笔债。

4. 融资失败

虽然在产品运营数据和产品体验方面,超赞确实有比较好的地方;但由于团队在市场业务能力上的不足,无法验证商业模式,导致各大投资方也只是谨慎观察,不敢轻易追加投资。

至此,无法融资,公司计入关闭倒计时。

5. 最后的挣扎

6月,公司宣布项目进入关闭倒计时,即将进行公司清算。

眼看着公司不停地裁员,团队从20多人缩减到10人,公司已经无法承担昂贵的短视频社区运营成本;我们决定转型,临时成立外包小组,做来钱快的小程序,以及提供设计外包业务。

第一个月倒也营收了十万左右,但是没过多久,新业务的对接与老业务维护,让我无法再顾及超赞本身的管理。

最后的自救行动宣告失败,我才承认项目流产也是个可取的选择,终于正视这次产品的失败。

6. 收场

8月,“超赞”正式关闭,那些账户仍有余额的小伙伴,我们通过以物抵资的方式,进行登记结算。

期间,超赞停止运营这个消息还被本地晚报头版头条刊登了,评论有感叹的、有惋惜的、也有曾经的老用户的……很抱歉,让你们以这种方式认识超赞。

六、产品复盘

?

1. 产品定位,需做出差异化

产品最初的定位是同城品质分享社区,先从美食开始,逐步拓展到其他生活的各个方面,构建一个具有个性、品味的同城生活交流平台。

但是在发展用户、商业合作时,逐渐偏离了方向,使得产品与大家所知的大众点评靠拢,最终失去特色。

2. 现金拓客是个好东西,但要慎用

当时在运营过程中,由于前期起步阶段,探店文化尚未形成,功能也不能解决用户刚需痛点,用户使用场景不够清晰,注册量与留存率并不是太高;投资人为了快速裂变拓客,决定上线类似于趣头条APP那种的阅读红包功能,并开放提现入口。

事实证明,过早的开发现金和提现反而抑止了用户下单。

3. 做社区需要慢慢养,欲速则不达

社区的调性和氛围不是朝夕可以养成的。

在社区初期要严格控制用户质量,过早推广会导致非目标用户流入摧毁社区。

应多研究优秀的社区,如知乎早期需要邀请码才能注册,B站需要回答大串问题才能成为会员,这些举措都有效维护早期社区的纯净度。

4. 200% 重视数据

越早建立多维度的数据报表分析系统,越能减少决策失误。长达一年半时间,我们团队只用了友盟这么一个基础的统计系统。

直到最后半年,我们去搭建详细的数据分析系统的时候才深刻认知到,之前的失败是有迹可循的。

数据不会告诉你怎样做会成功,但会告诉你如何避免失败。

5. 轻装上阵

虽然前期已经做了快速迭代,但是最为社区类平台,尤其是工具属性不是核心竞争力的平台,完全可以更加轻拿轻放。

由于前期直接开发APP,导致过多的精力与金钱投入放在上面;如果重新来过的话,我会选择一个公众号、或者小程序和若干个新媒体人员,一样可以快速落地项目。

譬如行业挺火的联联周边、xx有点牛等。

6. 最重要的是:确认并验证正确的商业模式

在快速验证市场的过程中,市场一直处于滞后阶段,谈业务、找合作;虽然我也加入到了市场,但我更多的精力需要花在产品的维护上面。

很多商业模式上的策略并不是被验证失败,而是得到尚未验证,这也是项目流产的关键原因之一。

七、写在最后

这个产品的生命周期的故事和总结,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对我而言写出来也是一种释放。

是的,我把一家投资千万的公司玩倒闭了。

最后我想感谢很多人。

感谢我的老板,感谢他的信任,能够负责这个项目的产品管理;感谢我的导师、朋友,当我遇到困境,能够给予帮助和建议;感谢两年来曾经并肩作战的同事们,虽然有去有来,但也难忘每个互怼的技术评审会议。

我希望在结束这一段旅程后,能够踏上结局美好的旅程。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红杉  红杉词条  投资  投资词条  赛道  赛道词条  倒闭  倒闭词条  选手  选手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