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摄影师》经典读后感有感

  《摄影师》是一本由[法]埃曼努埃尔·吉贝尔(编绘) / [法]迪迪埃·勒费伍尔(摄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88.00元,页数:27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摄影师》读后感(一):光

  林亦霖

  以往看漫画时,都是开心的、愉悦的,当翻开这本厚重的《摄影师》时,心情渐渐有些沉重,透过纸张,我看到了人性的那一道光。

  这是本与众不同的漫画,书中有形象生动的人物、更有不计其数的真实照片。人物的幽默、灵动,照片的残酷、哀伤,不知不觉中融合。你会在得到一种不一样的阅读感觉。那些当时难以说出的言语,通过卡通的人物表达出来;那些当时心痛不已的图片,借着定格的回忆展现出来。

  《摄影师》读后感(二):向伟大的MSF成员们致敬

  伟大的MSF,向每一位勇敢、仁慈、热情、幽默、坚持的MSF的成员致敬。感觉MSF把人当成人本身,没有因为阿富汗当地人宗教等方面比较可怕的行为而停止对他们的帮助。他们是苍穹之下,黑暗中的一道光,是人性之光。漫画加灰白色的照片,照片的真实性代入感与漫画的叙事性艺术感相结合,既优势互补又相得益彰,让人身临其境。 朱丽叶的经历显然可能更加传奇,有空再看看她的《摄影师》视频。想不到迪迪埃已经去世了,默哀。“痊愈而死。病人在照顾中死去是非常重要的事。阿富汗男人也要蹲着尿尿,大便也不用手纸。阿富汗的山上都是土疙瘩还是圆形的石头?疲惫到累死的马。 打打停停,互相聊天喝茶的敌对双方。取子弹的男人,手被灼伤的小女孩,被炸的不能动弹只能发出“啊呜”声音的两三岁的小男孩 ,脊椎被米粒大小的碎片切断,永远都站不起来的小女孩的照片。附近村里给他们送面包”为什么这么多战争?想不到布卡竟然是阿富汗女性独立与自由的象征,还以为是没有人权的象征。。

  《摄影师》读后感(三):生活不止有眼前的苟且,还有战火与温情

  今年目前为止读过的最好的一本图像小说,讲述了一位法国摄影师迪迪埃跟随无国界医生深入冷战时期反抗苏联侵略的阿富汗参与救援行动艰险旅途中的见闻,书中采取的真实照片与插画文字混排的形式,几乎通篇为黑白照片(只有一张大合影彩照),插画的颜色也以棕褐色为主,但文字的底色却是暖黄色,为全书晦暗不明的色调打开了一束光。

  虽然摄影师迪迪埃为那次救援行动拍摄的4000张照片最终只有6张见报,这本书的创意也是在这次行动结束13年后才被提出,但好在插画师出神入化的巧思与妙笔使得那次饱含血与泪与温情与病痛的救援行动,以及那些勇敢无畏的无国界医生,战士,淳朴的农民,以及迪迪埃这样不惜以身犯险的摄影师,记者得以被永久纪念,传播于世。

  书中有两个画面最让人难忘,一个是朱丽叶说经常有病人满脸伤感地对她说:“你不是穆斯林,多可惜呀!我们得去不同的天堂了。”让人相信在生与死这些大问题面前,人性的光芒终会超越宗教信仰的不同,使人同登彼岸。另一个是在迪迪埃的漫漫返程路上,迪迪埃在面对将军保镖示意让他端起枪的时候,他选择以同样的姿势举起了他的相机,的确,对于迪迪埃来说,相机就是一位摄影师的武器。

  阅读的过程中时而泪盈于睫,时而破涕而笑,对于我这样的政治小白来说,不啻乎于一次灵魂洗礼,至少让人知道,生活不止有眼前的苟且,远方也不只有诗意,也有战火或温情。

  《摄影师》读后感(四):我?我可从不开枪

  在那个“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的年代,鲁迅先生曾说过,“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来,满本上都写着‘吃人’!”鲁迅在《狂人日记》中的这段话是对反帝反封建的批判,其实这段话放在战争中同样合适。有人曾说过,“你可以让媒体看起来很自由,但在暗地里只让一个人掌控。你可以窃听电话。你可以虐待外籍俘虏。你可以操纵选举。你可以编造一个去打仗的理由。你可以在监狱里关满一个种族,还没有人去抱怨。你可以利用媒体来吓唬民众,让他们支持违背他们自身利益的政策。你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只要你掌握了权力。”

