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打开尘封的记忆(二十八)

二十八   五七干校

      1966年5月7日,毛主席看了军委总后勤部《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农副业生产的报告》后,给林彪写了一封信。

  在这封信中,毛主席要求全国各行各业(包括军队、工业、农业、学校、商业、服务行业、党政机关)都要办成“一个大学校”,“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又能从事农副业生产。又能办一些中小工厂,生产自己需要的若干产品和与国家等价交换的产品”,“也要批判资产阶级”。他的这个指示就被称为“五七指示”。

  尊照毛主席的“五七指示”从中央,到省、地、县各级,都办起了“五七干校”。“走资派”、造反派的“坏头头”等“坏人”被送到“五七”干校监督劳动改造,“积极分子”送到“五七干校”培训锻炼。

  1970年3月份,我糊里糊涂地被送到益阳地区五七干校锻炼了4个多月。其所以说是糊里糊涂,是因为我既不是走资派,也不是坏头头,更不是地副反坏右分子;只是一个逍遥自在的小小的“斗私批修战斗队”的头头,回来后也没被结合到革委会中担任什么领导职务。

  地区五七干校,办在益阳县沙头镇下面的注南湖畔,占地好几百亩。房子全部由前几届学员自己修建的。房子非常简陋。房子的架子是木头的,墙壁就是在毛蜡烛(在竹片上缠上稻草)上糊上泥巴,屋顶上盖的全是杉木皮。宿舍、办公室、厨房、仓库,就连能容纳几百人的礼堂,全都是这样的房子。

  我们这一期学员由三类人组成:一是县区社的领导干部,二是中小学的老师,三是供销系统的职工。我们县有好几十人,我们教育系统就有二十几位。至于在这里“劳动改造的走资派”还有很多,像当时的地委书记郭清文就在这里养鹅——每月拿300多块钱的工资(那时我的月工资是43.5元),在这里看着8只鹅!

  我的宿舍兼学习室,是一间能开六个铺的房子。对着房门一字排开三个铺,两头各开一个铺,房门旁边还一个。我们是三月份去的,天气还很冷,根据校部的指示,我们在房中间挖了一个洞,砌了一个地炉子,烧煤炭取暖。不用担心煤气中毒,因为房子没楼板,室内室外的空气随时都在不停地交换,空气质量和温度,室内室外是基本一致的。

    我们的伙食还是不错的。餐餐有鱼吃,花样也多,咸鱼、淡干鱼、火焙鱼、熏鱼、糟鱼,轮换着吃。这些鱼是去年涨大水时,学员们捞了再加工储存的。有时还能吃到新鲜鱼。这把我们这些从山区、丘陵区来的学员喜饱了,开头那段日子,我们男同胞几乎每餐都打一二两酒,享受着鱼的美味。但任何一种美味,如果天天吃,餐餐吃,连续不断吃几个月,也会大倒胃口。餐餐吃鱼,吃得我们后来闻到鱼气都作呕。

     除了吃鱼,也常吃猪肉,因为干校自己喂了猪;各种蔬菜也多,因为有学员专门种菜:粮食、蔬菜、猪肉等都做到了自给有余。

     有一天,有人在路边发现了大半个丢弃的肉包子,捡起来交给了领导。领导没费多大力气就找出了这个丢弃大半个肉包子的人——市委机关一个女“走资派”。她因为人有点毛病吃不完那么大一个包子(二两面粉加一两多肉),就偷偷丢了。那天,干校召开了全体学员大会,批判那个女“走资派”的“资产阶级”思想,这是我们这一期学员4个月中举行的唯一的批斗会。

    在干校,有学习,一般是雨天,学毛主席著作,学毛主席最新指示,有时也有人来做报告,有时也唱唱革命歌曲、革命现代京剧选段。我就给他们教过革命歌曲和京剧选段。

    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劳动,只要天气好,天天都要出工劳动。

    我们是3月份去的,那时还没开始春耕,所以首先就是盖房子。房子的木架子由专业木工做。我们搞运输——从永丰闸河边码头把树、竹子、杉木皮等建筑材料运到干校工地;我们钉椽皮,钉杉木皮:我们绞毛蜡烛——把稻草缠到竹片上去;我们把毛蜡烛固定后再泥上泥巴做成墙壁。

    房子盖好了,我们就修堤。这里有个湖,叫注南湖,我们的任务就是把围湖的堤加固加高。首先,我们桃江、安化的学员只知道用箢箕扁担挑,而沅江、南县的却用“指甲锹”(一种很窄的有弧度的锹)打,他们的进度比我们快得多。后来我们也学会了用指甲锹——把锹插进泥巴,用脚一踩,锹就插了进去,轻轻一撬,锹了满满一锹泥巴,右手抓住锹把尾部,左手握住锹把的中部,用力一甩,泥巴被甩出去几丈远。经过练习,想把泥巴甩到哪里就能甩到哪里,比肩挑要快得多,也轻松得多。

    到了春耕时节,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闹春耕了。犁田、耙田、积肥、浸种、育秧、插田、田间管理……一道道工序,一件件农活,接连不断,从3月底一直做到6月底我们的学习生活结束。

    每逢毛主席最新指示发表或是有重大事件发生,不管是什么时候,哪怕是子夜或是凌晨,我们必定立即组织队伍到附近农村游行宣传。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我们从广播中听到了太空中传来的《东方红》的优美旋律,无比兴奋,干校的全体学员立即冒雨组织了游行宣传。鞭炮声、口号声惊天动地。

    我们也曾排练节目,搞了一场文艺演出,吸引了当地上千人前来观看。我和几位我们桃江的学员自编、自导、自演了几个节目,其中有一个表演唱叫《热烈欢呼人造卫星上太空》,我记得很清楚。

    有时我们也放假休息。我曾利用假日去过一趟茈湖口,也曾去附近的知青点看望过下放在这里的我的堂弟堂妹。

    但要请假回去却很难。这期间,我妻子打来电话,说我岳母去世了。我去请假,开始没被批准;经我反复请求才同意我回去送葬。

    6月底,我们终于结束了学习。我们最后一次走到我们亲手建的房子旁,走在我们亲手修的大堤上,走过我们流过汗水的田埂,望着一望无际的丰收在望的早稻,还真有点恋恋不舍的味道!

    “ 五七干校”,已属于一段历史。有人在这里被批斗,有人在这里受折磨,有人在这里接受“改造”、接受“锻炼”……只有我这个糊里糊涂被送进去的人,在这里糊里糊涂地过了四个月,最后又糊里糊涂地回到了原来的学校,仍然当着我的班主任、教着我的书。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打开尘封的记忆  尘封  尘封词条  打开  打开词条  记忆  记忆词条  打开尘封的记忆词条  
散文

 我的自述

  我就是我,我生来就与众不同。我热爱大自然,我喜欢看冬天的雪花翩翩地坠下,春天的柳絮纷纷扬扬。我看重生命的潜语,觉得安宁和充实就是生命的全...(展开)

散文爱情散文

 令人感动的婚姻散文

 共同成长,共同经历、并肩前行,这是一种精神、一种对待婚姻、对待爱情的态度,更是一种生活的智慧,一种人生的高度。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令人感动的婚姻散文,希望能...(展开)

散文季羡林

 我的老师们

 在深切怀念我的两个不在眼前的母亲的同时,在我眼前那一些德国老师们,就越发显得亲切可爱了。  在德国老师中同我关系最密切的当然是我的Doktor-Vater(博...(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