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水教案

三月桃花水教案

推荐度: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水》教案

推荐度:

三月桃花水公开课教案

推荐度:

相关推荐

实用的水教案模板锦集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水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认识到观测数据(证据)对科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2、初步认同物质是不断变化的。

3、初步建立物质不灭的观点。

主要环节(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巩固应用---课堂小结

预习内容:

预习教材。

重难点、问题预测及对策:

【教学重点】认识到水在自然界中的各种状态可以互相转变。

【教学难点】对水的三态之间的相互转化做出解释。

教学资源及优化组合:

小组:水形态变化的过程及发生变化的条件讨论记录表,玻璃杯1只,冰块1杯,食盐

全班:云、雾、雨、露、霜、雪、冰等自然现象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师生互动:

一、水的各种形态

1、师:在将近一个星期的学习以来,我们一直在学习水,谁来说说你有什么收获吗?

师生交流

师:刚才的交流中提到水在自然界中有多种状态,大家一起先来看几张图片和一些视频。(课件展示)

2、师:刚才的图片是水在自然界存在的几种形式。你能根据生活经验说说你所知道的云、雾、雨、露、霜、雪、冰吗,可以小组讨论一下,试着把P57的表格填好。

3、学生讨论交流。(基本答案如下:)

水形态变化的过程及发生变化的条件

二、水的三态循环

1、小结:我们刚才通过的讨论和前面几课的实验和观察,发现了液态的水能凝固成固态的冰,固态的冰会融化成液态的水,液态的水会蒸发成气态的`水蒸气,气态的水蒸气又会凝结成液态的水。

师:你能用图来表示上面三者之间的转化吗?(学生画)

(2)如果刚才讨论出了就可以在上面的总结中直接总结完整。)

热量的变化引起了水的三态变化。

2、师:我们学了这么多之后,现在你能解释为什么海洋中的总不会溢出,河流中的水一直流不完吗?请同学们结合P58的图,讨论一下。

3、交流。

三、拓展

1、师:学了这章,你有什么收获呢?

2、阅读资料库,增长知识。

师生总结(板书及质疑):

水的三态变化

研究性作业:

审思:

教案 篇2

一、教材解读:

全文笔调清新,作者饱含深情地回忆了小时候因缺水,“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下雨天,孩子们用雨水洗澡,炎热的夏天则盼望水窖被打开的瞬间,细腻刻画了四兄弟尽情享受母亲一勺清凉之水的舒服与痛快,字里行间透出了作者对水的渴望,对水的珍爱,对母亲如水一样亲情之爱的美好回忆,真情演绎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乐章。因此,文章中急切的盼水之情,浓浓的母亲之爱值得反复涵咏。缺水,品味水之珍贵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2个生字,两条绿线内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验缺水时村子里人们盼水、用水的心情,教育学生不忘缺水之艰难,珍惜水资源。

三、教学重难点:

作为生活在水网地区的农村孩子,学习本文,理解课文中的关于“我们”对于水的渴望之情,体验缺水时人们盼水、用水的心情,是一个难点,教育学生不忘缺水之艰难,珍惜水资源。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总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2个生字,两条绿线内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三、教学过程:

一、揭题谈话:

1、板书:水

2、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师:我们知道,水是生命之源,尽管有时候水也会给人们带来灾难,但是,更多的时候,人们是需要水的,特别是缺水一些的地方,水就成为了一种极为珍贵的东西了。

作者生活在缺水的地方,小时候对于水有着怎样特别的感受呢?

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

1、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读懂课文每一个自然段,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各个自然段的内容。

(二)检查初读课文

1、出示生字词语,指名朗读。

勺子 膝盖 水窖 储藏 钥匙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读通课文,指导读好长句。)

三、再读课文,理清条理

1、课文是围绕那一句话来写的?是从那些方面来具体说明的?

