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中国故事》读后感锦集

  《中国故事》是一本由一苇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8.00元,页数:51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故事》读后感(一):刘守华教授为一苇《中国故事》作序:关于民间故事的改写

  (刘守华,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 本是素昧平生的一苇(黄俏燕),有志于改写中国民间故事,就此事和我进行了一年多的讨论交往。现在由她精心述写的《中国故事》第一部书稿已经完成,即将付梓问世,我十分高兴地写出这篇序文,作为开篇引言。

  《中国故事》读后感(二):中国版“格林童话”,只是一个货不对板的中国谎言

  提要:为这本书买单的中国家长,你们傻不傻?

  今天看了微信号“一条”发起的众筹:语文老师10年搜集一万个民间故事,写就中国版“格林童话”

  《中国故事》读后感(三):这里有一帮嫉妒得要死要活的小丑

  这位有个外国名字格氏的胡某人也真是可人,自比为大内监察,一言不合就定作家抄袭和无耻,你以为在打黑呀,难不成你也说安徒生和格林兄弟是抄袭大师,更无耻……民间童话故事写作的基本概念都不懂,只有满地鸡毛的嫉妒,叫人好可笑!

  这是一部非常漂亮的书,竖式排版更显别具一格、古色古香,让人惊艳。民间童话故事是民族文化之根。一苇在2009年获得冰心儿童文学奖,此后全身心投入这项庞大“中国故事”的写作中。这本书收录一苇多年艰辛撰述的中国民间童话故事81篇,以《格林童话》为典范,对中国民间童话故事进行了探源性的重新述写,篇篇经典,成为中国民间童话故事写作的新标高。

  我如果作出如上评介,会不会气死这帮嫉妒的小丑呢,但愿不会负刑事责任!

  《中国故事》读后感(四):重拾那些鲜活的民间童话故事——读《中国故事》有感

  刚拿到这本《中国故事》的时候稍觉意外,因为书本近500页,比想象的要厚许多。封面很有特色,传统的版画风格,拆下来能展开成一张类似海报的大图。随书还附赠了薄薄一册序,讲述出版人与作者一苇关于本书的初心和观点,看过之后才意识到一苇名字下方写的是“述”——通常的书都是某某著,强调原创;或者某某主编,强调筛选;本书的“述”初看有些小众,但细细一想倒也贴切,那些流传在民间的童话故事本已鲜活,只是有不同的情节出入演绎出诸多版本,要挑选整理并经过文字润色加工出来,用“述”甚为合适。

  《中国故事》读后感(五):中国故事书评

  中国故事,如果按照更为通行的叫法,或许应该被称作民间故事

  在整本书里面,第44章,老虎向猫学本领是我最喜欢的文章,其中老虎是一个忘恩负义的老虎,因为猫教了他本领就以为自己就是山大王啦,然后就想要杀了猫,因为这样以后就不会有任何人比他还要厉害了。在他想杀猫之后他就去找了猫。 猫还有一种本领,叫爬树,他没有教给老虎,所以当老虎要杀猫的时候,猫就爬上了树,老虎就吃不了猫了。 我认为这个故事里面老虎是一个忘恩负义的老虎,猫非常的机智,因为他知道老虎的本性,所以他没有将自己最后保命的绝招教给老虎,同时也知道了老虎是一个不可相信的动物。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一定不能忘恩负义,因为在你忘恩负义的同时,别人都在看着。别人对你的信任,也会灰飞烟灭。

  同样的故事,还有,中山狼等等……

  整个中国故事用一种不同的形式,向我诠释了中国古代的民间故事让我受益匪浅。

  《中国故事》读后感(六):突然我就不想买了

  知道“一条”,是因为家具。那个时候家里装修,无奈囊中羞涩,只好去看,在我比较中意的两个牌子里,其中一个就是“一条”,另一个是“失物招领”。

  后来一条转型,成为一家电商,我还气愤难平,认为这是对工匠精神的亵渎,所以取关了所有与一条相关的公众号或者app 。

  不过一条精选的商品真的不错,比较符合我的审美观,而我又喜欢买一些好玩的小东西,结果就看见了这本《中国故事》的众筹活动。

  其实众筹的文案内容我并没有怎么仔细看,大概就是一个语文老师花了很多年为了一个很美好的理由,搞了这么一本书,而且这本书就要出版了。

  既然这本书就要出版了,为什么众筹后还要等很久才能够收到呢?

