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话说林芝

  话说林芝

  

  林芝,号称西藏的小江南。虽然援藏将近一年,但我一直身未能至,仅心向往之。清明小长假,我呼朋引伴,驱车往返1200公里,完成了蓄谋已久的林芝之行。

  

  车行峡谷

  

  从贡嘎去林芝,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北线,经拉萨、达孜、墨竹工卡、工布江达等地,另一条是南线,经泽当、桑日、加查、朗县、米林等地,既殊途同归,且里程相当,大致都在600公里左右。

  


  西藏的地形独一无二,非山即河。四野望去,开眼见山,山底下就是河流,山沟河畔较为开阔的地方,即为耕地、人家、集镇、县城。因受地形限制,西藏的道路也大都顺着山势和河谷,修筑在谷底河边。所以,在西藏行车,即使是外地人,一般不会迷路,也无须问路,只要先在地图上看看目的地,然后顺着大路走,准能顺利抵达。

  

  去林芝时走的北线,即先顺着拉萨河溯河而上,翻越米拉山口后,沿着尼洋河顺河而下。米拉山是拉萨河与尼洋河的分水岭,海拔5013米,山顶终年积雪。我下午一点出发,沿途的贡嘎、拉萨、达孜都是阳光灿烂,车近米拉山麓时,车窗外雪花飘舞,及至山顶,四面的山头白雪皑皑。车从山顶盘旋而下时,天气变得十分恶劣,山谷里雪花狂舞,能见度不到50米,好在路上车辆不多,我们放慢车速,蹒跚而行。我调侃司机:行车容易,人生不易,且行且珍惜啊。

  

  返程时我们走的南线。深入西藏更多的地方,看看高原上更多的风景,是我们选择走南线的理由。南线全程溯雅鲁藏布江而上,路况没有北线好,其中尚有近100公里的土路。越野车在雅江峡谷中穿行,时而蜿蜒曲折,时而陡坡急弯,依山常见悬崖,临江多是峭壁,间或有石头从山上滚落,若不小心驾驶,极有可能人仰马翻,真令人心惊胆寒。

  

  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说:“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在高原峡谷中行走,深有同感。无论是尼洋河畔,还是雅江峡谷,常有非常之景:路边上的老树新芽,山坡上的石屋人家,峭壁上的羊肠小道,令人咋舌;河道里的中流砥柱,石缝间的参天古木,悬崖上的飞瀑流泉,蔚为壮观;更有山顶白云滚滚、山头白雪皑皑、山腰荒草萧萧、山脚绿意盈盈的奇特气象,真可谓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

  

  一路走来,虽然辛苦,却无悔意,沿途的风景让我心生感慨:车行峡谷,方知山险路遥;人居西藏,更识地厚天高。

  

  2014年4月8日

  

  絮语桃花

  

  桃花,是三月林芝的名片。我也是慕名桃花而远赴林芝的。

  

  林芝的桃树并非人工种植,而是原生态的野桃,广泛分布在房前屋后、雅江河谷、田野山坡,有的独树一帜,有的三五成群,有的漫山遍野。每到阳春三月,只等桃花盛开,美丽的林芝更显春意融融、含情脉脉。

  

  西藏的桃花数林芝林芝的桃花看嘎拉。嘎拉村距县城不到10公里,坐落在川藏公路旁边,下车即到。路边的山坡上,生长着大片的桃林,成百上千棵桃树虽然不成行列、随意错落,但都可着劲儿绽放着各自美丽的花朵,或雪白、或粉红、或淡紫,如火如荼,如梦如幻,共同装点着高原的春天,争相演译着春天的浪漫。

  

  每当桃花盛开的季节,以“相约林芝,寻访美丽中国最美春天”为主题的林芝桃花节就会在嘎拉村如约开幕,这时候,全国各地的红男绿女纷至沓来,有的体验浪漫的爱情之旅,有的观赏雪域的秀美风光,有的探寻高原的瑰景奇观。也许桃花只是一个美丽的理由,旅人们的心里都各有各的“桃花”。