2、课文可以分成几段?请你用双竖线把它划分出来。

3、交流:

课文是围绕“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这句话来写的。

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写的:

(1)挑一担水要走十公里路,排一个小时队;

(2)人们盼望下雨,可以尽情洗一个澡;

(3)用一勺水淋浴却也给我们带来了难以言语的快乐。

四、精读课文第一段

自由朗读课文第一段,思考:

(1)“珍贵”是什么意思?作者说,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为什么?课文中是怎么说的?画出有关的句子,好好读一读。

(2)交流,出示句子:

我们一个村子的人吃水,都要到十公里之外的一处很小的泉眼里去挑,经常要排上一个小时的长队,才可以挑上一担回家。

读一读句子,体会水的珍贵。

“请我喝酒不如请我喝水”

你是怎么理解这一句话的?

五、课堂小结:

水,对于我们来说实在算不了什么,因为太多了。但是同学们,你知道吗?我国其实缺水的地方很多啊。如课文中所说的,在哪些地方,水实在是很珍贵的东西。

读完了课文,你会有更深读了解的。

六、作业:

抄写生字词语。

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精读课文

二、教学目标:

1、精读二、三两段,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对作者在雨水中洗澡和夏天淋浴时的欢快的心境的描写,认真加以体会,感受缺水之苦。

2、有感情朗读课文

3、懂得水是生命之源,要珍惜水资源。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读

课文是围绕那一句来写的,从几个方面来写水的珍贵的的?

在如此缺水的情况下,我们最盼望的是什么?为什么?

二、精读课文第二段

1、默读第二自然段,画出能够体现“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的句子。读一读,加深感受。

2、交流:

(1)“期盼”是什么意思?可以换个近义词吗?(“期待”、“期望”)

(2)为什么要期盼下雨的"日子呢?

“家家户户都建有水窖,用来在下雨天储水,以备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使用。”

“只有在下雨日子里,大家才可以痛痛快快地洗上一回澡。”――“只有……才……”说明什么?

(3)从那里看出我们洗澡的痛快呢?

“在雨中奔跑踊跃,大呼小叫,尽情地享受水带给我们的抚摸与清凉,还仰起头,张大嘴巴,去吃来自天空的水。”

“先是……然后……”这不用可以吗?。

(小孩自然是最按捺不住的,然后有所拘束的大人也忍不住了,经不起这痛快的洗澡的诱惑了。)

3、有感情朗读,体会孩子洗澡时的痛快,感受水的珍贵。

三、精读课文第三段

1、学生自读课文第三段(3-6)找出写水珍贵的句子,重点研读,把自己的感受写在边上。

2、交流:

(1)出示:

母亲用一把大锁锁住了水窖,也锁住了我们对水的渴望。而挂在她腰 带上的那把钥匙,则象征着、幸福和痛快。……我们都盼望着水窖打开的那一刻的到来。

朗读,“母亲用一把大锁锁住了水窖……都盼望着水窖打开的那一刻的到来”。从这里你感受到什么?

(水之珍贵,轻易不可享用。)

(2)我们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接受母亲给我们的“淋浴”的,仔细阅读课文的四、五自然段,注意母亲的动作,体会我的感受。

朗读,谈谈自己的感受:

(水之珍贵,夏天骄阳似火,我们“像四根将要被晒干的狗尾巴草一样”,母亲打起一勺水,从我们的头顶“缓缓地”倾注下来,我们舒服的大喊大叫。)

从这超乎寻常的痛快中,分明让我们每感受到洗一次澡有多不容易,水有多珍贵。

(3)母亲说“你们真是饿坏了。”“这是我至今为止听到的将‘渴’说成是‘饿’的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3、有感情朗读第三段

四、练习

1、给课文中插图配一段说明文字。

2、缺水给村里人带来的应该是“苦”,可作者却具体生动地描述水给村里人带来的“乐”。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体会一下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谈谈自己的感受、理解。)