  这又是一个经典的挂着旗子喊建设的猪头羊头生意。出版社出版商投资人觉得有卖点,但是也确实作品没什么信心,所以就搞这么一个跟诈骗短信似的活动,由一条做这个肉案子,使劲搞点钱。

  不过对我而言这真的是无所谓的,158块钱,就当我志愿脑残含片经销商了,况且书的装帧和设计看起来还不错。我重新打开那条链接,还是潦草的浏览了一遍。里面讲了一个《范丹问佛》的故事

  故事是给小孩子看的,内容很简单:范丹想要节约致富,却发现省下来的米被老鼠偷吃,老鼠告诉他佛祖不许他发财,于是他去找佛祖理论。路上路过员外家,土地公庙,通天河,他帮助这三个人问了三个问题,却没有机会问自己的问题了。于是他回去,因为有诚信得到了很大的回报,就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文章的结尾,很哲学的告诉你——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这句话郭德纲先生说的最多,他的人品算是比较差的。当然,比这群出书的人要高尚的多了。

  因为这是一个奇怪的故事,主人公范丹在故事里没有做过任何好事,他只是信守承诺而已,和文末的道理究竟有何联系,真是令人费解。时代改变了,我的童年时代听这样的故事,我的父母还告诉我要做一个好人。可是这样一个并不适用于当下社会现实幼稚矫情写法上效仿《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中文翻译版叙述方式说是中国故事其实是文艺作品改编还强加道理坑害小孩子的还得提前花钱买等着回头发出来书,意义何在?

  我宁愿让我的孩子去看《冰与火之歌》,也。。。。。。

  哦对了!我没有孩子!

  《中国故事》读后感(七):乐府文化的《中国故事》,游走在抄袭和缺德边缘

  今天读到了刘守华老师写给《中国故事》的序言,心中十分感慨。

  君子可欺之以方。刘守华老师虽然不懂亲子教育的火爆市场,不懂新近流行的情怀营销,虽然被一个讨巧卖乖却无诚意的后辈攀附裹挟,被投机童书商消费利用,却仍然没说一句过头的话,褒奖的只有动机,对文本不置一词,却为民间故事改写结结实实提出了自己的方法论。挺好的序言,足以令人知耻。

  但指望涂涂和一苇这两位惯于乞讨的范丹知耻,似乎也是奢谈。

  刘守华老师在《中国故事》序言中说:但得其神韵的民间故事改写,显然不可能一蹴而就,须接受读者赏析,吸收批评意见后才能臻于完美。

  然而涂涂和一苇等人是如何对待批评意见的,有目共睹。

  在与我的辩论中,一苇老师虽然做到了油盐不进,却也暴露了自己的真实水准。

  因为豆瓣的排版比较单一,不利于阅读,我就直接附上三篇文章的链接吧:

  1,中国版“格林童话”,只是一个货不对板的中国谎言

  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088601934744518&mod=zwenzhang

  2,致一苇老师:范丹乞讨米不能满升,可你们的众筹满了啊

  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089898142421594&mod=zwenzhang

  3,自己脸都不要,如何教育儿童?一竿子打翻童书圈的破船

  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095439820442530&mod=zwenzhang

  《中国故事》读后感(八):为根深蒂固的中国故事写一个序/韦苇

  为中国根深蒂固的故事写一个序/韦苇

  当国外儿童文学作品如潮水一般向我国的孩子涌来,孩子们的思维就被多侧向打开,这是非常好的一件事。因为科学和物质的世界性已经让我们生活在一个地球村里,中国的孩子要适应今天的世界潮流,从这潮水般涌来的作品中择出一部分来阅读,就是一种必要。封闭就意味着落伍。然而正因如此,我们需保持一份清醒:中华民族的文化根系是埋扎在东亚这片土地上的,我们祖祖辈辈是黄河和长江的水与神州大地的土地滋养长大的。我们只有把双脚稳稳支撑在自己的土地上,一切从这里出发,才能向世界辐射我们的影响力。

