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邵旭峰:加藤与韩寒只是平台,而非灯塔

  

  一、加藤嘉一与韩寒只是启发公知的平台、而非灯塔。

  

  在前一段时间,加藤嘉一由于说话没有照顾到国人的实际情况,所以遭遇了在中国的空前寒流——与之前受到的盲目追随前后两判,为此,我写了两篇博文:加藤中国的导师?http://fukan.blog.ifeng.com/article/18227150.html;加藤“不明白”什么? --日本,你欠中国一个道歉。http://fukan.blog.ifeng.com/article/18328162.html 。

  我认为,要客观理性地看待加藤嘉一这些笼罩着公知光芒的青年(他还是日本人)。

  去除国籍限制,加藤嘉一与中国的韩寒的层次基本一样:文笔较好,对于社会现状的观察与描述比较全面与独到,可以说是普行公知很好的“平台”,但是这两个人都对于社会的基本学科(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理论知之不深,没有系统的研究,对于中国的实际与基本的国情知之甚少、或者至少感悟不深——遑论贯穿社会学科理论并与中国实际结合而指导中国前进?

  都充其量是很好的平台,但是绝对不是也不能是灯塔与航标。

  加藤嘉一在中国的遭遇完全可以用冰火两重天来形容:在南京先锋书店讲话之前,更多是盲随;而在南京先锋书店讲话之后,则急转直下,变成盲目否定并全面攻击,好像因为其在中国有一定发展、自己曾经盲随过而痛心疾首,必欲置之于死地而后快。

  要么一味盲随、要么一棍子打死,对于同样一个人为什么要前后判如两人如此之截然呢?

  事实上,国人在面对之前的韩寒,也是这种情况,在方舟子打假之前,盲目追随、盲目抬高,使韩寒完全脱离了他本来的高度与地位,而直接要让其成了中国的灯塔与航标——韩寒本身也好像坦然受之,而在方舟子打假之后,则马上反目,好像曾为追随过韩寒而“不堪回首”、难以忍受。

  从加藤嘉一与韩寒在中国遭遇“冰火两重天”的事件,我们民族与国人盲目、感性、极端、肤浅的本来面目暴露无遗。

  我们很少在别人追随某个对象的时候,稍微放缓自己盲随的脚步,而作理性的思考;我们更很少在别人猛然举起置人于死地的棍子之时,把自己手中的棍子抬起的高度放低而重新审视自己手下的很可能会就此毙命的对象。

  我们习惯了被别人左右我们的判断,并支配我们的行动,我们很少独立运用我们的大脑并进而独立地行动。

  我们总在追求个性,但是总没有真正的个性。

  我们很让人悲哀······

  

  二、理性地看待加藤嘉一与韩寒。

  

  不要强求加藤嘉一咀咒自己的祖国,平心而论,他能承认自己的国家与民族曾今犯下入侵中国、以及南京大屠杀等事实已经很不容易,他强调多方面认识这段历史并总结原因更没有错,事实上,中国人更缺少的就是理性面对自己的历史并坚强而明确的前进。也不要强求一个在中国的日本青年承认钓鱼岛是中国的——我们中国人自己知道并承认钓鱼岛确确实实是中国的,要团结一致地拥有的又有多少?能占几成?

  如果一个人在别国咒骂自己的祖国,并作出有害于自己祖国的事情,这样的人,我首先看不起,这种人如果投降曹操会立刻人头落地——吕布就是例子,因为人品本身就靠不住。

  国人自己不团结、不努力,却要求一个日本人帮自己在嘴上出出气,这算什么啊?不怕世界上其他人耻笑吗?还大国胸怀与气度呢,实在让人难以忍受。

  只要加藤嘉一他不否认日本侵华与屠杀、残害中国人的事实,这已经足够了,他能致力于中日友好,致力于启发中国人的公知,这应该褒奖与鼓励,但是绝对不要提过分的要求——那显示不了我们的强大,而更显示了我们的脆弱、渺小,不自信、还苛刻。

  对加藤嘉一如此,对韩寒就更不要过于否定,即使其博客有团队在运作,我们也应该提倡——毕竟他的博客不是专业与学术领域(不需要非黑即白的分别),而只是一个大家休闲、观察与思考的平台,皮影戏我们都看,何况“韩寒”的博客呢?其实质性贡献比些微欺骗的作用要大得多。

  国人应该把严苛区分的眼光与力量用在学术打假——尤其是官员与专家的学术打假上,用在监督和攻击无法无天的贪腐上。用在需要的地方。

  

  总之。

  

  我们从国人对待最近的加藤嘉一与之前的韩寒,都或者过于盲目追捧与追随,或者过于严苛——而想一棍子打死,都能够看出国民的不成熟、不理性,遑论包容心——包容是站在高于的立场上的正视、辩证地接纳的意思。

  对于公知人物与身边的人需要的是理性与客观的定位,而不是盲随与彻底否决,不要感性色彩太浓·····

  从韩寒与加藤嘉一的事情,国人如果不能就此长进一点,那你还能说什么呢?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加藤  加藤词条  灯塔  灯塔词条  韩寒  韩寒词条  只是  只是词条  平台  平台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