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敢与不敢

子路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有一天,子路和孔子讨论谁更适合带兵打仗。子路觉得自己既然这么勇敢,大家都是知道的,肯定自己最适合带兵打仗,但马上遭到了老师的否定。孔子道出了自己的观点,虽然子路确实很勇敢,但是子路又有点儿鲁莽,容易掉进敌人的陷阱,一个优秀的将领,除了作战英勇,更应该知道仗要打到什么程度,要避免伤亡,更要冷静分析,不能因为鲁莽而进入敌人的圈套。

所以,勇敢不意味着鲁莽行事。战国时期,赵国和秦国之间发生过“完璧归赵”的故事。赵王得到了价值连城的和氏璧,秦王听到这个消息,便说要用十五座城池交换和氏璧。赵王知道秦国诈他,但又怕秦国进攻赵国,赵王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这时,一个叫蔺相如的门客自荐去了秦国。到了秦国,秦王想把玉骗过来,蔺相如就抱着玉石要撞柱子,结果玉没撞碎,但秦王却吓得不轻。最后,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安全返回了赵国。蔺相如行事就十分勇敢,但他又绝不鲁莽,正是因为他智勇双全,才保全了和氏璧,也保全了赵国。

“不敢”也不是胆小怕事,而是遇到困难不退缩,但是要懂得避让,不正面交锋,利用其它的方法战胜困难,取得胜利,就像三国时期的蜀国军师诸葛亮。他和魏国的军师司马懿是死对头,在一次蜀国和魏国的交锋

中,诸葛亮败了一个回合,诸葛亮料定司马懿会来,就大开城门,留几个人扫地,自己带着两个拿扇子的童子在城楼上气定神闲地坐着,等待司马懿的到来。不出诸葛亮所料,没一会儿,司马懿就带着军队追上来了。但是,司马懿看到这样一幅景象也是大吃一惊,觉得肯定有埋伏,便命令军队赶紧撤退。这就是诸葛亮的“不敢”,如果他勇敢一点,冲出去继续与曹军交战,后果不堪设想,他正是利用司马懿多疑的特点,赢得了这场战斗的胜利。

既“敢”又“不敢”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才最令人佩服,因为“大丈夫能屈能伸”。我记得《水浒传》里有这样一个情节:宋江喝醉后,在酒楼墙壁上无意写下一首反诗,被当地的通判发现后抓了起来。戴宗知道了,立马给宋江出了一个主意,要宋江装疯。可是,当地县令不放心,还要宋江吃屎。宋江为了保全性命,真的吃了屎,戴宗在一旁看着都不忍心。这正是宋江的“敢”与“不敢”,他敢于吃屎,不敢像其他犯人一样闹事,最终才保全的性命,最终才能在梁山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

其实这些事例都和子路带兵打仗是一个道理,学习也一样,遇到难题敢于挑战,但是要适当放手,实在不会做的就先过,先完成必要的任务,然后再想方法或者向别人请教,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敢与不敢  不敢  不敢词条  敢与不敢词条  
初一作文

 给岁月以文明

滚滚长江,商邑煌煌,三千五百年雪月风霜掩没不了青铜器的冷峻光芒。盘龙古城,你为万古长夜赋予了文明的盛世芳华。三千五百年前江汉之交的沃土之上,一种全新而伟大的文化...(展开)

初一作文

 一件小事

冬日的足迹缓缓的消失在日历的末端,随之即来的是盎然的春天,也让我渐渐想起这一天……天色渐渐被涂鸦了浓黑,突兀出西方狭窄的橙黄色,随手摇晃着手中垃圾不到半桶的垃圾...(展开)

初一作文

 让我敬佩的人

曾经有这样一件事,这样一个人,让我领悟到了生命之美。那年,我去外地游玩,赏那青山绿水,听那鸟鸣啾啾水流淙淙,却在一间商铺的旁边,看到了一个人,一个与周边环境很不...(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