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通课文,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的方式读懂课文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上课前老师这里有两个词语不知大家认识不认识?(出示:干燥 炎热)

2.读了这两个词语你想到怎样的画面?(学生描绘夏天的景象)说了这么多,你最需要什么呢?(空调、洗澡、水)

3.板书课题:水

二、初读课文

用眼读书,将课文的每一个字读正确,将课文的每一句话读通顺。

三、检查学生的生字:

1.出示:窖、膝、勺

(1)“窖”是一个二类字,大家能够认识就可以了,但老师相信聪明的你已经记住这个字,能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利用形声字来记忆)

(2)“膝”是左右结构的字,写时注意“左窄右宽”,在写右边的中间部分“人”要写得放开一点。

(3)“勺”字是个象形字。

2.出示:水窖,膝盖,一勺水。

学生读生字词,看清字形读准字音,此外回忆课文内容,想一想这些词与课题有联系吗?

四、再读课文

用眼读书我们就有了这么大的收获,我想如果我们能用心去认真读书的话,收获会更大。

1.提出要求:用文中的话语来解读这四个词语的话,你会选哪一句话呢?

2.学生读书,教师巡视。

3.学生汇报,教师板书:缺 最珍贵

五、三读课文

用心读书,我们找到了更为深入学习课文的话题。现在,老师要求同学们不仅用心读书,而且要用脑读书,找到课文中能让你感受到“这是一个缺水的地方,水,是最珍贵的。”语句,边读边画,更好的是能写一写你独特的感受。

1.学生读书,教师巡视。

2.学生汇报,教师提出要求:请同学们举起你自信的手,举得高高的向老师示意你找到了。汇报时别人说过的你不可以再说,但可以补充,最好是不同,因而你必须学会倾听。

六、总结:

看来缺水的日子,对于我们江南的孩子来说是“痛苦的”,那么文中描写的`村子里的人对于缺水的日子又是如何看的呢?(开心)是的,作者生动地向我们描写了水给他们带来的快乐,作者又是怎样描写的呢?他又为什么这样写呢?这是我们下节课的任务。

作业设计

1、抄写生字词语。

2、完成练习册。

板书设计

最珍贵

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水由于温度的高低,会发生变化的孩子现象。遇热会变成水蒸气,遇冷会结成冰。

2、通过实验验证水的三态变化,发展探究能力。

3、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请孩子在家里用冰箱做“水和冰”的实验。

2、准备一只煤炉、锅、烧杯。

3、挂图一幅。

活动过程:

一、朗诵散文诗《会变的水》,引导幼儿思考水是否真的会变,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引发孩子的探索兴趣。

二、回忆生活经验和在家做的“水变冰”的小实验,讲述“水是怎样变成冰的"”。

三、孩子观察水遇热的变化

教师操作实验,引导孩子观察:

1、你们发现水烧热后有什么变化?

2、你们看到杯口冒出了什么?

3、水气是从哪里来的?

4、水变成水蒸汽后到哪里去了?

5、杯子里的水有没有少?

6、水在什么时候变成水蒸气的?

四、引导孩子讨论“怎样把水蒸气变成水?”

1、提问:我们能不能把水蒸汽变成水?

2、孩子讨论,提出自己的想法。

3、利用实验材料进行操作验证。

五、帮助孩子梳理有关水的三态变化规律的经验:当水的温度在“0”度

以下时,水就变成冰。冰融化了变成水。水热了就会变成水蒸气了。水蒸气遇冷又会变成水。

六、跟读散文诗《会变的水》,启发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进一步观察水的变化。

教案 篇5

1.知识目标

(1)理解水的电离、水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离子积。

(2)使学生了解溶液的酸碱性和pH的关系。

2.能力和方法目标

(1)通过水的离子积的计算,提高有关的计算能力,加深对水的电离平衡的认识。

(2)通过水的电离平衡分析,提高运用电离平衡基本规律分析问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水的电离平衡过程中H+、OH—关系的分析,理解矛盾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2)由水的电离体会自然界统一的和谐美以及“此消彼长”的动态美。

