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晨曦中消失的岁月(第二部 第一章 第三节 塔子山郊遊记 1)

  第一章 阳光灿烂的日子里

  第一章 第三节 塔子山郊遊记-1

  国庆节那天吃过晚饭以后,江边的晚风拌隨着阵阵船鸣声向岸上吹来,水沟街的老、少邻居们迫不及待地拥上城墙乘风凉,几乎是人手一柄大蒲扇,坐着小板凳,挤在城墙边上围成一圈一圈的聊家常。不远处城墙下面颇大的排污口发出的阵阵轰鸣声,妨乎在给人们伴奏美好的乐章。

  太阳暗淡了下来,红的不再那么耀眼,金的不再那么灿烂。霞光映红了半边天,就像哪位画家不小心碰翻了装满颜料的调色盘一样,将天空染上了鲜艳的颜色。两江汇流后的长江水波涛滚滾,卷趇一片片金红色的浪花,当下行的船舶呼啸而过时,构成一幅金色晚霞映天地,千里奔流船行忙的美景,人们禁不住拍手叫好。

  冬姐带着弟妹们登上城楼,一睹这难得一见的美丽晚霞,过了一会儿,两位妈妈带着王伯伯和幺姑也出来看晚霞映长江的美景。罗妈妈还告诉我:幺姑这两天身体不舒服,今儿特地带她出来散散心。我和冬姐赶紧上前请安,並让她在小板凳上坐下。幺姑手揑佛珠笑着说:我还没那么娇贵,只是受了点风寒,这不,出来走走就好啦,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讲得大家都开心地笑起来。

  爸爸、妈妈都知道,十月二日是我上初中后第一次郊游的日子,在城墙上玩了一会儿后,爸爸特地登上城楼找我们,不少近邻都客气地向他打招呼,称赞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必将成就一代明医。爸爸双手抱拳,诚挚地向乡亲们致谢,连声说道:谢谢,谢谢!这个时候,我深深感到,爸爸真的不容易,他以自已的实际行动改造思想,尽快融入了这个民主、和谐的新社会。

  冬姐、和弟妹们看见爸爸登上城楼来了,都十分快乐地围过去,爸爸对我朗声说:明晨一早就要去塔子山郊遊,快回去捡查揹包,看看漏掉什么东西沒有?我对爸爸说:下午都捡查了一遍,没有遗漏什么东西,但是爸爸还是不放心。

  我们领着爸爸在城墙上走了一段路,看看秋日的晚霞和长江的美景确实非常迷人。由于刚搬来水沟街8#大院时,江北一场火灾把水沟街乡亲们的距离拉近了,大家在江北嘴码头广场渡过了不眠之夜,原来不熟悉的邻居也变得熟悉了。我们一路走来,路上都有人十分友好地和我们打招呼,关係显得十分和睦与融洽。

  回到家以后,全家人又为我一个人忙起来,王伯伯带我到房里捡查明早要带的东西,一个绿色的军用水壼和一个浅兰色的小揹包,揹包里装满了我平时最喜欢吃的零食:自家制作的芝麻糖,花生糖和油炸麻花。大人们担心我野歺时吃不飽,特地又在揹包里加装了好几盒江津米花糖,拎一拎还挺沉重的呢。王伯伯十分亲热地问我满不满意,我非常高兴地点点头。她看见摆在旁边的小锑鍋,又特地用麻绳把它再扎了一遍。

  这时,辉世弟弟领着辉仙小妹儿和嘻嘻笑着的辉天跑进来,才刚满三岁的辉天小弟手上拿着一付望远镜,那是他死皮赖脸的纏着爸爸给他买的,他把望远镜塞到我的背包里,骄傲地对我说:这个望远镜能看好远呢!我立即拿起望远镜走到大门外向城墙方向望去,天色虽然晚了但是城墙上玩耍的人影确实显得更清晰。这时,刚好在天井里洗衣服的罗妈妈也走过来看热闹,她拿起望远镜向城墙方向张望,满意地点点头然后对我说:这是一付做工精细的望远镜,郊游带上它可真管用呢!