  

  在嘎拉村赏桃花,我既陶醉于桃花的天然之美,更喜欢这片桃林的独特意境。爬到山坡高处,俯瞰脚下,大片的桃花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远眺前方,山头的残雪在视野中若有若无;湛蓝的天空飘着洁白的云朵,开阔的河谷隐现零星的村落,初春的原野上随处可见觅食的牛羊……

  

  也许这就是小小嘎拉村游人如织的魅力所在吧。我想,桃李无言,下自成蹊。花木如此,人生亦然。

  

  2014年4月10日

  

  印象鲁朗

  

  从林芝县城出发,沿着川藏公路往东,翻越色季拉雪山,就到了鲁朗镇的地界。

  

  鲁朗镇是林芝旅游线路中的一个重要去处,线路设计比较科学,途中共有三个观景台,分别设在色季拉山口、山腰和山麓。三处景点看完,肚子饿了,就会到山底下的鲁朗镇稍事休息,品尝当地的名吃——石锅鸡。

  

  虽然时令已是4月,我们顺着山路盘旋到色季拉山口时,四周的山头白雪茫茫,地面的积雪至少在10公分以上,山口的巨石上系着五色经幡,在风雪中呼啦作响,展示出浓郁的藏族风情。虽然寒冷,但山口的游人不少,游人们在此远眺雪山、近观林海、拍照留念,以示到此一游。

  

  欣赏鲁朗林海的最佳去处是山腰上的观景台。其实,平时到鲁朗看林海并无特别之处,但雪中的林海、阳光下的林海雪原就别有一番情调了。等我到山腰上的观景台时,太阳正好钻出云层,很幸运,我看到了阳光下的林海雪原:郁郁葱葱的林海上,挂着星星点点的积雪,白雪皑皑的山头上,反射着太阳的道道金光,简直是梦幻般的意境。

  

  也因为太阳一出,天气晴朗,我们有了意外的收获,看到了世界第七高峰——南迦巴瓦峰。南迦巴瓦峰海拔7782米,常年躲在云海里,游人们都难得一睹真容。看来,什么事真得看运气,就跟打麻将一样,手气好的时候,边张、卡张、绝张什么牌都摸得到。我也没曾想,这次林芝行既看到了阳光下的林海雪原,也看到了难得一见的南迦巴瓦峰,也算不虚此行了。

  

  山麓的观景台主要看沟底的村庄,领略藏乡风情。从此处俯瞰,沟底相对开阔,没有积雪,疏落的树影里散布着零星的人家,零星的人家组成一个小小的村庄,集镇就在川藏公路的旁边,川藏线是鲁朗与外界唯一的通道。村庄安静悠闲,除了游人,只看到几位放牧的村民,牦牛在草地上悠悠然的吃着草,村民则在一边懒洋洋的晒着太阳,这也许就是现实版的“田园牧歌”。

  

  鲁朗还有一个景点叫“花海牧场”,要到夏季才有。可惜我们来的不是时候,但看着周边的环境,我大致也可想像得出那种美丽的景致:蓝天白云,青山红日,高原牧场,绿草鲜花……上帝是公平的,好事总不能让一个人占着,如此想来,也就不怎么遗憾了。

  

  遗憾常让人回想,鲁朗镇的石锅鸡更让人回味。石锅鸡的特别之处当然是石锅。这锅由一整块青石镂空雕琢打磨而成,十分精致。佳肴的美味是否源自器皿的材质和工艺,我无法考证,但以本地盛产的手掌参和松茸当佐料,肯定增添了石锅鸡的味道和营养,尝一块肉,鲜嫩!品一勺汤,醇香!索性整一碗吧,啧啧!回味无穷……

  

  2014年4月11日

  

  生态南伊

  

