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案

推荐度:

小学一年级字母设计美术教案

推荐度: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推荐度:

小学一年级音乐《上学歌》教案

推荐度:

小学一年级防震减灾安全教育教案

推荐度:

相关推荐

有关小学一年级的教案4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一年级的教案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园地四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课型

综合课

是否集体备课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1.通过认字,引导学生发现识字方法。

2.通过读句子,发现多音字;读音不同,意思也不同。

3.引导学生积累好词好句,优秀段篇。

4.口语交际,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自主识字,主动积累词汇。

教学难点

自主识字,主动积累词汇。

教学准备

预设过程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师:小朋友们,欢迎来到语文园地!语文园地的主人在向我们致意呢!我们来看看本期园地里有些什么?(出示语文园地四)

二、我发现

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自主识字。

1.请大家翻开书,读一读“我的发现”这部分的汉字,看一看有什么规律。

学生A:我发现目字旁的字和眼睛有关。

学生B:我发现月字旁的字和身体有关。

学生C:我发现足字旁的字和脚有关。

学生D:我发现提手旁的字和手有关。

2.我们读一读这些字。

3.指名读要求会认的字:擦、抄、拾、摔、拔、拦、摸(老师出示生字卡片),练习扩词,说句子,还可以让学生做动作来理解意思。

4.教师小结:形声字分两半。形一半,声一半,形旁相同是同类,形旁不同意思变。从这些汉字,我们可以看出偏旁总是跟字的意思有些关系。你还能说出一些偏旁表义的汉字来吗?(蚊、蚂、蜻)(赶、起)(认、说、话)

三、我会读

积累词汇,丰富语言

(1)教师出示题板,学生观察这些句子,句子中有什么特别的吗?(有的字下面加了点)

(2)教师范读,听一听,你发现了什么?(带点的字读音不同,意思也不同)。

(3)自由读,注意带点字的读音。

(4)指名读,齐读。

第二课时

1.出示图画,提问:你去过海边吗?那一定见过浪花吧,自豪地告诉大家,浪花是怎样的?

2.没见过浪花的同学别着急,读一读这篇短文,你就知道了。

3.老师范读。

4.学生试读,把句子读通顺、连贯。

5.请同学接龙读短文。

6.说一说,现在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浪花怎样?(可爱、淘气)

7.齐读,指名读。(指导朗读),露出可爱的笑容,带着微笑读短文。读了短文,让别人听了好像真的见到了淘气的浪花。

8.配乐朗读短文。

教学反思:这篇课文的重点便是指导朗读短文《浪花》,这篇短文的基调相当活泼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续讲故事

一、创设情境

1.出示插图。

2.(出示小兔),有一天,小兔在乡间的.小路上散步,两旁的景色可美啦,但正看得入神。(再出现小松鼠),小松鼠急急忙忙向他走来了。小松鼠为什么急急忙忙呢?向小兔走来是想干什么呢?老师讲到这儿,讲不下去了,请同学们帮帮忙,仔细看图,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这个故事续讲完,看谁讲得好。

提示:小松鼠可能为了什么事才急急忙忙找小兔?小兔会怎么说?

怎样帮助小松鼠

(1)自由发挥讲,讲给同桌听。

(2)小组内交流。

(3)指名上台读,其他同学认真听,他讲的故事什么地方说得好。

(4)评价(学着评价同学的优点,再补充自己的看法)。

过渡:大家讲得真好,讲得更生动,老师都听得入迷了。现在请聪明的你把自己讲的故事画一画,看谁画得好。

二、画一画

(1)学生自由画画,老师巡视。

(2)先画好的同学放在实物投影仪下让同学们欣赏,评价。

(3)小组交流。

(4)评出“小画家”。

三、拓展活动:

