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五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学反思

推荐度:

五年级上册数学三角形的面积教学反思

推荐度: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推荐度:

相关推荐

【荐】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1

一、闪光点:

在集体教研的时候,我发现《做一做》第2题是一个难点。怎样指导孩子在数轴上标点?张校长提出了一个很好的妙点子:

先找分数单位1/3和1/6,之后找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写出分数。

在课堂上,我这样展开我的学的过程:先让孩子读一读这些分数,然后认真观察,这些分数有什么规律?当孩子们发现分数单位相同后,我继而启发他们,我们能不能利用分数单位快速找点呢?

现在,我已经比过去成熟多了。搁在过去的我,我会心急于揭示答案。现在我明白了,答案并不重要,即便孩子的答案是错误的,要他们学会思考,学会学习,这才是数学课的目的。知识目标只是实现能力目标的一个载体而已。学这个,学那个,对于孩子来说,那个没有什么分别,关键在于,在一节一节的数学课上,孩子们的思维水平获得了提升,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因此,我不再急于直奔答案而去,而是细致地展开学的过程。感觉上,就好像一个魔术师,刷一抖,学习过程便展开了。真帅啊!我越来越能找到教师和学生之间力量的平衡点了。

像这样,通过观察找到规律,学童的困难便迎刃而解。“观察思考,寻找规律,归纳概括规律,运用规律”,这四部曲已经成为我进行数学教学的一个圆环啦。就像元素周期表梦中的那个圆环一样。

我总在想:如果我的课堂,就是教会学童几个概念,就是教会学童做几道题,就是教会学童背几个公式,那就太肤浅了。我的目标是教会学童学会思考,学会学习。让孩子自主学习,相较于我站在讲台前面,妙语如珠,喷珠溅玉,不知要费多少力,比我自己讲要来得辛苦。

但是,看一下日历吧,现在是公元20xx年,我不能再把持着课堂,我必须从我的神坛上走下来,把这个神坛让给我的学生,同时也让出了我的精彩。我在心里默想:当孩子蹒跚学步的时候,走得不好,我们也莫可取代;当孩子学会咀嚼嚼不烂的时候,我们也概莫能助。歌中唱到:小呀么小儿郎啊,背着书包上学堂。别忘了,这里叫学堂,是学习的"地方,是学生的天堂。我们的祖先莫非早就了解了教育的真谛?否则,他们为什么不管这里叫“教堂” ?一个词便已经把师生关系的楚河汉界划分出来了。因此,我在每一节课上都致力于教会孩子思考,致力于提升他们数学思考的水平,致力于训练他们观察和思考,致力于引导他们发现规律、总结概括、归纳规律。我觉得,这才是数学课的真谛。而例题也罢,练习也好,都是实现这些的载体。过去,常听人说,跳出教材教。我反应比较慢,经过这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才悟到这句话的含义。怀揣着这样的教育理想,每一天迎着朝阳走进我的数学课堂,向着我的目标迈进。从语文老师的角度教数学,我觉得教语文和教数学可以相长。教数学的语文老师我,越来越聪明啦!

二、遗憾点:

今天的课堂,“话筒”仍然在孩子们手里。根据预习,我们共同制定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小组交流完毕后,陈业辉的小组是第一个到讲台上发言的。他绕开了主题图,直接介绍了假分数和真分数的意义。他还出了一道题:真分数()假分数。让小朋友们在括号里面填>、<、=。课堂上的意见立刻分成了两派。魏天宇说,不一定真分数比假分数小。如果是13/7,那…….他还没有说完,孩子们立刻喊起来:13/7是假分数。平时,孩子们善于使用小数据举例法来判断一道选择或者判断题的真假,而这个命题,孩子们不能确定世界上所有的假分数都比真分数大。毕竟,他们并不了解不完全归纳法。这时,刘华清说,所有的真分数都小于假分数。请大家看书—于是,她把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概念读了一遍,孩子们这才恍然大悟。最有意思的陈业辉的小组,他们嘴里喃喃着:呀,咱们做错了!一边“仓皇” 逃下讲台。看来,他们组原来的预设答案是—无法判断啊!