  为了让我们的孩子把人文情怀的根扎在自己的土地上,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嫦娥”这个中华民族神话传说中家喻户晓的人物来命名我们自己的绕月人造卫星,要以“嫦娥”的头脑、感知和眼睛去获取月球表面的三维立体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的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和地球至月亮的空间距离。那么我们的孩子不能连关于“嫦娥” 这个神话人物都说不出个一二三来。数典忘祖的人,注定是失根的人,很难拥有心灵深处的慰藉。

  为了让我们的孩子把人文情怀的根扎在自己的土地上,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像一苇这样来给孩子讲中国自己的故事,讲我们的老祖宗用神思、梦幻的方式讲出来的故事,讲在中华民族自己的土壤里生长出来的故事,让我们的孩子知道我们祖先的想象力一点也不弱于在法兰西、德意志和英格兰居住的人们。我国民间流传的故事,更多经受过极具民族个性的道德规范和道德情感的浸泡,于是,一苇书中这些从我国传统超验故事中采撷的童话有着与法国的佩罗、德国的格林兄弟的童话故事很不相同的价值。价值的不同不是价值的高下。不同文明中产生的故事有着平等的价值,有着平等的重要性。正如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里的动物物种的消失,都是人类所有成员的遗憾和深痛。

  像一苇这样的取传统幻想故事来进行创写的工作,早在19世纪中期,后起的美国浪漫主义文学代表人物、小说家纳撒尼尔·霍桑就做过了,他将古希腊和古罗马神话“在想象力的指引下以全新的方式进行呈现”;20 世纪儿童文学理论的经典作家李利安·H·史密斯在她的《欢欣岁月》里这样肯定霍桑这份创造性工作的意义:“他用丰富的想象力对这些古老的故事进行了细致而迷人的雕琢,使得阅读它们成为一件有趣的事情。”使阅读成为有趣的事情,对成人尚且重要,对孩子的重要性就更不言而喻了。一苇创写的这些传统超验故事就紧紧扣住了“有趣”。有趣就有了可读性,有趣就有了阅读魅力,有趣就有了传播动能。孩子接受这类文学,不一定是需要民间故事的原生态,只要在保存中华民族幻想创造力神髓的前提下,不胡乱戏说,按照儿童文学的创作规律进行重写,就是一种必要。譬如,济公和飞来峰的故事,让孩子通过对一苇故事的阅读,来亲近活生生的济公这个传奇人物,又同时获知杭州飞来峰的地理学知识,这就够了。

  儿童文学就是要有趣,一苇很懂这个道理。做到有趣,就是把握住了儿童文学创作的一个真谛。

  这些故事蕴藏着强健的民族生命内涵、真实的想象力,及由此产生的对孩子们的吸引力,孩子们在其中获得的体验和满足是那些纯粹为儿童虚构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所不能给予的。那么,这些故事也就有了不可替代性。

  李利安说,孩子阅读这样的故事“就像成年人阅读《战争与和平》或者《李尔王》,总是无法替代的事情”。

  善于从民间文学中汲取创作营养的儿童文学作家,一定是比较聪明的。即使如林格伦这样标志20世纪世界儿童文学成就的作家,我们细细去探寻她的创作,也到处可以发现经过她消化的民间文学营养元素。

  所以,我国泰斗级的儿童文学家陈伯吹就从自己丰富的文学体会中结晶出了这样一句箴言:“从民间文学到儿童文学是一条金光大道。”

  顺着这条大道,一苇一定能走进读者,赢得孩子。

  (韦苇,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际儿童文学研究会员,浙江师范大学教授、研究生和国内访问学者导师。)

  《中国故事》读后感(九):有什么东西在《中国故事》里复活

  有一阵,我觉得应该给这个每天念叨着海绵宝宝、小猪佩奇、超级飞侠的孩子看点中国动画,当然,天天在电视上巡回演出的熊大熊二除外。我也觉得,应该给她讲点传统的中国故事,让她知道在吧啦吧啦小魔仙和苏菲亚公主之外,还有田螺姑娘、月中嫦娥和东海龙女。

  我找到了上世纪80年代的《九色鹿》,以及上世纪60年代的《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这都是经典的然而画质已经有点糟糕的动画片。而在故事书方面,还真没有太多发现。仅有的就是台湾汉声出版社30多年前出版的一整套《最美最美的中国童话》,收集了362个故事,一天讲一个,一年正好讲完。