根据自己画的画,把这个故事完整的讲给家人或朋友听。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第一课时我使用了课件教学,我出示了《语文园地四》中“我的发现”部分的字,让学生在这些字中寻找规律,在偏旁规律的基础上让学生想一想这些字的区别以及怎样记住这些字,将所有出现的字扩词,在讲述动词时还可以借用肢体语言来让学生理解和记忆的更加深刻。初步教会他们形声和形义两种字。在“我会读”环节中,我让学生自由朗读句子并仔细观察,看一看句子中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想一想多音字的不同用法。在具体的实例中教学会比单个的枯燥讲解理解的更加透彻些。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2

一、 谈话导入。

课前欣赏了这么多青花瓷瓶子,你有什么感受?想说什么?该怎么形容这些瓶子?

二、 揭示课题。

《漂亮的瓶子》

三、欣赏感悟,探究新知。

(一)、欣赏古代的花瓶。

从古到今,世界各地的人都喜欢制作各种各样的瓶子,欣赏古代的瓶子。

1、 古希腊的《黑绘彩陶》。

它是什么颜色的?这样的设色简洁,给人的感觉古朴厚重。

上面有什么内容?人们采摘果实的场景,人物动作各不相同,果树和人物安排大方美观。先用尖的工具画上轮廓,然后用黑色颜料涂绘。

2、 明朝万历年间的《五彩镂空云凤瓶》,

这个瓶子的颜色怎么样?绿色,黄色,紫色,孔雀蓝。瓶子上画有什么?凤凰,寿桃,云的图案,花朵等,有着美好的寓意,这是皇家制作的瓶子,制作精美,制作工艺精湛,复杂,色彩艳丽。

(二)发现探究环节。

1、不同瓶子的材质。

刚才我们欣赏了两个瓶子,一个是陶瓶,一个是瓷瓶,你还见过什么样的材质的`瓶子?玻璃的,石头的,玉石的。。。。。。

2、瓶子的用途——美观,实用

制作瓶子的材料很多。请大家思考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要做瓶子?有什么用处?实用,美观。

3、瓶子的组成。

瓶子的用处可真不少,请小组拿出框子里的瓶子,认真研究一下,瓶子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瓶口,瓶颈,瓶身,瓶底,瓶耳。

4、瓶子的外形变化。

我们知道了瓶子由瓶口,瓶颈,瓶身,瓶底,瓶耳几部分组成,改变瓶子的任何一部分,都会变出不一样的瓶子来。看老师来变个魔术。一个瓶子的变化。

5、瓶子的特点——对称。

根据这些变化,老师也制作了几个不同形状的瓶子,看看这些瓶子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左右对称。

四、实践研究学习制作方法。

(一)尝试制作。

谁能剪一个对称形状的花瓶?找学生到实物投影仪前制作。剪一个很小并且分开的瓶子。

演示两张打开的图,让学生判断哪张是画对的?哪张容易剪开?

(二)微视频演示完整的制作瓶子的方法。

我们一起来看瓶子的制作方法。强调瓶子的外形变化,用剪刀安全,装饰方法——学生的作业内容,剪贴的方法,线描画的方法,贴和画结合的方法等等。

(三)欣赏学生的作品。

学会了吗?让我们看一看小朋友做的瓶子,你觉得他们做的怎么样?你们想做吗?想做个什么样的?怎么装饰?

五、 艺术实践。

作业要求。

1、 见一个对称形状的瓶子,用自己喜欢的图案和色彩进行美化。

2、 用剪刀要注意安全,讲究卫生,不要把废纸丢到地上。

3、 六个小组比赛,看哪个小组合作最愉快。

播放音乐,背景滚动播放图片。

六、 作业展评。

1、把六个小组的作业拍照,用读卡器连接电脑,在大屏幕上评价。根据观看需要可以自由放大缩小。

2、你喜欢哪个瓶子?你觉得哪个小组最棒?最后一页,点赞墙。

七、 拓展升华。

1、剪纸花瓶,洗衣液花瓶,折纸花瓶,水粉装饰的瓶子。

2、课下尝试新的制作瓶子的方法。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3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2页6和7的数数和认数以及序数和书写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是6和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6和7。

2.使学生知道7以内数的数序,会比较7以内数的大小。

3.使学生掌握6和7的组成。

4.结合插图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

教学重点: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和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

教学难点:学生会正确书写数字6。

教具准备:主题图、点子图、数字卡片、计数器、直尺图、鱼图。

学具准备:数字卡片、小棒、三角形、课件、投影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师:我们以前学习了哪些数字?