  南伊沟地处林芝地区米林县南伊乡。从林芝县城出发,沿川藏公路往西,溯雅江而上,在南伊河与雅江交汇处左拐,再顺着南伊河往上走,就是南伊沟了。听着复杂,简而言之,南伊沟就在林芝机场附近,下飞机一问,林芝人都知道。

  

  南伊沟是国家4A级景区,沟内既无名胜,亦无古迹,全是自然风光,之所以能获此殊荣,我想应该是以原生态取胜的。整个风景区除沟口建有门楼和游客接待中心,基本没有其他建筑,通往沟底的只有一条水泥路,游人进沟,必须换乘环保的电瓶车。

  

  南伊沟沟深林密,全程8公里。坐在电瓶车上缓缓而行,看两侧青松郁郁,听沟底流水潺潺,只感觉凉风习习,寒意飕飕。导游告诉我们:“这是西藏的氧吧,也是避暑的胜地,一到夏天,游客很多。”

  

  导游名叫阿日,是我们在接待中心临时请的。阿日身材微胖,皮肤黝黑,圆脸大眼睛,穿一件深红色的薄棉袄,领口系一条蓝底起花的丝巾。我看不出她的年龄,心里想着应该是个原生态。

  

  果然,阿日就是本地人,珞巴族的,今年21岁,已经有了一个6个月大的孩子。阿日告诉我们:南伊沟里有三个珞巴族村庄,珞巴族在我国56个民族中排名第55位,人口不到3000人,主要聚居在林芝地区。

  

  “我也不是纯种的珞巴族,因为我父亲是门巴族,我母亲是珞巴族,我嘛,应该是团结族。”阿日虽然不及江南女子水灵,但也伶牙俐齿,没多久就跟我们聊得很熟络了。

  

  “你应该是双巴族。”我调侃她。

  

  “你说的也没错。”阿日呵呵一笑,继续履行起她导游的职责,卖力地为我们解说珞巴族的民俗和南伊沟的风情。

  

  越往沟底走,越能感觉到南伊沟里的原生风貌。沟里既有参天的古树,也有丛生的杂草;既有纠结不清的藤蔓,也有茕茕孑立的枯木;既有独立悬崖的云杉,也有争奇斗艳的野桃;还有被雷电击中的庞然大树,倾倒在河面上,成了天然的独木桥……

  

  车沿河边走,人在画中游。天气若阴若晴,河水时缓时急,森林有疏有密。透过树林,能看到远处著名的麦克马洪山,山头覆盖着茫茫白雪,隐隐约约,云蒸雾蔚,山的那边,就是印度了。阿日告诉我们:“沟里的生态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密林里常有黑熊、野猪出没,再往里面走,还能挖到冬虫夏草……”

  

  真羡慕生活在南伊沟里的珞巴人,他们远离尘嚣,日出而作,日落而栖,饮用干净的溪水,呼吸清新的空气,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真是经典的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啊。

  

  我问阿日:“你觉得大都市好还是南伊沟好?”

  

  “这个我也不好比较,但我每天接待的大都是城里人,他们到了南伊沟,都流连忘返。”阿日稍作思考,回答我,“现在的人好像都对原生态情有独钟,像我这样的。哈哈。”

  

  呵呵,阿日说得真好。原生态的风景,原生态的美女,怎能不激发人们原生态的欲望?

  

  2014年4月14日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话说林芝  林芝  林芝词条  话说  话说词条  话说林芝词条  
散文

 等

 等的时间,真长。估计下一秒就会出现,可天快要黑了。  风,走了,留下静寂,留下我;雨,化了,变成薄雾,湿了你。  日子,从来都是这样过的。一支烟的寂寞,落得的...(展开)

散文冰心

 遥寄印度哲人泰戈尔

 泰戈尔!美丽庄严的泰戈尔!当我越过“无限之生”的一条界线─—生─—的时候,你也已经越过了这条界线,为人类放了无限的光明了。  只是我竟不知道世界上有你─—在去...(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