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一路凋零

  08年年末的时候,我独身一人北上去上海参加新概念复赛,印象中那年的冬季异常的干冷,并没有想象中的雪花纷飞,我所居住的小城如同往年冬季一般萧条肃杀,我离开的时候是在华灯初上的拌晚,整座小城灯火绚丽如花,在略显空旷寂清的车站里,小三来送我,她笑着对我说:你要好好加油,去上海替我完成我无法完成的梦想。我看着小三清秀较好的面容浅笑,说:没那么夸张吧?小三笑了,点点头,我回答好,然后听见山那边传来火车悠长的鸣笛声,我们不说话,望着火车驶来的方向,等待上车,这是我记忆里第一次独自出远门第一次如此伤感的离别场景:夜色如水,灯火绚丽,三三两两稀落的人群如同影子一般站在月台上张望,我和小三沉默着望着火车驶近,然后只剩小三一个人站在月台上落寞的挥着手目送火车离开。很多年以后,我依然会很多次忆起这个场景,仿佛一场恍惚的梦却又如昨日重现。

  

  那个冬日到达上海i后的生活并没有想象中的惊奇与新鲜感,记得从上海南站地铁出来的瞬间上海冬日的阳光便铺天盖地的从头浇到脚,暖暖的,有种既熟悉又陌生的味道,街面上人来车往却井然有序,高楼林立雍容华贵将这座城市衬托的令人不可抗拒,行人依着华丽却不失满脸浅笑,我沿着接到努力以一个旅行者的姿态行走,极力感受着这座被小三称之为梦想之城的城市的气息。关于上海我那是第一次到达,映象中由于受自我意识的偏差误导和杂志上的零散介绍一直认为上海是一个繁忙的城市,而事实上也正是这样,因为繁忙也就意味着四处充满着机遇和梦想,所以在来之前内心一直都比较亢奋,而当到达时内心却异常的平静,冬日的上海似乎弥漫着懒散与轻松,并没有来之前小三眉飞色舞描述的那般惊异和新奇。干净明朗的街道,柔和的音乐游荡在每条大街小巷,灰色却不失暖色调的天空罩在城市上空,一切与我曾经到达的城市一般无异。也许我本来就不是个喜欢到处行走的人,偏于安静和平淡,在上海度过的时日里活动范围只限于徐家汇一块,那时住在萌芽杂志社指定的一家旅馆里,名字大概我已经忘记了,却清楚地记得到达旅馆需要穿过一条幽静的小巷,枯败了的常腾从两侧的高墙外探出头来,似好奇的孩子打量着墙内的世界。头两天除了参加比赛和吃饭经常宅在旅馆里房间,后来终于憋不住了打算出去走走消遣心情顺便帮小三完成她的“人生梦想”。对于小三来说,上海便是她的梦想和追求,她曾不止一次的向我描述他映象中的上海,繁华充满情,用小三的话来说:上海就是梦想的代名词。小三大概是为了捍卫自己的观点所以从一开始就下定决心高考非上海不考,高考前些日子在整个高三人被终日的考试压力压得疲惫不堪时小三常常大喊“杀入上海”的口号以保持自己的激情,只是后来天不遂人愿高考之后小三终究因为分数不够而未能去到上海而是落到了西北的一个旮旯,前些日子在网上碰到小三时与她提起这件事,她却完全没有当时的狂热和激情,她说:那些只不过是年轻时的轻狂罢了,或许,自己天生就与充满激情的生活无关,只适合平淡。这些,多少让我感到时间流逝的可怕。

  