  后来,看到“一条”在众筹《中国故事》,果断参与。因为喜欢“中国故事”这个书名,也被作者一苇花几年时间整理重述中国故事的虔诚所打动,以及,先睹为快的《范丹问佛》。我喜欢这个故事的自然和质朴,而且,它带来了一种奇妙感受,好像小时候的什么东西在故事里复活了。

  一个月后收到书。看了几篇后,各种记忆纷至沓来。想起童年时每到年初一晚上,妈妈总要念叨,今晚老鼠嫁女儿,早点关灯睡觉。她说小时候最怕经过村里某个拐角处,因为那里的房顶上坐着一个长竹竿鬼,专门吓唬路人。而我小时候最怕的是口口相传的“水鬼”,据说它一个晚上要跳十八口塘。那些淹死的人,都是被水鬼拖走了……

  我很羡慕一苇,她有一个装了一肚子故事而且极能讲故事的盲爷爷。他讲罗隐生成个乞儿身,却长了一张皇帝嘴,金口一开,说什么是什么。他讲姜子牙倒霉,只能去卖咸鱼,咸鱼淋了雨水,竟一条条活过来,泼啦啦顺着雨水,跳到河里去。

  回忆起来,我小时候似乎就没碰到过一个特别能讲故事的人。或许,讲故事在那时已经成了一种快要失传的技艺,或者,电视时代的到来,代替了这一最古老的娱乐方式。不过,成长于上世纪80年代的儿童,还是会知道各种各样的民间故事,因为当时出版了大量的民间故事书。所以,我看《中国故事》,觉得大部分的故事似曾相识,小时候肯定读到过,不过记忆只剩一鳞半爪了。

  于是,我明白了为什么一开始读《范丹问佛》时会有一种类似于“复活”般的奇妙感受,包括拿到书后的阅读过程,这种奇妙感受一直伴随。复活的不仅仅是小时候读到过的故事,还有故事带来的中国民间气息———我们曾经熟悉然后遗忘的东西。

  其实,也可以将“气息”上升为“精神”,不过,精神这么形而上的词汇,还是留与专家学者去解读,而气息,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的。就如乡村的炊烟与薄暮。

  读到《十兄弟》一篇,惊叹于民间夸张的想象。兄弟几个想烧鱼吃,没有柴火怎么办?这时老八来了,老八是个大脚板,听说没柴呵呵直乐,他前天上山打柴,脚底板扎了一个刺,正好可以挑出来当柴火。他往脚底板一挑,挑出一棵大椿树。不一会儿,鱼烧熟了。老九是个大嘴巴,他说先尝尝这鱼香不香。他只尝了一口,七八十斤鱼还不够塞牙缝呢。老十看鱼没了,气得直哭。他是个大眼睛,一哭不得了啦,大雨滂沱,发起大水……

  读着读着就想起以前采访过永康一个唱鼓词的盲艺人,他叫李世林。敲着一面小小的牛皮鼓,打着两块竹响板,他给我唱了一个小小的滩头,他说是类似于《笑林广记》里的东西:“敲起鼓板响堂堂,杭州出了个大姑娘。杭州城头当凳坐,钱塘江来当浴堂……鞋头尖,当戏房;鞋后跟,当戏场;中央一个大名堂,还要摆十桌贺喜酒,还要摆九场赌博场……”这个杭州大姑娘,和那十兄弟异曲同工。

  相对于“鼓词”,李世林更喜欢说自己是“唱故事”。他说,故事唱得好不好,要看你会不会“化”,既要通俗易懂,又要形象生动。他12岁学艺,出师后就拄着拐杖,开始了走乡串村唱故事的生涯。他的肚子里,装了几百本故事

  在从前,有许多这样专门唱故事的民间艺人,还有更多田间地头的故事高手,他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化”出了浩瀚如海的民间故事。正是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讲述中,故事得以流传。

  一苇也成了像爷爷那样讲故事的人———在这些故事长达N年没有被讲述之后。她是小学老师、儿童文学作家。有一次去图书馆借书,发现小时候活灵活现的民间故事,到了书里变得又土又呆。2010年,她开始重述中国故事。然后,发现自己掉入了中国故事的汪洋大海。潜泳6年,有了这第一本《中国故事》。

