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推荐度: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推荐度:

相关推荐

关于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锦集九篇

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的工作又将迎来新的进步,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开始制定一个计划。想学习拟定计划却不知道该请教谁?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新观念、新思路。新观念的形成不仅包含对事物的新认识、新思路,而且包含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为此,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学会数学的学习方式,只有不断学习,获取新知识,更新观念,才能形成新的数学认识。在八年级数学的教学中对概念的演化、推理的要求、思维的全面性、深刻性、严密性、创造性方面都提出了比七年级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在教学中对进一步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新观念、新思路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学生情况

本班学生有23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有上进心,上学期在全镇统考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有些学生的接受能力还有待提高,学习态度还需不断端正。有几个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三、教材分析

图形的变换,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习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在学习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教学众数。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稳定、可靠,但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比较差,但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也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宜选择众数或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2. 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4. 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5.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 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8. 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

四、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

1. 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及模型2. 演示分数用的教具3. 其他教具教师还可以根据各部分教学内容的需要自己准备或设计制作一些教具和学具。如教学体积时制备1 m3、1 dm3模型,容纳1 L、100 ml液体的量杯;教学因数与倍数时,可根据教科书上的图制成教具等。教师还可以根据需要自己制作其他适用的教具。

五、课时安排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的“各学段课程内容参考教学时间一览表”,实验教材的编者为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教师教学时可以根据本班具体情况适当灵活掌握。

一、 图形的变换(4课时)

二、因数与倍数(6课时)1?因数和倍数2课时左右2? 2、5、3的倍数的特征……3课时左右3?质数和合数……1课时左右

三、长方体和正方体(12课时)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课时左右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2课时左右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7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粉刷围墙1课时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0课时)1?分数的意义……4课时左右2?真分数和假分数……3课时左右3?分数的基本性质……2课时左右4?约分……4课时左右5?通分……4课时左右6?分数与小数的互化……2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

五、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7课时)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课时左右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3课时左右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2课时左右

六、统计(3课时)打电话……1课时

七、数学广角(2课时)

八、总复习(4课时)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材41页42页。

教材分析:

学生已经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以及其他一些常见多边形的特征,并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研究平面图形到研究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观念发展的一次飞跃。对常见平面图形特征及其周长、面积计算方法的探索,既为进一步探索长方体、正方体这样的立体图形的特征以及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奠定了知识基础,同时也积累了探索的经验,准备了研究的方法。通过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以数学的眼光观察、了解周围的世界,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同时也能为进一步学习其它立体图形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初步学会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2.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3.在活动中使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探索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准备:挂图,若干个1立方厘米小正方块

学具准备: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16块

前置作业:

1、 面积是24平方厘米的长方形有几种?都是哪几种?并画一画。

2、 什么是体积,体积单位有哪些?

3、 准备若干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摆一摆,可以摆成什么形状?体积是多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实物引入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体积和体积单位,谁来说说什么是体积,体积单位有哪些呢?

昨天的知识你掌握的很好,相信你,前置作业完成的也很认真吧?你准备了几个一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啊?都摆成什么形状了?体积是多少呢?

根据学生回答,其他学生也动手摆。

师: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因为这个长方体由 4个 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拼成,所以它的体积是 4立方厘米。

图下板书:4立方厘米

师:如果再拼上一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它的体积又是多少呢?

学生操作。

生:再拼上一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这个长方体就含有5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它的体积就是5立方厘米。

2、揭示课题

师:可见要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二、猜想验证,探究新知

1、提出猜想

师:你能不能像老师这样摆出一个长方体,并计算它的体积?

出示表格。学生四人一小组,每组一张表格。

长 宽 高 正方体个数 体积

长方体1

长方体2

长方体3

长方体4

师:请同学们一小组为单位,用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摆出4个不同的长方体,观察摆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把上面的`表格填写完整。

学生活动,师巡视。

师:同学们摆出了许多不同的长方体,并且填好了表格。哪一组来汇报?