生:0、1、2、3、4、5(学生齐数)。

二、导入新课

师:你想知道更多的数字吗?你想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吗?猜一猜我们今天学习什么?(板书:6、7的认识)

学生活动:领读、齐读。

三、新授

(一)教学数数

师:(出示主题图)图上有些什么?(让学生自己说说发现。)

师:请同学们数一数,图上有多少人?你是怎样数教室里的人数的?

学生说说数的方法。

师:还可以怎样数?

学生活动:同位互相数一数。

师(小结):你能比比6和7的大小吗?

(二)教学认数

师:同学们再数一数第42页下面的人物图和点子图,看分别有多少个。

齐读并从数字卡片中找6和7。

师:仔细观察一下数字6和7的形状分别像什么?(指名回答)

师:请你分别数出6根和7根小棒。

师:用你手中6根和7根小棒分别摆一摆,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学生活动:学生摆一摆,并到投影器前面演示摆的图形。

(三)教学数序

教师活动:(用计数器)先拨1个珠子。学生活动:齐数1、2、3、4、5。

师:5个珠子再添1颗是几?6个珠子再添1颗是几?

师:(用直尺图)只写出0、1、2、3、4、5、()、(),你知道填什么?6和7应该写在什么地方?

学生活动:指名数,拍手数。

师:5的后面是谁?6的后面是谁?7的"前面是谁?

(四)比较大小的教学

师:你会比较它们的大小吗?比比看,谁比谁小?

学生活动:填符号: 5○6 6○7。 板书:5<6 6<7。

(五)教学序数

教师活动:教师奖励学生红花,先发5朵,再发1朵,问学生是几朵。

学生活动:6名学生到前面。

师:从左数6个同学指的是谁?从右数第6个同学是谁?(指名回答)

生:

教师活动:(出示图)左数第6瓶有□条鱼,有6条鱼的是第□瓶,第7瓶有□条鱼。

(六)指导书写

师:6的写法,下半圆要圆起来;7比较好写(板书6和7)。

学生活动:学生填在书上。

四、游戏

教师活动:小刺猬送给小朋友7个苹果,每个苹果中都有一个问题,让学生任选一个号码出示一道题目。

①号 2 3() 5()();

②号5○6 6○7;

③号()()5();

④号5添上1是几?6添上1是几?

⑤号6○5 7○6;

③号数一数有几朵花?3、2;

①号从左数第6朵是什么颜色的?

五、全课总结

根据今天学习的内容,用数字说一个故事,四人小组说一说。

分组说说,指名回答。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16个生字,其中会写“朝、映、踏、涨、更、深、渡、船”8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跳墩上的歌”是什么意思。

【能力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关爱他人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1、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背诵课文。

2、领悟“跳礅上的歌”的含义。

教学难点:

体会文中结尾句的含义。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指导看图:你看到了谁?他们去干什么?在路上遇到了一条小溪,他们是怎样过去的?我们把小溪里这些条形的石头叫什么呢?相机板书:跳礅

2、学习生字“礅”。

3、师述:有一群农村小朋友,他们每天上学、放学都要经过一条小溪。小溪上没有桥,要过这条小溪得踏着河里的条石排成的跳礅儿。晴天过河还好说,下雨天过小溪麻烦就大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跳礅上的歌》,看看这些农村小朋友是怎么过河的。把课题补充完整。

二、检查预习情况,了解文章大意

课文中有哪些人物?文中讲了他们之间的什么事?