课堂上的一场思辨终于宣告结束了。但是却把---“真分数小于假分数”这个命题怎样带领学童开展学习------这个思考留在了课堂之外。

三、改讲点:

方法一:把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特点清晰地呈现于黑板上,便于孩子们从概念出发比较;方法二:画出数轴,标出假分数和真分数,直观地观察;方法三:举例子;方法四:结合做一做的第2题,强化概念的理解。

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2

先从旧知识的连接点,为2、5、3整除的数算理打好知识基础。再通过举例观察、思考、研究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并研究其算理。在研究能被2整除的数的基础上来研究能被5整除的数,放手让学生说。发现10、2、5之间的关系,迁移到100、25、4;1000、125、8……,掌握一类发现数的特征的方法。最后,分析不能通过个位上的数字来判断一个整数能不能被3整整出的原因,深化算理的理解。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过程去感悟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最后解释这种方法的根源——10除以3余1,100除以3余1,1000、10000这样的数除以3都余1。为迁移提供基础。

(1)抓住知识结构。

整除是在整数除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整数a除以整数b(b不等于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整除的问题就可以归结为余数问题,并且正处的很多性质都可以用除法与减法的关系来解释。根据能被10整除的数的特征,只看个位。2和5是10的约数,十位和十位以前的数都表示几个十,这些数除以2或5都没有余数,所以就不用去考虑了,只考虑个位上的数能不能被2或5整除。还发现因为10=2×5,所以判断一个整数能不能被2和5整除的方法与判断一个整数能不能被10整除的方法相同。由此可以迁移到100=25×4,所以判断一个整数能不能被4和25整除的方法与判断一个整数能不能被100整除的方法相同都是看后两位。同样由1000=125×8可以想到能被125和8整除的数的特征。根据10÷3=3……1、100÷3=33……1、1000÷3=333……1;……所以,几个十除以3就与几个一,也就是十位上的数字;几个百除以3就余继各异,也就是百位上的数字。……,所以可以通过把各个数位上数字相加的和能不能被3整除来判断这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同样,10÷9=1……1、100÷9=11……1、1000÷9=111……1、……可以得出能被9整除的数的特征。同样还可以发现能被99、33、11、999、111、333……整除的数的特征。

知识结构的形成,使学生能够抓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抓住知识结构中的核心概念,这样就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个过程也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过程。另外,通过知识的整理,使学生掌握整理知识的方法,使学生善于发现事物间的关系(这往往是创新的基础),最终通过图表等形式表达出来。这样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相结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2)抓知识的本质,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

数学课学习的是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本节课注重探究知识的根源研究,弄清现象后的本质,不但总结了判断一个整数能不能被2、5、3整除的数的方法。掌握总结数的特征的方法,用10、100、1000这样的数除以要研究的数,看余数有没有规律,如果有规律,如果有规律在进行具体研究,总结规律。因此,研究知识时,要深入探究,了解知识的本质,做到“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

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3

本学年新课教学完毕后,发现还有3个多星期进行总复习,时间还是挺充裕的。为了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目的性,我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

1、认真学习《质量评价标准》与教学用书,提炼总结出全册知识点,清楚地认识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2、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点的情况,特别是学生难点、易错点。为了更好的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我仔细分析了几个单元测验卷以及平时作业情况,发现学生在分数意义(分数表示数量与表示关系存在混淆)、空间图形有关计算、分数的简便运算等存在最大问题。

3、在前面两个步骤完成后,我对学生以及需要重点复习的内容,已经有了清晰的认识。在复习实施阶段,就应该提高针对性。

(1)因为学生掌握最差的是空间立体图形,所以我刚开始,就先复习这一章,并让学生从分析对比两个立体图形中,认清两个图形的特点;从实际操作中,回顾表面积、体积公式的由来,提高公式应用的熟悉度。

(2)学生对于分数加减法简便运算,特别是一些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的`算式存在不足。所以我决定,需要从整数加减法出发,教授学生,面对小括号前面是加法或减法的时候,去掉括号之后应该怎么班,同时对减法性质进行延伸,这样就能拓宽学生的运算思维,提高简便运算能力。

