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潘知常:触摸城市的灵魂——对于城市雕塑的一点期望

   有人说 ,我国的城市雕塑在几十年内就在数量与体量上达到甚至超过了西方城市雕塑的水平 ,但是在我看来 ,即便真的如此 ,也仍旧无法掩盖在质量上大多是 “城市垃圾”这一事实。至于那些少量还说得过去的城市雕塑 ,也大多充其量只是缺乏意境和联想而且与城市精神与文化无涉的 “概念性雕塑 ”和 “标签性雕塑 ” ,千篇一律,毫无个性 ,或者像一件放大了尺寸的小品 ,或者像一堆拼凑的破铜烂铁 ,或者画蛇添足 ,或者喧宾夺主 ,顶多也只能称之为滞后的城市“补丁 ” 、城市 “累赘” 。犹如 “鸡肋” ,食之显然无味 ,弃之却又可惜。称之为一种 “视觉污染” 、一种 “审美侮辱” ,应该丝毫不为过分。

  

   事实上 ,美的城市雕塑无疑应该是一个城市的精神文明的象征 ,也应该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的标志。它点 “石”成 “金” ,画 “龙”点 “睛” ,折射出一个城市的凤采与神韵。提及 《鱼美人 》 ,我们不能不想起神奇的哥本哈根 提及《自由女神 》 ,我们不能不想起遥远的纽约提及 《艾非尔铁塔 》 ,我们也不能不想起美丽的巴黎。它使我们更深地理解了所在的城市,甚至更真实地触摸到这些城市的灵魂。考虑到作为城市的一张 “文化名片” ,城市雕塑作品一旦放进公共空间,就会强迫公众去关注、接受 ,我要说 ,触摸城市的灵魂,必须成为我们思考城市雕塑的基本美学原则触摸城市的灵魂 ,也必须成为我们根治城市雕塑的 “视觉污染”的基本美学原则。

  

   因此 ,城市雕塑作品的成功关键在于深刻具体地体现所在城市的本质特征。历史背景、地域特征、城市精神、城市文化都应进入其中,成为城市雕塑作品创作背景。而城市雕塑作品应与这一切和谐相融 ,得当、得体、得法。最终 ,不仅传达美好的视觉形象 ,而且阐释城市特征、表现城市文化、彰显城市品格。

  

   这,就是我对城市雕塑的一点期望!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城市雕塑  城市雕塑词条  触摸  触摸词条  期望  期望词条  灵魂  灵魂词条  对于  对于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