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市值130亿美金的创业独角兽,如何一步步走向末路

3 月 6 日,高盛集团出台了一份有关 GoPro 的研究报告,昔日明星股 GoPro 股价大跌 7.92%,跌出历史新低。同时,花旗也对 GoPro 做出降级评价,目标股价定为 8 美元,并预计 GoPro 或将在 2017 年继续亏损。

于 2014 年 6 月上市的 GoPro,首日股价大涨,随后一路增值,最高市值曾达到 130 亿美金。为何在短短不到三年的时间内,股价暴跌 90% 呢?

打造社群失败,轻视硬件创新

作为以运动相机打开市场的 GoPro,在业界一直以霸主的存在几乎垄断着市场。然而正是这样一家如日中天的“独角兽公司”,在上市之后却一直面临着收入下降,甚至连续亏损的局面:

2016 年年初,GoPro 已经削减了 7% 的员工

关闭娱乐部门,以降低支出

同年 11 月,GoPro 宣布重组旗下业务,将裁减 200 名员工,占总员工人数 15%

换句话说,GoPro 的相机越来不好卖了。金融公司摩根士丹利曾对 GoPro 给出“持股观望”的评级。分析师认为,GoPro 面向普通消费者的相机产品 Hero4 Session 卖得并不好。而这点,不久前 GoPro 的 CEO 尼克 · 伍德曼(Nick Woodman)也承认新款的 Hero4 Session 的销售并没有达到他的预期。

一直以来,GoPro 都希望用户通过运动相机来记录生活,就像人们会通过手机拍摄视频、照片一样,最终运营一个以图片和视频为核心的社区生态。

但这样的努力似乎并没有多大收获,甚至渐渐产生一些负面影响。越来越多平淡无奇的视频被上传到 GoPro 频道,比如小孩子在桌子上爬,一家人出去野餐等。

这些内容的出现恰恰说明,用户完全不需要特地购买一部 GoPro 来制作、编辑视频内容。

相比 GoPro 的用户社区,人们更习惯将视频分享在 Facebook、twitter 这样的常用社交软件上,而且想要拍出宣传视频中的酷炫效果一般只有在极限运动中才能实现,普通用户使用 GoPro 的场景并不频繁,想做出符合大众的内容,还需要一定的探索。

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前仆后继抢夺运动相机这块“大蛋糕”,做出了功能类似但更低价的产品,GoPro 并没有着力对产品的硬件配置进行提升推出新产品,反倒以降价的方式试图夺回市场,这导致外界评论他的用户“即将散场”。

产品转型,奈何出师不利

面对这样的盛极而衰,GoPro 试图借助自家运动相机之长,推出无人机 Karma 来挽救这一局面。

不同与其他无人机的是,Karma 的机身上并没有摄像头,而是通过机头的三轴稳定器连接 GoPro 的 HERO5 Black、HERO5 Session 和 HERO4 Black/Silver 三款运动相机中的其中一款。显然,GoPro 希望借 Karma 来提升自家运动相机的销量。

如此美好的宏伟蓝图,却在 Karma 发布仅仅 16 天之后以尴尬中止。不少用户反应该无人机在飞行途中有断电坠机的情况。尽管 Karma 20 分钟左右的续航时间并不出色,但 GoPro 已对其进行调校,当剩余飞行时间不足 4 分钟时,Karma 会自动返回起飞地点。理论上不会中途断电,出现这样的情况令人费解。

在一片唏嘘之声过后,官方对 Karma 进行了详细的拆解。经检修后发现,机身出现了一个与电池保持机制相关的机械问题,以致飞行时的振动会让电池从连接器松动,从而失去电力。对此,GoPro 宣布召回所有售出的 Karma 无人机,数量约 2500 架,并表示不会更换产品,而是给予用户全额退款。

对指望无人机翻盘的 GoPro 来说,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窘境之下该如何自救?

如今的运动相机市场已经不同往日。随着竞争对手的崛起,宝丽来、HTC、小米等公司做的运动相机价格更加便宜,性价比也更高。GoPro 在生态圈还不够不成熟的情况下,停止盲目地扩张业务,或许会是该公司的最佳选择。

现在的 GoPro 相机就像是 iPod 没有 iTunes。尼克·伍德曼早前承认到,GoPro 之所以走红,是因为早先市场上还没有类似的产品,消费者对于运动相机的认知只停留在当时一些上传到 YouTube 的视频。

尽管视频还有不少编辑的成分,但超广角镜头加上特定角度拍摄带来的临场感极为酷炫,使得消费者对这款产品趋之若鹜。

而随着市场对运动相机的需求疲软也越来越明显,消费者的热度也逐渐消退,GoPro 的销量也开始出现下滑,去年第三季度,GoPro 营收同比下滑 40% 至 2.406 亿美元。净亏损1.041 亿美元,而去年同期盈利 1880 万美元。

而对于无人机,就在 Karma 一周之后,大疆发布了极致便携的折叠式航拍无人机 Mavic Pro。无论在续航、遥控范围等多个方面都对 Karma 呈碾压之势,加上后来由于电池原因被迫召回,Karma 的影响力很快被 Mavic Pro 所淹没。

据传大疆曾考虑过与 GoPro 生产一款有 GoPro 标志的无人机,但是因 GoPro 公司索要高额的利润最终合作没有达成。现在看来 GoPro 要后悔当时大疆抛出的橄榄枝了。

Geek君有话说

或许 GoPro 一开始的决定就是错的。明明是以运动相机打开市场,GoPro 却拒绝只做一家硬件公司。Nick Woodman 在采访中多次向媒体强调:“内容才是我们发展的核心,硬件只是辅助。”

着重内容而轻视硬件的创新,想必不止 GoPro 这一个硬件厂商在犯这个错误吧。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独角兽  独角兽词条  末路  末路词条  市值  市值词条  美金  美金词条  步步  步步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