(3)学生对于分数表示量的大小与表示关系的区别不够清晰,为了认识它们的区别,我采取题型对比的方式,让学生在审题中,学会思考一个分数究竟是表示量的大小,还是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方法有:分数后面是否跟单位;是否说明单位“1”等。

(4)除了这些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外,基础差,理解能力低的学生,也应该重点关注。为了提高中下生的成绩,我会选用一些课后时间,对他们进行辅导,我还从他们的复习册中,给他们分析总结出薄弱环节,这样就能提高复习针对性。

现在我发现,是不是应该在刚开始的时候,就应该让学生自己分析总结整册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对知识架构的联系呢?虽然这样做,会有难度,得出来的答案也值得商榷,但这样会提高学生总结知识的能力。

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4

《用字母表示数》这一内容,看似浅显、平淡,但它是是学习代数知识的重要内容,是小学生们由具体的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数,在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对五年级孩子来说,本课内容较为抽象与枯燥,教学有一定难度。我认真思考了课程标准中关于字母表示数部分的目标要求,注意到在原有知识技能的掌握应用要求上,怎样注重、强调让学生充分体验和经历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十分重要。所以我设计了试图让学生充分经历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的教学环节。主要采用了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

一、重视引导学生经历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初步感受代数的思想。

用字母表示数在数学史上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怎样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用字母表示数、在什么情况下用字母表示数呢?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重视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使学生经历了由符号表示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数。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先自己观察,解决问题,然后同学之间再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化了对数学知识的认识。

二、注重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本节课我选择了谈话引入,先让学生练习有趣的按规律排列数的题目,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由符号表示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具体的数,让学生体会、认识到用字母表示数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的广泛应用。再让学生说说你在生活中见过的用符号或字母表示数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讲练结合,增加鼓励性的语言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时,我采用讲授+自学方式,先引导学生学会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告诉学生字母间的乘号简写过程,再让学生自己试写其他的运算定律。因为有些数学概念,是约定俗成的,是前人所规定的,我们没有必要去深究,所以,部分知识点以老师讲授还是必要的,让学生通过有意义的接受来巩固认知,节约了教学的时间资源,优化教学程序。而在课堂上,我没有不理睬或打断学生的`发言,而是注意针对学生发言的情况,对学生的发言进行了鼓励和称赞。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学习状态较好。

不足之处:

一、一个运算定律可以用文字叙述,也可以举例子表示,还可以用字母表示,在教学这个环节时,设计得不够好,没有形成鲜明,强烈的对比,让学生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和必要性。

二、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学会和理解用字母表示数,我有些按自己的意图执教,导致学生一味地听,将学生的思考活动局限在规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考。

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5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小学生在理解概念时,往往难度较大。我就出示投影片,利用练习启发学生:从刚才找4的6的倍数,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小组进行讨论: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意义,然后汇报。教师出示图表示,引导学生观察:两个数的公倍数有什么特点?有没有最大的公倍数?让学生明确:因为每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都是无限的,所以两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也是无限的。因此,两个数没有最大的`公倍数。

理解求最小公倍数的算理时,主要也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使学生学会用一般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通过研究最小公倍数计算方法的算理,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利用列举法探索新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及时巩固练习,有层次,有趣味。

学生做全堂总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怎样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你还学到了哪些知识?调动学习积极性,学会归纳总结。

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6

在五年级班上时,我采取了分散难点,各个突破的方法。教学过程是这样的:

一、解决用方程表示数量关系这个难点,作为复习引入。

学生经历了不熟练到熟练的过程。

二、求出所列方程中的未知数。

明确根据什么来求,没有要求学生写,只要求学生说,这样的练习在以往用图形等符号来表示未知数时曾求过多次。然后告诉学生什么是方程的解和解方程。学生的理解没出现困难。

三、解方程格式的教学。

我首先对学生说,同学们都会解方程了,但是解方程的写法有特定的格式,和以前的计算完全不同,你们知道吗?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集中注意力。再教给学生正确的写法,让学生观察不同的地方,要注意的地方,强调注意点后再让学生自己来解其余的方程,学生完成得非常好。