学生黑板前展示表格,并做详细汇报。

引导学生观察表格,

师:观察表格中的数据,从中你能发现什么呢?师:通过观察比较,同学们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想: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它的长、宽、高的乘积。这个猜想是否正确呢?我们还要进一步研究。

(板书:)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2、验证猜想

课件出示:用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摆出下面的长方体,各需要多少个?先想一想,再摆一摆。

1、长4厘米,宽1厘米,高1厘米。

2、长4厘米、宽3厘米、高1厘米。

3、长4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

师:这是三个不同的长方体,根据刚才的发现你能猜出它们的体积吗?根据回答,课件出示:4×1×1=4立方厘米 4×3×1=12立方厘米 4×3×2=24立方厘米

师:那究竟对不对呢?让我们再来摆一摆。

学生小组讨论,动手操作,师巡视。

组织交流,课件出示拼摆后的图形。

师:你是怎么摆的?体积是多少?

师:和我们之前的猜想一样吗?

师:那如果再给你一个长7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一共要用多少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它的体积是多少呢?出示例1

课件出示:

师:7×4×3=84立方厘米,所以它的体积就是84立方厘米。

3、概括公式

师:根据刚才的验证,得出之前这个结论是正确的。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如果用V表示长方体的体积,用a、b、h分别表示长方体的长、宽、高,你能字母表示长方体的体积吗?

V=abh

师: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就是什么图形?你能直接写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吗?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说一说。

学生汇报:

因为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在正方体中长,宽,高都相等,所以公式中长、宽、高都叫棱长,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变换后,虽然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写出来不相同,但计算方法的实质是一样的,都是长×宽×高。

课件出示正方体,出示公式。

师: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也可以用字母来表示。但用字母表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时,还有一些特殊的地方,书上对此作了详细的说明。请大家打开课本看一看。学生阅读课本。课件出示

正方体的体积:V=a3

师:写的时候,3要写在a的右上角,并且要写的小一些。

小训练:完成例2,在练习本上完成,集体订正。

三、巩固应用,

计算下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1、长9厘米、宽6厘米、高5厘米

2、长0.5米、宽2.5米、高0.8米

3、棱长6分米

四、拓展延伸

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在生活中运用的很多,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呢?

出示:

品名:正方体收纳凳

尺寸:30×30×30

材质:涤纶+PP不织布+纤维板

颜色:黑白

师:你能看懂这个说明书吗?

师:如果要往这里放一个长40cm宽20cm高10cm的玩具箱,能放入到收纳凳里吗?

师:看来不能光比较体积的大小,还要联系实际情况,看看长宽高是否都符合要求。

五、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你都有哪些收获?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3

本册教科书一共安排了8个单元,其中数与代数领域有4个单元,主要内容有分数的加减法、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用方程解决问题;图形与几何领域有3个单元,主要有长方体一、长方体二和确定位置;统计与概率有1个单元,主要内容为数据的表示和分析;除此之外还有数学好玩、整理与复习和总复习。

一、教材分析

(一)数与代数

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能理解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能把分数化成有限小数,也能把有限小数化成分数;能结合实际情境,解决简单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第三单元“分数乘法”结合具体情境,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除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五单元“分数除法”了解倒数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倒数。能够正确进行分数混合运算;理解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结合实际情境,能用多种方法解决简单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体会分数混合运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第七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在列方程的过程中,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提高用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有两个未知数,需要选择设一个未知数为x,再根据两个未知数之间的关系,用字母表示另一个未知数。同时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建立模型的能力。

(二)空间与图形

第二、四单元“长方体(一)(二)”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及其基本特征,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含义;认识体积(包括容积)单位,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某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引领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第六单元“确定位置”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方向和距离来表示物体位置;在具体的情境中,自建参数系确定位置。

(三)统计与概率

第八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学生在这一单元认识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感受复式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能读懂简单的复式统计图,根据统计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与同伴进行交流。通过实例,理解中位数、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

(四)数学好玩

本单元设置了“象征性”长跑、有趣的折叠、包装的学问三个内容,主要目的鼓励学生从数据中获取尽可能多的有效信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思想,锻炼思维能力,积累思考经验,开阔眼界。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加、减、乘、除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分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解决简单的分数加、减、乘、除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了解倒数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3、能够正确进行分数混合运算;理解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结合实际情境,能用多种方法解决简单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体会分数混合运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4、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及其基本特征,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含义;认识体积(包括容积)单位,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某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引领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5、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能根据需要,选择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通过实例,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

