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说课稿

【实用】说课稿范文汇总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说课稿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说课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1、知识内容:二项式定理及简单应用

2、地位及重要性

二项式定理是安排在高中数学排列组合内容后的一部分内容,其形成过程是组合知识的应用,同时也是自成体系的知识块,为随后学习的概率知识及高三选修概率与统计,作知识上的铺垫。二项展开式与多项式乘法有密切的联系,本节知识的学习,必然从更广的视角和更高的层次来审视初中学习的关于多项式变形的知识。运用二项式定理可以解决一些比较典型的数学问题,例如近似计算、整除问题、不等式的证明等。

3、教学目标

A、知识目标:

(1)使学生参与并探讨二项式定理的形成过程,掌握二项式系数、字母的幂次、展开式项数的规律

(2)能够应用二项式定理对所给出的二项式进行正确的展开

B、能力目标:

(1)在学生对二项式定理形成过程的参与、探讨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猜想、归纳的能力及分类讨论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化归意识和知识迁移的能力

C、情感目标:

(1)通过学生自主参与和二项式定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信心;

(2)通过学生自主参与和二项式定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体会到数学内在和谐对称美;

(3)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4、重点难点:

重点:

(1)使学生参与并深刻体会二项式定理的形成过程,掌握二项式系数、字母的幂次、展开式项数的规律;

(2)能够利用二项式定理对给出的二项式进行正确的展开。

难点:二项式定理的发现。

二、教法学法分析

为了达到这节课的目标:掌握并能运用二项式定理,让学生主动探索展开式的由来是关键。“学习任何东西最好的途径是自己去发现”正所谓“学问之道,问而得,不如求而得之深固也”本节课的教法贯穿启发式教学原则,以启发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为主。创设一个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共同探索的教与学的情境。通过复习引入,引申设疑,实验猜想,归纳推广等环节进行对此定理的探索。不仅重视知识的结果,而且重视知识的发生、发现和解决的过程,贯切新课程理念。

另外,根据“近发展区的理论”精心设置问题,调控问题的解决过程培育这节课最佳的知识生长点。

三、教学过程

1、情景设置

问题1:若今天是星期二,再过30天后的那一天是星期几?怎么算?

预期回答:星期四,将问题转化为求“30被7除后算余数”是多少?

问题2:若今天是星期二,再过810天后的那一天是星期几?

问题3:若今天是星期二,再过天后是星期几?怎么算?

预期回答:将问题转化为求“被7除后算余数”是多少?

在初中,我们已经学过了

(a+b)2=a2+2ab+b2

(a+b)3=(a+b)2(a+b)=a3+3a2b+3ab2+b3

(提问):对于(a+b)4,(a+b)5 如何展开?(利用多项式乘法)

(再提问):(a+b)100又怎么办? (a+b)n (n?N+)呢?

我们知道,事物之间或多或少存在着规律。也就是研究(a+b)n(n?N+)的展开式是什么?这就是本节课要学的内容。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a+b)n的二项展开式的规律性。学完本课后,此题就不难求解了。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用悬念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奥苏贝尔认为动机是学习的先决条件,而认知驱力,即学生渴望认知、理解和掌握知识,并能正确陈述问题、顺利解决问题的倾向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

2、新授

第一步:让学生展开

问题1:以的展开式为例,说出各项字母排列的规律;项数与乘方指数的关系;展开式第二项的系数与乘方指数的关系。

预期回答:①展开式每一项的次数按某一字母降幂、另一字母升幂排列,且两个字母幂指数的和等于乘方指数;②展开式的项数比乘方指数多1;③展开式中第二项的系数等于乘方指数。

第二步:继续设疑

如何展开以及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到仅掌握杨辉三角形是不够的,激发学生继续学习新的更简捷的方法的欲望。)

继续新授

师:为了寻找规律,我们以中为例

问题1:以项为例,有几种情况相乘均可得到项?这里的字母各来自哪个括号?

问题2:既然以上的字母分别来自4个不同的括号,项的系数你能用组合数来表示吗?

问题3:你能将问题2所述的意思改编成一个排列组合的命题吗?