  战争实际上就是一个争夺权利的过程,战争是残酷的,士兵不仅仅是打败他们的敌人,他们烧毁敌人的村庄,还污染他们的水资源,他们不止杀死当地人,还杀死和村民朝夕相处的牛羊,他们毁灭敌人的信仰,毁灭对生活的期望,那么敌人就只是士兵们脚下易碎的躯壳,轻轻一碾便支离破碎了。

  《摄影师》读后感(五):情怀

  小时候因为看了《情深深雨蒙蒙》就异常地想成为一个战地记者。但是这个想法在我高中的时候就没再坚持了。书还没看完童年的回忆就被勾起了,小时候真的很单纯,还不知道死亡的沉重,还不知道什么叫从容就义,对战地记者这个职业没有一点认识只知道如果能为人类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

  2011年,我14岁,叙利亚内战爆发,James Foley在叙利亚失踪44天,2014年6月29日,ISIS在互联网以多种语言发表书面声明建立“伊斯兰国”,同年James被ISIS削首的视屏在互联网上疯传,我于是才开始认识这个我向往许久的职业。

  我持续关注了这些动荡的国家,触目皆是消瘦的民众和破败的城墙,我开始害怕、胆怯。一个伟大的职业往往伴随着牺牲。我没在成为战地记者的路上坚持下去,我像个懦夫一样退缩。或许者就是一个懦弱普通人的幸福。

  之后当我再看到诸如此类的报道时,我为自己感到羞愧,可是却享受着生活的安逸。最终屈服于世俗生活里的小确信。在我在念中学的时候几乎所有的文章,甚至是我读过的鸡汤都在教我如何变得勇敢。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我没有表现出一点勇敢,连改变我都害怕,更何况继续我当时的梦想呢?

  小时候即使不能确切的知道什么是勇敢,但是也知道为了自己喜欢的事情要不顾一切的实现,或许我们不需要人教我们如何勇敢,我们只缺少纯粹,却少一颗没有被世俗化的心。

  我可能永远都不可能再实现这个梦想了,而她也给我提了个醒。让你勇敢的一定是你纯粹的心。

  《摄影师》读后感(六):另一只眼睛

  看过《阿兰的童年》,所以知道了吉贝尔,所以知道了《摄影师》。

  大16开的铜版纸精装抱在手里,本觉得后浪这次出书也过于浮夸了。后来回想,或许编辑认为厚重的质量才能配得上厚重的内容。

  一开始还以为就是一本MSF的PR书,因为其实书中纪录的内容很简单,MSF花一个月时间穿越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边境抵达阿富汗腹地,也就是与苏军交火的前线附近,再花一个月治疗伤者和病人,最后花一个月时间跋涉返回。只不过这一路需要躲开苏军哨所外加翻山越岭顺带躲避飞机轰炸并且小心自己不要坠崖落河生病或者迷路就好。

  尽管人类最终发现了平行世界,不过依然过着单线程的生命,无法交叉,不能倒退。也许这就是全知全能的上帝在发现巴别塔一事之后采取的歧视性政策的后果。但顽强的人类依然没有放弃探索,用脚,用手,用枪,用相机。我并不十分确认这背后的原因,兴许不管探索与放弃,生命的进度条也只有一个方向。

  战争兴许是不好的。只是一旦牵扯到价值判断的问题,貌似从来就没有统一的答案。就仿佛《切尔诺贝利之春》深入切尔诺贝利禁地的景象却透露着宁静和祥和,甚至是,美丽。科技如是,战争也是,人性亦是。

  不管怎样,迪迪埃坚强的用相机纪录了整个过程,这个兴许没有这本书便不会有世人知晓的过程。无限平行世界中寥寥数月的过程之一。漫画是思想的翅膀,和照片一起,交织出那个岁月中几个外国人在一个战争国家留下的汗水和生命。