6、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和方法,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

1、 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 能正确进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3、 能正确进行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4、 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的几何结构。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5、 理解整数与分数乘法的意义,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

6、 理解除数是分数的除法的意义,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7、 在方格纸上会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8、 掌握解列方程解决问题的解题方法

9、 提高复式条形、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与读图能力;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四、教学难点

1、 学会异分母分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2、 灵活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

3、 学懂整数与分数的乘法的两种意义之间的联系;

4、 感受1立方米、1立方厘米以及1升、1毫升的实际意义,能形象地描述这些体积单位实际有多大;

5、 学会除数是分数除法的意义;

6、 准确理解“南偏东30度”和“东偏南30度”的不同。在具体情境中,能根据不同的观察点来判断方向;

7、 能够快速地分析、找到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8、 根据统计图提出数学问题和作出简单的判断与推测;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五、教学时间安排

时 间 内 容 课时数

第二周至第三周 分数乘法 6

第三周至第四周 长方体(一) 7

第五周至第六周 分数除法 7

第六周至第七周 长方体(二) 9

第八周 整理复习、期中考试 5

第九周至第十周 分数除法 7

第十周 确定位置 3

第十一周至第十二周 用方程解决问题 4

第十三周 数学好玩 4

第十四周至第十五周 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7

第十六周至第十七周 总复习 5

第十八周至期末 期末检测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4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两级分化现象严重。学习的主动性远远不够。当然,班上也有很多积极向上的学生,也有很多思维活跃、善于思考的学生。 针对班级的实际情况,在下学期的数学教学应重点采取以下措施:

1、帮助后进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加强课后辅导,对其作业降低要求。

2、深入调查学生的作业要求,改进作业的布置及检查方式,增加趣味性、开放性、实践性作业。

3、强化培养、训练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把学习习惯的好坏与期末数学成绩的评价相结合。

4、多鼓励和表扬学生,多开展一些数学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坚持课堂“数学之星” 的评选,严格要求的同时鼓励学生上进。

二、教学内容

图形的变换,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习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在学习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教学众数。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反 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稳定、可靠,但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比较差,但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也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宜选择众数或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2. 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4. 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5.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 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8. 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

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

五、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

1. 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及模型

2. 演示分数用的教具

3. 其他教具 教师还可以根据各部分教学内容的需要自己准备或设计制作一些教具和学具。如教学体积时制备1 m3、1 dm3模型,容纳1 L、100 ml液体的量杯;教学因数与倍数时,可根据教科书上的图制成教具等。教师还可以根据需要自己制作其他适用的教具。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5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大部分学生已经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大领域掌握了大量的基础知识,他们能灵活地运用,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比较强,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学习的方法,但也有个别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相对弱一些。还有部分学生由于平时对自己要求不严,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业马虎,字迹潦草,学习态度不端正,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所以教师在备课时应注意优等生与学困生的具体情况,做到有的放矢。对学困生能进行个别辅导,并给予精神上的鼓励与帮助,促使其自觉学习。在本学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要特别加强学生学习习惯和责任心的培养,学会思考方法,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在书写上要进一步提高要求,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认真书写的基础上培养其责任感。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 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能理解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能把分数化成有限小数,也能把有限小数化成分数;能结合实际情境,解决简单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第三单元“分数乘法” 结合具体情境,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除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五单元“分数除法” 了解倒数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倒数。能够正确进行分数混合运算;理解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结合实际情境,能用多种方法解决简单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体会分数混合运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第七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 在列方程的过程中,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提高用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有两个未知数,需要选择设一个未知数为x,再根据两个未知数之间的关系,用字母表示另一个未知数。同时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建立模型的能力。

(二)空间与图形

第二、四单元“长方体(一)(二)”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及其基本特征,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含义;认识体积(包括容积)单位,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某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引领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第六单元“确定位置” 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方向和距离来表示物体位置;在具体的情境中,自建参数系确定位置。