  话说在上海终于决定走出旅社的房间在街上转转是在夜色初来的时候,天空毫无征兆的飘起了蒙蒙细雨,那时我正在和一群下班族站在十字路口等着绿灯,不曾想就这样与上海冬季的雨邂逅在街头,突如其来的小雨使城市仿佛蒙上了一层薄纱,凄凄迷迷,雨雾中灯火飘忽宛如夜空中的星河。霏霏细雨使街上的行人加快了脚步,我突然一下子就失去了方向,不知是该转过街角还是沿着原本选择的路线一直走下去,正在犹豫不决的时候,街边一家原本并没有在意的影像店里飘出的歌声吸引着我的脚步向前迈去,水木年华的《当我老了》,轻缓柔和的音乐融在霏霏细雨的夜色里,完全吸引住了我。后来回想起这个情节时我想当时我一定很狼狈,衣服被雨水沾湿,头发上甚至还滴着水珠,可是我走进去的时候,店主依然冲我浅笑,一个三十来岁的女子,坐在电脑后捣鼓着什么。我径自在店内转来转去,各种CD摆放的整整齐齐像女子梳妆后的头发,令我惊喜的是我在架子上居然找到了许多已经沉寂了多年的乐队或者歌手的专辑,有Blackrain的,草莽的,Beyond的,水木年华的等等,他们就像一个故事一段历史般静静的躺在架子上,在众多时下流行的专辑里更如一位含蓄忧郁的女子一般,静静的,不说话,仿佛在怀念那些主宰舞台歌唱青春的年代。离开的时候买了一本当时红的发紫的BOBO组合的专辑,那是来上海之前一位朋友托我带的,,推开店门走入上海的夜色时听见水木年华在深情的唱着《再见了,亲爱的人》。

  

  既然到达了上海,也许你会觉得我应该说说东方明珠,外滩,或者复旦大学,但遗憾的是这些全国都颇有名气的地方我都无一例外的没有涉足,一是初到上海出行是一件苦差事,坐公交虽便宜但如蜘蛛网般的路线令人交投乱额,打的会因为堵车而比步行快不了多少,更令人心疼的是堵在车内眼睁睁的看着计价器上的数字一路飙升而无可奈何,而是因为我大概天生就是一个比较懒的人,这些地方距我当时住的挺远的,更重要的是当时我并没有丝毫想要一睹风采的兴趣。如此一来,上海之行并没有多少故事可写,见到的是一样的人,一样的生活,到现在唯一还觉得憾的是那次上海之行父母以我独身出门为由没让我带相机拍几张照片作为纪念,那次上海之行最重要的目的当然是新概念复赛,比赛结果揭晓既颁奖那天在青松城大酒店五楼举行,当我捧到一等奖奖杯时异常的平静,只是看着其他选手在父母双亲的陪伴下走上领奖台时心里划过难言的失落和难过。会后许多获奖者围着张悦然索要签名,我也夹在人群中,只是出乎意料的张悦然在给我签名时笑着同我讲了几句话,这让我明白:名人只不过是背光坏包围的普通人而已。会后我迫不及待的想回家,回到那个可让我安定的家里,我提前离开了熙熙攘攘的会场却在五楼的天台上站立一很久,俯视着这座城市,眼底下车水马龙,放眼四望尽是高楼大厦,生活在那一刻我的脑海中变得异常清晰起来,在那一刻,我突然无比的思念我的家人。那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如此认真的打量上海这个城市

  

  离开上海同样是在华灯初上的夜晚,与来时一样,当所有的人都在家里的灯光下安定享受着家的温馨时,我行走在回家的路上。很久以后的现在回想起那几天的记忆,居然可以有那么多的话可以说,只是小三再也不迷恋上海了,我也很久都没有听过水木年华的歌曲了,家里的奖杯也落满了灰尘,凋零的是那些可以珍藏的岁月。

  

  一路走来,一路凋零。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一路凋零  凋零  凋零词条  一路  一路词条  一路凋零词条  
散文

 用怜悯之心去生活

  早上,正准备去上班。却在门口的龙眼树旁看到一只很小的鸟儿被拴在一根细绳绑在树上。看来是家里的老人抓住想给小孩子玩的吧!我犹豫着不知道要不...(展开)

散文

 天津,我的第二故乡

 我十八岁离开河南老家来天津当兵。一晃五十多年了,真没想到天津成了我的第二故乡。几十年的耳熏目染,使我这个地道的河南腔也时不时的蹦出点天津卫的音符。说心里话,我...(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