  数年过去,对与错依然无法得到定论,因为这本身就是一个没有定论的问题。但是,值得尊重的是那些奋力奔跑在自己生命线上的,努力用自己的手和眼揭示世界的人们。

  上帝给了人们两只眼睛,看世界一只就够用了。

  我们用另外一只,看自己。

  《摄影师》读后感(七):关于战争,苦难和人性光辉

  前往战时的阿富汗,不能算是一个吸引人的人生安排。而摄影师迪迪埃跟随着MSF成员,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这片战火中的土地。途中,他用黑白照片记录下一幕幕场景:身穿布卡的MSF成员、旅途中倒在路旁的马、圣战士的坟墓、被炸怀半张脸的伤员、被导弹碎片切断脊椎的小女孩......一幕幕,或有趣、或肃穆、或沉重。一路上,众人历经艰难险阻:在黑暗中翻山越岭偷渡入境,时刻躲避苏军直升机的侦查,艰苦的生活、工作环境.......然而这些都不能阻止他们前往一线进行人道救援。周围的苦难不能让他们对世界失望,相反,他们始终保持积极的心态。这样一群人,会让人觉得可以一同走到世界末日,因为他们身上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后来迪迪埃独自一人返程,经历了背叛、敲诈与死亡的威胁之后,却突然意识到将来还想回到阿富汗——他正是在向往这样一种光芒吧!途中,迪迪埃也曾怀疑自己来到阿富汗的意义何在,面对战火造成的苦难,他作为一名摄影师,感到了一种令人疲倦的无力感。然而这时他听到一位失去爱子的母亲说:拍吧,让更多的人看到。这句话,重新点燃了他的斗志。我想,迪迪埃后来多次重返阿富汗,定然也是在追寻这种意义。阅读这本书,会对阿富汗有很多新的认识。例如布卡不仅不是当地妇女权利被压抑的象征,反而代表着独立与自由的胜利——女人终于可以出门了;始终奉行男性权威的圣战士们也会认同一位女性的统领;战争期间苏联军医竟然会对处于不同阵营的MSF提供医疗上的援助......令人耳目一新的还有照片、漫画与文字的结合。照片的真实性、漫画的艺术性,加上朴素的文字,令我马上爱上了这本书。花了三个小时读完,好像是身临其境跟随迪迪埃走了一遭。这样搭配带给人的感触是非常丰富的,尽管我在内心提醒自己一定不能刻奇,但还是几次眼眶湿润。致敬作者吉贝尔,致敬迪迪埃,也致敬MSF。

  《摄影师》读后感(八):摄影不重要

  绘者吉贝尔这次选择的,又是一段幸存下来的个人历史,不过这次的孤例与迪迪埃那些真实的照片搭配,更加惊心动魄,也更富有冲击力。

  我更喜欢从口述者迪迪埃的角度来看这个故事。

  这种鲜为人知的现实,就像集中营的幸存者写下的文字,都是从时代的夹缝、罅隙中抢救下的真相。而作为幸存者的自己,该如何重新审视那段经历?

  常常会听到人们说,我犯错了,我成长了,我悔悟了,迪迪埃什么都没说,他后来多次重返阿富汗,已无声地表明了他的改变,他的成长。

  人们往往只在面临变化,经历磨难的时候,才能发现自己的错误和幼稚。

  前些年,每次在黄金周期间与女友出行,总有一两天会在吵架、争执、冷战中度过,反复几次后,促使我重新思考旅行的寓意。

  旅行之时,身心暴露在陌生的空间里,一切都要重新定义、重新适应,应该试着用自己已知的一切,去撬动,尝试驾驭陌生的周遭,而不是努力将自己保护起来。同行两人之间的情感关系,也要经历这种陌生化。重新适应的过程,就是成长的过程。

  战争的极端环境,能加速这种“成长”。在战争的蹂躏、折磨、恐惧之下,直面选择的失败、经验的失效、人性的扭曲,根本无法掩饰自己的无能与幼稚。在与残酷现实遭遇之前,我们无不是自洽、怡然的个体,再次转身时,才有了重新评估的机会,确认被单一视角朦蔽的自己。

  摄影,发现,眼光,决定性瞬间,迪迪埃带着这些观念上路。他在旅途中剧烈地与人互动,与自然互动,与战争和扭曲中的人性猛烈擦身。他一次次地试图用“摄影术”施加影响,最终,却只发现自己的无力与无用。