练习

1.室温下,在pH=12的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OH—)为( )。

(A)1。0×10—7 mol·L—1 (B)1。0×10—6 mol·L—1

(C)1。0×10—2 mol·L—1 (D)1。0×10—12 mol·L—1

2.25℃时,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12 mol·L—1,则该溶液的pH可能是( )。

(A)12 (B)7 (C)6 (D)2

3.纯水在25℃和80℃时的"氢离子浓度,前者和后者的关系是( )。

(A)前者大 (B)相等 (C)前者小 (D)不能肯定

4.某温度下,重水(D2O)的离子积常数为1。6×10—15 若用定义pH一样来规定pD=—lg,则在该温度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纯净的重水中,pD=7

(B)1 L溶解有0。01 mol DC1的重水溶液,其pD=2

(C)1 L溶解有0。01 mol NaOD的重水溶液,其pD=12

(D)纯净的重水中, >1。0×10—1 4

5.给蒸馏水中滴入少量盐酸后,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乘积不变 (B)pH增大了

(C)降低了 (D)水电离出的增加了

6.常温下,下列溶液中酸性最弱的是( )。

(A)pH=4 (B)=1×10—3 mol·L—1

(C)=1×10—11 mol·L—1 (D) ·= 1×10—14

7.某酸溶液的pH=3,则该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一定大于0。001 mol·L—1 (B)一定等于0。001 mol·L—1

(C)一定小于0。001 mol·L—1 (D)以上说法均欠妥

8.常温下, 某溶液中水的电离度a=10—10/55。5(%), 该溶液的pH可能是( )。

(A)12 (B)10 (C)4 (D)3

9.在室温下,等体积的酸和碱的溶液混合后,pH一定少于7的是( )。

(A)pH=3的HNO3跟pH=11的KOH溶液

(B)pH=3的盐酸跟pH=11的氨水

(C)pH=3硫酸跟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

(D)pH=3的醋酸跟pH=11的氢氧化钡溶液

1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中和10 mL 0。1mol·L—1 醋酸与中和100 mL 0。01mol·L—1 的醋酸所需同种碱溶液的量不同

(B)等体积pH=3的酸溶液pH=11的碱溶液相混合后,溶液的pH=7

(C)体积相等, pH相等的盐酸和硫酸溶液中, H+离子的物质的量相等

(D)pH=3的甲酸溶液的与pH=11的氨水溶液的相等

11.今有a·盐酸 b·硫酸 c·醋酸三种酸:

(1)在同体积,同pH的三种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碳酸钠粉末, 在相同条件下产生CO2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

(2)在同体积、同浓度的三种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碳酸钠粉末,在相同条件下产生CO2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

(3)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1的三种酸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如果取等体积的0。1 mol·L—1的三种酸溶液,用0。1 mol·L—1的NaOH溶液中和,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以上均用酸的序号填写)。

12.在25℃时, 有pH=a的盐酸和pH=b的苛性钠溶液,现取VamL盐酸用该苛性钠溶液中和,需VbmL苛性钠溶液。若a+b=13,则Va/Vb=____________。

13.将pH=3的弱酸溶液稀释100倍,该溶液的pH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

1CD,2AD,3C,4B,5BD,6D,7D,8AC,9D,10CD。

11.(1)c>b=a 。(2)b>a=c。(3)c>a>b 。 b>c=a 。

12.1:10。

13.3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水教案  教案  教案词条  水教案词条  
教案教案

 中班科学教案

中班科学教案推荐度: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推荐度: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推荐度:相关推荐【精选】中班科学教案模板集锦9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展开)

教案教案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案推荐度: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推荐度:小学一年级音乐《上学歌》教案推荐度:小学一年级字母设计美术教案推荐度:小学一年级防震减灾安全教育教案推荐度:...(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