(三)统计与概率

第八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学生在这一单元认识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感受复式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能读懂简单的复式统计图,根据统计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与同伴进行交流。通过实例,理解中位数、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

(四)数学好玩

本单元设置了“象征性”长跑、有趣的折叠、包装的学问三个内容,主要目的鼓励学生从数据中获取尽可能多的.有效信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思想,锻炼思维能力,积累思考经验,开阔眼界。

三、全册教学内容及教时安排(以单元为单位)

(1)分数加减法:7课时

(2)长方体(一):10课时

(3)分数乘法:12课时

(4)长方体(二):10课时 整理与复习:3课时

(5)分数除法:8课时

(6)确定位置4课时

(7)用方程解决问题5课时 数学好玩:2课时

(8)数据的表示和分析:8课时

(9)总复习 :5课时

四、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在本学期中,要提高教学质量,我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以解决:

1。注重因材施教,进一步做好提优补差工作。让学优生和学困生结对, 达到手拉手同进步的目的。

2。注意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让学生在活动中解决数学问题,感受、 体验理解数学。

3。踏踏实实做好教学常规工作,以自己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满腔热情的工作作风,虚心向同事学习,同时争取家长的配合,共同做好对学生的培养。

4。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十分明显。因此,对重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课件设计,从而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实践,提高教学的效率。

5。每周参加教研活动,听有经验老师的讲课,学习他们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五、辅导计划

1。上课时对学困生多加注意,有针对性地提问,找到他们学习上的难点,予以解决。

2。为了做好抓好两头,保住中间的工作要点,努力设计让优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差生吃得消的教学手段。设计提问,设计练习,分析内容注意选择性问题。同时明确练习题的难度的层次性,使学生有的放矢。能在较短的时间里,较好的全面的完成练习题。

3。重视差生的错题订正,不厌其烦的反复地帮助差生完成基础性作业,直至学生真正弄懂为止,对差生的作业保证做到面批面改。

4。加强与家长的配合,帮助潜能生从态度到习惯,从上课到家庭作业的指导形成合力。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6

一、五年级级部学生情况分析:

二、对教材的重点、难点的理解:

第一单元:完美的图形——圆

重点: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

难点:公式的推导过程。

第二单元:山东假日游——百分数

重点:百分数的意义及解决简单的百分数的问题。

难点: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

第三单元:冰淇淋盒有多大——圆柱和圆锥

重点、难点:圆柱的侧面积和体积的区别及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第四单元:啤酒生产中的数学——比例

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难点: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

第五单元:快乐足球——比例尺

重点:比例尺的意义,根据比例尺计算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难点:按比例将简单的图形放大或缩小。

第六单元:我们长大了——统计

重点:理解众数、中位数的意义,认识扇形统计图。

难点:选择合适的统计量描述数据的特征。

三、教学目标要求

数与代数:

1、结合具体情景,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读写百分数;会进行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结合具体实例,理解成数、税率、折扣与利息的意义,能运用百分数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能根据给出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能运用正、反比例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明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三者的关系;能运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回顾整理,能系统的掌握有关整数、分数、小数四则运算,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会解简易方程;系统的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5、通过回顾整理,巩固已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大小的表象,牢固地掌握所学计量单位间的进率,并能较熟练地进行名数的改写。

空间与图形:

1、通过观察、操作等方法,认识圆;会用工具画圆;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掌握圆柱表面积、体积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圆柱、圆锥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回顾整理,比较系统的掌握所学几何图形的特征,熟练地计算这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巩固所学简单的画图、测量等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统计与概率:

1、借助具体实例,认识众数、中位数;会求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量来描述、分析数据,并能作出合理的判断。

2、结合具体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会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

3、通过回顾整理,系统掌握统计图表、统计量及可能性等有关知识。

实践与综合运用:

1、在综合应用中,加深对百分数、所学几何形体体积的理解,能运用学过的知识

解决实际问题。

2、在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分析、研究问题的步骤与方法。

数学思考:

1、在探索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比例尽及解比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建立初步的代数思想。