三、自读课文

1、课件出示自学提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一想:(1)课文中是怎样描写跳礅的?找出有关句子画上“~”。()(2)跳礅上的歌是一支什么样的歌?用“—”画出来。

2、学生自学。

四、检查自学情况

1、学生汇报思考题一,相机学习第一自然段

⑴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哪个自然段写了跳礅的样子?

⑵齐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哪句话具体写了跳礅的样子?

⑶学习第二句:这是个什么句子?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比喻呢?课件展示“琴键”和“跳礅”让学生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相似之处。感情朗读这一句,并把这句优美的句子背下来,并仿说比喻句。

2、学生汇报思考题二,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快乐的"歌、友爱的歌、赞美的歌。答后再问:“快乐的歌”是谁快乐?“友爱的歌”是写谁和谁的友爱?“赞美的歌”又是赞美谁呀?

3、过渡:这三支歌都是在什么地方唱出来的?那为什么跳礅上每段歌又不一样呢?接下来我再来学习二至四自然段。

五、分组学习二至四自然段

课件出示学习提示:

1、小朋友们什么时候过小溪?

2、怎样过小溪的?

3、结果怎样呢?

学习形式:分为三大组,第一、二、三组分别学习二、三、四自然段

六、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学习第二自然段

1、第一大组指派代表按学习提示的思考题汇报学习情况,课件出示这个段的文字,老师相机板书:跳。并从这个“跳”你能体会出小朋友们当时怎样的心情?

2、学习本段生字、词。

(1)过小溪的时候,课文中还有一个表示动作的词,你能找出来吗?学习生字“踏”,除了这个生字,这个自然里还有哪些生字?并相机学习多音字“朝”。

(2)全班齐读含有生字的词语:朝阳、映照、踏着、淙淙。说说你读懂了哪个词语的意思?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试着背一背这一自然段。

学习第三自然段

1、第二大组指派代表按学习提示的思考题汇报学习情况,课件出示这个段的文字,老师相机板书:蹚。

2、课件出示蹚过小溪的图片,理解“蹚”的意思,并问:我们蹚小溪时,大哥哥、大姐姐会说些什么?我们又会说些什么?

3、学习生字词:为什么要蹚小溪呢?你还能用文中的一个字说出蹚过去的原因吗?学习生字“涨”。你还有不懂的地方吗?相机学习“浑浊”。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个自然段,达到熟读成咏。

学习第四自然段

1、第三大组指派代表按学习提示的思考题汇报学习情况,课件出示这个段的文字,老师相机板书:渡。

2、学习生字:理解“渡”的意思,并与“蹚”进行比较,从这两个动词中,你能体会到哪个自然里的水还要深?相机学习本段最前面出现的两个生字“更深”。

3、播放老师背着小朋友们渡过溪的各种图片,并进行适当的解说,让学生从中感受老师对学生的关爱。

4、看了这些图片,此时此刻你感受到了什么?你想对老师说些什么呢?

5、采用多种形式有感情地朗读这个自然段,背下这一段。

七、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齐读最后个自然段,问:“我们”在这一支支动听的歌声中,有什么变化呢?师板书:我们一天天长大。

八、总结全文

1、在大哥哥、大姐姐身上你学到了什么?在老师的身上你看到了什么?

2、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教案  教案词条  年级  年级词条  小学  小学词条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词条  
教案教案

 美术教案

美术教案推荐度:小学的美术教案推荐度:幼儿美术教案推荐度:小学美术教案推荐度:高中美术教案推荐度:相关推荐【精选】美术教案汇编6篇作为一名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展开)

教案教案

 中班音乐教案

中班音乐啄木鸟教案推荐度:中班音乐《蝴蝶花》教案推荐度:《雪绒花》中班音乐优质课教案推荐度:相关推荐【热门】中班音乐教案范文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展开)

教案教案

 幼儿园《摇篮》教案

幼儿园《摇篮》教案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摇篮》...(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