(预期答案: 有4个括号,每个括号中有两个字母,一个是、一个是。每个括号只能取一个字母,任取两个、两个,然后相乘,问不同的取法有几种?)

问题4:请用类比的方法,求出二项展开式中的其它各项系数(用组合数的形式进行填写),

呈现二项式定理

3、深化认识

学生总结:

①二项式定理展开式的系数、指数、项数的特点是什么?

②二项式定理展开式的结构特征是什么?哪一项最具有代表性?

由此,学生得出二项式定理、二项展开式、二项式系数、项的系数、二项展开式的通项等概念,这是本课的重点。

(设计意图:教师用边讲边问的形式,通过让学生自己总结、发现规律,挖掘学习材料潜在的意义,从而使学习成为有意义的学习。)

4、巩固应用

例1-3是课本原题,由于是第一节课所以题目类型较基础

最后解决起始问题:今天是星期二,再过8n天后的那一天是星期几?

解: 8n =(7+1)n=C n0 7n+Cn1 7n-1+C n2 7n-2+…+C nn -1 7+C nn

因为C nn 前面各项都是7的倍数,故都能被7整除.

因此余数为C nn =1

所以应为星期三

四、回顾小结:

通过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过程,使学生清晰的掌握二项式定理的内容,更体会到了二项式定理形成的思考方式,为后继课程(n次独立重复实验恰好发生次)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而二项式定理内容本身对解释二项分布有很直接的功效,因为二项分布中所有概率和恰好是二项式。

课后记:

准备这节课,我主要思考了这么几个问题:

(1)这节课的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二项式定理”重要,还是“使学生掌握二项式定理的形成过程”重要?我反复斟酌,认为后者重要。于是,我这节课花了大部分时间是来引导学生探究“为什么可以用组合数来表示二项式定理中各项的二项式系数?”

(2)学生怎样才能掌握二项式定理?是通过大量的练习来达到目的,还是通过学生对二项式定理的形成过程来记忆?正如前面所说“学问之道,问而得,不如求而得之深固也”。我还是要求学生自主的去探索二项式定理。这样也符合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的新课程教学理念。

(3)准备什么样的例题?例题的目的是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例题1是很直接的二项式定理内容的应用;为了更好的让学生体会到二项式定理形成过程中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并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我增加了例题,但是难免还有一些有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老师能不吝赐教。谢谢!

说课稿 篇2

一、教学重点的定位

说教学目标:(请老师们参考教师用书“教学评价要点”和“主题教学目标“)

(一)情感与态度

1、通过活动感受到家人做家务劳动的辛苦,懂得关心父母,会积极主动做家务。

2、积极主动做家,在体会做家务劳动辛苦的同时,能珍惜并学会感激家人的劳动。

3、认识劳动工具并了解劳动工具的用处,学会使用劳动工具。

(二)行为与习惯

养成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做事认真,不敷衍,有耐心,有毅力”的行为习惯和品质。

(三)知识与技能

了解一些简单的做家务劳动的方法、知识与技能,并能在家人的帮助下,总结、提炼获得的经验和信息。

(四)过程与方法

尝试用观看视频图片、讨论交流、想象活动、表演活动等方法进行体验。

说教学重点:(请老师们参考教师用书“主题设计思路”和“图意说明)

通过活动感受到家人做家务劳动的辛苦,懂得关心父母,会积极主动做家务。这是本课的重点。它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感受,一个是关心。“感受”是“关心”的基石。即只有对家人做家务劳动的辛苦有了真切的体验,才有可能水到渠成也懂得关心父母,会积极主动做家务。这个重点体现课程内容标准“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做事认真,不敷衍,有耐心,有毅力”、“能用自己的方式,积极主动做家务劳动”。本课由“感受父母一天的家务劳动”、“愿意帮助家人做家务”、“做家务的方法”、“对家人的关爱” 等四个主要部分组成(课件相应出示相关教材图片)。充分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特征:生活性、活动性、开放性和主体性。学生通过引导、议论、比赛、游戏,体验感受父母的劳动等,激发学生的劳动想法,学会关心父母,积极主动做家务。