  当我拿着望远镜认真把玩的时候,辉天也从大院里跑出来拍手叫好,快乐的叫声把爸爸、妈妈都吸引了出来,爸爸、妈妈知道事情的原委后禁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爸爸告诉我当他得知我们班准备组织郊游的消息后就多了个心眼,正好辉天吵着要买望远镜就借此机会买了一架上好的望运镜,使用效果还可以,郊游时带出去看看风景还真不错呢!听了爸爸的解释我就更高兴了,赶紧拿着望远镜回到书房,把望远镜小心地装进揹包里。

  第二天还不到六点钟我就起床了,这时大院里大厅和厨房灯火通明,王伯伯为我盛上一碗香甜的红棗糥米稀饭和两块油炸磁粑,我坐在桌边很快就吃得浄光。

  回到卧室里,妈妈看着我穿上白衬衣兰裤子系上红领巾,顺手把昨日准备好的揹包给我揹上,把刚刚灌上开水的军用水壺也给我掛在肩上,然后把我带到衣櫃的穿衣镜前。

  我站在颇大的镜子前面,看着镜子里面一个头戴红领巾,穿着白衬衣兰褲子的翩翩少年站在那儿微笑着望着我,感到亲切又光荣。

  突然间,爸爸出现在我的身后,他穿着白色的绸衣裤,头上冒着热气,原来是他早上练完武功后特地到卧房来看我,他拍着我的肩头亲热而感慨地说:牛儿长大了!真的长大了啊!

  爸爸知道我们班是早上8:00在塔子山下的偃月桥集合,就亲切地对我说:今天走迟一点不要紧,干脆六点半钟走吧!牛儿看看怎么様?我略加思索就快乐地点点头。

  趁着这休息的间隙我拎着揹包来到大厅,一眼就发现饭桌上还摆着一个小锑锅,还有一个搪瓷杯,銻锅盖上面的麻绳都扎好了,把手上还装好了布带,我拍拍腦袋差点儿叫出声来,这是班委会给我安派的小任务,要求我带个銻锅去熬汤用,若不是王伯伯记得牢可就要误大事啦!我还暗暗责怪自已,怎么这么糊涂啊!连搪瓷杯都忘了带!拿什么装汤喝呢?

  爸爸看看神龛上的座钟正好还差一刻钟才六点半,这时我抬头仰望天空,天己经大亮了,天空显得是那樣清洁而明亮,在一阵阵晨风的吹拂下美丽的白云连绵不断地从天井上空掠过,显得美丽又温馨。这时,王伯伯养在厨房旁边鸡圈里的大公鸡喔喔喔地叫了起来,似乎在告诉人们天亮了,该干活儿了。

  趁着这闲逸的机会爸爸叫我在天井里练练基本功,蹲蹲马步,踢踢腿,扭扭腰感觉很爽意。时间到了,爸爸、妈妈王伯伯三人簇拥着把我送到大门外,不断叮嘱我郊游时最基本的注意事项。

  当我刚要离开家门的时候,冬姐领着三个睡眼朦胧的弟妹也跑到门口来送我,三岁的辉天小弟大声地喃喃道:望远镜,望远镜!哥哥要带上望远镜!我赶紧蹲下来亲亲他的小脸,动情地说:谢谢了,望远镜全都带上啦!

  离别家人后我快步走下层层石梯坎,穿过竹器厂门前的道路后快步登上城楼,回首望去,家人们还站在大门口频频向我挥手告別。

  离开家门后我快步向前方走去,脚上穿的是一双漂亮的回力牌新球鞋,走起路来非常方便快捷。我顺着城墙向长江下游方向走去,当我快经过城墙下面那个颇大的排汚洞位置时,轰隆隆的排水声清晰地传入我的耳里,我禁不住站在城墙边上向下张望,在轰隆的排水声中,江北城区的雨,污水从深埋地下的城门洞里咆啸而出,汇入滚滚奔腾的长江。构成一条独特的风景线。

  自一九六六年我从重庆交通学院毕业后,曾任交通部马鞍山港务局付总工程师,马鞍山市建筑管理处总工程师,一九九六年晋升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长年主持城市重点项目工程建设,亲历了伟大祖国的发展和变化。