  书中的每个人,用自己的行动与战争、与人性激烈碰撞,圣战士靠行走和抗争,医生靠手术,摄影师靠摄影,摄像师靠录像,人用不同的形式,说着同样的”话“。人在变化中成长,不断突破自己的界限,发掘崭新的现实。

  他或许发现了,摄影没那么重要。

  他或许发现了,这段历程,忠实地记录了他的成长。

  这些底片,在他的纠结和绝望中被生产出来,才具备了分享的价值。它们本应记录战争,记录残酷,最终记录下的,却统统是人与人的关系。那么,什么才是战争

  或许发现了吉贝尔专注发现的某种母题,即“人的成长”,在纪实一般的故事里隐藏着挣扎。

  —— “什么让你重返这里?”

  —— “人。”

  不是战争

  《摄影师》读后感(九):无声的电影

  如果说艺术的特点是从叙事性转向个体的一刹那惊颤体验,那在完成这一瞬间的体验,任何形式方面的艺术都无法与摄影相比。从发现目标到按快门,只需要0.2秒,而按快门—抬起反光板—焦平面快门易懂,这一个过程只有0.03毫秒。手、眼、心灵的高涨与契合,于即时完成一次次的艺术形成。摄影的艺术就好比电影,把脑海中抽象的记忆具现化在了现实之中,与绘画需要时间的一笔一画的勾勒不同,摄影记录了时代的轨迹,世纪的开端。

  真实的阿富汗是怎样的?这个问题除了影片与摄影能回答,其他的大概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岁月的流走,都不能回答了。书中的题材很有趣,正是以阿富汗为入口,还原了一个真是的阿富汗,这不是令人惊奇的地方,让人觉得惊奇的是书的设想与构造方式,与之前所看到的漫画都不同,这本书的构造结合了漫画与摄影,能用照片说话的,就用照片说话,不能用照片说话的,作者就用漫画形容,这是我看到此书最有趣的一点,融合了摄影与漫画的精髓,漫画让人有趣的是简简单单一幅画,讲述了许多的内容,剩下的就在读者的幻想当中,这个幻想就像一部无声的电影,随着页数的跳动而播放。

  但是要用一句话来形容的话,我觉得图像小说回忆录这七个字再合适不过,这本书真实记录了一个阿富汗,用真实的图片来记录了这么一段快被人忘记了“风情”,真实再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苏联与阿富汗战争时期不为人知的历史与民族文化,还有惨烈在现代战争中为了生存而绝望挣扎的人们。

  战争是个恶心的词,但是人类似乎又无法离开,如果用词来比喻战争与人类关系的话,个人认为“情人”这一词再适合不过,若近若离,离不开,也深入不了,战争是政治的延续,然战争又延续了一系列让人不开心的事情,这大概就是适者生存。

  故事讲述了摄影师迪迪埃跟随一直无边界医生,从巴基斯坦徒步翻越了15座阿富汗战区,为当地的居民提供医疗救援。慈善是让人敬佩的,同时也是让人感到揪心的,敬佩是在于对社会的贡献精神,揪心是感觉一些机构的无良,浪费社会资源的养了一批寄生虫,因此我觉得最好的慈善是志愿者的无偿帮助,最丑不过人性,但是最美也是人性,比起单纯的数字捐献,跋山涉水的志愿者的帮助更让人觉得暖性,这不仅是一部里程碑式的摄影漫画作品,更是一部散发人性光辉的无声电影。

  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医疗救援中,几次与死神插肩而过,不是每个人都能想迪迪埃一样,放弃安逸的生活。关于三观中的世界观,我一直觉得,没看过世界何来的世界观,内心是怎样的看到的世界就是怎样的,但是细微处的温暖不是内心所能模拟出来的。最后他用镜头留下了100卷胶卷,近5000张的照片。仔细观察这些照片,会发现其中内涵内容的广泛,信仰、战争、人性、艺术,对于想了解阿富汗这个国家的人来说,这些照片至关重要。

  电影的跳动,逐渐走到末端,而人性的光辉还依旧在这片土地上持续,《摄影师》所表达的,已远远的甩开漫画与摄影的范畴,站在历史的层面上,这是一部伟大的回忆录和一部伟大的历史文本。