2、经因探索圆的周长和面积、圆柱表面积、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过程,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在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中,进一步发展抽象、概括、推理的能力。

3、在探索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互化的过程中,经历观察、比较、计算等数学活动,发展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4、能够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量描述数据、作出判断,发展统计观念。

解决问题:

1、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用百分数、比例、比例尺等知识解决的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2、在探索圆的面积、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解决总是策略的多样化。

3、能综合运用简单几何形体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4、在探索圆的周长和面积、圆柱表面积、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中,经历观察、类比和猜测等数学活动,学会用猜想、比较、归纳等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5、在探索、解决具有一定挑战性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积累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情感与态度:

1、感受数学语言表达的简洁性,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教育,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

3、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形成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4、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变通性。

5、善于倾听别人的发言。

四、教学措施:

(一)认知领域方面

1、认真学习《新课标》和教材、明确对本册教材的各项要求按教学大纲要求,努力迎合课改浪潮,把知识准确无误地传授给学生。

2、教学中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教学时,尽量提一些有挑战性和吸引力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在探究过程中,暴露学生的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同时也更好地展示学生的才能,独特的个性和创新成果。采用多种合作形式,如:同桌合作、随意合作、小组合作、优帮差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增强班级体凝聚力。

3、面向全体学生、认真批改作业。发现错误及是订正,注意加强对后进生的.个别辅导,努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少学困生,提高优生率。

4、面对教材,我们不应当急于看《教参》《教案》,而应该先独立思考,这样才会有惊喜的发现,才能更好地把握好教材,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处理教材时,必须吃准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新起点,根据教学重点,正确把握导学活动的基点和难点,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与可能,给予个别辅导与帮助。

5、加强口算训练,提高正确率和计算速度,在此基础上加深解答应用题能力训练;增强学生几何观念,搞好学生从学习直线图形的知识到学习曲线图形的知识的连接与润滑。

6、认真阅读、研究自主练习题,并合理使用练习题,练习时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自读题、自悟题、自做题,让练习真正落到实处,切记走过场。

(二)情感领域方面

1、注意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好习惯,充分利用实物、图形、图片及现有电教设备,努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认真做好教学“六认真”。

2、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不同程度的学生对数学学习的需要,切忌一刀切,力求每一个学生都有较大发展,特别是后进生多关心和帮助,全身心地爱护他们,用饱满深情的慧眼让他们抬起头。

3、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充分发展学生的特长,通过定期的训、不定期的练,使之形成一定的素质。

4、主动和班主任配合,和家长取得联系,认真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不断巩固良好的师生关系,继续巩固和发展学校、社会、家庭的密切联系,优化外部育人环境,搞好班风、学风建设,不断提高教育的凝聚力。

(三)动作技能领域方面

1、教师要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易于掌握知识的重难点、关键。千方百计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培养操作教具、学具和自己制作教具、学具的实际能力;在课堂上,多进行拼、剪、摆等活动,增强学生操作能力。

2、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加强实际运用数学知识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数学王国中学到有用的数学。

3、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多动手、勤动脑、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坚持启发式教学和技能的训练。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7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二班共有学生50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有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交流合作,但自主探讨能力不高。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基础知识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自觉的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从上学年的知识质量验收的情况看,学生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后进生的面还是很大。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编排了九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在“数与代数”领域中有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在“空间与图形”领域教学中有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在“统计与概率”领域教学中有复式折线统计图,其中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来教学,还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教材还编排了一些“你知道吗”,介绍数学背景知识。

三、教学目标:

1、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2、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之间的实际意义。

3、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4、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5、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简单实际问题。

6、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并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本册教学重点: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等。

本册教学难点: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

五、教学措施:

1.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化教育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基础。

2.积极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和经验,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使他们学的轻松快乐,同时也要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学习的效率。

3.教师要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备好课、上好课,批改好作业,以积极认真的态度来影响学生,提高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兴趣,使学生愿学、乐学。

4.加大培优辅差的力度,以激励表扬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展开竞争,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对后进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做到课堂上多提问,课下多关心,作业做到面批面改。使他们进一步树立起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全班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8