  但是,多年以来,一个问题总是困惑着我——每逢暴雨季节,全国各大城市街道,隧道总是多处积水,很难排出,造成内涝災害的地方比比皆是,这究竞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仔细想一想,恐怕和我国排水设计标准普遍偏低不没关係。

  我妨佛还依稀记得,多少年以前曾看过一部英国电影片,巴黎城市地下排水管网由纵横交错的地下隧道组成,维修人员能随意自由进出,隧洞高度至少在3m以上,由于设计标准高,倾盆暴雨之后都能很快顺利排除,根本不会产生内涝现象。再看看解放前重庆老江北的排水,排污预留措施,当时江北区的规模不大,预留在水沟街城墙下面的排水,排污洞口差不多与通往外江的城门洞一般大小,小时候重庆夏天雷暴雨特别多,雨量也很大,从来没听说过哪儿雨水排不出去发生內涝!

  我迈着愉快的步伐向前走去,秋日的晨曦显得那樣美丽而温馨,当我经过杨永连同学家门口的时候我大声地喊了两声但是并不见人影走出来。我估计他已经朝前走了,就马不停蹄的往前赶,快到三洞桥的时候就追上了他。

  走不多久,我们就和大班长田有华,生活委员邓良敏和周勇进同学汇合了,邓良敏问我的第一句话就是:銻锅带了没有?我骄傲地点点头并转过身来让她捡查,她十分高兴地向我伸出大姆指,快乐地说:任务完成得很好。

  我们一路跳呀蹦呀高高兴兴地朝溉澜溪古镇走去,大约在7:50就顺利地赶到了偃月桥旁,住得比较近-点的男女同学也刚刚到了,大家亲热地拉拉手相互问好。过了-会儿我们的班主仼冉超老杨和辅导员杨老师也来了,田有华,邓良敏等几个班委带领同学们迎上前去,在桥上列队站立,齐刷刷地向两位老师敬了一个队礼。田有华班长简单地向两位老师报告了一下情况,请求两位老师给同学们作郊游前的动员讲话。

  两位老师略为商量了一下,最后决定由我们的辅导员杨老师讲话。

  杨老师高兴地指着塔子山上的文峰塔告诉同学们,那就是我们今日郊游的目的地,希望大家在整个郊游、野炊的过程中充分发杨集体主义精神,互相帮助团结协作,充分展示中国新少年的精神风貌!刚讲到这儿,她的讲话就被同学们一阵又一阵的热烈掌声所打断。她稍微停顿了一下就抬起头来大声说:现在我宣布,重庆第十四中学一O二班郊游活动现在开始啦!她的话声刚刚落地,现场又响起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引得附近的路人忍不住驻足观看。

  郊游马上就要开始了,同学们的心情都非常激动,作好了出发前的准备。队伍出发前大班长宣布了分组规定和文峰塔前最终的集中时间,要求同学们尽量按时到达。全班同学共分为三个小队,在少先队小队长带领下向文峰塔方向走去、一面爬山、一面尽情欣赏这如画的美景。

  秋日的早晨温馨又清凉,江边的微风轻轻地吹拂过来,让兰天上如棉似絮的白云缓缓地飘拸至我们头顶,不一会儿这一大片慢慢飘浮的白云又向文峰塔方向飘去,笼罩在塔的上空,形成一道美丽又神奇的风景线。

  那时候的塔子山文峰塔並没有作十分特别的整理和开伐,上山的小路都是由于人们长年的踩踏而自然形成,一般都只有米把宽,小路两侧的各类树木自然生长,树冠高大宽阔遮天蔽日,只有温柔的晨曦从树冠缝隙中浸入地下,形成一道道五颜六色的光柱,令人留恋忘返。

  同学们兴趣盎然的行进在山间小路上,偶而还能看见一,两位穿着草鞋,揹着装满枯枝落叶背篓的少年人与我们擦肩而过,他们看着我们这一群大哥哥、大姐姐十分好奇,总要好奇地多看我们两眼。小队长干脆叫大家暂时停下来与他们聊聊天,大家隨地而坐,天南地北地聊起来。小孩子告诉我们,他今年才八岁,爸爸是农民,家里柴火快用完了,妈妈叫他上山来弄点柴火带回家。同学们估计他出来太早,可能到现在还没吃早饭,纷纷主动拿出自带的零食请他吃。我也特地拿出芝麻糖和一盒江津米花糖塞到他手里,他快乐地说声谢谢,然后津津有味地吃起来。

  那个上山拾柴火的小孩子走了后,同学们十分感叹,都认为那个小孩家比我们苦多了,小小年纪还真懂事,才七,八岁就知道独个儿上山拾柴火,帮助爸爸妈妈做事,比我们这些蜜水里长大的孩子强多啦!