  《摄影师》读后感(十):前行在有光的路上

  我们期望和平的世界,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就在不远的阿富汗,还有我们无数的兄弟姐妹正在战争的摧残下,过着民不聊生的日子,吃不饱,穿不暖,还得时不时地提防着上空的飞机,生命没有任何保障,随时都可能化为云烟。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发生在1986年,在冷战时期苏联武装侵略阿富汗的背景下,为了巩固阵营,为了波斯湾丰富的石油资源,为了一己私利,苏联发动了对阿富汗残酷的战争战争能推动社会进步,但是战争也能残害无辜人的性命,最后受伤害的,是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平民百姓,所以我们痛恨战争,但是我们又避免不了它,只能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过着极为穷困的日子。在阿富汗战争在继续,一方是苏联侵略军和喀布尔的执政共党的政府军队,一方是圣战士,也就是反抗军队。有人发起战争就有人反抗战争,有人杀戮就有人救赎。

  无国界医生组织即MSF组织,一个完全独立于任何政治、经济和宗教势力的组织。迪迪埃.勒费伍尔作为一名随行的摄影师,成功加入到MSF组织,在朱丽叶的带领下,跟随他们的一支团队,深入正处于苏联侵略军与当地民族抵抗势力战火之中的阿富汗。他用手中的相机记录着沿途所发生的一切,用镜头记录了一次战地医疗救援行动的始终。这一路走得无比艰辛,也给他们一次彻底的人生洗礼。

  有人退缩有人坚持,有人懦弱有人勇敢,他们不顾自己的安危,义无反顾地踏入战火纷飞的阿富汗,给予他们医疗帮助,把他们从死亡线上拉回来。正因为有朱丽叶和MSF组织的团队,一路进行着人道救援主义行动,得以解救众多人的性命。迪迪埃一路将所发生的一切通过相机记录其中,用文字进行解说,还原当时真实的情景,让我们见证了阿富汗人们战乱生活下的场景,见证了人们的善良与邪恶,他们对和平的渴望比谁都迫切,这一切只为唤起人们的觉醒,让这不为人知的一切公布于众,让更多的人来关注战火中人们的命运。

  在去的路上,一路有朱丽叶的领头,迪迪埃基本上没有遭什么罪,但是在回来的时候,他坚持要自由独立行走,他想领略另外一种风景。正因为这一个简单的决定,也让他饱受了诸多的痛苦与折磨。我无比佩服他的勇气,一路拖病翻山越岭,没有倒下;我佩服他的聪明,遇到强盗来搜刮钱财时,他机灵地把救命的钱装进胶带;我佩服他的感恩,遇到给予他帮助的人,他心里充满着无限的感激;我佩服他对生活的热情,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因为还有家在等着他…….

  再艰难的岁月,总有一道光会照进我们的生活。因为有信念,他们为着同一个目标走到了一起。一路冲破危险,一路披荆斩棘,最后回到祖国的怀抱。迪迪埃用真实的照片,加入漫画的元素,极富艺术气息。我欣赏栩栩如生的照片,我细细品味他们的不平遭遇,我用心感受着他们的所念所想。他用一种全新的手法把这个真实的故事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感受着阿富汗战争的气息,更让我们了解带给他们的伤害,让我们体会他们时刻对生命的追求,对和平的渴望。

  我佩服MSF组织的勇敢与坚持,仁慈与善良,因为有了你们的存在,就算暗无天日,他们心里也会留有一道光,在某个缝隙的角落,它总会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摄影师》经典读后感有感  读后感  读后感词条  摄影师  摄影师词条  有感  有感词条  经典  经典词条  
美文

 安娜莉亚没有结局

  不做没有外号的人  初次见到丝丝的时候是个仲夏,天还是很蓝,草还是很绿,鸟还是喜欢叽叽喳喳的乱叫,班里还是闹哄哄的一片,知了一直在不停地叫,教室里的风扇一直...(展开)

美文

 吵架中该怎么让男朋友主动认错?

 我今天是跟男朋友吵架了,怎么都哄不好的那种,我该怎么让男人主动认错呢?  这些是我从朋友那边得到的方法,我想试一下效果,看看能不能成功让他主动认错,等我好消息...(展开)