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一拨古筝的弦,诵一诵唐诗名篇,听一听评书中的金戈铁马的咆哮,走一走小胡同里的地道家常。这声音,时而委婉,时而激烈,时而咆哮,时而舒畅。
拿起那木头做的二胡,提起那缥缈的琴弦,古风古韵,悠然自得。时而拉得兴起,弹一首《赛马》,铿锵的马蹄,抽打的马鞭,全在这乐曲中显现出来。拿起那刻着龙纹的古筝,不必坐下弹,只是站着拨一拨,仿佛在脑海中形成了一幅梅、树、潭、亭的画卷;享受这音乐,就如同在这画卷中散步,伴着悠扬的古筝琴声,身临其境。拨完了弦,那画卷依然在我的脑海中各处飘摇,迟迟不能散去。
翻开一本黄纸书,用毛线紧紧拴住的纸略微发黄。唐诗宋词元曲谱写在这黄纸上,我敞开胸襟,高声地诵读。听到《静夜思》,便想到了数年未回去的老家故乡;听到《行路难》,就仿佛自己也像诗人李白一样生存在逆境中,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但却又有“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决心,一举冲破阴霾;听到《过零丁洋》,不禁对爱国诗人文天祥感到无比佩服
,“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中国人的骨气!
走到门外散步,忽然听到老人坐在板凳上手握一个老式收音机,里面播放的是激昂的评书《三国演义》。听到关羽义释曹操,无比佩服关将军的义气;听到蜀魏大交兵,无比担心蜀国将士的输赢;听到诸葛亮二气周公瑾,无比佩服孔明神机妙算足智多谋……于是我这个黄发小儿,也一边手拿关公刀,一边去体味“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快意了!
最后,到城内小胡同里转转。只见几个妇女走在那里准备柴米油盐,谈笑风生,乐谈家常。“三斤米!”,“多来点儿油!”,却又是锅碗瓢盆,赤橙黄绿,酸甜苦辣,全都喷将出来。听着锅碗瓢盆相撞,油在锅中嗞啦嗞啦直叫,仿佛小街小巷是一家,亲切和蔼,融洽欢乐。
筝胡笙琵,唐诗宋词,马蹄奔腾,锅碗瓢盆。这声音,有的悦耳动听,也有的激昂奔腾,也有的和蔼亲热。这声音,让我留恋,让我激昂;让我感动,让我快乐。它们在我心中好像扎下了根,久久的,挥之不去,永远的,让我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