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韩方明:巨灾面前的观察和反思

  

  这几天,我因为一个重要的奥运推广活动在欧洲各城市间穿梭,但没有一刻不牵挂着汶川震区的灾情,牵挂着灾难中的同胞。我所接触的各国朋友,对此巨灾也是感同身受。

  天灾令人悲痛,但这次有两个现象令人欣慰:其一是不论是中国还是外国媒体都保持空前透明开放、实事求是态度,详尽报道灾难的各种消息,让身在异国的人们能及时了解到所有情况;其二是,灾难当前,世界各国均对中国表示了慰问并积极支援,有几个国家派遣了救援队,用运输机送来了救援物资,各国民众均自发地募款。人非草木,孰能无情!(chinesenewsnet.com)

  汶川大地震震倒了房屋,却没有震倒中华民族的顽强精神;震碎了砖瓦和玻璃,却震不碎团结奋进的力量,反而空前地凝聚了两岸三地和全世界华人、华侨的心。

  

  抗震救灾显示政府的进步

  

  32年前,地震把唐山夷为平地,左倾保守的执政者既不能迅速动员救援,还掩盖灾难的严重程度,拒绝国际社会援助。汶川大地震带来前所未有的破坏,但中国政府全新的表现有目共睹。在震发当天,政府就展示了透明度和效率,国家媒体详尽客观地报道了地震破坏的程度,及时更新伤亡人数,不断提供新消息和图像。政府对待事件的态度积极、公开、透明,媒体报道充分详尽,并且对境外媒体的入境采访活动一视同仁,凸显了近年来中国在国家治理方面所取得的进步,向世界表明了政府的坚强和自信。这与邻国缅甸形成鲜明对比,让世界都为中国人民感到欣慰。

  灾难当前,以人为本就是以人命为本,生命的尊严和代价高于一切。地震发生后,温家宝总理第一时间赶往灾区指挥,反复强调工作中心就是救人,把人民的生命看得高于一切。在政府领导人民抗震救灾、重建家园时,国家和政府的形象也渐渐升华。政府处理危机得法,不再大搞奥运火炬传递,对灾难信息的报道持开放态度,这都说明政府在朝着国际社会认同的大方向进步。

  远隔万里,我还是透过网络及时了解到灾区人民得到了来自国内国际的救助,各地的捐助款项正源源不断地汇往灾区。但是,幸存的人们还是因为缺水、缺粮而面临生存威胁。许多人因为没有帐篷而露宿野地,许多人因为缺食少水而患病,还有许多人因为缺少组织和工具而不知如何救助他人。此时此刻,地方政府应积极组织灾区人民互相救助,需要尽快大量运输各种生活物资,将危险地带的人们暂时移居到安全地方。

  由灾难发生的第一天,我们就看到民间组织和社会新阶层人士也积极行动起来,对灾区给予帮扶和救助,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期间涌现的很多故事,感人至深。特别令人高兴的是,我们发现一些大型国有公司扮演的重要角色。比如中国水电集团在地震当天就成立了抗震救灾指挥部,总经理从北京赶往第一线亲自指挥在四川企业的抗震救灾工作。在灾害面前,这些企业表现出的以救灾为第一的决心,是值得大众欣慰的。

  捐赠自愿,爱心无价。各地的人们心系灾区,积极捐款、献血。然而我也注意到,平时在各大媒体上风光露面的一些“福布斯富豪”们,在此重大灾难时刻却偃旗息鼓。平日声称“有钱花不完再也找不到对手”的地产大亨,捐款200万后能藏则藏;而数年来动辄登山飞天、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地产大亨,非常不合时宜地振振有辞“不要让慈善成为负担”。这类通过爆炒楼价盈利的企业,一年利润70多亿元,200万元人民币不过是一套中等住房的市价而已,拿出来救助灾民又怎么会成为负担?

  我们失望地看到,在过去三十年,一批积累了巨额财富的暴发户商人,平时自认为代表着一个阶层的生意和生活的老板们,在大难面前的所作所为令人感到遗憾,与人们的期待和需求相去太远!

  幸好,还有很多大银行、企业和许多民营企业都纷纷出钱出力,一些原定庆典活动的企业将活动从简,节省下来的资金都用来支援灾区,这些公司才是真正值得人们尊敬的。

  

  警惕潜在的新危险

  

  大地震的余威仍在肆虐,抗震救灾的形势依然严峻。地震引发的地层塌陷、水库崩溃、瘟疫发作等各种潜在危险,需要慎重对待,保持足够的警惕。

  这场天灾也让我们看到,中国还需要从灾难中真正吸取教训,尤其是灾难应急机制还有大量的改进和完善之处。

  国际上不少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相关的应急部门和应急机制,成熟的经验和做法可以借鉴。美国在九一一事件以前,救灾工作已有专职机构负责统筹安排;此后,美国成立了国土安全部,负责国内的防恐反恐和应急机制。台湾在九二一大地震中成立了灾害救难应变指挥中心和救援物资管控中心,既保障了灾区通信畅通,又能统一归拢和调配各种救援物资。他们向国际社会呼吁同情和援助,获得了拥有先进搜救技术的特种救难组织的帮助。

  中国自2007年起,有了《突发事件应对法》,但尚无专职机构去实施和执行,韩方明/在此要强烈建议政府借鉴美国国土安全部的做法,尽快组建国家紧急事务委员会,专司各种灾难的预防、预警、救援及善后,充分授权,增强其动员协调能力。同时,也可以责成有关部门彻底清查死伤人数最多、楼房倒塌最严重的学校建筑是否有贪腐问题,绝不能坐视天灾背后潜藏的人祸蒙混过关。

  因为承平日久,面临剧变,很多都市人未必能够有心理准备。可见之未来,必然会有灾民涌入周边城镇,给周边城镇造成压力。希望各地同胞能够对这些城镇和居民以包容和同情的心态对待,血浓于水,尽可能地施以援手,并且防止那些借机哄抬物价的无良商人趁乱大发国难财,使灾民生活雪上加霜。

  灾区物资紧缺状况急需改善、震后重建问题预早规划、居民外迁问题急需协调,民众信心需要重建,这一切都考验着中国政府和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全世界都在关注着崛起的中国如何应对灾难、如何爱护自己的人民、关爱生命尊严和价值。加拿大政府在这次捐助之中已经向国民承诺,民间捐款多少,政府就捐赠同样款项,此种表态,务实和积极,而且明晰。

  窃以为,中国中央政府年财政收入过万亿,应有能力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对灾区的倾斜力度。政府应该更加积极地推动善后及重建工作,牵头扶助资金为主,以民间捐助和海外慈善资金为辅,共同抗震救灾,把受灾地区建设得更好。

  

  ·作者是中国全国政协外委会副主任,以上属个人观点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韩方明:巨灾面前的观察和反思  韩方  韩方词条  反思  反思词条  面前  面前词条  观察  观察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