说教学难点:

养成积极主动做家务的行为习惯和品质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对于一年级的儿童来讲,养成一项习惯和品质并非一节课能做到的。它涉及到德育的方方面面的问题。【我主要通过小组合作,全班交流,动手操作、亲身体验等教学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二、教学重点的分析

《我来学做家务活》一课体现的是“家庭”这一环节的劳动主题。主题教学目标是:感受家人做家务劳动的辛苦,学会用自己的方式关心父母长辈,积极主动做家务。这一主题由“感受父母一天的家务劳动”、“愿意帮助家人做家务”、“做家务的方法”、“对家人的关爱”四个环节图景组合而成。本主题重点体现课程标准“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做事认真,不敷衍,有耐心,有毅力”、“能用自己的方式,积极主动做家务劳动”等内容。充分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特征:生活性、活动性、开放性和主体性。学生通过引导、议论、比赛、游戏,体验感受父母的劳动等,激发学生的劳动想法,学会关心父母,积极主动做家务。教材四个方面的主题部分都是围绕我们这一教学重点采取层层递进方式设计的。

三、说教学重点的解决方法与过程

(结合教师用书“活动设计参考”以及本校本班学生实际进行)

现在部分家长溺爱孩子,什么事情都不让孩子干,促成了部分孩子不爱劳动、不会劳动,缺乏家庭责任感,没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劳动习惯。

根据新课程的理念,针对学生身心特点和生活实际,在设计这一课时我以活动为主线,设计了“爸爸妈妈真辛苦、我们来学做家务、家务活大比拼、妈妈,让我来做吧!”等环节,充分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特征:生活性、活动性、开放性和主体性。学生通过引导、议论、比赛、游戏,体验感受父母的劳动等,激发学生的劳动想法,学会关心父母,积极主动做家务。

针对这三个教学目的我作了以下活动准备工作:

(教师)1、搜集家长做家务活的照片和图片。

2、准备劳动工具的图片及其说明。

3、准备抹布、少许洗衣粉和两个水桶。

(一)我们拟通过“活动一:“爸爸妈妈真辛苦”来帮助学生感受劳动的辛苦。

1、角色互换,体验家务。

我在上这节课的前一天布置学生“和爸爸妈妈互换角色,当一天的家长,做一天的家务活。”让学生体验做家务活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

2、说一说。

与同桌互相介绍自己父母的职业,上班与回家的时间,在家的时候父母经常做什么。

学生的回忆过程也是一个体验的过程,因为有过角色互换的过程,学生在回忆父母在家做家务的过程中,对父母的辛苦更有体会。】

3、补一补

课件出示一些家长在家做家务活的图片,让学生观看的同时想一想,爸爸妈妈在家还做了哪些家务活,补充成一本完整的相册。

【父母做家务的场面一一浮现,学生更能感受到父母的辛苦。】

4、说一说,想一想,填一填。

描绘辛苦一天的父母。(要求学生从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进行描述)

然后,想一想,爸爸妈妈辛苦一天,最希望什么?你又会帮他们做些什么呢?

课件出示填空练习

妈妈买菜回来,我 。

爸爸拖地,我 。

妈妈叠衣服,我 。

妈妈帮我整理书包,我 。

总结板书:积极主动做家务

【这一环节是对细节的强化,让学生在体验和描述父母的辛苦之后思考怎么做,从对劳动的体验自然过渡到主动为家长做家务活。】

(二)我们拟通过“活动二:“我们来学做家务”来帮助学生体会劳动的快乐。

1、想一想,说一说。

课件出示家务活的名称,让学生说一说自己会做的家务活,要用什么工具,怎样做?

【这一环节是为了让学生更深一步感知家务活都有哪些?该怎么做?通过全班交流让不会做家务的学生也对家务活的做法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2、考一考

四人小组合作,让会做家务活的学生出题,让其他学生说说怎么做,会做的孩子做补充指导,达到合作学习的效果。

3:跟我学做家务活

会做家务活的孩子做示范抹桌子和扫地。

【通过活动,达到学生指导学生做家务的目的。】

(三)我们拟通过家务活大赛,把教学重点落实延伸到学生的社会生活中去,力图将本课的教学重点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1、比一比

比赛的内容是扫地比赛和抹桌子比赛,全班分八个组,四个组做扫地比赛,四个组做抹桌子比赛。

2、评一评

最后,邀请其他任课老师作裁判。评一评,哪些小组做的最好?