四、解方程验算教学。

吸取了上节课的教训,我让学生先自己来说说怎么检验自己的方程的解是否正确,学生通过把未知数的值代入计算得到正确的.得数而肯定自己所求的方程的解是正确的。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用一定的句式来说。这样做,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思考怎么验算和表达上面,而说的时候还有老师和同学帮助。就降低了学生对验算格式不熟悉带来的难点。学生会说了以后再教学生写的格式,这时出错的就只有个别学生了,而且是格式不熟悉的问题,不是不会验算的原因。

时间不够,其他的练习不能多做。我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并强调了注意点。布置学生做第59页做一做。作业反馈结果非常不错,只有个别后进生有些小错误。稍加指导学生就学会了。这次的教学总的感觉是我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而有条理,没有出现以前学习新的概念和方法时的接受困难的尴尬情况。

两次教学,由于对材料的处理不同,呈现方式不同,特别是对重难点采取的措施不同,使学生学习情绪和效果都不同。

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7

时间过的真快,不知不觉一学期又结束了,本学期我担任五年级数学教学工作,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程艳丽)。在工作上对自己严格要求,认真学习新课标并按照课标要求认真备课和教学,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在工作中我积极主动的和同事探讨教法研究教材,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这八周下来,锻炼了自己,也提高了能力。现对本学期的工作情况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在教学上能有更大的进步!

一、以课堂教学为载体

1、备课认真仔细,尽力做到科学、准确、严密。备课时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重点和难点。认真编写教案,力争突出新教材新思路新方法。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

2、教学工作中,我立足于课堂,努力将新课标的精神体现于每节课中。

(1)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路,针对不同的数学内容和孩子的年龄特点,灵活设计教法,积极引导学生在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领悟和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注重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教学反思《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程艳丽)》。

(2)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探究欲望。教学中始终围绕学生的日常生活,创设大家熟悉的情境,这样消除了学生对知识的陌生感,让他们感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激起他们学数学的欲望。

二、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为此,本人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做、听、说、讲、练提出具体要求。课堂上,提倡动静相宜:动时,积极热烈,敢于动手操作、乐于参与实践活动,畅所欲言;静时,暝思苦想,勤于思考。作为教师,我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的自尊,平等地与学生交流,倾听学生的心声。就这样,课堂上我慢慢感受到了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我已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学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无闻的听众。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际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教室中再没有阴暗冰冷的“死角”,课堂上充满着流动的阳光,平等、和谐与交流共存,发现、挑战与沉思同在,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

三、精心设计作业,认真及时批改

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四、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

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

五、虚心请教其他老师。

在教学上,我有疑必问,积极主动的和同事探讨教法研究教材,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记,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

通过一学期的教学活动,我也发现了自己在教学工作中还有很多不足有待加强:

(1)进一步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

(2)要不怕麻烦放手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进一步发展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8

小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不同就主要在小数点上了。同一个题可以有多种方法解决,22.4÷7,22.4千米,是一周跑的总路程,问平均每天跑多少千米。学生们想到了不同的方法,第一个学生利用了转化的思想把22.4千米转化为22400米,除以7之后得3200米,再转化为3.2千米。第二个学生很干脆:“用竖式计算就可以。”于是,她一边说,我一边在黑板上写,当商了3之后,她说要先点上小数点,我问为什么。其他学生也看着她,是一样的`问题。她说:“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显然,这名学生是预习过的,对教材中的这句话非常熟悉。我怕有学生对“商”和“被除数”不明白,特意在这儿多问了几句,说明哪一个是“被除数”,哪一个是“商”。最后做了几个练习,有六名学生板演,都做得不错,教学效果良好。

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9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方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水果之乡侯寨的教学情境中,我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尊重学生的思考成果。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选择多种方法来解答。连加的知识探索过程比较简单,学生的"思维经过旧知识的迁移,可以自主探索出结果。教学一开始,作为老师我没有做更多的讲解,只是让学生自己去尝试计算。没想到学生反馈上来的运算方法这么多。有的学生按照整数加减运算的顺序计算,两个两个数通分相加减。有的学生把能口算的过程省略,避免了运算过程的繁琐。有的学生把三个数先一起进行通分,然后再进行计算。有的学生在先通分再计算,有的学生则用上节课找到的规律进行口算得出结果。然后我再让学生观察、比较、交流最优秀,最合理的方法,同时交流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我觉得计算题教学不仅仅是讲授方法,学生练习的模式。计算题的教学因突出学生的独立探索,操作发现,总结规律等各种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计算题的教学中要体现算法的多样性,能够引导学生通过典型题的练习发现其中最优秀,最合理的方法,从而掌握计算的正确方法,理解算理,但是并不要求学生熟记法则。

