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萧何为何要冒杀头风险给刘邦做卧底?

萧何是八面玲珑老好人

秦国郡御史,沛县令,一干同僚下属,他都能见风使舵,八面玲珑。我们常说老好人受气,萧何不是。他知道什么时候该作威作福,什么时候该收买人心,用什么办法收买人心投入最小收获最大。比如沛县令办家宴敛钱,萧何知道这时候该作威作福。一是要把该敛的钱敛上来叫县令高兴,二要叫县令知道萧何能干离不开。故而他宣布,贺钱不满一千的坐堂下(令诸大夫曰:“进不满千钱,坐之堂下”),这是叫你自惭。这个时候,萧何不怕得罪人。遇到刘邦这混不佞的主,大喝一声“贺万钱”,跟着就往里走,引得贵客吕公起身相迎,萧何也不示弱,指着刘邦对吕公挤兑道:“刘季就会说大话,少成事”(萧何曰:“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等到刘邦大大咧咧走进去,一屁股在上座坐下,跟着与众人插科打诨,萧何却知道分寸,既不揭穿也不阻拦,更不会撕破脸叫人把刘邦叉出去。县令不骂,贵宾敬重,萧何不当这个恶人。去咸阳服徭役,天遥地远,沿途匪盗出没吃苦受累,没人愿意去,这等时候,该欺负刘邦的时候萧何一点也不手软。等到出发前,县里各位大佬凑份子哄着刘邦勇挑重担,每人出钱三百,萧何却悄悄给五百(高祖以吏繇咸阳,吏皆送奉钱三,何独以五)。一点小恩小惠叫你念一辈子好。果不其然,这点小事刘邦记了一辈子。后来当了皇帝,就为这事给萧何益封两千户(乃益封何二千户,以帝尝繇咸阳时何送我独赢钱二也)。

萧何八面玲珑有一个人不买账,这就是曹参。曹参司职狱椽,是个武夫,为人耿直,级别又与萧何差不多,故而看不惯萧何受贿行贿八面玲珑。一干同僚都知道两人不和,萧何也心知肚明(何素不与曹参相能)。萧何晚年病重将死时,刘邦的儿子孝惠帝去探病,问萧何道:“相国百年之后,谁可接替?”直到这会儿,萧何见风使舵八面玲珑还是秉性难移。他不是公事公办回一句,“臣闻先帝有遗训,陛下当照先帝遗训办”,而是模棱两可又滴水不漏地回道:“知臣莫如君。皇上最了解臣下。”孝惠帝再问一句:“曹参如何?”萧何立刻爬起来叩首道:“皇上得曹参为相,臣死而无憾也”(及何病,孝惠自临视相国病,因问曰:“君即百岁后,谁可代君者?”对曰:“知臣莫如主。”孝惠曰:“曹参何如?”何顿首曰:“帝得之矣!臣死不恨矣)”就这一句话,既卖好给了曹参,叫日后萧氏后人犯事了手下留情,又骗得后人盛赞萧何宰相肚里能行船。其实萧何这般回答并不是不计前嫌公而忘私。早在两年前孝惠帝还是太子时,刘邦就留下临终遗嘱,御定了相国接班人的顺序,萧何死后曹参接任,曹参死后王陵、陈平继任。孝惠帝一个儿皇帝,前有他爹高祖的遗嘱,今有他娘吕后垂帘持政,他哪里敢奓毛?萧何不过是做个顺水人情罢了。

当然了,仅仅是八面玲珑还不足以使萧何迈出暗中支持刘邦这一步。毕竟是犯罪,一旦败露,杀头灭门。促使萧何迈出这一步的,是他自己的贪腐,还有几年前秦始皇在咸阳声势浩大的惩治腐败的雷霆行动。凭什么说萧何刘邦在沛县衙门做卧底?

秦始皇严惩贪官,萧何一干污吏心惊

萧何贪腐毋庸置疑。沛县令一顿饭众人都贺千钱,萧何自不能落人后,钱哪儿来?刘邦带队去咸阳众人凑份子,别人都是三百唯独萧何五百,钱又从哪儿来?处在这样一个贪污受贿成风、成潜规则的环境中,没有人能幸免而独善其身,不然你就是怪物另类,根本无法生存。但是现在不同了,“明通而公”,“恭俭敦敬”的秦国人来了。秦国的郡御史依法办事,不用你马屁塞钱,只要你业绩考核第一,立刻提拔你去郡府,甚至举荐你去咸阳工作。

可是依法办事是双刃剑,对萧何来说,另一面更可怕。一旦秦始皇坐稳了江山,是一定要整肃吏治的。到时候郡御史复来查贪腐,查到你萧何证据确凿,一定也是依法办事。楚魏之地百试不爽的马屁塞钱在秦国人面前行不通,搞不好还罪加一等,这多可怕!秦国人带来的好处,什么一视同仁不把楚魏百姓当战俘作奴隶,什么唯才是举提拔你到中央工作,都抵不了此时惩治腐败罢官杀头,萧何这帐算得清。更何况秦始皇反腐败的决心很大,下手也毫不留情。几年前刚刚在咸阳杀了四百六十多个贪污犯。一干韩国、燕国的术士,打着为国家皇帝研制长寿药的名义(方士欲练以求奇药),习惯成自然大肆贪污科研经费,或挥霍,或放高利贷牟利,秦始皇不断接到举报(徒姦利相告日闻),下吏治查办此事(於是使御史悉案问诸生)。御史调查案情,讯问嫌犯,一干术士相互揭发(诸生传相告引),案情真相大白。共有四百六十余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依法当处坑杀,斩首坑埋,不得收殓入祠。秦始皇核准死刑,并传喻天下,以戒世人(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馀人,皆阬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後)。萧何等一干沛县的贪官污吏闻之,怎能不心惊肉跳?“坑儒”是秦始皇反腐风暴——惩治贪污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萧何  萧何词条  杀头  杀头词条  刘邦  刘邦词条  卧底  卧底词条  为何  为何词条  
汉朝

 汉武帝西域战略:打破C形包围圈

两伐大宛:汉武帝的武力开埠仅用“丝路基金”开道是否就能摆平一切?答案是否定的。无论是广义上的西域,还是狭义上的西域,从玉门关、阳关以西的诸民族,与汉朝的关系,最...(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