【孩子在比赛的气氛中感受到做家务活的快乐,促使孩子们积极主动的帮父母做家务。老师们的参与更能激发孩子的积极性,老师的肯定更能让孩子体会到劳动的快乐。】

(四)我们拟通过“活动四“妈妈,我来做” 把做家务活的快乐延续到课后,同时通过活动促进亲子关系。

说课稿 篇3

一、教学理念

《从现在开始》一文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一篇具有浓郁现代气息的童话。文章借森林里竞选“万兽之王”一事,告诉人们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尊重别人,与人和睦相处,才能得到大家的支持和拥护。和谐社会当以人为本,《从现在开始》一文把现代人社会生活以人为本的准则渗透到了小学生的学习中。为实现三维整合的教学目标及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笔者设计自己为白鸽记者采访这次“万兽之王”竞选大会的实况,将整节课的教学内容贯穿于一体,力求让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达成统一。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从朗读中感悟,从亲身体验中感受,从竞选中提升自己,体现了思想性与审美性的统一。致力于从学生的学情出发,注意尊重学生的独特情感体验,一切的出发点都是为学生终身学习服务,“以生为本,顺学而导,以学定教”,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及文中重点词句,理清课文条理。

情感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章所蕴含的道理,懂得尊重别人是一个人良好的道德体现。

技能目标:能仿照例子说词组,并能通过课本剧的表演表达出对课文的理解。

三、教学重难点

关于本课的重难点,我是这样理解和确定的: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懂得尊重别人是本课的重点。如何通过朗读来帮助体会角色的特点是本课的难点。

四、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节课,我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指导思想。根据“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和语文课要将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辨证统一的特点,在教师讲授引导下,让学生通过阅读、观察获取丰富、典型的感性材料,教学中主要选用“讲授法、观察探究、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程序

在课前我让学生阅读了《十万个为什么》让学生对动物的生活习性有了初步的感知,并自己动手制作了最喜欢的小动物的头饰,能用几句话介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上课中,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我请戴着自己亲手制作小动物头饰的同学介绍小动物的生活习惯,诉说自己在猫头鹰、袋鼠的领导下痛苦、无奈的生活时,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在孩子充满欢畅的交流中不知不觉的为孩子们营造了良好的乐学氛围。

苏霍母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教学课文二、三、四自然段时,我采用“品读”和“感悟”相结合的方式。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我采用以下几个步骤:

想一想 第一个上任的猫头鹰是怎样当“万兽之王”的?

演一演 你能学学猫头鹰当“万兽之王”时的神气样子吗?

议一议 你觉得猫头鹰是合格的新首领吗?为什么?

说一说 猫头鹰当大王,你吃了哪些苦头?

读一读 你能用朗读表现出猫头鹰的神气,动物们的难受吗?

从小动物们对猫头鹰、袋鼠的命令叫苦连天,对小猴子的命令却会立刻欢呼起来。学生在学习中融入了自我的情感体会,明白了要尊重别人,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才能得到大家的尊重。这样也就能更好的突破课文的重难点了。

感受课文的情感美,离不开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因此,在学生对课文内容充分感知、整体认识后,应进一步将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在对课文的美读中体会角色的心理,读出人物的个性特点。学生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朗读:个别读,齐读,自由读,引读,表演读,默读等,充分顾及学生朗读的主动性,多样性,独特性。我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开发学生学习资源,让文本的意义和作者的情感在朗读中自行发现,自发建构起来。读完之后说说为什么这样读,这样读有什么好处?说出朗读后的个性化感悟、体验和感受。以朗读为主线,以实践活动为辅助,引导学生联系教材,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读活动物,以声传情,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角色的心理,读出人物个性,初步培养学生的语感。如狮子大王的王者风范,猫头鹰大王的神气,袋鼠大王的激动,小猴大王的和气、干脆、机灵等等。