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10

本学期我担任五(乙)班数学教学工作和五(乙)班的班主任工作,现结合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情况作如下反思,一学期来,本人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

一、数学学习能力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学信息做出解释,并初步学会了用具体的数据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在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了选择有用信息进行归纳和类比。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2、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解法。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3、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系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的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二、自我教学能力方面:

1、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前准备:备好课。首先,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其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最后,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2、课堂上的情况。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尖子生,注重抓两头带中间,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11

“找次品”是五年级下学期数学广角中安排的教学内容,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等方式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再通过归纳、推理的方法体会运用优化策略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中我先让学生探究3个物品中如何寻找轻的一个,利用学会已有的知识经验,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和思维能力,在体验了找次品方法的多样性后,以用天平称作为实践操作,第一次优化找次品的方法,使学生得出找次品用天平称最方便。

接着让学生利用不同的分法分别探究出4个物品和5个物品中找一个次品的方法,在学生实践操作和数字化的分析过程后,质疑利用天平称找次品时,一般要将物品分

成几分?两份还是三份?引出用较大数量来进行研究的必要性,并随机引导学生用数字化的方法去研究8个物品中的次品应如何找。当学生得出方法后,将学生的所有方法罗列在黑板上,利用观察让学生发现数据大时分两份的方法次数不是最少,第二次优化找次品的方法,是学生初步得出用天平称找次品时一般要分成三份,两份在天平上、一份在天平外。但同时有给学生制造一个悬念:同样分三份,有些称的次数少,有些却反而更多?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接下来以9个物品为例继续研究,第三次优化找次品的`方法。在关注学生用数字化的形式来分析问题的同时,反馈出学生的解题方法,关注学生解题策略的多样化。

9(4、4、1)4(1、1、2)2(1、1)3次

9(3、3、3)3(1、1、1)2次

9(2、2、5)5(2、2、1)2(1、1)1次

9(1、1、7)7(1、1、5)5(1、1、3)2(1、1、1)4次

然后重点指导交流:哪种分法能保证用最少的次数称出次品?这种分法有什么特点?从而得出平均分能够保证找出次品且称的次数最少这一结论。随机使学生产生不能平均份的数量应该怎样处理的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刚才8个物品找次品的方法,思考其中分三份的几个情况?从中发现“利用天平找次品,如果待测物品的数量不能平均分成3份时,我们要尽可能的使每一份的数量差不多,其中必须有两份要一样多,另一份的数量尽可能与之接近。”最终优化找次品问题的解题策略。

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12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积的近似数等基础上,出现的解决问题。主要通过生活实际中的“买东西够不够”问题,让学生感受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本节课先出示例题,让学生理解题意,“够不够”是什么意思?让学生明白应该是把要付的价钱和带的钱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再考虑如何计算应付的价钱,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讨论应该是估算还是计算比较合适,最后在小组集体努力下,通过计算、比较得出结论,购买一盒10元的,不购买一盒20元的。

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学生学会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生经历了小组合作的过程,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

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13

我执教的四年级数学拓展平台《因数和倍数》一节,这一内容,学生初次接触。数学中的“起始概念”一般比较难教,我创设有效的数学学习情境,数形结合,变抽象为直观。首先以贴画为素材,让学生动手操作把12个小正方形摆成不同的长方形,再让学生写出不同的乘法算式,借助乘法算式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意义。这样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从动手操作,直观感知,使概念的揭示突破了从抽象到抽象,从数学到数学,让学生自主体验数与形的结合,进而形成因数与倍数的意义.使学生初步建立了“因数与倍数”的概念。这样,充分学习、利用、挖掘教材,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引出了新知识,减缓难度,效果较好。