  卡尔维诺曾说,“当童话还作为一种口头文学传统存在时,尚没有年龄的分别,一则童话只是一个奇迹故事,其中满是那个文化时期所需要的粗俗的表达方式”。一苇重述的《中国故事》显然有了年龄的分别,她把读者定位为孩子。除了保留了民间故事的精髓、质朴的气息之外,她“化”出了适合于当下、适宜于儿童的表述方式。

  有些故事深深让人喜欢,比如《蛤蟆孩儿》。故事的结尾,小蛤蟆变成了骑白马的少年,他跑得风一样快,在赛马比赛中得了第一名。整个草原连带着花和草都在为他喝彩,可是他四处张望,却找不着小公主了,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于是乎,这热锅上的蚂蚁骑着白马,跑呀跑,跑呀跑,一路跑回到那丛洁白的野百合前。

  美丽的小公主正在野百合花下哩,她聚精会神地注视着手中那件皱巴巴的蛤蟆皮衣。” 而比较适宜低幼孩子的《老虎不怕就怕“漏”》《咕咚》等等,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讲给女儿听了。我希望,她的童年不缺乏好的中国故事

  《中国故事》读后感(十):我为什么这样讲中国故事

  我为什么这样讲中国故事

  一苇

  《范丹问佛》这个文本,有必要说明一下,我为什么这样讲。

  一、关于哑女的处理

  很多文本中,哑女原先没有出场,但是我的文本,写哑女施粥。

  让哑女出场,为范丹施粥。后头范丹回来,哑女在阁楼看见,走下来说:“爹爹,问佛的人回来了。”我认为这样呈现故事蛮好的,为什么呢?正因为范丹开始了他执着的寻问、追索,并在这寻问追索的过程中始终心怀善念,他的世界因此发生改变。哑女的变化,体现了这一改变。

  同一个故事,不同的人讲,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讲述,都会有微妙差别,这些微妙的不同,源于讲故事者对故事的理解。我认为这是没有问题的。

  二、关于蔡员外的反应

  哑女开口说话时,很多文本写了蔡员外的反应。但我省略了这一点。

  我当然也可以讲蔡员外,说他觉得惊讶,再描写他的心理,然后再与范丹说话。但是,讲故事这件事,其实也与写小说一样,你可以不把所有表情、心理、话语写出来,听故事的孩子完全可以想像,现在的述写方式,正是在与孩子们讲故事的互动过程当中确立下来的,在这之前的初稿,恰恰有对这位父亲的心理描写,但实验的结果,是这打断了孩子们听故事的乐趣。

  三、白老鼠的问题

  有些文本,白老鼠是佛祖派来的。我没有写白老鼠的来历。

  我觉得好的故事,有想像空间。白老鼠如何听见的,我没有讲,这有无数想像空间。我觉得这一点真的无须实写,倒是后头,必须让范丹见到佛爷,而不是当值罗汉。

  范丹必须见到佛祖,我认为这很重要。这是我的选择,我选择这样讲。见不到佛,就不能叫范丹问佛。

  另外,关于佛爷打卦问事,我到山上玩,山上有寺庙,佛前就有人在打卦问事。

  有些版本讲白老鼠是佛爷派来吃范丹的米的,我不实写白老鼠是怎么知道的,尤其不实写它是佛派来的。白老鼠,在我心中,是个有点神秘的意象,鼠从来是它自己,鼠不是仆人。

  四、米升的问题

  米不能满升这件事为什么没有后续交待?

  关于米不能满升,那是范丹原先的命。但他后来改变了这个命。所谓人的命运,可以因积福、积德、或做其他有益于人的事而改变。这是中国民间的一个信仰。

  米与钱财一样,都是象征。

  五、范丹的叫化子身分

  有些版本,这范丹是个穷得叮当响的孤儿,人却很有志气,他不偷不窃,不乞不讨,凭力气开荒种地。我的版本,范丹是个穷叫化子。

  我给朋友的回应是:故事自有世界观,故事自己呈现它的思想。每一个故事都有自己独特的灵魂,我努力尊重这一点。

  范丹绝不是“一个游手好闲的人”。“穷叫化子”是一个故事意象,正如“长工”是一个故事意象一样。我直觉“叫化子”这个意象与范丹这个人物更契合,你不要笑哈,真是这样的。我读过另一些范丹故事,在中国文化中,范丹确乎是个穷叫化子,他不是长工。金庸的洪七公,也是叫花子啊,你能说他游手好闲?