我的板书设计是先用彩色卡纸剪出猫头鹰、袋鼠、小猴子的形状,和一顶漂亮的皇冠,再抓住重点词语,引导学生加以概括归纳进行板书。此板书形象直观,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布局谋篇的能力。

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1、教材的意义与地位

《颜色变变变》是大班主题活动《变变乐园》的一个子课题,是一个颜色变化的探究活动。蓝天、白云、红花、绿叶,孩子们生活在一个多彩的世界里,多彩的颜色是怎么变出来的?大班科学活动《颜色变变变》为幼儿解开了这个疑惑,帮助幼儿了解了红、黄、蓝三原色其中两种颜色混在一起变出另一种颜色的神奇,感受颜色变化的奇妙,激发幼儿探索、发现颜色变化的渴望,丰富有关颜色变化的经验,体验变化的乐趣。

2、教学目标

本次活动遵循《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体现幼儿园教育活动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原则,符合幼儿爱动手、爱摆弄的年龄特点,基于现代“四二一”的家庭结构及教育上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导致了孩子之间缺乏交流、不懂得协商、合作,什么事情都以“自我为中心”等方面问题的考虑。本人在活动中有意识地创设环节,引导幼儿相互协商、自主分配角色,互相合作,共同探讨、互相交流在探究中的"发现,从中渗透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因此,本人预设了以下三个活动目标:1、让幼儿主动参与变色的操作活动,感受三原色的变化;2、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激发对科学活动的兴趣;3、乐意与同伴分享自己对颜色变化的发现。

3、教学重难点:

《纲要》指出:探索是儿童的本能冲动,好奇、好探究是儿童与生俱来的特点,在此次活动中,为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孩子们实际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本人把“幼儿主动参与变色的操作活动、探索颜色的变化”定位于本次活动的重点。考虑到这是幼儿第一次自主探索颜色的变化,在操作中会异常兴奋和忙乱,为了有序地完成操作、发现、记录这一探究过程,本人把幼儿自主分配角色,互相合作调配颜色定为本次活动的难点。

4、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是为了完成具体活动的目标服务的,同时幼儿是通过材料的相互作用获得发展的,我给每组幼儿准备了一个调色盘,一张记录表和一支笔。还在最后环节给每个幼儿准备了一个制作陀螺用的硬纸片和若干牙签。准备的每一种材料都是要让幼儿通过动手使其发生变化,从而获得启发,得到发展。

二、说教法

1、演示法:

第一环节观摩小魔术表演,让孩子观察颜色由无到有的变化过程。第二次的演示法是运用在,记录表的讲解上,通过直观的记录表,更好的为孩子做示范,让他们清楚地感知操作和记录的方式方法。同时,演示调颜色和做记录表的时候,本人只示范调配了一种颜色,其他的留给孩子们足够的想象、探究空间,避免孩子清一色模仿的结果。

2、谈话法:

主要体现于调色和记录结果的小结评价。孩子们在配合调色和做记录的时候有的有交流、有的因角色分配发生冲突、有的调色时意见不统一需要商量等等,谈话法促进了孩子与孩子之间、孩子和老师之间的交流,从中也围绕目标渗透了孩子合作意识的培养。

3、观察法

在活动第三环节,幼儿动手操作调色,探索颜色的变化时,本人通过观察,幼儿调色之前的协商分工情况,观察幼儿的调色和记录过程,以便及时有效地进行指导和评价。

三、说学法

1、观察法

科学活动中的观察法是非常重要的,在开头引题激趣环节,幼儿观看小魔术演示,观察了颜色从无到有的变化过程,从而产生好奇心和探究渴望;继而又观察了教师示范调色和记录的方法,为下一环节的操作及记录提供了有效的指导依据。

2、实物操作法:

在活动第三环节,幼儿充分利用教师提供的颜料、调色盘、棉签、纸片等进行调色操作,在调色中感知、探究颜色的变化过程,从中获得有关颜色变化的知识经验,在活动延伸部分,幼儿又利用自己所调出的颜色和教师提供的材料自制五彩陀螺,最后在轻松愉悦的背景音乐中玩转陀螺的游戏,充分体验操作的乐趣。