一、 学情分析

五年级共有学生46人,中等生20人,优秀生15人。本班学生历来的课外作业完成得不够理想,大多数学生书写状况缭草;上课用心听讲、积极大胆发言的的人不多;少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很差,上课走神等。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制订相应的教学措施,力争本期有较大的提升。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内容包括:观察物体(三)、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图形的运动(三)、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综合与实践活动等。

(一)数与代数

第二单元 因数与倍数;第四单元 分数的意义与性质;第六单元 分数的加法与减法。

(二)图形与几何

第一单元 观察物体;第三单元 长方体与正方体;第五单元 图形的运动(三)。

(三)统计与概率

第七单元 折线统计图。

(四)数学思想方法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找次品

(五)数学综合运用

1、探索图形;2、打电话。

本册修订后的教材,既有原实验教材的主要特点,又呈现出一些新的特色。

1、改进因数与倍数教学的编排,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2、改进熟悉分数的编排,注意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加强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进行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入渗出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 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通分和约分。

2、掌握因数与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 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

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4、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5、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通过观察立体图形,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平面图或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

7、认识单式和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生活中有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

五、教学措施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5)学生能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能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6)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7)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8)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使每位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

(9)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爱学、会学,教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10)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因材施教,每一堂课教学内容的设计都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基础上,创建教学的问题情境,属于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

六、后20%学生转化计划:

1、原因分析:

本身资质差,基础薄弱,理解能力差,不能将数学结合生活。

有的学生很聪明但是很自负,不认真,贪玩。

2、措施:

(1)平时多照顾他们。

(2)加强基础训练。

(3)加强学习习惯、行为的培养。

(4)提高他们学习的信心、兴趣。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9

一、班级情况分析:

五(1)班共66人,大部分学生活泼、好动,学习自学认真,字体书写工整,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成绩:平均85.1分,优分率76%,及格率98.5%。学生知识掌握的较好的地方有:基础知识、概念掌握得较牢固,口算、计算掌握较好。不足之处:部分学生比较粗心,运用知识不够灵活。

二、主要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结合操作活动和图形语言,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分数乘法(分数乘整数、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三单元分数除法

了解倒数的含义,会求一个数的倒数。在具体情境中,借助操作活动,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探索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解决有关分数除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第五单元分数混合运算

理解并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够正确计算。通过观察、比较,体会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能结合具体情境,解决简单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体会分数混合运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第六单元百分数

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体会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能运用百分数表示事物。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百分数与小数、分数之间的互化。会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长方体(一)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基本特征及其展开图。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经历展开与折叠、寻找规律等活动过程,发展空间观念和探索规律的能力。

2、第四单元长方体(二)

通过操作活动,理解体积、容积的含义。认识体积、容积的计量单位(米3、分米3、厘米3、升、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米3、1分米3、1厘米3以及1升、1毫升的实际意义。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某一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三)统计与概率

第七单元统计

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统计过程。通过实例,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通过实例,理解并会计算中位数、众数,能解释其实际意义;能根据具体的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一组数据。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能通过报刊杂志等媒体中的数据或统计图表获得有效的信息。

(四)综合应用

数学与生活、数学与购物

三、重、难点

1、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能进行百分数与小数、分数之间的互化,会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四、教学实验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教学措施

1.提供具有丰富现实背景的题材,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重视多种操作活动的安排,关注知识、方法的形成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和统计意识。

3.引导学生经历数学探索的全过程,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重视通过“综合运用”,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5.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对所学内容的总结与反思,学会条理化和系统化。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数学教学  数学教学词条  下册  下册词条  工作计划  工作计划词条  年级  年级词条  
教学计划教学计划

 小学教学计划

小学教学计划推荐度:小学体育教学计划推荐度:小学数学教学计划推荐度:小学数学的教学计划推荐度:小学体育的教学计划推荐度:相关推荐【热门】小学教学计划集合九篇时光...(展开)

教学计划教学计划

 教学工作计划

数学教学的工作计划推荐度:音乐教学的工作计划推荐度:美术教学的工作计划推荐度:教学教研的工作计划推荐度:教学教研工作计划推荐度:相关推荐【实用】教学工作计划模板...(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