  昨天我朋友果子与我讨论,她说范丹都十八岁了,还讨饭,不去干活,这样给孩子讲故事有没有问题?这真不必担忧,我给学生讲范丹,孩子们都爱范丹的,他们才没想这么多呢。故事开始就说了,范丹没有父母,孤苦零丁,一个孤儿没大人照顾,只能去讨饭,孩子们都很同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长大了,生活也只是惯性般过着,然后他看到别人成家立业,也想改变一下——作为一个穷叫化子,他能想到的,就是把讨来的米装入米升存起来,这情节流转顺理成章。

  我想,孩子听了这个故事之后,绝不会想要去做游手好闲的叫化子的,我很相信小孩子有理解故事的能力。我曾经问我的学生,喜欢不喜欢范丹,觉得范丹这人怎么样,我还记得李申奥小朋友说:“我喜欢范丹,因为他说话算数,对人又很友好。”我觉得有理,于是拿这个故事上班会课,给学生讲诚信、友善之重要。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普世价值,永不过时。

  我深爱范丹,爱他浑然天真。

  我故事中,范丹原先是叫化子,没错,我选择这么讲的。担心孩子世界观受影响的家长,我再次表示,我用人格保证,这没有问题。这个故事,乍一看,有人觉得它宣扬宿命论,或者不劳而获。我要说,恰恰相反,不是的。

  我之所以一再讲这个故事,不仅由于我认为当代孩子需要听这个故事,而且也因为我自己,我真真切切需要这个故事

  如果范丹一开始就在努力,却“命中注定八合米”,这才不合逻辑,也不公平。如果这样讲,我以为,他后来命运改变就不大说得通,这个故事的主旨也会削弱。

  正因为范丹原本是叫化子,叫化子不劳动,只乞讨,所以“命中注定八合米,不能让他积满升”——说是命吧,有原因的。他看到人家娶妻生子,也想娶妻生子,这是人之常情,穷则思变。没错,他也看到人家劳动,可是他没有去劳动。这是惯性,也叫浑然不觉。之所以故事没有讲他看到他人劳动,只让他在这惯性中浑然不觉,因为这就是范丹啊。这就是独一无二的范丹。这就是他的人生轨迹。他不是旧社会的被剥削的长工,也不是外国那个给人补鞋的孤儿。他就是范丹。一定要范丹一开始就工作,那他不是范丹,命中也不会只有八合米。好了,这个问题,说到这里。

  六、先人后己,范丹有意识还是无意识?

  很多其他文本里面都有二选一的选择题——问别人的事还是自己问事,只能选一样。选了替人问事,就不能问自己的事了。我的故事中没有这道选择题。

  我有意淡化了这个问题。

  佛爷问他:“你问自己的事,还是问别人的事。”范丹说:“先问别人的事。”这就够了。

  范丹并不是有意识地先人后己啊,你又怎能在文本最后将这个行为归纳为善呢?

  这个问题,我还是用我学生的话来回答吧!

  有学生说:“我喜欢范丹,他说话算数,又待人友好。”又有学生说:“我觉得范丹比唐僧强,唐僧把人家的事忘掉啦!”有个聪明的女孩儿,这么说:“老师,我觉得范丹很棒,故事里其他人都第一时间关心自己。”

  七、我的文学水准

  文学水准这事儿,见仁见智吧。我认为每个人可以有自己的看法。

  对于文学,我有自己的理解。《范丹问佛》的文本,有人说我的初稿比定稿好,但我有自己的看法。我觉得定稿的这个文本还是不错的,虽然远不完美,但范丹这个故事适合这样写。在我心中,这篇作品天然纯朴,返璞归真。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中国故事》读后感锦集  读后感  读后感词条  中国  中国词条  故事  故事词条  
美文

 与广伟兄谈健身

 昨日,到惠州音像出版社办事,顺道去步行街广伟兄办公室坐坐。进到办公室,没见到人。只听到内屋有声音飘出。我知道了,他正在诵经。  待他出来,一见面,他便说,你哪...(展开)

美文

 人生杂感(九十二)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重压之下,必有变态。当今快节奏、激烈竞争、短视、功利时代,不变态,不正常;变态,已经成为了大家生活的常态,区别只在变的多少、强弱罢了。以不...(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