3、讨论法

科学教育内容要求教师要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本次活动,讨论法主要运用于两个环节,一是幼儿调色及记录之前的角色分工问题,以及完成调色、记录一系列探究过程的交流、探讨;另一处是运用于操作结束后讨论、交流操作结果。

四、说教学过程

1、观摩小魔术表演

我设计的小魔术表演目的在于让幼儿通过观看表演、观察其变化过程从而产生好奇心,激发求知欲。魔术演示特意请个别幼儿尝试,有的幼儿能变出颜色,有的幼儿却变不出颜色,什么原因呢?颜色是怎么变出来的呢?把疑问留幼儿,让他带着疑问进入下一个环节。

2、幼儿亲手操作

通过观看老师小魔术表演,孩子们已经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地想动手操作,这时,老师通过直观的演示法,把操作步骤教给孩子,让孩子在观察中得到启发,同时,老师又没有面面俱到的把所有问题都帮孩子解决,而是留有一定余地的让孩子在操作中发现问题,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老师只示范调配了一种颜色,其他的让孩子自己调配。因为,如果老师把所有的颜色都调配出来呈现给孩子,等孩子们自己变颜色的时候,可能新鲜感就没有那么强烈了。

3、谈话小结

小结环节是增进孩子们的交流,激发他们表达的渴望,从中渗透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创设浓烈的师幼互动氛围。

4、活动延伸:《我的陀螺转起来》

孩子们利用刚才变出来的颜色给陀螺上色,这个环节,很多孩子会有意识去寻找漂亮、鲜艳的颜色,有的把三种颜色混在一起的小朋友找不到漂亮的颜色了,他们开始寻求帮助,向别人借自己想要的颜色,所以合作交流再一次体现。而且,通过这一次,他们一定懂得,下次应该怎样操作才能调出漂亮的颜色。最后在愉快的音乐中快速旋转自己制作的陀螺,让幼儿体验获得成功的快乐。

五、课后反思

本次活动过程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积极参与其中,教师为主导,积极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让幼儿在活动中,通过看一看、说一说、做一做等各种体验,激发幼儿学习热情,在操作探索中发现颜色变化的神秘,感受颜色变化的乐趣,从而完成预设目标的要求。我设计的小魔术演示非常吸引幼儿,孩子对我投放的这些操作材料也非常感兴趣,虽然最后他们的操作结果不是很理想,有的甚至把颜料全部混在一起,而有的由于不能把握颜料的用量而影响到调出的色彩的明暗效果,过程也比较忙乱,但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看到了孩子最本能的反应:他们喜欢这样的活动,他们从活动中学到自己需要的本领,比如说,通过合作他们完成了记录表,他们知道了:红+黄=橙;红+蓝=紫;黄+蓝=绿色;他们通过语言交流,获得自己没有的,但又想要的颜色让自己的陀螺变得更漂亮,就是这样的过程让他们懂得遇到问题时如何想办法解决。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就很需要培养孩子这种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在活动过程中,也有很多不足和处理的比较粗超的细节都需要我反思的地方,今后还需更加努力学习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说课稿 篇5

一、教材分析:

《轻轻松松添文字》教学对象是小学五年级学生。它是教材初识PowerPoint知识铺垫的延伸,并且贯穿着以后整个PowerPoint的知识教学,是学生能够顺利、快捷操作使用PowerPoint的基础之一,也是形成学生“了解熟悉——技巧掌握——综合运用”这一合理知识链的必要环节。教材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在文本框中添加文字,掌握幻灯片的初步制作方法,重点是掌握对文字的不同处理的方法。因此这节课是PowerPoint软件教学的基础知识教学提高课。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⑴让学生熟练掌握建立演示文稿的方法。

⑵学会制作文字幻灯片。

⑶掌握保存演示文稿的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我创新、团体协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在不断摸索中陶冶情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掌握幻灯片的制作方法。

难点:版式的选择及应用。

四、教法阐述

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在教学中必须“立足基本操作,渗透基础知识”,从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信息处理任务出发,引导学生由易到难完成任务,以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使学生具有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从而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