这节课另一个给我感触最深的是:在引导学生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我借助学生开课摆的12个小正方形,写出的三个乘法算式。首先引导学生找12的因数,我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时间,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自主构建新知。出乎意料的是学生竟然用口诀,乘法和除法等等方法找出12的因数,找到两个因数非常接近,紧接着师生互动,交流讨论出12的所有因数。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掌握了找一个数的所有因数的方法。再找9的13的因数,一环扣一环,总结归纳再能不能找出这些数的因数了?学生说不能,从而引出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及时运用多媒体将学生找的因数呈现出来,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自己的发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教师及时跟上个性化的语言评价,激活学生的情感,学生的思维不断活跃起来。借助这一学习热情让学生自己学习找一个数的倍数。教师相信学生学生学习兴趣更浓。不仅探讨出从小到大找一个数的倍数而且发现了倍数的特点。这一环节教学的成功,也使我改变了教学的观念——适时放手,会看到学生更精彩的一面。以后教学需大胆相信学生,深入钻研教材,既备教材又了解学情,作到收放自如,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14

课的中间是“熊腰”

层层设问,揭示主题,巧妙地设问似投石于水。引起了学生心海中涟漪阵阵,环环相加。层层递进的设问使学生心海波涛翻滚,在不知不觉中将学生的思路引向目标的情境。所设问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动”。师生的互动借助与知识的传输、问题的解决来实现,教者和学生角色不同,行为亦有差异,在问题1中的两个小问题的讨论中,主要采用了两种方式:

(1)学生想、教师导,学生思考所能解决的问题,要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解决,教师引在前,讲在后,学生想在前,听在后,引导学生去想,在充分研读的基础上交流。

(2)学生议、教师导,议就是学生讨论,你一言我一语,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打开思路,老师参加议论,及时了解情况,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再导。

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15

1、数学和生活结合,体验数学的魅力

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数学学习的过程”。“座位”是一个学生感兴趣且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但由找朋友而引出的座位纷争却让他们初步感受到:要确定位置首先要弄清确定位置的方法。同时,使学生感到确定位置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加深了学生对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印象。例如导入时的找朋友、根据座号找新位置的活动和练习时选取的动物园和游乐场的场景等,都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回顾这节课,学生在有意创设的来源于生活又富有活动性的学习情境中,学得积极主动,趣味盎然,在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有效利用学生的思维矛盾,为学生良好的求知环境。

本节课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为主线,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有意地为学生的学习活动设置障碍,从学生在教室中的位置入手,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唤醒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其中有三名学生的座号是数对形式,有两名同学的数对是不完整的而无法确定自己的位置,从而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引发他们探究确定位置的求知欲。使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思维矛盾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始终是带着问题探索、研究知识,层层深入、步步推进,使教学结构紧凑而且环环相扣。

由于学生对第几排第几个有自己的生活经验,所以,第一个教学活动设计了找朋友的环节。学生对谁座在“第2组第5个”位置上产生了纷争,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数学教学中的确定位置是不完全相同的,学生认识到确定位置也是要有一定标准的。当学生明确了用“第几组第几个”的形式可以确定一个人的位置之后,教师又设计了第二个教学活动——请学生根据自己手中的座号找到自己的新位置。在发给学生的座号号中,教师有意安排了几个“数对”形式的"座号,还有两个不完整的“数对”,为学生设置了障碍,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教师不急于解答、揭谜,而是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交流,进而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认识了“数对”。在学生认识了“数对”之后,教师马上提出“数对”在写法上可不可以把括号中前、后两个数字调换位置,又引起了学生的一场小争论,最终明确了“数对”中的两个数各自的意义。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的同时,使学生逐步突破学习难点。

3、评价方式的多维性,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空间

一轮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的方向是:多角度地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本节课教学在最后一个环节设计了这样的总结方式:请你评价一下你自己这节课的表现,你觉得你能摘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数学教学  数学教学词条  反思  反思词条  年级  年级词条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藏戏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推荐度:《寒号鸟》教学反思推荐度:《琥珀》教学反思推荐度:教学反思推荐度:音乐教学反思推荐度:相关推荐藏戏教学反思(精选1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展开)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鸟的天堂教学反思

《鸟的天堂》教学反思推荐度:《鸟的天堂》教学反思推荐度:《鸟的天堂》教学反思推荐度:相关推荐鸟的天堂教学反思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教学反...(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