  同学们一路游玩一路前行,不断唱起解放初期流行的歌曲,把上学几个月来的幸劳都一股腦儿地丢在腦后去了。后来我们走到临江面一块凸出的大岩石上,十几位同学高高兴兴地爬上去,面对奔流不息的大江齐声吶喊:祖国万岁,祖国万岁!振天撼地的呼唤声在山间荡漾,缓缓地向长江方向飘去,诉说着新中国少年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和依恋。

  离开那块临江面凸出的岩石后再顺着山间小路不断前行,几乎绕着塔子山转了大半圈,仰头看看天空中的太阳快要居中了,我们也正好爬到了山顶上

  阵阵少男少女的喧闹声传入耳里,原来其它两个小队的同学己经到了文峰塔面前,我们抬头仰望,一座带着罕见的古风余陨的七层宝塔耸立在我们面前,勾起少年们无尽的暇想,原来这就是山城老百姓流传的颇具神秘色彩的溉澜溪文峰塔,我呆呆地站在那儿久久不动弹,反反复复的观察思考,直到一位同学大声地呼唤着我的名子,我才从沉思中回过神来。

  这时,邓良敏同学快歩走到我面前,提醒我赶快把锑锅拿去支起来烧开水。我快步走到宝塔的背风面,看见我们小队的几位同学正在挖小坑,我急忙从背上拿下锑锅,一位正在挖坑的同学接过锑锅,小心翼翼地摆在小坑上方,啊!正合适。两位脸色黝黑的男同学分别从挎包里拿出好几个玻璃瓶子,将清清的江水倒进锅里,一位很有烧饭经验的女同学同学们从四处拾来的枯技塞进炉膛,点着火柴,一会儿炉堂的火就焼得熊熊的了。

  这时,其它两个小队的同学也在离我们小队邻近的地方操作,不一会儿,三个小土灶的炉火都燃得熊熊的了。大班长巡视过来告诉小队长,每个小队抽出五个人专管防火,一定要确保野炊的绝对安全。

  邓良敏带着几位梳着小辩子的女同学来到我们面前,她们每人身上都揹着一个大背包,背包里装满了从溉澜溪镇上买来的锅魁和包子,她们挨个儿给每个同学都发了壹个大锅魁和两个肉包子。

  累了半天了,肚子里咕咕叫着可是真饿了,我顺手拿起大锅魁,狠狠地咬了一大口,再端起装在搪瓷缸里的番茄鸡蛋汤喝了一口,感到味儿特别特别好,再看看坐在文峰塔前的老师和同学们,大家都吃得很带劲。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晨曦中消失的岁月  子山  子山词条  二部  二部词条  晨曦  晨曦词条  消失  消失词条  岁月  岁月词条  晨曦中消失的岁月词条  
散文

 神思者--认识自己

在一方安静的角落,我的窗外是淋漓的大雨。雾蒙蒙的天空一无所有,沙沙的叶子狂放的摇摆。这姿势令我想到夏天的裙摆,西瓜红的颜色,惹火的青春,在朦胧之中无视所有的尽情...(展开)

散文

 我想听听外面的世界

 那年,我们去了甘孜。途经一个叫小坝的村子时,我们准备进去看看,据说里头有三个孩子,我已经累得不行了。人一累,精神就有些恍惚了,一不小心我就从山路上滑到了小河沟...(展开)

散文

 丝绸古道三千里 黄河文明八千年

 ——甘肃曾经的辉煌    2012年12月19日,星期三天气阴转雪在张俐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在甘肃省参观了古丝绸之路文明展,去重走那段浓缩的历史;去感受那段辉煌;...(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