为了让学生掌握本课的内容,我采用了情景导学法与任务驱动法,帮助学生消化本课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教师的主体作用。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辅之以演示法、迁移法,并借用了艺术课的“三位一体(即欣赏、技能、情感)”教学法,以期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五、学法指导

学生为主体,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在这节课中,我始终引导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与求知欲进行学习与操作,通过自主探索获取知识与技能。把“自学—尝试—创新”的思想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明确目标任务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发现方法、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教学环境:多媒体电子网络教室

七、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以及信息技术课程学科特点,结合小学六年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生活情感,设计教学流程如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二)任务驱动,自主学习

(三)综合运用,知识拓展

(四)作品展示,知识巩固

具体阐述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首先创设情境:展示教师的课件。

设计意图:创设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学生对新事物的向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景中主动、积极地接受任务,从而乐学。

教师引课:一个PowerPoint演示文稿就像一幕精彩的话剧,每张幻灯片都是它的一个舞台。文字、图片、声音、影像、动画都会在舞台上闪亮登场,但这些都需要你来精心策划,巧做安排。

现在结合我们要学的语文课内容来制作一张文字幻灯片。

(二)任务驱动,自主学习

1、新建演示文稿

教师演示,学生同步操作。

第一步:启动PowerPoint。

第二步:单击任务窗格的“开始工作”,在下拉选项中选择“幻灯片版式”。确定操作后,任务窗格“开始工作”处变换为“幻灯片版式”。

*有时启动后会直接显示。

第三步:选择并单击“标题与文本”版式,PowerPoint编辑区出现标题版式幻灯片。

教师布置学习任务:练习操作并在“应用幻灯片版式”中选择不同的版式,看一看它们有什么不同。

2、演示文稿中的文字输入

教师讲解:在PowerPoint中,不能直接在幻灯片中输入文字,文字需要在文本框中输入(这与word不同)。建立演示文稿后,屏幕上出现了两个虚线方框,可以在这两个方框中输入文字。我们都学过古诗《石灰吟》,那就用它来制作一张幻灯片吧。

第一步:在制作区中,单击“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框,在文本框中输入古诗的题目“石灰吟”,然后在文本框以外的任何位置单击鼠标左键,完成标题的输入。

第二步:单击“单击此处添加文本”文本框,在文本框中输入古诗的内容,然后在文本框以外的任何位置单击鼠标左键,完成古诗内容的输入。

第三步:调整文本框位置。将光标移至需要调整的文字处单击,恢复文本框。将光标移至边框上,光标变成“◆”箭头,按下鼠标左键不放,将文本框拖放到合适的位置时,松开鼠标左键。

设计意图: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采用边演示边操作的方法,教师在学生汇报过程中针对难点工具及时点拨,质疑学习,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突破难点。在汇报学习中,对学生的闪光点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赞扬。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了自学能力,养成不怕困难、积极思考、与人合作的学习精神。

*教师巡视指导,特别是移动文本框时让学生结合word插入图形的方法多加练习。

思考:在文本框中输入文字的设计有什么优点?(可任意调整位置)

(三)综合运用,知识拓展

试一试:如果PowerPoint给出的版式不合适或不合自己心意,可以选择“空白”版式自行编辑。通过菜单栏中的“插入”项选择“文本框”。选择“水平”和“垂直”这两种文本框,输入文字试一试,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在巩固新授课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励学生个性发展,让他们在自由、宽松的空间里,充分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说课稿  说课稿词条  
说课稿

 小学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说课稿

圆的认识说课稿推荐度:《认识线段》说课稿推荐度:《负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推荐度:幼儿小班认识颜色说课稿推荐度:小班数学《认识颜色》说课稿推荐度:相关推荐小学二年...(展开)

说课稿

 《Unit22》说课稿

《秋天》说课稿推荐度:说课稿推荐度:美术说课稿推荐度:《背影》说课稿推荐度:《海燕》说课稿推荐度:相关推荐《Unit22》说课稿范文一、教材分析主题公园作为人类...(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